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隊集體時,社員都在幹什麼?如到現在,會怎樣?

百源新水 發佈 2023-12-26T11:21:33.793285+00:00

我在生產隊幹了十年活,是從一九七四年的十月一日以後開始到生產隊參加的勞動,那年我二十歲。我只在農田幹了一天半活,其中的一天是跟馬車往場院(莊稼脫粒場所)拉割倒了的穀子,社員己經把他捆成梱了,那穀子梱有大飯碗口粗,那一梱有十了斤重,我的活是用垛杈子挑著那穀子梱往大馬車上裝。

我在生產隊幹了十年活,是從一九七四年的十月一日以後開始到生產隊參加的勞動,那年我二十歲。

我只在農田幹了一天半活,其中的一天是跟馬車往場院(莊稼脫粒場所)拉割倒了的穀子,社員己經把他捆成梱了,那穀子梱有大飯碗口粗,那一梱有十了斤重,我的活是用垛杈子挑著那穀子梱往大馬車上裝。那趕車的是一個比我小兩歲的小伙,他站在車上擺放齊整,那一車能裝一百三四十梱,最後有兩米七八高(八尺來高)。

我是頭一次干那活,幹活不得竅門,被那小趕車的沒少哧哧,也就是貶斥。

我從地下費很大的勁才扔到車頂上一梱穀子,有時他用腳一踢就擺好了,比我省勁多了,但人家屬於師傅,人家那一天掙二十分,我掙的也不少,我掙的是一等農田勞力的工分,也就是一天十五分。

第二天,我們全小隊社員奉公社的安排,都到咱們相鄰大隊的一個山坡上,挑壕溝,說是防止山上下雨時的水土流失。

那溝的開口有1米半寬,往下方返土,挖有一米深,底部有半米寬。一個社員領取的工程量,是咱們副隊長的鐵鍬把那麼長的兩個長,也就是不到四米長,三米多長吧。

我的東側是一個比我小二歲的一個滑頭小子,他跟我耍心眼子,他的工程段內,他不挖到頭,給我扔下來,想讓我多挖。

我心想,就你精,別人都傻嗎?

他確實拿我當傻子,因我是才從外地搬來這個小隊幾個月,而到這個生產隊勞動才第二天,與這個小隊的許多社員還都不認識呢。

那個小滑頭小子用話語上也想找我便宜取樂。

他問我:「你老家那堡子里有沒有一個姓鄭的?」

我也想很快融入這個小隊的眾社員的人群中,我便誠實的回答說:「咱那個小隊四十來戶的人家中,沒有姓鄭的,但咱大隊別個小隊有姓鄭的,也就那麼一家,他家是咱大隊的電工家。」

咱小隊的那個滑頭小子問我說:「你那個地方有沒有一個叫『鄭景仁`的?」

我說:「沒聽說誰叫鄭景仁。」

那個滑頭小子說:「我說嘛,你那個堡子沒有一個「正經人」!」

這時,我才聽出,這個滑頭小子,在找我便宜呢。

本來我還準備討好他,把他沒挖到位的那個隔子挖開,給他留一個好印象,當我聽他這麼說我,我的氣也上來了,我在與他相接的部分,我也特意不挖到位,兩人之間形成一堵三尺來厚的「私心隔」,

是隊長過來檢查工作,發現咱倆之間的隔子,問:「這是怎麼回事?」

我與那個滑頭小子都搶著說,那是他(對方)應該挖的。

隊長沒有說咱倆每一個,而是用他那鍬把重新給咱倆確定一下,各自應挖到哪。

我也造的好個不好意思,跟一個孩棒子爭個什麼?讓隊長怎麼看我?

而我的西邊是個婦女,能有三十多歲,她對我很有大姐大的氣勢,她會把我還沒挖到的地方也挖了。

我於是搶著先把與那大姐(也可稱大嫂)那頭多挖點,再往東挖,我能幫那位大姐多挖半尺。

有人說,生產隊大集體幹活磨洋工,我看不著從哪能磨著洋工?

那都是各有各的工作量,你少幹了,那是禿頭上的虱子一一明擺著,你好意思嘛?

生產隊眾社員幹活,那是有傳統標準的,即當年解放前,地主老財家雇一群長工,有帶班打頭的領著幹活,一個人一天能幹多少農活,那都是有數的。

一畝地平常年景能打多少糧,那也是有一定數量的。

在眾多的社員集體幹活時,那生產隊的隊長,就相當於過去地主老財家雇的「打頭的」,那農業上多少活,用多少人能幹完還不至於太累,這些事,活,隊長心裡都有數。

如咱小隊的隊長,就曾計算過,以咱小隊那四百來畝地,每畝地需11.5個工,四百畝地需4千600個工,一個工需15分,需6萬9千分,還得有非生產用工分,如大隊幹部,民辦教師,等得2萬分,總工分需用10萬分。一畝地打50元收入,

一年農業上收入2萬元,去掉1/4生產費用,6分之一農業稅收,8分之一公共積累,還剩不到一萬元,被10萬工分分,每十分工為一個日值,這個小隊單指農業收入,每個日值可核算為1毛錢。

哪個生產隊都有些副業,與經濟作物,如果樹,棉花,花生,大豆,麻類,養蠶,種香瓜,大車拉腳,繁殖豬牛羊等。這些也有一,二萬元的收入。

但生產隊所用工分,也增加了,如上級組織號召的農田會戰,抗洪搶險,本隊的農田基建設,收集農家肥等,這些都需要大量使用工分。

一般的一個生產隊所用的工分都在二三十萬分。這樣正常情況下,每個小隊的日值都在2毛錢上下,如趕上歉年,莊稼減產,或會戰的伙食等費用太多,或公社安排的農機春秋翻地的工時與招待費的支出,極個別時候會造成生產隊收入沒有支出費用大,造成收益倒掛,即年終收支決算,日值為負,生產隊的社員在生產隊干一年活,掙的工分越多,反倒欠生產隊的錢越多。

生產隊的後期,一九七六年以後,上級會戰明顯減少了,農機翻地自己的隊裡的小手扶等,也不用向外掏工時招待費了,

農業上所用的工分與費用降低不少。

而農業上的用工也省勞動力了,而人口也大量增加,使生產隊的勞動力人員也多了。

這些多餘的勞動力,隊長便把他們安排搞農田以外的副業,如大隊組織成立副業隊,開發礦產品加工,生產出的產品銷外全國各地,大馬車拉腳,強壯男女勞力都在大隊的副業隊上三班倒幹活。

咱小隊每年從大隊的副業隊的下撥的收入,就有5,6萬元,使日值提高四,五毛錢。本小隊的副業也能給日值增加五六毛錢。

咱小隊的農田活,那些家庭婦女就忙開了。

如我房後的一個今年已八十四歲的老太太,前幾天到我家閒嘮,還講四十年前她在生產隊幹活的事:

她講,她在生產隊解體的前一年(一九八二年),那年她在生產隊幹活,她只是一個普通女社員,不是官,也不是長,干計件活時也不多掙多少分(不是手疾眼快的那種)。

她就是把出勤天數看的緊,爭取少耽誤工,她那年掙四千多分,那年的日值核一元二角錢,她那一年掙500來元,趕上她在國營廠礦上班的她的丈夫了。

我為什麼說,生產隊若是到現在不解散,那農民生活會比現在好呢?

那是就不算現在的種子,化肥,農機,農藥,農膜的作用,單論後增加的那些農田勞動力,就能保證糧食的大量增產。

因有統計資料顯示,當時一個農田勞力,可使農田增產800到1000公斤糧食。

建國初期的一九四九年,有農田勞力

1億7千7百萬,產糧

產糧11318萬噸。平均每人(勞動力)產糧637公斤,

而到一九八二年,有3億2千萬農田勞力,產糧35450萬噸,平均每人產糧1100公斤。

這在一九八二年,就有一些化肥,與高產種子和農機的助力了。

也有水利工程的排灌,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全球氣候的升溫,使農作物的無霜期的延長,有報導說,適合種莊稼的400亳米的等降水線向北平移100來公里,中國從東到西五千多公里,這將增加可生長莊稼的面積幾億畝,而原先只適合種低產雜糧的地方,可種高產水稻。

如此種種,使中國的糧食產量大增,到去年的2022年,


而實際種糧的農業勞動力,有人估算,只有2億不到的農田勞動力了。

這若是在生產隊,目前中國的14億人口,18周歲至60周歲的人有9億人,除去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及國企工人有1億人,剩下的8億成年勞力有8億人。

這八億人都是生產隊的社員,用於保障農產品供應的人有1億左右的人就足夠了,餘下的七億人,全從事工,商,服務等行業。

所從事的任何行業的人員的勞動報酬全以工分加補助費的形式。

還是當初的全國的不到600萬個生產隊,一切經濟活動都在生產隊的框架下進行。

有報導說,全國的房地產總值有600萬億,這六百萬億的資產,必然是有600萬億的支出,有支出方,必有收入方,因這些工程都是生產隊社員乾的,這個收入方就是生產隊。也就是每一個生產隊平均有一個億的收入。

這一個億的收入,用於社員工分分紅有一半,即5000萬元,那五千萬元就是生產隊眾社員的公共積累,用於生產隊各個社員家庭日常生活的開支,煤,糧水電,衣食住行,孩子教育,工作就業,娶妻生子,有病就醫,生產隊由公共積累支付。

全國一年生產總值為120萬億,其中民營(私營)占比60%以上,也就是70萬億,8億農民,人均年創產值9萬來元。

而國營企業4000來萬人,創產值48萬億,一個人創產值120來萬,他們是每周五天工作,每天8小時工作,全年干2000個小時,平均每小時創產值600元。

就算民營企業是國營的1/10的效率,每個小時創產值60元,9萬元需1500個小時,如每天干8個小時,全年需干200天,也就是一周只干四天就可完成那些產值。

如全國所有國營以外的工農商服務等行業,全由生產隊的農民社員來干,農民社員每天如也干8小時,那麼一周可歇三天,只干四天。

一年有一百多天休閒娛樂時間。

生產隊如不解散,全國有600來萬個小隊,一個小隊有近250人,有一百四,五十名勞動力,那社員到現在可享老福了,一年365天,一天只干8個小時,一年也只干200來天活,而收入卻一年掙4一5萬元,小隊即使上交稅款一百萬,還

4至500萬的公共積累,用於社員的福利待遇。

生產隊如到現在,就是我說的這個樣子。

比國營企事業人員輕鬆自在,生活愉快,一樣的生老病死都有保障。

農民生活在幸福之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