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看京杭大運河!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發佈 2023-12-24T18:17:36.927006+00:00

我們會發現中國東部的大江大河。幾乎都是自西向東流淌。唯有一條竟以南北走向逐個「貫穿」包括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在內的。

打開中國地圖

我們會發現中國東部的大江大河

幾乎都是自西向東流淌

唯有一條竟以南北走向逐個「貫穿」

包括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在內的

一眾大江大河

它是如此特別

也並非天然形成

而是一條長達1794千米的人工運河

京杭大運河

(請橫屏觀看,京杭大運河沿線景觀長圖;友情提醒:今京杭大運河仍未全線通航,未經批准切勿私自下水,在已開通遊船的部分河段,可乘船來一場愜意的穿越體驗,製圖@吳昕恬/星球研究所)

它橫臥於平原

水中沒有驚濤駭浪

(請橫屏觀看,京杭大運河淮安段繁忙運輸,攝影師@賀敬華)

它流淌于田野

兩岸沒有懸崖峭壁

(請橫屏觀看,京杭大運河蘇州段寶帶橋與現代公路大橋同框,攝影師@丁嘉一)

繁忙時

它千帆競渡

衰落時

它如同被遺忘的角落

(京杭大運河部分河段曾遍地垃圾;下圖為現代化的航運與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同框,攝影師@丁嘉一)

2014年

它與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

共同組成的「中國大運河」

作為全球開鑿時間最早

使用時間最久、空間跨度最大的運河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知名運河長度對比,「中國大運河」是名副其實的「運河之王」,製圖@饅頭/星球研究所)

大運河對我們的文明而言

究竟意味著什麼?

今天的我們回望它的過去

又會看到什麼?

(一些學者研究發現,大運河運輸的漕糧數量,可以作為衡量王朝權力和穩定程度的尺度;下圖是唐代至清代王朝興衰與運河暢通趨勢圖,製圖@饅頭/星球研究所)

在星球研究所看來

它曾見證眾多王朝的興衰

也曾目睹萬千眾生的命運

01 宏圖

公元1271年

元朝定都北京

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的都城

第一次北移至燕山腳下

以便同時控扼草原與中原

(公元1280年元代疆域圖,製圖@吳昕恬/星球研究所)

於是

一座輝煌的都城拔地而起

(由於當時金中都已被焚毀,元大都在金中都的東北方重新規劃建設;下圖是俯瞰北京周邊地勢,攝影師在河北懷來縣上空,視野穿過北京、天津城區直達渤海海濱,直線距離超過200千米,攝影師@陳肖)

但是此時

長期的戰亂、大量人口的南遷

北方的經濟優勢已然喪失

根本無力供養帝國的龐大都城

而財富日漸崛起的江南遠在千里之外

如何才能解決都城的供給?

(繁華的江南水鄉蘇州 ,攝影師@張晶)

前朝統治者早已給出答案

早在隋煬帝時期

便貫通了以洛陽、長安為中心

連接南北的隋唐大運河

用於向北方供應糧食、軍需

這種水路運輸糧草的方式遠比陸路高效

被稱為「漕運

如今

元帝國定都北京

從地圖上看

如果修建從江南到北京的運河

將不再需要繞行洛陽

完全可以截彎取直,直達大都

難度似乎要比隋唐大運河容易許多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中國大運河」路線及始建時間示意,全程最早始於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製圖@吳昕恬/星球研究所)

02 難題

大運河的修建者

面對的第一道難題便是

水源

江南水源充沛

華北平原相對乾燥少雨

但北京、山東等地卻比江南的地勢更高

無法從江南借水流向華北

(請橫屏觀看,京杭大運河沿線地勢圖,製圖@饅頭/星球研究所)

在北京

必須尋找水源向南方流淌

元代傑出的水利專家郭守敬

沿北京西北部山麓修建水渠

匯聚白浮泉等諸多泉水和溪水

(用於鎮守白浮泉的昌平都龍王廟,攝影師@君作刃)

為引入足夠的水量

甚至有意繞行30千米

最終抵達漕運終點積水潭

這便是「白浮泉引水工程

(請橫屏觀看,「白浮泉」引水工程示意,當時積水潭覆蓋今北京什剎海、後海一帶;明時昌平北部被選為皇家陵地,白浮泉至翁山泊段廢棄,製圖@吳昕恬&饅頭/星球研究所)

在山東

則需要尋找水源

分別流向南方和北方

人們從中部山地尋找水源

並設置多個湖泊用於儲水

人稱「水櫃

明代

在熟悉地勢的當地人白英建議下

於濟寧城北地勢較高的南旺

築戴村垻攔汶河河水

(請橫屏觀看,南旺水利樞紐工程示意,製圖@吳昕恬&饅頭/星球研究所)

再經小汶河至南旺分水口

七分水向北,三分向南

俗稱「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這便是「南旺水利樞紐工程

(請橫屏觀看,用於攔水的重要設施「戴村垻」,其主體分為三個垻段,高度各有不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江蘇

沿線較多的湖泊可以為運河補水

但在河湖之間需要設置水閘

以防止枯水期湖泊倒吸運河之水

(湖泊往往風急浪大,不利於古代行船,所以往往在湖泊旁另挖河道;下圖是江蘇駱馬湖,請滑動查看湖邊運河河道,攝影師@吳亦丹&李瓊)

解決了水源

大運河的修建者

還要面對第二道難題

地勢

京杭大運河北京到天津段

以及山東到江蘇段

均存在數十米地勢落差

不但會讓有限的水源快速流走

快速流動的河水還會給行船帶來危險

而且要逆流而上翻越地勢高點

對只能依靠人力、畜力的古代

也是相當大的難題

(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攝影師@吳亦丹)

為此

從元代到清代

人們在沿途設置了數十座船閘

不但可以控制水量、節省水源

還可以通過交替啟閉,形成梯級船閘

幫助船隻向上翻越高點

或向下渡過急流河段

尤其是被稱為「運河之脊」的

山東會通河段

因船閘極多而被稱為「閘河

(請橫屏觀看,梯級船閘運行原理示意,製圖@饅頭/星球研究所)

而在地勢低平的河段

人們還發明了一種巧妙且成本低廉的方式

消減從高處奔流而來的水勢

取代運維複雜的船閘

以河北滄州段為例

有些河段甚至低於海平面

而華北夏季多發暴雨洪水

於是人們在此特意設置數百個彎道

拉長河水的滯留時長

為消減水勢創造空間

人稱「三彎抵一閘」

(航拍河北滄州段的運河彎道,攝影師@吳亦丹)

解決了水源和地勢難題

運河的修建者又面臨第三大難題

穿河

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

與東部五大水系交叉

其中難度最大的便是

頻繁改道、泥沙俱下的黃河

(請橫屏觀看,歷史上黃河較大的改道有6次;下圖是今山東東營的黃河入海口濕地,攝影師@王生暉)

元代至清代的大部分時間

也並非像現今這樣穿越山東入海

而是在江蘇奪取淮河河道入海

巨量的泥沙堆出高懸的河床

(黃河「懸河」示意,製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由於黃河水面更高

為防止「穿河」時河水倒灌

人們在兩河之間設立大壩阻隔

過船之時或靠人、畜拉動「越堰」

或轉由陸路搬至前面的船上

(「越堰」原理示意,這種方式過垻可謂船過必損,需用桐油和石灰填補船體損傷處,製圖@饅頭/星球研究所)

此外

為了減輕黃河泥沙淤積

人們還築起蓄積湖泊

再讓湖水流進較窄的河道

這樣便可以利用水流衝力帶走泥沙

是為「束水沖沙

(「束水沖沙」原理示意,製圖@饅頭/星球研究所)

蓄積的湖水不斷擴大

也造就了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即2000多平方千米的洪澤湖的形成

(不斷加高的水位增加了大堤被沖毀的風險;下圖是煙波浩渺的洪澤湖,攝影師@李瓊)

水源、地勢、穿河

便是修建運河的三大難題

但事實上人們克服的難題遠不止於此

還包括修建各種堤壩

修建用於分流洪水的「減河」等

有了這一系列的工程

京杭大運河才算真正登上舞台

(請橫屏觀看,明《河防一覽圖》局部,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而這個舞台

將為沿線以及整個帝國

帶來前所未有的輻射力

遠超出修建運河以供給都城的初衷

03 輻射

明清時期

從每年開春時節起

數百萬石漕糧、數十萬匹絲綢

數不盡的木料、磚石沿河北上

締造出至高無上的北京城

(京杭大運河北京通惠河段,攝影師@餘明)

但在皇室、朝廷的需求之外

或明或暗的「土宜」

也開始通過運河輸送

(「土宜」即土特產,歷代部分年份「土宜」限額數量變化,製圖@饅頭/星球研究所)

南北商品不再局限於當地

而是匯入了以運河為骨幹的

覆蓋近半個中國的貿易網絡

天南海北的商人、手工業者

沿途城鎮的風貌、百姓的生活

紛紛被捲入長河之中

(連接著京杭大運河的揚州芒稻河同樣往來繁忙,攝影師@潘銳之)

天津

作為海、河聯運的漕運樞紐

從軍事衛所變身為數十萬人口的商業重鎮

(請橫屏觀看,天津最早的水旱碼頭「三岔河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山東臨清

扼守衛河與運河的交匯點

一躍成為與「蘇杭」媲美的商業都會

(兩支運河環抱的狹長高地「鰲頭磯」為當時的臨清地標,攝影師@張政)

位於「運河水脊」的山東濟寧

誕生了「運河第一錢莊」

胡記錢莊

(胡記錢莊所在南陽古鎮的運河風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山東聊城

商人們修建起

全國現存最具代表性的會館之一

「山陝會館」

(會館相當於今天的企業家俱樂部,請滑動查看更多,攝影師@戚偉民 )

運河與長江交匯的江蘇揚州

數不清的商業店鋪

看不盡的廣陵風光

足足輝煌了上千年

揚州鹽商

更是控制了全國近1/3的產鹽量

鹽商稅相當於國庫收入的1/4

詮釋了富可敵國的含義

(揚州最大鹽商住宅汪魯門宅,建築面積達1700餘平方米,請滑動查看揚州盧紹緒鹽商住宅,圖片來源@陳金廷&視覺中國)

而藉助浙東運河的連接

浙江寧波海河聯運

早在唐宋時期便是外貿重鎮

(寧波老外灘俯瞰,攝影師@傅鼎)

一座座運河城市

從沉寂到崛起、從閉塞到開放

成為明清時期人口最集聚、商業最繁榮的

一線城市群

(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繁華景象,請滑動查看嘉興、淮安、無錫的運河,攝影師@肖奕叄&邱道岑&賀敬華&錢萍)

強勢的商業活動

衝擊著人們的重農觀念

手工業蓬勃發展

(揚州玉雕是當時玉雕工藝最強的地區之一,請滑動查看無錫惠山泥人、臨清貢磚,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楊虎&視覺中國)

「絲綢市鎮」遍布江南

機杼之聲通宵徹夜

(「湖絲」為明清時期貢品;下圖為湖州南潯古鎮,攝影師@潘銳之)

明清時期

全國八大鈔關

大運河包攬其中七個

稅收最高時占總額的90%

堪稱舉世矚目的

「財富之河」

與此同時

大運河也是當之無愧的

「文化之河」

它讓南北的融合更加密切

北方的城鎮

有了波光橋影的似水柔情

(山東棗莊台兒莊古城飛雪,攝影師@李瓊)

南方的美食

因小麥種植區的擴展

有了頗具特色的吃麵習俗

(美味的鎮江鍋蓋面,請滑動查看運河沿線其他美食,北京烤鴨、揚州炒飯、西湖蓴菜魚圓、京津炸嘎吱盒、滿漢全席,圖片來源@圖蟲創意&周勃典)

豐富的世俗生活

推動文學的繁榮

明清時期的市井、言情小說

上百部與運河城鎮有關

(請橫屏觀看,聊城東昌古城,明清小說《老殘遊記》《聊齋志異》中曾以其為故事背景,製圖@饅頭/星球研究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巡演河上的戲班

融合各地元素

各類劇目紅遍全國

(江蘇淮安的京劇演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帝王權貴、文人墨客、外國使臣

皆通過運河遊歷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

在遊記中詳盡描述著

元代運河的恢弘壯麗

( 公元13世紀,馬可·波羅來到杭州稱其為「世界上最美麗、最優雅的城市」,下圖是杭州西湖,攝影師@朱露翔)

遠渡重洋的蘇祿國國王

攜340多人的使團

經運河北上南下

(蘇祿國在今菲律賓,蘇祿王葬於山東德州;下圖是蘇祿王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清朝皇帝康熙、乾隆

通過運河下江南

留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

(康熙曾六下江南巡視水利;下圖是揚州天寧寺行宮,特意為皇帝入住而建,請滑動查看更多,攝影師@潘銳之&李瓊)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大運河無盡的繁榮背後

衰落的種子也已經深深埋藏

04 興衰

持續千年的漕運制度

一方面代表著

元明清中央集權的強大力量

另一方面也代表著

封建帝國的僵化

事實上

最先修建京杭大運河的元代

居然大部分時間都以海運為主

向華北運輸漕糧

(天津是當時重要的海運樞紐;下圖為今日的天津海港,攝影師@廣飛)

其中的考量包括

從唐宋以來

中國海上運輸的技術就有了長足的進步

海運有著可靠的保障

而大運河卻面對時通時堵的不確定性

自大運河誕生起

大自然從未放棄奪回自己的領地

缺水、淤塞、決溢、洪澇、改道

意外總是不時到來

(請橫屏觀看,如今淮安運河上密集的船隻,攝影師@賀敬華)

這也意味著

當成千上萬艘漕船

擁擠在河道中時

任何耽擱都會引起連鎖反應

(荷蘭,彼得·馮·霍姆的旅行日誌)

「一夫大呼,萬櫓俱停;一舟遭觸,數舟並壞」

同時

維護大運河的運行

也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看似設計精巧的船閘

在古代的技術條件限制下

使用非常繁瑣

為節省水量

必須聚集更多船隻才會啟用

通行效率有限

(揚州段運河上的邵伯船閘,攝影師@潘銳之)

運河周邊本用於農田灌溉的水系

往往優先向運河供水

以保障運河通暢

遇到運河遭遇洪水之時

旁邊的農田又是首當其衝的泄洪區

因維護運河而不斷蓄積

水位加高的洪澤湖

也嚴重威脅周邊城池的安全

(位於洪澤湖畔的明祖陵被吞沒於湖水之中長達300餘年;下圖是雪後京杭大運河,攝影師@吳亦丹)

其他高昂的成本

則來自於龐大的運維大軍

以明朝為例

每過數千米便配有1名挖泥工

是為「淺夫

每座水閘

配數十人起降水閘

是為「閘夫

過閘翻垻

還需人力輔助

有時一艘船用人便多達數百

是為「縴夫

缺水的山東段

還要征派上萬民夫開發水源

是為「泉夫

以及多達10萬餘人

直接負責運輸的

運丁

(大運河蘇州吳江古纖道,攝影師@江南君z)

在這些勞力、運丁之上

則是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

林林總總高達數十萬人

(漕運總督是統管漕運事務的最高級官員;下圖是總督漕運公署遺址,攝影師@潘銳之)

漕運體系之外

還有各種配套機構

包括驛站、造船廠等

以及戶部、工部、兵部協同管理的人員

(請橫屏觀看,大運河沿線的高郵「盂城驛」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攝影師@李瓊)

明清時期

不斷有人提議將河運改為海運

但多數時候都未能實施

一方面

統治者傾向於用嚴厲的海禁政策

壓制開放海洋可能帶來的任何不安定因素

另一方面

最具代表性的反對聲則來自漕運官員

他們認為大運河

(清,丁顯《請復河運芻言》)

藉此為衣食者,不啻[chì]數百萬人

但百萬漕工的利益

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冠冕的說辭

這些官員所代表的其實是一個龐大的

漕運利益集團

(1900年京杭大運河沿線的百姓生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向百姓徵收錢糧

到運轉輸送、再到河道治理

各種名目盤剝巧取

運送漕糧的有辛苦費

查收漕糧的有驗米費層層勒索司空見慣(清,黃維夢《停漕論》)

「聚胥吏無數之蟊賊,耗國家無數之開銷」

但是

任誰又能阻擋時代的巨變

在歐亞大陸的另一邊

西方歷經文藝復興、工業革命

即將從海上襲來

曾經的最強帝國

如今宛如百病纏身的巨人

根深蒂固的僵化、腐朽已無法自我修補只有打碎它

(莊嚴的故宮也是清帝國的縮影,攝影師@馬文曉)

公元1851年

太平天國之亂爆發

在運河沿線展開激烈爭奪

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經過戰亂的揚州不復當年盛景,但保留了往日的似水柔情,攝影師@方托馬斯)

公元1855年

黃河於河南銅瓦廂決口

在山東張秋將運河攔腰斬斷

動盪中的清廷放棄了修護

公元1876年

吳淞鐵路正式通車運營

吹響了中國鐵路時代的號角

(京杭運河和寧杭高鐵同框,攝影師@陳劍峰)

公元1901年

清政府宣告停止漕運

千年漕運史合上了最後一頁

而運河沿線

百業凋零、人口銳減

極致的繁榮,迎來「極致」的墜落

(請橫屏觀看,京杭大運河上的華麗日落,攝影師@陳躍紅)

大運河也從此被扔在

歷史的角落裡

許多河段垃圾遍地、臭氣難聞

連為它申遺的工作人員

都曾發出質問

(2005年,中國保護世界遺產走過二十年紀念座談會講話)

「面對那已經流淌了兩千多年,曾經為中國作出巨大貢獻,而今卻殘破、部分段落甚至消失的大運河,我們有充分的自信嗎? 為此我們想展開一次討論,問一問:'大運河憑什麼申報世界遺產?」

其實

無論它千帆競渡

還是平靜流淌

亦或是被大眾遺忘

都不能磨滅

它對中國的深刻影響

在新的世紀裡

我們重新審視它的價值

進行全面的治理

(大運河杭州塘棲段正在清理淤泥,攝影師@潘勁草)

建起先進的樞紐

(淮安水利樞紐是亞洲最大的水上立交工程 ,攝影師@潘銳之)

賦予全新的使命

(請橫屏觀看,南水北調借用了京杭大運河部分段落;下圖是揚州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攝影師@楊誠)

打造擁有眾多濕地的

運河生態大走廊

(請橫屏觀看,京杭大運河周圍的蒼翠景色,攝影師@應威)

專門設立六大運河博物館

銘記前世今生

(揚州運河博物館,請滑動查看中國漕運博物館、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圖片來源@潘銳之&視覺中國&唐振明)

通過調水補給

京杭大運河已重新全線通水

雖然它的政治、經濟功能大為減弱

但正因如此

才使其擺脫了功利性的外表

讓那些思想、情感、記憶等內在美好

獲得了表現的可能

(杭州運河廣濟橋上的行人,請滑動查看今北京什剎海上的郭守敬雕像,攝影師@楊照夫&君作刃)

在今天

只要去看看

運河邊的茶社、戲台

橋上悠閒的行人

以及遠處盛開的鮮花

便知道

它的強大、它的脆弱

它的繁華、它的衰落

它踏過的時光

與它即將踏過的時光

都已平靜地

活在了兩岸人民的魂里

(請橫屏觀看,蘇州吳江區平望鎮古運河畔的居民在河邊橋頭納涼,好生愜意,攝影師@徐江華)

本文創作團隊

撰文:周運丁、耿華軍

圖片:晝眠

設計:饅頭

地圖:吳昕恬

審校:王昆、夏芽、陳景逸、丁佳昕

頭圖攝影師:丁嘉一

封面攝影師:王紫穎、朱劍棟

專家審核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長

呂娟

【參考文獻】

[1] 江太新,蘇金玉著. 漕運史話[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10.

[2] 蔡蕃著. 京杭大運河水利工程[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4.10.

[3] 李文治,江太新著. 清代漕運[M]. 北京:中華書局, 1995.11.

[4] 袁飛.困境中的掙扎:嘉慶朝政治與漕運治理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5] (美)黃仁宇著;張皓,張升譯.明代的漕運[M]. 北京: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

[6] 鄒逸麟著. 舟楫往來通南北 中國大運河[M].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10.

[7]金詩燦著. 清代河官與河政研究[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6.06.

[8]馮超. 漕運、水利與地方財政[D].青海師範大學,2013.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