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林彪家鄉派人去韶山考察,一女子落水,鬧出一個大笑話

正史觀察 發佈 2023-12-24T11:02:18.929323+00:00

前言1968年,到林家大灣參觀、考察的人數達到高潮,知名人士越來越多,黨、政、軍幹部的級別越來越高。來的人越多,官越大,接待要求也越高。儘管黃岡縣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從黃州有關部門和單位抽調了一批優秀工作人員到林家大灣的「林彪同志舊居管理處」工作,仍難適應接待工作的需要。

前言

1968年,到林家大灣參觀、考察的人數達到高潮,知名人士越來越多,黨、政、軍幹部的級別越來越高。

來的人越多,官越大,接待要求也越高。

儘管黃岡縣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從黃州有關部門和單位抽調了一批優秀工作人員到林家大灣的「林彪同志舊居管理處」工作,仍難適應接待工作的需要。

為了改進工作,提高服務水平,使每個參觀者對林彪家鄉留下較好的印象,林彪舊居管理處向縣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負責人請示,派一部分工作人員到韶山取經。

縣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經過研究,同意派人去韶山學習。

林彪舊居管理處根據縣裡的意見,一面電告韶山,告知即將派人來學習,一面挑選人員。

經過舊居管理處幾位負責人反覆研究,決定抽調六人,組成「林彪同志舊居管理處赴韶山學習組」。這六人中,三男三女,組長一人,接待員一人,講解員一人,攝影師一人,廚師一人,服務員一人,其中講解員、廚師、服務員均是女青年。

在清水塘打破熱水瓶

1968年6月10日,赴韶山學習組出發。

三名女青年雖是國家工作人員,卻很少遠行。這次讓他們到韶山,激動的心情難以形容,特別是廚師李一珍,出發前想到馬上要去毛澤東的家鄉,興奮得一夜未眠。

李一珍是農家姑娘,只有高小文化,因面貌不錯,被負責人看中,吸收到縣飲食服務公司工作。她到公司未滿一年,林家大灣急需廚師,縣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決定從飲食服務公司調三名廚師到林家大灣,李一珍作為有培養前途的青年廚師,被選到林彪舊居管理處。

這位幹事潑辣的姑娘,因智力不夠,讀書不多,形成了單純、簡單的個性。她到林家大灣後,技藝沒有什麼提高。

當時,炊事班之所以選她去韶山學習,除了年輕這一因素外,主要是其他師傅離不了崗,只有她可以離開幾天。

學習組到達長沙後,決定先到毛澤東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清水塘參觀,然後再去嶽麓山、橘子洲頭遊覽。

清水塘管理處一工作人員看了他們的介紹信,得知站在面前的幾個人是來自林彪的老家——林家大灣,感到機會難得,馬上報告了領導。

清水塘管理處負責人聽說林彪家鄉來了人,非常重視,親自出來接待,而且分外熱情。

雙方交談了一會,清水塘管理處邀請「林彪同志舊居管理處赴韶山學習組」的全體人員與他們進行一次座談。

對方那麼熱情,「林彪舊居管理處赴韶山學習組」的同志深受感動,當即同意了他們的提議。

座談在清水塘管理處一間會議室進行。

管理處負責人懷著激動的心情,首先向林彪舊居管理處學習組一行表示歡迎。

這位負責人的熱情講話,使林彪舊居管理處的人員深受感動和鼓舞。特別是幾個女同志,她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也未受過這樣的尊重,因此,她們從坐到會議室的那一刻起,激動的心情難以形容。

座談期間,清水塘管理處的女工作人員常進來倒茶。

一女工作人員走到李一珍身邊倒水時,李用手去拿杯子。不知是眼睛未看準,還是心裡太激動,她的手將杯子碰倒,杯子裡面的水全潑在桌子上。

她怕杯子滾到地下,又用手去搶杯子。

在搶杯子時,她因用力過大,又把桌子上的熱水瓶碰倒,熱水瓶當即破碎,弄得桌子上到處都是碎玻璃和水。

本是非常熱鬧、融洽的場合,出現這一幕後,大家的臉色馬上沉了下來,熱鬧、融洽的氣氛也不見了。

李一珍非常難堪,脖子、臉上全紅了。

學習組的張組長滿臉不悅。他考慮這是在公共場合,忍住沒有批評她。

女工作人員把桌子上的水和玻璃碎片掃掉後,雙方簡單寒喧了幾句,「座談會」就結束了。

隨後,李一珍主動找到女服務員,提出要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辦事,照價賠償,服務員拒不收錢。

從清水塘出來,學習組的張組長忍不住對李一珍批評了幾句。別看那張組長几句話的聲音不大,李一珍卻受不了。她低著頭,淚水涮涮地往下滴。

回到招待所,李一珍的心情仍很沉重。無論同事們怎樣逗她,她也笑不起來。她認為,她在

湖南丟了丑,犯了一個不小的「錯誤」。

此事如按現在的觀點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可在那時,那種場合,卻不是小事。

當天晚上,她將這件事記在筆記本上,並給清水塘管理處負責人寫了一信,她在信中說:

我不慎在你處碰破了開水瓶,十分內疚。當時,我要求按價賠償,你處工作人員堅決不同意,這使我心裡更難受了。為表歉意,特寄來賠償金十元。

最後,再次向你們表示深深的歉意。

她將錢夾在信封裹一同寄出。

事後,她又去了韶山,所以不知清水塘舊居管理處是否收到了信和錢。

長沙,在全國算不上好玩的城市,林彪舊居管理處赴韶山學習組的幾名同志在此卻眼界大開。他們除了在清水塘發生了一點小小的不快外,在長沙的參觀、學習還算順利。

六月十四日,學習組登上去韶山的列車。

由於天氣太熱,乘客們一上車後將車門拉開。學習組的六人各就各位後,有的談笑,有的看報紙,有的用扇子扇風。李一珍想到清水塘發生的事情,無心與大家交談。

第一個掉入毛澤東舊居門前水塘的參觀者

學習組一行人終於來到了韶山。可惜天公不作美,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將韶山的領導和歡迎的群眾,還有林家大灣赴韶山學習組的代表們淋得像個落湯雞。

由於雨下得太大、太猛,林家大灣的代表們只好匆忙鑽進大客車內躲避。

大客車到了韶山沖,雨還在下。他們在車上等了好半天,雨仍未停。地下積了很多水,代表們被迫擲起褲腳,冒雨步行到落腳地——韶山賓館。

代表們的衣服全被淋濕,腳上的鞋又是泥巴又是水,頗似逃途中的難民。

到了韶山賓館,張組長要代表們趕快換掉濕衣服、脫掉鞋子,以免患感冒和節炎。代表們根據張組長的意見,一放下行旅袋就去洗頭、抹身。

林家大灣的代表來了,而且淋了雨,韶山的黨員幹部們頗為不安。他們相約到賓館來看望林彪家鄉來的代表。

他們走進賓館,林彪舊居管理處的代表們有的赤腳坐在椅子上,有的還在洗頭,還有的在擦身、洗衣。

李一珍見韶山的領導來了,心裡又慌又緊張。她赤著腳跑到張組長房間門口大喊道:「快出來,韶山的領導看我們來了。」

話音一落,她滑倒在地上。幸好,她臀部先落地四肢未受傷。

張組長未料到韶山的領導來得這麼快。他心裡想:這個樣子出去會客人,多難堪啊!沉思片刻,他又想:人家來了,不出去又不行。

他穿著背心,赤著腳,來到會客室。

其他代表也沒有帶換的鞋,只有赤著腳見客人了。

張組長見到韶山沖的支部書記毛迪秋,很不好意思地說:「謝謝你們的關心。我們這副模樣,你們不要見怪。」

雖然毛迪秋很熱情也很真摯,但林家大灣的代表們自感太難堪,與對方談不起興趣,韶山沖的領導坐了一會兒也就走了。

第二天,學習組的代表們在韶山大隊領導的陪同下,到毛澤東舊居、韶山紀念館等景點參觀。

到韶山參觀、學習,是林彪舊居管理處工作人員朝思夢想的事情。代表們懷著極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毛澤東舊居及其它景點。

之後,毛澤東舊居的講解員要求與林彪舊居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在毛澤東的舊居前合影留念。

李一珍年紀輕,長相又好,對照相也最有興趣。

她先照了一張,隨行攝影的高師傅說:「小李,保證將你這張像照好!」

李一珍聽了,非常高興。

這時,毛澤東舊居的一女講員走來了。李一珍連忙將她扯到照相的石板上說:「過去我常想,有一天,我能到毛主席的家鄉去看,該有多麼幸福啊。今天,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你是毛主席舊居的講解員,與你合影,是我們極大的光榮與幸福。

那個女講解員聽她這一說,馬上與她站在一起,而且身子也貼得緊緊的。同行的女講解員曹旺姣見她那麼興奮,而且腳板踩在石板邊上,提醒她說:「小李,小心點,不要掉到水塘里去了。」

李一珍口裡雖「嗯」了一聲,思想上並未引起重視。本來,她的姿勢做得很不錯,可以與那們女講解員照了,高師傅也準備按快門。她忽然又覺得衣服未牽整齊,姿勢也未做好,要重新站一下。

她向高師傅喊道:「等一會再照。」高師傅只好將照相機放下來。

她移腳時,一不小心踏空,「噗嗵」一聲落入水中。

毛澤東舊居的那們講解員見她落水,嚇得不知所措。學習組的其他人員也驚呆了。水塘四周的軍人、學生、工人紛紛圍擾來看。他們估計此水塘不很深,就沒有人下去搶救。

李一珍身上穿的衣服不多,掉入塘後,直往下沉。在此生死關頭,她想起小時祖母對她講過,落水時,要在水中用四肢劃,於是便用四肢拼命地在水中劃,不大一會,她浮出了水面。

這時,學習組的一位男士發現了她的辮子,連忙用手一抓,將她抓攏來了。然後,又將她從水裡拉起來。

圍觀的人見落水者已被救起,都哄堂大笑。據說,李一珍是第一個掉入毛澤東舊居門前水塘的參觀者。

李一珍此次掉入水塘只喝了幾口水,身體沒有受什麼損害。

這時,有人攏來問落水者是哪裡人,叫什麼名字。隨同的一位女士怕影響了林彪及林家大灣的形象,悄悄囑咐李一珍說:「你不要說是林家大灣來的。」

李一珍點頭表示知道了。

儘管有很多人望著她笑,還有人低聲取笑她,她仍若無其事像沒有落水一樣。

她理了一下散亂的頭髮,又要與毛澤東舊居的那個女講解員合影,高師傅對她說:「你像個落水雞樣,不要照了。」

「不怕,不怕,」李一珍說,「到一次韶山不容易,不與韶山同志一起合影太可惜。」

韶山的女講解員見她滿身是水,衣服又緊貼著肉,不願與她合影。後來,這位女講解員考慮她來自千里之外,而且又是林彪的家鄉,怕傷了她的自尊心,勉強同意與她合個影。

此事如是別人,早就離開了這令人難堪的場面,更不會強人所難,硬要照別人不願照、又不太雅觀的照片。

遺憾的是,她沒有這樣做。

毛澤東舊居的女講解員與李一珍合了影后,與李同行的林彪舊居的女講解員曹旺姣又悄聲對韶山的那們女講解員說:「有人問你落水者是哪裡人時,你千萬別說和林彪是老鄉。」

那位女講解員很理解曹旺姣的心情,點頭道:「我知道。」

回林家大灣後,李一珍將落水後照的照片寄一張到韶山去了,可能是對方不怎麼滿意,收到照片後,沒有給她回信。

據當年在林家大灣工作的一些同志講,李一珍落水後照的照片衝出來後,給很多人看過,李一珍也珍藏了多年。

離開毛澤東的舊居,隨行的女講解員曹旺姣見她全身濕漉漉的,非常同情,對李一珍說:「長時間穿濕衣服不行,換一下吧。」

李一珍說:「昨晚洗的衣服還未乾,沒有衣服換。」

「把我的衣服拿去換一換。」曹旺姣說。

李一珍聽後笑著問:「你帶了幾套衣服?」

「三套。」

「那太謝謝你了。」

曹旺姣從黃掛包里掏出一件白襯衣,一件女式黃色軍褲,把她帶到毛澤東舊居側面一個樹林裡換下了濕衣服。

李一珍出了這件事,隨行的負責人及其它代表都感到很難為情,也頗不好辦。批評她,她是不慎落水,心情已經很沉重了。不批評吧,她這件事又影響了林家大灣的形象。

回到住地,張組長覺得還是應該與她談談。

張組長批評了李一珍,李一珍又哭了。她怎麼不後悔、難過呢?她感覺自己太丟臉了。

林彪舊居管理處赴韶山學習在韶山學習參觀了幾天後,便在鑼鼓、鞭炮聲中登上了返程的列車。

通過這次學習、參觀,代表們都感到收穫很大。此後,林家大灣的接待、服務工作的確上了一層樓。

多少年後,一位當年曾去過韶山的女士,再次談到那次到湖南的感想,她笑了笑說:

一回想起當年到湖南的情景,或看到有關寫林彪的書或文章,許多往事歷歷在目。要說那時的感想,我覺得最大的是林彪和林家大灣的牌子在外面挺香,挺頂用。無論是學習、參觀、購物,還是辦什麼事,只要說起是林彪家鄉來的,立刻就受到尊重,難題也迎刃而解。當年外出搜集林彪資料的同志也與我有同感。

想起過去發生的事情,我認為歷史不可重演,往事不能再現,有紅必有黑,大起必有大落,這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所以,事物還是以無波為好,生活以平淡為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