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之交三場反侵略戰爭,誰的戰果最大?不是大清

歷史風暴 發佈 2023-12-26T09:03:44.253869+00:00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普遍完成第2次工業革命,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在武器裝備、後勤運輸補給能力、戰略戰術等方面相對此前都有了飛躍提高。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普遍完成第2次工業革命,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在武器裝備、後勤運輸補給能力、戰略戰術等方面相對此前都有了飛躍提高。於是,西方列強對亞非拉各地的征服進入到一個新的高峰。

在20世紀之交的時候,世界範圍內同時爆發了三場大規模的反侵略戰爭。這三場戰爭從不同角度給列強以重創,甚至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接下來的歷史走向。

那三場反侵略戰爭。

第1場,布爾戰爭。

這場戰爭是英國和南非布爾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共和國進行的一場持續達3年之久的大會戰。

一方是擁有3000多萬平方公里,超過4億人口的日不落大英帝國。此前大英帝國通過拿破崙戰爭,克里米亞戰爭等,在世界範圍內確立了無與倫比的霸權,此時正值如日中天。

另一方是早在大航海時代移民到南非地區的荷蘭的後裔,所建立的一個人口只有四十幾萬人的小國家。

從雙方的實力對比來看,大英帝國無疑擁有絕對的優勢,而小小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卻危如累卵,似乎隨時會被大英帝國的鐵騎踏為平地。

戰爭結果在意料之內,憑大英帝國幾百年的積累,對小小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取得了完勝。

但過程卻出人意料,為了這場大戰英國總共耗費了16億兩白銀的軍費,動員了45萬軍隊。為了打敗布爾人,不得不從英國本土和全球各地的殖民地調集兵馬,最終卻陣亡官兵2.2萬人。

戰爭結束之後,大英帝國不僅元氣大傷,還暴露了自身戰鬥力的不足。

雖然過去100年大英帝國戰無不勝,但是此前從來沒有單獨對抗過一個近代化的軍隊。即使克里米亞戰爭時期,主攻的也是法國軍隊,為何法國陣亡達10萬?。

這一次,當英國人自己作為主力和近代化的布爾人進行對抗的時候,以超過該國總人口的兵力竟然被打得灰頭土臉。

要知道,16億白銀的軍費至少可以造100艘無畏級戰列艦。

而英國在南非的糟糕表現也極大的鼓舞了德國人對抗英國的野心,從此之後雙方的競爭趨於白熱化,最終引起了第1次世界大戰。

第2場,美菲戰爭。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之後,美國不僅奪取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還占領了西班牙經幾百年打造出來的菲律賓殖民地。

菲律賓當地人民本來以為美國是幫自己的,發現驅除惡狼之後又迎來了猛虎,惱羞成怒之際和美國開始了一場持續達數年的美菲戰爭。

這場大戰開始於1899年6月2號,結束於1902年7月4號,時間長達接近三年,和布爾戰爭幾乎同時起止。

菲律賓反抗軍先後集結12萬人,而美軍總兵力則動用了12.6萬,其中投入戰場的兵力最多高達4.4萬人。

經過三年多的戰鬥,以菲律賓人的失敗而告終,但是美軍在這場戰爭中也傷亡了7000多人。

這場仗對美國造成的影響還是蠻大的,1898年4月1號美軍一共擁有2.81萬名陸軍官兵,其中大約1.4萬名是陸軍步兵,6400名為騎兵,4800人為炮兵。

美西戰爭開始之後美軍開始大量增兵,總兵力迅速超過8萬人,因為西班牙軍隊過於拉胯很快雙方即結束戰鬥。如果沒有菲律賓人的反美戰爭,美軍到1900年總兵力應該就能恢復到1898年4月1號之前的狀態了。

而與此同時,美國對於東亞大陸上的八國聯軍之役所能動用的兵力則受到了限制,美軍不可能在穩定菲律賓局勢之前,在東亞大陸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持久侵略戰爭。

而且,這場對美國的大規模抵抗運動,讓美國不得不在菲律賓實施一定的懷柔政策,為此美國解散菲律賓當地的羅馬天主教會,購買了17萬公頃土地。然後。把其中的相當一部分的土地低價租給當地的無地少地農民。

美國政府還向菲律賓人承諾,最終一定會允許菲律賓獨立。

第3場,八國聯軍之役。

八國聯軍之役爆發於1900年既光緒26年,八國聯軍為英、法、美、俄、德、日、奧匈、義大利8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列強,總兵力超過5萬人。

戰爭最終以八國聯軍損失2500人,清軍義和團一方損失1.5萬人結束,這是自鴉片戰爭以來大清王朝在對外戰爭中的又一次失敗,導致大清王朝最終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且向列強賠款高達4.5億兩白銀。大清王朝不得不向列強借款,本息合計高達9.8億兩白銀。

這場戰爭除了圍繞著京津一帶展開之外,沙俄帝國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趁大清將注意力放在京津一帶的時候出兵20萬,企圖奪取東北地區。此時初步完成了工業化的日本帝國也企圖奪取東北地區,於是在4年之後雙方在這一帶爆發日俄戰爭。

戰果比較。

這三場戰爭幾乎在同一時間爆發,由於侵略者的實力過於強大,抵抗者都以失敗而告終。

不過,從戰果上來說,不同的國家取得的戰果也天差地別。

取得戰果最大的就是南非的布爾人,他們造成了英軍數萬人的陣亡,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以區區數10萬人口取得這樣的戰果,可以說是雖敗猶榮。

排在第2位的是菲律賓,經過數年的抵抗,雖然菲律賓全國上下傷亡人口高達百萬,大約占到了當時全國總人口的1/7,但對美軍畢竟造成了7000多人的傷亡。十數萬美軍常年陷於菲律賓的戰爭泥沼之中,對於支援其他地區反抗美軍侵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排在第3位的是大清王朝,這一次大清王朝面對的是幾乎所有列強的進攻。如果加上20萬入侵東北的俄軍,八國聯軍總兵力超過25萬人。

雖然取得的戰果最少,但是後續義和團對八國聯軍的反抗,讓列強們認識到瓜分大清是一件多麼可笑的事兒,被迫終止了將大清變為殖民地的想法。

為什麼人口最多的大清戰果最小。

以當時西方列強的軍事力量,無論是布爾人、菲律賓人還是大清王朝,在正面戰場都沒有一合之力。

比如,在布爾戰爭中,英軍在開戰兩個多月之後就已經對布爾人展開了全面進攻。

從此之後,這種進攻態勢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改變。

唯一對英軍造成重大傷亡的原因是,布爾人和英軍在南非的土地上展開了神出鬼沒的游擊戰,通過襲擾的方式積少成多,給英軍造成了重大的傷亡。

英軍不得不集中遠超當地人口的兵力實行鐵壁合圍,逐步壓縮布爾人反抗軍的生存空間,才最終取得了勝利。

而且,不得不為了消除避布爾人對英國人的仇恨,拿出500萬英鎊賠償平民的損失,這筆錢幾乎相當於德國1900年的海軍軍費。

菲律賓人也是一樣正面打不過美軍,抵抗者只好和美軍展開了叢林游擊戰,讓美軍不得不投入數萬大軍的同時,還要武裝大批當地僕從軍,甚至對民眾實施無差別的攻擊,導致上百萬菲律賓人在這場戰爭中傷亡,這才逐漸取得了美菲戰爭的勝利。

大清王朝在正面戰場上肯定不是八國聯軍的對手,但如果對八國聯軍展開游擊戰,肯定也會取得不小的戰果。

實際上,在八國聯軍控制京津一帶之後,義和團等地方武裝確實對八國聯軍實施了游擊戰,使列強派出的討伐隊往往在當地民眾的襲擊之下損失慘重,被迫退回大本營。

但大清王朝卻選擇了向八國聯軍妥協,不惜賠款4.5億兩白銀,滿足列強提出的各種要求,最終列強幾乎已不費吹灰之力,就讓這個偌大帝國俯首稱臣。

說到底,是當時的大清帝國對列強太慫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