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距出海口僅15公里,原來也是沿海城市?如今卻被一座橋所阻

江湖小曉生 發佈 2023-12-27T03:38:25.521498+00:00

琿春位於吉林省的東部,和俄朝兩國接壤,是個正兒八經的邊境城市。不過很可惜的是,琿春夾在了俄朝兩國之間,距離圖們江的出海口最近處,僅15公里,偏偏就是過不去。

南方的朋友對琿春這個地方可能不熟悉,東北的朋友那就太了解了。琿春位於吉林省的東部,和俄朝兩國接壤,是個正兒八經的邊境城市。

不過很可惜的是,琿春夾在了俄朝兩國之間,距離圖們江的出海口最近處,僅15公里,偏偏就是過不去。因此,琿春是個內陸城市,並不是沿海城市。

作為黑龍江、吉林兩省,距離海邊最近的一座城市,琿春為什麼沒有成為出海口呢?其實這事兒還得從1858年說起。


琿春原本是正兒八經的沿海城市。

清朝前中期的琿春,有「倚山、控海、臨江」的說法,啥意思呢?

  • 倚山:琿春背靠著錫霍特山脈,如今這裡歸屬俄羅斯。
  • 控海:琿春當時是沿海城市,它的東部緊靠著東北的「南海」,如今這裡被稱為彼得大帝灣。
  • 臨江:琿春緊挨著圖們江。

除了地理位置優越,這地方還是清朝的人參產地之一。當年努爾哈赤創業初期,曾經將東北的人參,通過遼東總兵李成梁,販賣到關內,賺了不少創業資金。所以說,琿春還是清朝的龍興之地之一。

由此可見,琿春這地方,在清朝前中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從康熙十六年開始,清朝選擇將此地封禁。

即便封禁,依舊有不少偷盜人參的人鋌而走險。為此清廷特地在這裡設置了15個卡倫,也就是邊防哨所。他們平日裡負責巡視國境,以防有人偷盜人參。此外,也能夠防備半島那邊的犯人逃到這裡。

這些邊防官軍,除了要視察琿春本土轄區的治安,還得對「南海14島」進行巡視。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事實。

所以說,清朝對琿春地區的統治,不僅切實有效,而且十分重視。包括南海地區,也是清朝邊防重點。


沙俄切斷了琿春的出海口。

1858年以前,琿春地區想要出海還是很容易的,順著圖們江一路開,船隻就能自由進出東北的「南海」海域。

可伴隨著沙俄對外東北地區的壓迫,情況就變了。1858年,當時的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逼迫清朝的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璦琿條約》。

這份條約中,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割讓給了沙俄。很明顯,這是一份恥辱性的條約,那這跟琿春有啥關係呢?

琿春可是歸吉林將軍管的,是當時吉林省的東南門戶。這份條約中,還規定了一點,烏蘇里江以東的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地盤,成為了中俄共管地。

  • 首先,黑龍江將軍奕山,管不到吉林省的事情。這事兒奕山當時自己也提出了,當沙俄討要烏蘇里江以東地區時,他說過自己做不了主。
  • 其次,奕山簽訂這份條約時,沒有和清廷商議,後來清廷也沒批准這份條約。所以說,《璦琿條約》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不平等條約,理應廢除。

可沙俄偏偏不這麼看,他們覺得從清朝封疆大吏手裡得到了這份條約,那就是法定依據。因此強行派兵進駐以上片區。這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質上當時已經被沙俄給占了。

到了1860年,趁著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軍的機會,沙俄又偷偷摸摸逼迫清廷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這份條約不僅讓清廷認可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同時還將烏蘇里江以東到圖們江口的大片地區,正式割讓給了沙俄。

這可是清廷辦的事情,是咸豐帝親自下令,讓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簽字畫押的。所以這份條約,雖然不合理,但具備了合法性。

噁心人的地方在於,沙俄特地將琿春地區的出海口給霸占了,那15公里死活過不去。雖說那地方不大,可人家偏偏就是不讓,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那15公里,居然成了俄朝邊境線,你上哪兒說理去?那麼清廷有抗議過嗎?


《中俄琿春東界約》,曾一度讓琿春再次擁有了出海口。

伴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清朝也意識到了出海口的重要性。因此,從1881年開始,清廷正式解封圖們江以北的大片地區,並且通過政策扶持,引來了大量外來墾民。

短短几年之內,琿春地區就發展出了活力。在這種情況下,1885年,清廷派遣吳大徵與沙俄那邊談判,打算通過談判獲得圖們江出海權。

1年以後,雙方正式簽訂了《中俄琿春東界約》,這份條約不僅重新勘察確定了雙方的邊境,重新樹立了雙方的界碑,而且還有一個重大突破,那就是中國的船隻,可以自由出入圖們江口,俄國不能阻攔。

這件事對咱們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這等於說,黑龍江和吉林二省,再次擁有了出海口,即便無法建立軍事港口,可至少海上通商貿易,一點問題都沒有了吧?

那麼問題來了,沙俄為啥忽然好心起來了?咋就想著給咱出海權了呢?


原來1860年樹立的界碑是木頭的,時間長了以後,幾乎都腐爛了。為此沙俄不斷將界碑向清朝這個方向推進,無形中又蠶食了咱們大量的土地。

吳大徵在談判之前,和當地官員,不辭勞苦,翻山越嶺,仔細核對勘察,最終找出了這些漏洞,在重新樹立界碑時,為中國收回了10多里土地。

雖然數量不大,卻也證明了一點,沙俄不僅通過條約侵占了咱們的大量土地,而且還打算用偷的方式繼續侵占咱們的土地。

自知理虧的沙俄,只好在出海權這件事上鬆了口,以此體現自己的「大國風範」。

有了出海口,琿春的漁民們,又可以開船到日本海捕撈作業了,而且1907年琿春開埠後,商貿運輸,也逐步在琿春當地興起。到了20世紀30年代,每年光出入圖們江的支流琿春河的船隻,就有1500艘左右。琿春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

如果能這麼長期發展下去,不說琿春能有上廣深等著名沿海城市的經濟實力,至少能和長江沿線那些大城市相提並論吧?那麼是什麼阻撓了琿春的發展呢?


一座鐵路橋,切斷了琿春繼續發展的希望。

二戰事情,當然就不要提了,琿春鐵定是沒法正常運轉的。到了二戰以後,按道理琿春應該能重新恢復通商口岸的功能了吧?

結果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20世紀50年代,蘇聯修建了一座俄朝鐵路橋,這座橋橫跨圖們江,直接把圖們江的出海口給堵上了。

他們修這座橋的理由很簡單,運輸物資。

可這座橋到圖們江江面,只有11米左右,而且長達650米的大橋只有3個通航孔。按照這個配置,只有小漁船才能從這裡通航,大貨輪根本無法通航。

因此琿春這座城市的通商貿易功能,立馬大打折扣了。原本黑龍江、吉林的大部分貨物,都是從這裡走海運的,可這座橋攔著以後,大家只能繞道從遼寧走了。

後來咱們和他們的關係進一步變差以後,人家索性把國境線給封了,多年河道淤積,人家壓根不高興疏通,導致小漁船都沒法出去打魚了。

最近俄國決定讓咱們使用海參崴這個港口了,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不過借來的東西,總歸不太放心,畢竟主動權不在自己手裡。如果自己能在這裡有一個出海口,那才是是實實在在的。

我認為,要想振興東北,首先得從琿春出海口的事情上做文章。你覺得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琿春重新擁有出海口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