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人民幣匯率全年將維持區間震盪,預計今年我國GDP增速為5.9%

每日經濟新聞 發佈 2023-12-24T02:02:19.252378+00:00

截至今日18時25分,美元/在岸人民幣報7.1099,美元/離岸人民幣報7.1287。另外,3~4月份以來,我國國內市場利率在下降,7天逆回購、Shibor、國債利率均有下行,中美利差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最新一輪人民幣匯率短期的弱勢。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馬子卿

近日,人民幣匯率波動受到市場關注。自5月17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跌破「7」關口後,人民幣繼續走弱。5月31日,離岸人民幣、在岸人民幣跌破「7.1」關口。截至今日18時25分,美元/在岸人民幣報7.1099,美元/離岸人民幣報7.1287。

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4月經濟數據弱於預期,導致市場對於國內經濟復甦擔憂有所升溫,這是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貶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3~4月份以來,我國國內市場利率在下降,7天逆回購、Shibor、國債利率均有下行,中美利差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最新一輪人民幣匯率短期的弱勢。」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表示。

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5月30日,在2023年摩根大通全球中國峰會媒體見面會上,朱海斌指出,全年來看,人民幣匯率將維持區間震盪,年底預測6.8~6.9左右。中美經濟增速差距、經常項目順差收窄將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兩個關鍵因素。

人民幣匯率全年將維持區間震盪,預測年底在6.8到6.9左右

朱海斌表示,雖然近期人民幣匯率有所波動,但並非近年來首度破「7」,因此市場對於「7」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下降。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的主要原因之一是,4月經濟數據弱於預期,導致市場對於國內經濟復甦擔憂有所升溫。另外,3~4月份以來,我國國內市場利率在下降,中美利差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最新一輪人民幣匯率短期的弱勢。

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全年來看,人民幣匯率將維持區間震盪,預測年底在6.8~6.9左右。」朱海斌說道,從宏觀基本面來看有兩個關鍵因素將影響人民幣匯率。

其一是中美經濟增速差距。全球範圍來看,今年歐美整體環比增速是下行的,中國、印度相對而言表現會更好。按照目前預期的增速差,對人民幣匯率是能起到支撐作用的。

其二,從經常項目順差的角度來看,去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約4175億美元,與全年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3%。根據摩根大通預測,今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可能會降至2000多億美元,與GDP之比在1.2%~1.3%左右,與去年相比會有比較明顯的收窄。

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今年海外需求出現疲軟,雖然一季度出口超預期,但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出口增速明顯放緩,下半年這個趨勢將會延續,今年貿易順差大概率要比去年低;二是隨著疫後重啟,跨國旅行等漸漸恢復正常,服務貿易項下逆差會重新擴大。綜合這兩個原因,今年經常項目順差大概率會比去年有明顯收窄,這將對人民幣匯率造成壓力。

「兩股力量對沖之下,我們從宏觀基本面來判斷,今年人民幣匯率將維持區間震盪。不同時期的市場判斷有所差異,比如去年底股市表現不錯,市場對疫後重啟的憧憬度非常高,當時人民幣匯率一度走強;在過去一個多月,由於宏觀數據不及預期,短期人民幣出現貶值。而月度短期的波動並不會改變我們對於人民幣匯率全年區間震盪的判斷。」朱海斌表示。

今年國內消費呈「K型復甦」,預計今年我國GDP增速約為5.9%

談及對我國今年的宏觀經濟展望時,朱海斌表示,「預計今年全年我國GDP增速約為5.9%,其中消費對GDP的貢獻略高於4.2個百分點,與2018~2019年基本接近。」

「在消費領域,我們不太可能出現像歐美的報復性反彈,其中一個重要的差別在於政策差別,我們政策偏重於生產端、投資端,而對於居民部門的直接消費政策,整體而言仍然有限。」朱海斌說道。

在他看來,消費的復甦和正常化來自於兩個力量。其一是宏觀環境好轉以及收入增長;其二是家庭儲蓄率調整,過去幾年消費支出的增速下降明顯,反映在家庭儲蓄率上,2020~2022年分別為34%、31%、33.5%,持續高出疫情之前30%左右的儲蓄率水平。預計今年家庭儲蓄率會走向30%或者略低於30%的水平。

朱海斌表示,過去幾年超額儲蓄集中在高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受到一定損傷,因而今年國內的消費復甦屬於「K型復甦」。從今年前四個月的數據來看,與高收入階層相關的奢侈品等銷售表現較好,而與一般大眾更為貼近的大部分消費領域則表現得比較「平淡」。

朱海斌認為,在疫後消費恢復的初期,對於消費端的刺激仍是非常必要的。「當前國內通脹那麼低的一個核心原因在於需求不足,內需實際上是滯後於供給端的復甦,外需現在又走弱,因而整體需求不足。這種情況下,即使生產端恢復,企業生產的產品也銷售不出去。如果政策能夠刺激需求端、促進企業銷售回暖,那麼經濟復甦便有望進入正向循環。」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