陶風狄骨,詩畫彭澤—江西彭澤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虎瞰細嗅 發佈 2023-12-23T17:13:46.289111+00:00

1.彭澤縣簡介彭澤縣,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地處江西省最北部,贛皖交界處,長江中下游,東鄰安徽省東至縣,南與省內鄱陽縣、都昌縣毗鄰,西連省內湖口縣,北與安徽省宿松縣、望江縣隔長江相望,縣域總面積1544平方千米。根據七普數據,常住人口為28.48萬人。

1.彭澤縣簡介

彭澤縣,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地處江西省最北部,贛皖交界處,,東鄰安徽省東至縣,南與省內鄱陽縣、都昌縣毗鄰,西連省內湖口縣,北與安徽省宿松縣、望江縣隔長江相望,縣域總面積1544平方千米。根據七普數據,常住人口為28.48萬人。2021年,彭澤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6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3.2億元

彭澤之名,因鄱陽湖而來。夏商周秦諸代,將彭蠡澤周邊地區,統稱為彭蠡。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改秦所設的九江郡為淮南國,彭澤建縣自此始開始。截至2021年,彭澤縣下轄10個鎮、3個鄉、3個場,縣政府駐龍城鎮。彭澤縣是千年古縣,名勝古蹟眾多,有舊縣塔、狄公祠、縱囚墩、讀書岩、釣魚台、澎浪磯、龍津寺、西山廟等景點。陶淵明出生於彭澤,狄仁傑等曾在彭澤任縣令。

2.願景與發展戰略

功能定位:通江達海門戶縣、臨港產業升級區、生態宜居秀美城。

發展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區域協作取得新突破,城鄉服務均等化全面普及,建成具有彭澤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成為開放、創新、高品質的魅力宜居城市。

發展戰略:區域協同戰略;生態優先戰略;保障民生戰略;魅力彰顯戰略;共建共享戰略。

區域協同:融入長江經濟帶協作圈。強化區域分工協作共同優化一體化空間結構推進彭澤、湖口以及武漢等長江中游沿線城市的產業協作與要素流動,提升區域服務能力,融入江西省航運中心協作體系,形成一體化區域航運中心。

3.總體格局

3.1國土空間格局

構建「南山北水中田園,城鎮聚集依江沿」的縣域國土空間格局。

南山北水中田園:構建以「三山一江」為本底的生態格局,圍繞「兩湖」打造特色農業經濟區。

城鎮集聚依江沿:以彭澤縣城為核心,沿線組織全縣主要城鎮、產業發展空間。

3.2生態保護格局

夯實「一帶四廊多點、一屏四區多核」的生態保護格局。

一帶:建設長江生態保護帶。四廊:依託七里洪、楊梓河、浪溪河構建區域生態廊道 。

多點:加強對芳湖、太泊湖等重要水系生態功能區的保護。一屏:錨固黃山余脈生態屏障。

四區:加強龍宮洞、桃紅嶺等山地自然保護地的保育。多核:打造、提升、修復雙峰尖、泉山嶺等近城生態綠核。

3.3自然保護地體系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將自然保護地、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和水土保持等重要保護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實現重要生態空間應保盡保,築牢生態安全底線。

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建成以桃紅嶺梅花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彭澤縣國家森林公園、海形省級森林公園、龍宮洞省級森林公園、長江省級濕地公園等自然公園為補充的彭澤縣自然保護地體系。

4.農業空間

4.1農業空間格局

構建」一核」引領,「三區」支撐,「多點」發力的農業空間格局。引導支撐農業現代化綜合發展,形成區域專業化與特色化並重、農林牧漁高效種養一體的農業生產空間。

一核:彭澤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三區:沿江平原現代化糧食生產功能區;沿湖生態養殖功能區;山地丘陵特色農業區

多點:省級、市級農業產業園。

2大主導產業:水稻種植、蝦蟹養殖。

4大特色產業:彭澤種業(水稻育種、梅花鹿育種、小龍蝦育種);花卉產業;瓜蔞產業;林果產業。

4.2鄉村振興

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優化村莊布局結構:統籌規劃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統籌發展與保護的關係,以縣域為單元統籌村莊規劃布局。

分類引導村莊發展:根據生態格局、地形地貌、區位條件、產業特色等,確定村莊類型,分類引導村莊發展。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布局: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構建鄉村社區生活圈:堅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公共服務分類差別化的原則,構建鄉村社區生活圈,明確鄉村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指引,促進鄉村建設提升集約化水平。

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加強對建築、環境整治、公用設施、道路設施等方面的指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5.城鎮空間

5.1城鎮空間格局

以城鎮建設承載規模評價和城鎮建設適宜性評價為依據,統籌城鄉發展,優化城市功能布局,集中布局承載城鎮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的城鎮空間,構建「一核一帶、三區多點」的縣域城鎮空間結構。

一核:指以彭澤主城區(含磯山園區)、彭定副中心(澎湖灣工業園、定山鎮)為主的發展核心。不斷提升能級,增強輻射力和人口吸引力,凸顯發展核心引領作用。

一帶:指沿江城鎮發展帶,重點推進港城融合、產城融合發展。

三區:指澎湖灣(定山)-縣城-馬當一體化發展區、天紅—浩山山區特色發展區、芳湖-太泊湖-棉船臨江臨湖特色發展區。

多點:因地制宜培育和壯大部分集鎮,引導鄉鎮可持續發展。

5.2城鎮等級體系

構建「中心城區—重點鎮—一般鄉鎮(場)」的三級城鎮體系。

中心城區承擔縣域腹地綜合服務功能,重點鎮作為地區性次級服務中心,一般鄉鎮(場)強調夯實農業農村基礎。

中心城區:包括城區、磯山園區、科創園區、彭湖灣園區。人口規模約20萬人。

重點鎮:定山鎮、馬當鎮、楊梓鎮。人口規模1.0—3.5萬人。

一般鄉鎮(場):黃花鎮、黃嶺鄉、芙蓉墩鎮、太平關鄉、天紅鎮、東升鎮、浩山鄉、棉船鎮、浪溪鎮。人口規模0.5—1.0萬人。

5.3城市空間格局

構建「一心一帶兩廊,兩軸四片多點」的城市空間格局。

一心:是指雙峰尖-石峰嶺-泉山嶺生態綠心。錨固城區的生態基底和山林風貌。

一帶:是指濱江景觀帶,高品質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彭澤城區段,提升濱江城市形象。

兩廊:雙峰尖生態綠廊、泉山嶺生態綠廊。構築城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景觀廊道。

兩軸:沿龍城大道城市綜合功能發展軸、沿狄公路城市功能拓展軸,重點集聚區域性公共服務職能。

四片:沿江老城片區、山南新城片區、磯山工業片區和智慧產業園片共四個城市發展片區。

多點:各組團形成的綜合生活中心、行政服務中心等功能節點共同支撐的空間格局。

6.產業體系

6.1現代化產業體系

優化產業空間,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先進位造業為重點、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6.2文旅產業體系

建立縣域、中心城區、文物古蹟三個層次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深入研究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保護的原則和重點,強化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彭澤故事,展示彭澤魅力。

1個中國傳統村落、2個其他古村落、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2處一般文物保護點、3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2處工業遺產。

融入市域魅力空間格局,塑造彭澤城市形象。以景點、景區、景群及重大文旅項目為抓手,構建全域文化景觀網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形成「一帶三片區、一環十景群」的全域魅力空間格局,打造區域山水旅遊城市。

一帶三片區:一帶,即彭澤境內46.5公里長江岸段;三片區,即北部現代城鎮風貌區、中部濱湖田園風貌區、南部山林休閒風貌區。

一環十景群:一環,即環園魅力帶;十景群,即建設十大公園景群。

7.基礎設施體系

7.1綜合交通體系

推進「強交通」建設,構築「外聯內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空間布局協調。有效連結重點功能節點,加速港產城融合發展、提升城鄉交通一體化水平,加快形成多式聯運的綜合交通體系。

構建更為科學系統的道路交通網絡,加強中心城區不同等級道路系統的建設與管理,發揮路網整體效應,為支撐彭澤快速化發展創造條件。

7.2公共服務體系

提升人居環境,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城區—片區—社區三級城區公服體系。

文化設施規劃: 完善縣、鄉鎮、村三個層級文化娛樂設施,形成均衡布點、功能齊全的文化設施網絡。縣級嚴格按照城鎮規模、生活圈層級合理配建各類文化設施。實現鄉鎮綜合文化站全覆蓋、行政村(社區)文體活動室全覆蓋。

教育設施規劃:逐步形成體系完善、布局合理的教育設施體系。 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到2035年,建設一個專業示範性實訓基地。重視繼續教育、社區教育與老年教育。保證每鎮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農村幼兒接受兩年學前教育的目標。實現所有村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到100%,各村莊在普及幼兒。教育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幼兒教育水平。

體育設施規劃:基本建成滿足城鄉居民健身鍛鍊需求的體育活動場所和全民健身服務網絡。按照「縣—鄉鎮—中心村」三級體系進行體育設施配置,各級體育設施應進一步完善規模和功能。

衛生設施規劃:規劃形成布局合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功能全面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中心城區按照每千服務人口7.5床的標準進行配置;鄉鎮按照每千服務人口0.6—1.2床的標準進行配置。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則布置村衛生室。

社會保障設施規劃: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達到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60% , 鄉鎮範圍具備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覆蓋率60%,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100%,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85%。

7.3城區開敞空間

維持「襟江帶湖、一山兩翼」的自然地理格局。 彭澤縣城北倚長江、城中有珍珠湖、淵明湖、狄公湖等眾多湖泊,新城和老城圍繞雙峰尖-石峰嶺-泉山嶺展開,自然形成「襟江帶湖、一山兩翼」的自然地理格局。

增加開敞空間,構建四級公園體系。城區開敞空間適合建設的範圍主要集中在沿江邊及周邊山體地區,珍珠湖、淵明湖和狄公湖周邊。積極構建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四級公園」體系。結合交通區位條件等要素布局點狀開敞空間;結合河道及道路設置線狀開敞空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