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區管樂展演太「卷」了

音樂週報 發佈 2023-12-24T01:59:22.579059+00:00

管樂展演現場文 | 張聽雨眾所周知,在北京,海淀教育資源豐富,海淀家長「雞娃」,海淀孩子「內卷」。在藝術社團這方面,海淀同樣「卷」。筆者在海淀區上小學、中學參加管樂團時便已領教過。

管樂展演現場

文 | 張聽雨

眾所周知,在北京,海淀教育資源豐富,海淀家長「雞娃」,海淀孩子「內卷」。在藝術社團這方面,海淀同樣「卷」。筆者在海淀區上小學、中學參加管樂團時便已領教過。

北京市第26屆學生藝術節暨2023年海淀區學生藝術節器樂合奏展演,於近日在國家圖書館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行。活動期間,近80支隊伍、五千餘人參加。該活動由海淀區教育委員會主辦,海淀區青少年活動管理中心承辦。據「海淀交警」官方發布的信息:「每天大約有20個團、40輛大客車、20輛搬家公司貨車在國家圖書館東門中關村南大街便道、國家圖書館北門萬壽寺路便道臨時停留。」規模之大、水平之「卷」讓這次比賽頗有看頭。其中,管樂展演尤其異彩紛呈。

選曲與演奏尋求新突破

管樂展演分為小學組、中學組等組別,其中,最受矚目的顯然是4月21日下午13時開始的「小學金帆展演組」。這一組別實力耀眼,毫不誇張地說,這一組樂團的實力幾乎可以代表中國小學管樂團的最高水平。人大附小率先登場,指揮孫莉帶領樂團演奏了作曲家陳黔的管樂交響曲《巨浪》第一樂章。這部作品是為職業管樂團——海軍軍樂團量身定製的,大量的復調化織體造成的繁密層次極為複雜,而這些小學生將這些層次處理得清晰有序。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巨浪》第一樂章

隨後的中國農業科學院附屬小學演奏了《纜車狂想曲》,這部以義大利民謠「登山歌」為主題的作品以變奏寫法為主,其中隱喻登山熱情的快速度與變奏體現的炫技性是很困難的,樂團將作品演繹得很完整。

中國農業科學院附屬小學《纜車狂想曲》

五一小學獨闢蹊徑,選擇了中國作品——陳丹作曲的《六口茶》。這部作品誠懇而質樸,不乏對民歌主題的創意編配,這支樂團給人最大的感受是音準好,而音準問題恰恰是中國樂團(不論學生樂團還是職業樂團)的短板。最後,海淀實驗小學帶來了《火之女神》。

北京市海淀區五一小學《六口茶》

此外,各比賽組在選曲上也各有考量。中關村二小選擇了羅西尼的《賊鵲序曲》作為比賽曲目,對於古典作品的關注體現出學校開始更多把訓練放在聲音平衡與演奏法的細節上。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賊鵲序曲》

此外,八一學校選擇的《愛的協奏曲》、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小學選擇的《龍山》是經常出現在學生管樂團音樂會上的曲目,這些作品往往為學生管樂團量身定製,在比賽上選用是穩紮穩打的選擇。近年來,更多的學校選擇衝擊更難的曲目,如《春,美麗的山風》等。從最後的成績可以看出各學校厲兵秣馬的努力:比賽的成績咬得很緊,小學組前三名分差皆未超過0.1分。

有觀眾聽完交響樂團展演小學組的比賽,隔了兩天再聽某職業交響樂團演奏同樣的曲目,覺得該團在音準和整齊度上甚至還不如小學生,讓人頗為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賽有一大特色:管弦樂和管樂指定曲目皆是新作,而且作曲者都是海淀區中學樂團里的畢業生。《起跑之前》是十一學校畢業生王涵所作。王涵表示:「作品創作靈感來自於跑步,主要為了紀念中學時代的努力付出,願通過作品激勵更多同學,可以更加堅強,勇敢面對前進路上的各種挑戰。」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起跑之前》

對於這首作品也存在一些爭議。如指揮家、作曲家、本次比賽的評委於建芳在賽後發博文《管樂比賽指定曲目引起爭議的探討》,剖析《起跑之前》的和聲錯誤。他在文中舉出多個例子,如:「14小節有兩個問題,第一是上聲部已經是明確的主功能,但是低音與圓號是明顯的屬功能,這樣的功能重疊導致功能續進邏輯關係混亂。第二是明顯的和聲學問題,內聲部與低音聲部構成不良的平行五度。」

比賽準備忙,仍充滿希望

這一屆比賽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時間緊、任務重,前期排練受疫情影響嚴重。

隨著疫情封控的結束,北京中小學的社團活動逐漸恢復,大多數學校的樂團從3月才重啟訓練。但是音樂學習、訓練是一項長期、循序漸進的任務,疫情耽誤的排練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補回來。這其中,線下教學的實感、合奏的經驗與配合度、上台鍛鍊的機會都打了折扣。

針對這些問題,各學校採取了不同策略,包括增加排練時間、細化排練流程、大課小課齊助力、邀請專家指導。流程上,專業老師在聲部課和小課上指導學生完成、細化分譜並進行聲部內合奏;之後銅管、木管大聲部訓練與全體合奏齊頭並進;在樂曲合奏效果較為良好後,一些學校還會邀請業界專家對樂團予以指導。

中關村二小樂團管理教師劉毅表示:「樂團個別聲部團員年齡較小,指揮與專業教師積極溝通配合,對孩子們及時肯定鼓勵……我們靜待花開,最終孩子們都很圓滿地完成了演奏。」對於指定曲目,理論上一個月前樂團應基本練習成型,一位從事小號教學的老師說:「這次指定曲目對於小學生來說很有挑戰,最後一個月時,大家還都在努力解決很多高音區的難點段落。」

這次展演還設置了藝術素養測評第二賽場。通過音樂知識問答及專業視奏等環節,了解孩子們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對專業能力等的掌握情況,從而系統提升孩子們的美育底蘊,提高孩子們的審美情趣。參加展演的一位初三學生表示:「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馬上開始了,我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外,頂住壓力堅持器樂學習,參加合奏排練,不僅與同學增進了感情,彼此間形成默契配合,也提高了演奏技巧,學習和生活都得到調劑。感謝學校和老師帶領我們參加這次展演,這是我初中階段最後一次和學校樂團參加藝術節的賽事。藝術學習不是一蹴而就,希望為我以後的學習道路增光添彩,讓藝術裝點我的生活和學習,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隨著特長生政策的逐步取消,人們對學生樂團更多的關注放在了小學上。負責小學樂團管理的陳老師表示:「儘管特長生政策會影響學生學習器樂的積極性以及家長的支持力度,但相較於中學、大學而言,還是有很多家長支持孩子學習一門樂器並加入到樂團這個大集體中。面對這一現狀,各個學校也都儘自己的全力讓音樂社團發展得越來越好。」

據悉,獲得一等獎的部分隊伍將參加下半年的市級展演。

- THE END -

音樂周報正在開展一項調研,期待得到您的支持!

音樂媒體供給與音樂界需求的碰撞與融合調研問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