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自信的歷史詮釋——回顧20世紀中國科學重大創新成果」主題對談活動在北大舉行

圖片中國 發佈 2023-12-27T14:50:34.030435+00:00

2023-05-22 11:01來源:中國網 連結已複製字體:小大「創新自信的歷史詮釋——回顧20世紀中國科學重大創新成果」主題對談活動現場。

2023-05-22 11:01

來源:中國網

連結已複製

字體:小大

「創新自信的歷史詮釋——回顧20世紀中國科學重大創新成果」主題對談活動現場。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中國網訊 (記者 董寧)5月21日下午,「創新自信的歷史詮釋——回顧20世紀中國科學重大創新成果」主題對談活動在舉行,該活動由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科學文化媒體「賽先生」聯合主辦。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創系主任韓啟德院士擔任主持,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田剛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院士、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饒毅作為對談嘉賓,就20世紀中國科學史上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重大成果展開了深入探討。

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創系主任韓啟德院士在開場白中談到,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非比尋常的一段時期,大量科技成果不斷湧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深度融合,為我們觀察科學、理解科學提供了絕佳樣本。今天我們特別邀請三位科學家,分別從自己的學科領域入手,為我們呈現一幅科學家眼中的20世紀科學發展宏觀圖譜。

田剛院士在題為《百年中國數學的重要研究》報告中,系統介紹了陳省身、華羅庚、許寶騄、吳文俊、陳景潤、廖山濤、馮康等知名數學家及其學術研究,並講述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建立、中國數學會成立等20世紀數學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

潘建偉院士的報告主題是《百年中國物理學的若干重要研究》,他講述了包含壓電晶體與光譜學、湍流理論的研究、反西格馬負超子的發現、核武器的研製、材料科學的研究、高溫超導的研究、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設、量子信息科學的研究、量子物性的研究、粒子物理的研究等重要研究,闡述了我國物理學研究一直與國家重大需求緊密結合的特點。

饒毅教授在《世紀八佳:百年中國生命科學的重要研究》報告中,將麻黃素藥理作用、蛋白質變性理論、沙眼病原的發現、嗎啡作用位點、胰島素合成、青蒿素的發現、雜交水稻的發明、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作用的發現等作為20世紀中國生命科學的八大重要研究,闡述了科學研究中應用與基礎、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等問題。

在對談環節中,韓啟德院士、田剛院士、潘建偉院士、饒毅教授就中國數學成果的國際地位、高溫超導發展的國際影響、20世紀生命科學對當下科學的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深度對話,並與場內嘉賓、在線觀眾進行了交流。

韓啟德院士認為,回顧20世紀科學的歷史,即使在中國處於相對貧瘠、戰禍頻仍的歷史時期,仍然有大量仁人志士勇於探索,做出了非常值得肯定的重大科學成果,充分彰顯出了中國科學家的獨特品質。通過對歷史的追溯,我們將會更清楚地認識到在加快建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今天,科學界身上所肩負的責任。

今天三位專家提出的每個案例背後,充分體現了科學方法、科學思想,也有深厚的科學精神作為支撐,有益於讓我們對何為科學創新產生更深入的思考。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通過對話的形式展開深度交流和探討,各抒己見,這種交流本身就充分彰顯出科學絕無定見,是可以被探討、被證偽的。

韓啟德院士提出,對於20世紀科學成果的重新檢視與系統回顧,應該作為一個持續性、公共性的議題,各個學科領域都應該有所貢獻,以充分呈現不同學科的多樣性,探索學科之間的均衡發展。通過對科學歷史的關注,深度挖掘科學創新背後的因素,把中國科技發展的歷史經驗和理論成果轉化為可以踐行的實踐邏輯,幫助中國更快地實現從世界科技革命的學習者、追趕者,向創新者、引領者轉變。

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創系主任、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北京大學講席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