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館「耀世奇珍」升級背後的故事

天津經開區一泰達 發佈 2023-12-25T19:47:40.222608+00:00

津雲新聞訊:記者從天津博物館獲悉,全新升級版的「耀世奇珍」已於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展覽自開展以來受到觀眾的歡迎和喜愛。每一精彩的展覽都凝結著每位文博人用心用情努力拼搏的辛勤汗水。

津雲新聞訊:記者從天津博物館獲悉,全新升級版的「耀世奇珍」已於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展覽自開展以來受到觀眾的歡迎和喜愛。每一精彩的展覽都凝結著每位文博人用心用情努力拼搏的辛勤汗水。

  深挖館藏資源

  「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是2012年天津博物館遷到新址之後舉辦的展覽之一,多年來成為天津博物館展覽品牌之一。此次全新升級重點突出「精」與「新」兩大特點,在領導專家的指導下,通過與書畫研究部、歷史研究部、器物研究部的交流溝通,並結合向文博院、圖書資料部、文物總帳等的尋訪,在文物活起來的原則下注重加強館藏文物發掘的深度與精度,同時注重文物背後信息資料的挖掘。

  此次展覽籌備中著重增加與中華文明起源相關,與大運河相關,以及反映天津歷史文化傳承的重點文物。例如在展覽中首次加入了書畫研究部保管的甲骨進行展示,並在展覽中加大了器物研究部保管的青銅器的比重。在大運河相關文物中,例如首次展出了來自歷史研究部保管的清乾隆時期的《漕運圖》,而同樣來自歷史研究部的西周天簋、戰國灰陶魚鳥紋蓋壺則從天津地區出土文物的角度反映了天津的歷史文化傳承。另外此次展覽在展示文物實物的基礎上,首次展出西周太師鼎、西周克鍾、西周大克鼎、戰國楚王鼎等拓片,這些新挖掘出來的拓片是在書畫研究部的同事配合下梳理出來,並通過文物保護技術部同事的保護處理得以上展。天津博物館中每類文物都有專人負責保管研究,因此在核對文物信息、展架尺寸、展示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各位同事的幫助。同樣在籌備過程中有的文物雖然最後沒能上展,但是也是個不斷深入挖掘鑽研的過程,例如針對某出土文物,多方搜集資料,曾經經手的文博院專家講述並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相關信息,同時通過圖書資料部同事的查詢、考古報告的研讀,較為全面的掌握了相關信息,利於日後的展示研究。

  優化展覽效果

  為了突出全新升級後文物的「精」與「新」,達到最精良的展廳條件,使觀眾擁有更直觀更清晰的視覺效果,獲得更好的參觀體驗,由文物保護技術部牽頭將全部展櫃更新為低反射玻璃,且新的展櫃中燈光可以實現電子控制調節,調試起來方便快捷。而這次的展廳裝飾、展台設計,也為展覽提供了最精緻的展示手段。例如展櫃內展台設計更加凸顯層次感、組合感,這就需要籌備時展覽設計部、設計公司與策展人相互配合,加班加點依據文物的具體尺寸、最佳展出形式等進行具體展台設計。同時細心的觀眾還會發現,看似散點分布的獨立櫃其實也是按照年代順序、器物類型進行的展示。例如在展廳中央的獨立櫃部分,中間四個展櫃展出了四件青銅器,分別是二里頭文化時期銅爵、商代的獸面紋鐃、西周太保鼎以及漢代羊燈,而四周則是以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豬龍開始的玉器環繞一周,最後以清代的翡翠蟈蟈白菜結束,既有年代順序,又突出重點,相較以往更加突出了西周太保鼎,同時也在散點分開的獨立櫃中形成了青銅器、玉器兩個相對集中的小區域。而位於展廳一側的另外的六個獨立櫃則是從陶瓷部分的延牆櫃開始按照年代順序呈放射狀分布,同樣也突出了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

  出於文物保護的需要,也為了獲得良好的展示效果,由文物保護技術部將書畫研究部保管的包括戰國鑄客豆拓片在內的楚器拓片進行保護處理,再由圖像信息部照相,最後由展覽設計部和設計公司將高清圖片進行加工處理,形成了現在展廳中和真正的拓片軸相得益彰的展示效果。

  通過宣傳教育部了解到觀眾在語音導覽二維碼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因而此次展覽將語音導覽的二維碼和數字直接印刷到文物說明牌上,既做到和說明牌融為一體,美觀大方,同時在校對說明牌時逐一掃描核對,確保觀眾能夠及時方便的掃碼成功,另外在布展時將以前貼在展櫃玻璃上的二維碼進行清理,為觀眾提供更好的參觀體驗。宣傳教育部的同事和策展人及時對接溝通修改重點文物講解的內容,圖像信息部的同事和策展人隨時對接溝通語音導覽、二維碼數字碼生成、對應二維碼的文物信息等內容,這些只用了不到一星期就完成了從構想到落實到文物說明牌上的過程。同樣宣傳教育部的講解準備也是緊張而充分的。圖像信息部對館藏文物進行拍攝、掃描並歷經文物保管員校對修改形成的文物短片也在此次展覽中放映展示,希望能讓觀眾更加細緻深入的了解館藏文物。

  安全高效布展

  文物安全始終擺在各項工作的第一位。由於此次是展櫃全部升級後首次上展,尤其獨立櫃的擺放位置與安防系統相連,需要保衛部的全面排查安裝。同時在展廳施工中、進庫房查找文物、文物由庫房提取、文物進場等都離不開保衛部、行政管理部和物業公司的保障。當各方面情況完全具備文物進場條件時,才開始布展工作。這次在時間比較緊,人手比較少的情況下,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隨時溝通、隨時調整,安全高效地圓滿完成了展覽的布展工作。天津博物館在文物活起來的原則下積極讓館藏文物「走出去」,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以器物研究部為例就有5個赴外地的展覽,其中更是有3個為整個展覽的輸出。為了保障文物安全,每個赴外地的展覽各有2—4名文物保管員要到外地參與布展,而這些展覽全部都要在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開放,這些都對天博的工作提出了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必須2名文物保管員才能夠從事進庫、布展等接觸文物的工作。因此器物研究部最後計劃在第一天布展時先布置能夠達到2名保管員進庫提取的像青銅器、璽印、佛像、竹木牙角器、文房等文物類別。像陶瓷器、玉器部分的保管員16日出差歸來,17日投入到布展中來。而在前文中提到過此次展覽中青銅器所占比重提升,結合青銅器體積大、重量沉的特點,此次布展得到了文物保護技術部、歷史研究部男同志的鼎力相助。由於加入了這些有生力量,16日從上午九點到中午就完成了像商代獸面紋鐃、西周克鼎、克鍾、戰國楚王鼎等等這些青銅重器從庫房到展廳、扛抬抱挪到展櫃布置完成,再將這些重器的文物箱放回庫房等工作。除此次展覽外,之前像宋元展等展覽的布展、撤展涉及到大件銅器的搬運擺放時都得到了文物保護技術部、歷史研究部、書畫研究部、展覽設計部等部門的支持和幫助。

  每一個早來晚走的工作日,每一個繁忙工作的節假日,每一個從深夜到凌晨的堅守,每一個從早到晚在展廳忙碌的腳印,每一次和各部門各方面溝通交流修改完善的過程……都記錄下一個展覽的成長經過。這只是一位策展人所經歷的展覽背後的故事,猶如流水帳的回顧,也並不能完全展現出一個展覽從開始策劃到最後展現在觀眾面前的複雜細碎的全過程,也不能完全展現出台前幕後工作人員的努力拼搏。天津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個大家庭,各個部門相互配合,形成有機整體,必將一起打造出更加優秀的展覽、更加多彩的活動、更加豐碩的研究成果以及更加美好的未來。(津雲新聞記者吳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