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坐擁兩大反航母體系,美航母在近海無法生存,只能駛出4000里外

海陸空天慣性世界雜誌 發佈 2023-12-26T20:54:56.178446+00:00

中國的反介入遠程反航母體系是指中國發展的一系列軍事能力和戰略手段,旨在限制美國航母戰鬥群在亞太地區的作戰能力,並威懾美軍在該地區的整體作戰體系。

中國的反介入遠程反航母體系是指中國發展的一系列軍事能力和戰略手段,旨在限制美國航母戰鬥群在亞太地區的作戰能力,並威懾美軍在該地區的整體作戰體系。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戰略體系的有效性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技術能力、實際應用、戰術對抗和作戰環境等。 美國航母戰鬥群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海上投射能力,並具備先進的防禦系統和戰術能力。

因此,中國針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反介入遠程反航母體系雖然可能對其構成一定威脅,但無法完全癱瘓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整體作戰體系。戰爭的結果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包括軍事實力、戰略決策和戰場態勢等。

如果中美之間發生衝突,美國可能會派遣3-5艘航母戰鬥群進入亞太地區。 中國則準備了一系列反艦彈道飛彈,如「東風」21D和「東風」26D,旨在儘可能隔離美軍航母,削弱其作戰能力。此,美國曾發表多篇報告推演中美海戰結果。此外,美國為應對中國「無敵」的反航母體系,不會坐以待斃,而是一直在研究對抗措施。

中國五大反介入戰略 令美軍在第一島鏈沒有生還可能

中國的這種反介入戰略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區域反導系統:中國發展了一系列反導系統,如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反艦彈道飛彈以及陸基和海基反導系統等。 這些系統旨在打擊美國航母戰鬥群中的艦艇和,以削弱其作戰能力。

東風系列彈道飛彈是中國的戰略飛彈系統,包括東風-5 (DF-5)、東風-15 (DF-15)、東風-16 (DF-16)、東風-21 (DF-21)和東風-31 (DF-31)等型號。 這些飛彈具有不同的射程、精度和彈頭選項。

具體的參數和數據會因不同型號而異。 例如,東風-5是一種洲際彈道飛彈,射程約為12,000-15,000公里,可攜帶單一或多個核彈頭。 東風-21是一種中程彈道飛彈,射程約為1,700-2,000公里,具備高機動性和精確制導能力。

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是針對海上目標的飛彈系統,其中最知名的是東風-21D 飛彈。 該飛彈具有遠程射程和制導精度,被稱為「航母殺手」。

東風-21D飛彈射程約為1,450-1,800公里,具備中程彈道飛彈的特點,能夠攻擊艦艇目標並具備一定的反導能力。

二、反艦飛彈系統:中國發展了多種反艦飛彈系統,包括陸基和海基巡航飛彈、艦載反艦飛彈和潛射反艦飛彈等。 這些飛彈系統具備較遠的射程和較高的精度,可以對美國航母戰鬥群進行打擊。

陸基和海基巡航飛彈:

中國的陸基和海基巡航飛彈包括東風-10 (DF-10)、東風-21 (DF-21)、東風-26 (DF-26)等型號。 這些飛彈具有遠程射程、高精度制導系統和巡航飛行能力。

具體的參數和數據會因不同型號而異。 例如,東風-10飛彈射程約為1,500-2,000公里,攜帶常規彈頭,具備高精確度和突防能力。 東風-21飛彈射程約為1,500-1,800公里,可攜帶常規或核彈頭,具備制導精度和突防能力。

艦載反艦飛彈:中國的艦載反艦飛彈包括鷹擊-8 (YJ-8)、鷹擊-12 (YJ-12)、鷹擊-18 (YJ-18)等型號。 這些飛彈專門設計用於艦艇上的發射,並具備遠程打擊能力和制導精度。

具體的參數和數據會因不同型號而異。 例如,鷹擊-8飛彈射程約為180-200公里,採用低空飛行和制導系統,能夠突防和攻擊艦艇目標。 鷹擊-12飛彈射程約為400-500公里,具備高速飛行和制導精度。

潛射反艦飛彈:中國的潛射反艦飛彈包括鷹擊-18 (YJ-18)、鷹擊-82 (YJ-82)等型號。 這些飛彈被設計為從潛艇上發射,具備遠程打擊能力和隱蔽性。

具體的參數和數據會因不同型號而異。 例如,鷹擊-18飛彈射程約為400-500公里,採用超音速巡航和制導系統,具備較高的打擊精度和突防能力。 鷹擊-82飛彈射程約為120-180公里,採用低空飛行和制導系統,具備突防和攻擊艦艇目標的能力。

三、區域反艦飛機:中國擁有先進的艦載戰鬥機和地面基地的反艦攻擊飛機,如殲-15和轟-6K等。 這些飛機具備遠程打擊能力,可以對美國航母戰鬥群實施反艦攻擊。

四、電子戰能力:中國發展了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包括干擾和偵察等手段。 通過干擾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通信、雷達和導航系統,可以削弱其作戰效能。

五、天基衛星偵察系統:中國的天基衛星偵察系統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來發現和鎖定美國航母編隊。 以下是一些可能被使用的技術和方法:

光學偵察:天基衛星可以搭載高解析度光學攝像設備,通過拍攝和監視地球表面,包括海洋上的目標。 這些衛星可以捕捉到航母編隊的視覺圖像,並提供位置和動態信息。

雷達偵察:天基雷達系統可以探測到航母編隊發射的雷達信號。 通過分析信號特徵和回波,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速度和航向等信息。 這些天基雷達可以具備較大的探測範圍和較高的精度。

電子偵察:天基衛星可以裝備電子偵察設備,用於監聽和分析目標的電子信號,如通信信號、雷達信號和電子戰干擾信號。 通過分析這些信號的特徵和參數,可以確定航母編隊的存在和位置。

通信情報偵察:天基衛星可以截獲和監聽航母編隊之間的通信信號。 這些信號可能包括指揮控制信息、通信對話和傳感器數據等,通過分析這些信息可以了解航母編隊的活動和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天基衛星偵察系統的能力和技術細節並不對外公開。

根據美國蘭德公司報告,中國地基天波雷達能夠在較大的範圍內探測和跟蹤目標,包括航母和艦載機。 它具備較遠的偵測距離,可能達到2000至3000千米,這使得它能夠提前發現並追蹤遠離中國海岸的航母編隊。

無偵8高空高速無人機是一種具備長航時、高飛行高度和高速飛行能力的無人偵察飛行器。 它的巡航高度約為4萬米,可以提供更廣闊的偵察範圍,為地基雷達提供更全面的情報和目標跟蹤信息。

這些先進的技術和系統可以為中國反艦飛彈系統提供更準確和全面的目標定位和跟蹤能力,從而提高飛彈的打擊精度和效果。

綜上所述,美軍航母戰鬥群在第一島鏈內,任何行動軌跡都是透明化的,在中國反艦導道的精準威脅之下,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只有退守到第二島鏈內,才勉強能做到自保。

美國發表多篇報告推演中美海戰 結局竟然出奇一致

2007年,美國美國蘭德公司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 ,該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的反介入戰略,即通過阻止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行動來保障自身安全和利益。報告認為,中國的反介入戰略是多層次和複雜的,包括發展彈道飛彈、反艦飛彈、潛艇和網絡攻擊等能力,以及在南海和東海建立軍事設施,構建區域反介入防禦體系等措施。

報告認為,中國若使用彈道飛彈飽和攻擊美國航母編隊,就算不能擊沉,也能做到讓美軍重傷並退出戰鬥,從而失去對台海的控制能力。

同樣,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學報》2007年5月的文章中,研究人員認為,若中國成功部署反艦彈道飛彈,該武器將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力量布局將產生深遠影響。這將是一種全新的「非對稱」戰略,有可能改變海上戰爭的格局。面對這種彈道飛彈威脅,美國海軍可能不得不採取更為保守的策略,如將航母打擊群駐紮在遠離飛彈射程的地方。

美國媒體評論稱,如果美國航母被迫在反艦彈道飛彈射程之外行動,那麼航母上的戰鬥機將無法發揮其作用,從而削弱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另一方面,現有的反導攔截系統似乎尚不能有效應對這種飛彈威脅,因此美國需要考慮開發新的對策。

總之,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的出現對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帶來了挑戰。美國在面對這種非對稱戰爭手段時,需要制定相應的策略以保持海上優勢。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James Kraska在2009年的《世界事務》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設想了一場中美之間的激烈海戰場景。在這個場景中,美國在2015年派遣駐日本橫須賀基地的「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前往中國沿海進行威脅。為了回應這一挑釁,中國發射了反艦彈道飛彈對抗美軍航母。飛彈成功擊中航母,直接穿透了整個甲板並在船底炸出一個六米寬的巨大洞口。這次襲擊導致航母最底層的彈藥庫被引爆,使航母斷成兩段。最終,在20分鐘後,航母沉沒,4000名美軍官兵隨船下沉。

美國《防務周刊》繪製的一個場景更加誇張:在2012年春季,美國派出了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與中國戰機展開激戰。在這場戰鬥中,中國一次性發射了24枚反艦彈道飛彈。在不到一個小時內,兩艘美國航空母艦和大部分護航驅逐艦被擊沉,造成1.8萬名美軍官兵喪命。在這場戰爭推演中,西太平洋變成了美國海軍的「禁區」。

美國軍方和智庫逐漸達成了一個共識,認為中國的彈道飛彈具有越來越高的精度,能夠準確地打擊任何軍事目標,並造成致命的破壞。在美國的多篇報告中指出,隨著中國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精度的提高,美國空軍保持制空權的能力受到了嚴重威脅,同樣這也使得美國海軍在戰場上無法有效部署。

這一共識反映了美國對中國軍事實力快速增長的擔憂。儘管如此,美國目前仍保持著對其他國家的軍事優勢。然而,在今後的衝突中,美國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困難,而中國的發展無疑加劇了這種情況。

美國已有多種對抗措施 但並不能確保100%成功

美國應對中國「無敵」的反航母體系,不會坐以待斃,而是一直在研究對抗措施,具體如下:

1.嚴格管制電磁信號,以假目標模擬航母編隊。在現代戰爭中,電磁信號是敵我雙方偵察能力的一個重要依據。美軍航母編隊可以通過嚴格控制電磁輻射,降低被探測的概率。同時,配合一系列航母編隊仿真裝置,製造假目標,迷惑對方,進而降低被擊中的風險。

2.空海一體戰理論。這個理論強調將陸、海、空、天、電磁等多種作戰手段綜合運用,以取得最大的戰爭優勢。空海一體化作戰的重點分為三個方面:

首先是破壞潛在對手的指揮、監視和偵察系統。通過對敵偵察和預警能力的打擊,削弱其對我航母編隊的掌握。其次是摧毀潛在對手的飛機、艦艇、飛彈發射平台。在對方具備對航母編隊發動攻擊之前,提前採取行動,消除威脅。最後是攔截潛在對手已經發射的武器。通過艦載防空飛彈、電子干擾等方式,對敵飛彈進行攔截破壞,保證航母編隊安全。

3.整合各項信息,展開心理作戰。美軍可以向民眾、國際社會、敵國、中立國與盟國傳遞相關信息,以此來達到擾亂對手決策制定的目的。例如,在海灣戰爭期間,美軍通過大量散發心理戰傳單,營造出戰爭已經不可避免的氛圍。這種心理壓力作戰的結果直接導致伊拉克官兵士氣喪失,很多部隊在戰鬥還未開始就投降了。

4.通過加強與盟友的合作以提高地區安全層次,包括分享情報和信息、聯合軍事演習和訓練、合作研發新型武器系統、加強外交合作確保共同立場和政策等。

綜上所述,美國航母應對中國反航母體系的方法多種多樣,都可以有效地保護航母編隊,最大限度地減小彈道飛彈的威脅。

此外美國建立了多層次、多樣性的飛彈防禦系統,包括陸基、海基和空基攔截器。這些系統旨在對抗潛在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飛彈威脅。

當前,美國針對中程和遠程飛彈的主要攔截系統有:

1. 地基中段防禦:用於攔截來自中、遠程彈道飛彈的飛彈防禦系統。

2. 宙斯盾反導系統:一種以艦艇為基礎的防禦系統,可以攔截中短程彈道飛彈。

3. 陸基宙斯盾:一個彈道飛彈防禦設施,安裝在陸地上的宙斯盾系統,可以攔截中短程飛彈。

4. 終端高空區域防禦:一個地面軌道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用於攔截落入大氣層的中散程飛彈。

然而,中國東風反艦彈道飛彈的突防性、高速度和機動性等特點,使得它們在戰場上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美國現有的飛彈防禦系統可能難以針對所有潛在威脅提供全面保護。此外,攔截成功率受到多個因素影響,如敵方採用的干擾措施、飛彈數量、突襲程度等。

因此,雖然美國在攔截中國東風反艦彈道飛彈方面擁有一定能力,但並不能確保100%成功。在這種情況下,提高飛彈防禦系統的性能和攔截能力,以及開展有效的外交手段,降低飛彈衝突的可能性,成為美國追求的目標。

總結

在當今時代,中國航母力量的發展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果:擁有射程數千海里的反艦彈道飛彈體系,以及可以在艦載戰鬥機護航下進入西太平洋的偵察平台。這使得美軍在面對中國航母時必須考慮到可能引發反艦彈道飛彈攻擊的風險。

為避免這種風險,美國航母需要遠離中國航母的飛彈射程,必須駛出2000千米之外,若想重新進入日本西南諸島等交戰區,以航母30節的速度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而在大國衝突中,兩天時間可能戰爭都已經結束了,因此美軍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干涉中國的能力。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美軍就完全沒有應對措施。從技術上講,美國航母群體擁有更為先進的防禦和攻擊能力,包括多層次的反導系統、高度整合的作戰指揮系統以及戰略派兵布局,因此美軍可通過多種手段應對中國航母帶來的潛在威脅。

美軍可以通過部署其他戰略力量、提高飛彈防禦能力以及加強與盟國的協同作戰等方式,以彌補因遠離中國航母飛彈射程所造成的缺失。此外,在大國軍事衝突的背景下,美軍不僅要考慮航母戰鬥群之間的對抗,還需要關注其他領域的戰略競爭,例如太空、網絡和輿論等。

總之,在當前中國航母力量發展初見成效的情況下,美軍在應對中國航母方面會面臨一定挑戰,但不會完全喪失干涉中國的能力。雙方在未來或許會在航母力量上展開更激烈的競爭,同時也應尋求通過互信與合作化解海上風險,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