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淡水魚病毒暴發,你知道如何防治爛鰓病嗎?

吉山花瑤 發佈 2023-12-25T00:24:27.404277+00:00

驚!淡水魚病毒暴發,你知道如何防治爛鰓病嗎?1.病原細菌性爛鰓病原為黃桿菌屬的柱狀黃桿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is),隸屬於黃桿菌目黃桿菌科黃桿菌屬。

驚!淡水魚病毒暴發,你知道如何防治爛鰓病嗎?

1.病原

細菌性爛鰓病原為黃桿菌屬的柱狀黃桿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is),隸屬於黃桿菌目黃桿菌科黃桿菌屬。該菌的學名幾經更改,主要有柱狀粒球黏細菌(Chondrococcuscolumnaris)、柱狀嗜纖維菌(Cytophagacolumnaris)、柱狀屈撓桿菌(Flexibactercalumnaris)和魚害黏球菌(Mycococcuspisciola)等,直至1996年,Bernardet等根據DNA-rRNA原位雜交試驗數據、脂肪酸甲基酯的分析結果,將該菌歸至黃桿菌屬,正式命名「柱狀黃桿菌」。1999年,Triyanto等通過RFLP等DNA標記技術、基因組雜交技術、16srRNA測序技術等將柱狀黃桿菌細分為3種基因組型。柱狀黃桿菌菌體細長、柔軟而易彎曲,具有滑動能力和團聚性,其形態比較均一,大小(0.5~0.7)微米×(4~8)微米,少數菌體長度達15~25微米,兩端鈍圓,一般稍彎曲,有時彎成半圓形、圓形、「U」形、「V」形或「Y」形等,但較短的菌體通常為直的。其長短很不一致,菌體長2~24微米,有的長達37微米,菌體無鞭毛,革蘭染色陰性;以橫分裂繁殖,通常橫分裂成2個差不多相等長度的個體;常見2種運動方式,即滑行運動、搖晃運動。柱狀黃桿菌具有氧化酶、細胞色素酶、接觸酶反應均為陽性;產生硫化氫、液化明膠,分解酪素和酪氨酸;水解吐溫20和吐溫80,溶解大腸桿菌;賴氨酸、精氨酸和鳥氨酸試驗陰性;不利用澱粉、幾丁質、瓊脂、纖維素;不利用除葡萄糖以外的其他碳水化合物,不還原硝酸鹽等生化特性。

柱狀黃桿菌具有獨立的血清型,其血清型與地理分布及致病力大小之間沒有關聯,即使是血清型相同的菌株,其毒力也是強弱各異。在國內,陳昌福等通過對從1972~1992年分離自不同患病淡水魚上的40個菌株進行交叉凝集和瓊脂擴散反應,發現從我國各地收集的柱狀黃桿菌存在3種血清型,即GR-1、GR-2及GR-3。柱狀黃桿菌為條件性治病菌,它的毒力受到許多環境因子的影響,如水體鹽度、溫度、飼養應激等,當魚皮膚或鰓機械性損傷後,柱狀黃桿菌會隨血液循環而造成全身感染,不同菌株之間由於毒力存在差異,引起魚類發病率和死亡也明顯不同。


2.主要症狀

發病初期,病魚行動緩慢,反應遲鈍,常離群獨游;體色發黑,尤其頭部顏色更為暗黑,因而被稱之為「烏頭瘟」,病魚鰓蓋骨的內表皮充血;嚴重時,中間部分的表皮常腐蝕成一個圓形不規則的透明小區,俗稱「開天窗」。柱狀黃桿菌一般是從鰓絲末端開始侵襲,然後往鰓絲基礎和兩側擴展,造成鰓絲腐爛,特別是鰓絲末端黏液增生,黏髒嚴重,有時在鰓瓣上可見血竇;有時先在鰓瓣邊緣出現斑點狀白色腐爛鰓絲,然後逐漸擴大蔓延。

顯微鏡檢查,一般可見到鰓絲骨條尖端外露、黏髒,並附有很多細長的柱狀黃桿菌。病理組織觀察,可見患病魚鰓絲及鰓小片變得軟弱,失去張力,鰓絲和鰓小片排列不整齊,排列雜亂,有的鰓絲出現彎曲,鰓小片呈波狀扭曲。鰓組織病理變化一般經過炎性水腫、細胞增生和壞死3個階段,且分為慢性和急性2個類型。

慢性型以增生為主,在病變早期,伴隨著鰓絲上皮細胞的增殖,黏液細胞也相應增加。該組織的不斷增生使得鰓小片間隙縮小,進一步擴張導致鰓小片閉塞,血液循環不暢,呈現鰓部淤血及炎細胞在炎症灶的聚集。水腫進一步擴展到表皮細胞,鰓片或鰓絲融合。鰓部潰爛致魚類無法正常呼吸,呼吸循環被破壞,出現鰓出血。此時,鰓絲上只剩軟骨,周圍有很多由壞死的細胞碎屑及細長的柱狀黃桿菌等形成的混合物。

急性型由於病程短,炎性水腫迅速轉入壞死,增生不嚴重或幾乎不出現,而且可延伸至皮下組織和肌肉,進而使相應組織水腫,導致魚體組織防禦屏障被破壞,真皮層水腫;色素細胞,特別是黑色素細胞破裂,皮膚蒼白,成群的柱狀黃桿菌還可在真皮層的膠原纖維聚集。當以上過程集中發生時,則出現相應組織壞死及表皮脫落。

3.流行與危害

該病在水溫15℃以上開始發病,在水溫15~30℃範圍內,水溫越高越易暴發流行,致死時間也短,常引起大量死亡。該病一般流行於4~10月,尤其在夏季,6~9月為發病高峰期。此病流行地區廣,全國各養殖區域都有此病流行,主要危害草魚、青魚、鰱、鱅、團頭魴、鱖、鰻、鯉、鯽和加州鱸等多種淡水魚,從魚種到成魚各階段均可危害。

引起柱狀黃桿菌感染的條件並不是單一的,除了菌株自身毒力以外,常常是多種影響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細菌性爛鰓的暴發可能與水溫、養殖密度、水質狀況、水中有機物濃度以及魚體感染寄生蟲或體表受損傷等密切相關,養殖水體中病原菌的濃度越大,魚的密度越高,魚的抵抗力越小,水質越差,則越易暴發流行。本病常和傳染性腸炎、出血病、赤皮病等並發。

臨床上發現,柱狀黃桿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可用於治療柱狀黃桿菌感染的有效藥物也十分有限,因此,一旦發生柱狀黃桿菌感染並造成流行時,病情便很難得到理想的控制。全面開展對柱狀黃桿菌的流行病學調查和耐藥性分析,同時加強對該菌侵染機制的研究,有助於對該菌感染的科學防治,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該菌造成的經濟損失。

4.防控技術

(1)預防措施。

(1)徹底清塘消毒,對於已經發生過草魚細菌性爛鰓病的池塘,將池水放干後清除淤泥,讓池塘底部在陽光下暴曬7~10天,再按照2250~3000千克/公頃用量潑灑生石灰,實施帶水清塘,殺滅病原體,1周後試水後再放入魚種。

(2)選擇優質健壯魚種。魚種下塘前用漂白粉10克/米3,或漂粉精5克/米3,或二氯異氰尿酸鈉5克/米3,或高錳酸鉀15~20克/米3,藥浴15~30分鐘;或用2%~4%食鹽水溶液藥浴5~20分鐘。

(3)合理放養密度及搭配比例,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優良水質,投餵優質飼料,增強魚體抵抗力。

(4)在發病季節,每月全池遍灑生石灰1~2次,用藥量視水的pH而定,一般為15~20克/米3,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

(5)發病季節在池塘周圍每周潑撒消毒藥1~2次,消毒食場,用量視食場的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潑灑漂白粉250~500毫克/次,如潑灑漂粉精、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則用藥量為漂白粉的一半。

(6)從患病草魚體內分離細菌性爛鰓病的致病菌,即柱狀黃桿菌後,製成具有抗原性的菌苗,對草魚實施免疫接種。這是預防草魚細菌性爛鰓病最為有效的方法。

(7)在疾病流行高峰季節來臨之前,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免疫增強劑(酵母多糖、中草藥多糖、維生素C等),通過提高草魚自身具有的非特異性免疫防禦技能,達到抵抗致病菌入侵機體的目的。

(8)在疾病流行季節,使用二氯海因0.2~0.3克/米3、二溴海因0.2~0.3克/米3或溴氯海因0.2~0.3克/米3,全池潑灑,每15天潑灑1次。

(9)在疾病流行季節,使用聚維酮碘溶液(有效碘1%)1~2克/米3,全池潑灑,每15天潑灑1次。

(10)在疾病流行季節,使用五倍子4克/米3防治,將五倍子磨碎後用開水浸泡,全池潑灑,每15天潑灑1次。

(11)在疾病流行季節,使用大黃2.5~3.7克/米3防治,先將大黃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後,再連水帶渣全池潑灑,每15天潑灑1次。

(12)在疾病流行季節,使用干烏桕葉3.7克/米3防治,先將烏桕葉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過夜,煮沸10分鐘,再連水帶渣全池潑灑,每15天潑灑1次。

(2)治療措施。

(1)對於已經出現草魚細菌性爛鰓病的池塘,全池潑灑二氧化氯製劑,使池水中的藥物濃度達到0.2~0.3克/米3,隔天潑灑1次,連續潑灑2次,旨在消滅和抑制水體中的致病菌。

(2)高碘酸鈉溶液(暴發出血停)0.15~0.2克/米3,全池潑灑,每2~3天潑灑1次,連用2~3次。

(3)苯扎溴銨溶液(魚血康)0.22~0.33克/米3,全池潑灑,每隔2~3天潑灑1次,連用2~3次。

(4)水產用戊二醛(5%)0.8克/米3,將溶液稀釋300~500倍後全池潑灑,每2~3天1次,連用2~3次。

(5)殺菌紅0.15~0.22克/米3,全池潑灑,1天潑灑1次,連用2天;同時用氟苯尼考粉,每千克魚體重0.1~0.15毫克,拌飼料投喂,1天投餵1次,連用3天。

(6)氟苯尼考或甲碸黴素每千克魚體重5~15毫克或5~15毫克,拌飼料投喂,1天投餵1次,連用3~5天。

(7)複方新諾明每千克魚體重100毫克,拌飼料投喂,第二天開始藥量減半,連用5天。

(8)山青五黃散(魚血安泰)每千克魚體重2.5克或每千克飼料用50克,拌飼料投喂,1天投餵2次,連用3~5天。

在明確病原菌對抗生素敏感性的基礎上,選用致病菌敏感的藥物,確定適當的用藥劑量,根據全塘養殖魚體的重量,將全天藥物的用量拌在飼料中,每天投餵1次,連續投餵1個療程。使用以上藥物的休藥期分別為與複方新諾明30天,氟苯尼考與甲碸黴素14天。

請關注,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或在今日頭條搜索{吉山花瑤}個人主頁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頭條會對關注者推送我的更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