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就被格力放棄的孟羽童,成不了「第二個董明珠」

十二朵女王的生活筆記 發佈 2023-12-26T03:44:18.025916+00:00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這兩日,孟羽童從格力離職的事上了熱搜。她之所以這麼受關注,無非是因為在2021年的格力產品新聞發布會上,董明珠公開介紹孟羽童,並宣稱:「我要向大家介紹我的秘書,我希望她能在我身邊,我要把她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

這兩日,孟羽童從格力離職的事上了熱搜。

她之所以這麼受關注,無非是因為在2021年的格力產品新聞發布會上,董明珠公開介紹孟羽童,並宣稱:「我要向大家介紹我的秘書,我希望她能在我身邊,我要把她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

董明珠這一句話,就把孟羽童捧紅,並讓其抖音帳號三天漲粉超過80萬。

如今,還不到兩年時間,曾火遍全網的「第二個董明珠」就從格力離職。我個人覺得,格力那邊對此事的回應倒是中規中矩,坦然承認孟羽童已離職,並表示人員流動很正常。

這反而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和好奇:這不是要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的接班人麼?怎麼第二年就被放棄了?

與此同時,孟羽童在網絡上的發言也進一步激發了網友的吃瓜訴求。

她先是發了一條微博說:「我的人生信條:靠別人永遠不如靠自己。「這條微博一發出,引發了很大一部分網友的譴責,認為她在這個空檔說這個話不懂得感恩,要不是董明珠提攜她,誰會認識她呢。目前這條微博孟羽童已經刪除。

今天上午孟羽童又特意發了視頻解釋這條微博,說這句話不是用來評價她和公司,只是她對其他話題的有感而發,而且她承認如果沒有董總就沒有她當下獲得的關注等等。

解釋實情也好,認錯彌補也罷。客觀來講,當下的情況來看,不管是格力公司那邊,還是孟羽童這邊,也勉強稱得上是楊冪那句「共有從前,各有未來 」的好聚好散。

只是網友對此事仍舊好奇心不減,總想探究孟羽童被董明珠放棄的原因,於是就有人扒出來,之前孟羽童曾兩次對外表示工作強度太大,一次是今年4月初,她曾表示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完整休息的周末;另一次是4月16日,她提到當天工作時長超過21個小時。

於是,#孟羽童曾連續工作21小時#就登上了熱搜。

這個話題一出,有人認為,面對格力這種壓榨人的工作,她有辭職的自由;也有的人覺得誰不曾為了工作拼命連續幹過二十幾個小時啊,她手握那麼好的資源和機會,卻還在抱怨這種細枝末節。

私以為,這個職場事件並非這麼表面,而是雙方無法成就的結果。

董明珠說要把孟羽童當作第二個董明珠培養時,李國慶就喊話說董明珠是在搞營銷。

雖然李國慶這些年在網上是滿嘴跑火車,但這句話說得倒是很準確。

董明珠過去這兩三年一直很活躍,與王冰冰牽手,與王自如直播,跟王一博同台……她甚至還參加了騰訊的職場綜藝,孟羽童就是她在那檔綜藝節目裡遇到的。

董明珠的這種曝光和造勢背後有一個客觀存在的壓力:

曾經被董明珠諷刺說「如果我把他作為對手,我感覺我很悲哀」的對手美的,在過去兩年裡已經把格力狠狠甩在了身後。2022上半年財報顯示,美的、格力的營收分別為1830億元、950億元,美的的營收幾乎是格力的2倍。

而且,過去三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對一直依賴線下銷售渠道的格力衝擊很大,美的憑藉網際網路思維,線上線下發力,而且海外市場也開拓地如火如荼。

因此,直播這個線上渠道,成了格力迫切需要發展的領域。

這麼來看,董明珠對孟羽童的提拔背後,從一開始就帶著她的業績目標和期待。打造一個專屬格力的網紅直播IP出來,就像她當年搭建線下銷售渠道一樣。

董明珠是懂得輸出和造勢的,她一句話就可以造一個網紅出來,何樂而不為呢?

這就如《甄嬛傳》裡,皇帝用幾盆稀缺的綠菊就把沈眉莊捧上了最得寵最受重用的後宮新員工。而且,皇帝對沈眉莊的提拔和重用從一開始就帶著明確的目的——制衡華妃。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沈眉莊雖然家世、個人才華等方面的資質都不差,但是在殘酷的後宮職場裡,她還是缺少了進攻的那一股狠勁和拼勁。

她和華妃才過招了三個回合,就匆匆地被拉下馬。於是皇帝很快拋棄了她,開始重點培植甄嬛。

我去看了孟羽童的履歷,也認真刷了她小紅書的內容,她小紅書的人設主打「職場+精英」。

我感覺她的小紅書內容很好地展示了她的職場成長期待和訴求,結合她還不錯的家境,她想做一個精緻的職場精英,卻對成為董明珠那樣的大老闆沒啥野心。

或者,更準確地說,董明珠想培養她,但是她卻沒做好準備(可能因為當下年齡或者現階段職場規劃的緣故)。相比職場精英,成為一個老闆要承擔的責任和壓力是超乎想像的,而且,成為一個老闆要具備的能力也是全方位的。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大廠里的一些高級管理崗,你能適應,能扛得住,那就是你的機會,能滋養你;如果你不能適應,承擔不了,那就是你的折磨,會無限地消耗你。

因此,對於孟羽童來說,「成為第二個董明珠」固然是很好的機會,但也意味著巨大的壓力。

據媒體報導,從2021年11月爆紅到2022年5月,孟羽童直播間的帶貨成績僅為395.4萬。此後「明珠羽童精選」帳號出現了其他的新人主播,孟羽童上直播間的頻率和時長大幅度減少了。而董明珠對此的解釋是:孟羽童是她的秘書,直播帶貨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的嘗試。這基本上就暗示了董明珠對孟羽童的放棄,而公司對孟羽童的雪藏,應該也加速了孟羽童對這一職場機會的放棄。

為利結盟,利沒有實現,自然就要分開。這就是職場。

就這樣,孟羽童被董明珠賦予的那些熱度和關注,隨著她離職也漸漸煙消雲散。所以她感慨那句「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也不是沒有道理,這應該也是她靠董明珠提拔一場的切實體會。

就如沈眉莊被皇帝放棄後禁足在閒月閣時說的那句「君恩,不過如是」一樣,大佬給的機會固然光彩絢爛,但前提是要能把握住才行。不過縱然把握不住,也能收穫一次經驗。

這件事上,作為老闆的董明珠算不上薄情,她有她的管理壓力和目標,寄予厚望的員工沒能滿足她的期待便轉向培養其他員工,這也合情合理;

作為員工的孟羽童也算不上吃虧,99年出生的她已經有了和頂級企業家共事的經歷和體驗,加上她自己本身履歷也很優秀,即便她離開了格力,她也已經是小紅書上能輸出職場內容的職場精英博主了。

另外,「成為第二個董明珠」本來就是一句造勢營銷的話,不能當真。其次,孟羽童完全可以做她自己,她也沒有必要成為第二個董明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