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小故事數則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發佈 2023-12-28T01:29:11.250332+00:00

《洞靈小志》:義州李氏的祖母姓鄒,她說娘家的房子是凶宅。他的兩個哥哥都曾得小病,病中聽到院子裡有鴨鳴聲後死去,而其家並未養鴨。後來,她的父親也生病聽到了鴨子叫聲,也隨即死去。頭七那天,家裡請了僧人誦經,鍾鈸齊鳴,將近二更。鄒氏回到自己臥室,忽聽院子裡的狗發出狂吠。

《洞靈小志》:義州李氏的祖母姓鄒,她說娘家的房子是凶宅。他的兩個哥哥都曾得小病,病中聽到院子裡有鴨鳴聲後死去,而其家並未養鴨。後來,她的父親也生病聽到了鴨子叫聲,也隨即死去。

頭七那天,家裡請了僧人誦經,鍾鈸齊鳴,將近二更。鄒氏回到自己臥室,忽聽院子裡的狗發出狂吠。她懷疑進了小偷,從窗縫向外窺視,突見一巨人面白如霜,雙目炯炯對她怒視。她驚懼大叫,僕人趕來時一無所見。鄒家日漸中落,把房子賣給了別人。

俗傳人有三魂,死後散於三處,一入地府,一守墓,另一不知所蹤。未下葬時守墓的魂在靈堂徘徊。汪義門先生去世時,兩個兒子守靈,幾次聽到供桌上傳來嘆息聲,水菸袋的咕嚕聲。茶壺茶杯也似乎有所動。又在先生的臥室看到人影,開門察看卻不復見。下葬後這些現象消失了。

《幽明錄》:據說有個叫王謨的人,某天在家裡閒坐,聽到鄰居家傳來哭喊聲。原來鄰居老嫗去世了。王謨走到院子裡對著鄰家觀望,忽見鄰居老婦慢慢升到空中,上穿黃羅衫,下著縹裙。家人呼喚一聲,老婦就回一次頭,滿臉留戀之色。家人呼喊的聲音停止,老婦人不消失不見。

東萊王銘住在江西,死後一年忽然回家。家人大驚,王銘說:「冥府准許我暫時回來。」他言語行為無異於平時,找來親朋好友聚會,打聽這一年來的各種情況,說到不久還會分離,涕淚交流。

某天他要兒子陪伴出去走走,路過鄧艾廟時說:「應該燒掉。」兒子吃驚問道:「鄧艾生前是將軍,死後為神保佑一方,為什麼燒掉?」王銘說:「我在陰間看到過鄧艾,做磨鎧甲的役夫,手指上的皮膚都被磨掉,怎麼會在這裡做神?好多生前的大人物都在陰間受罪,而愚民還在陽間給他們建廟,求其保佑。」(鄧艾是魏國大將,涉險偷渡陰平攻破蜀國。)

不久,王銘和家人道別,痛哭著離去。這這段日子裡,他還讓兒子把家裡門檻修高一些,說冥府小吏到人家記錄主人犯下的罪過,如果被門檻絆倒,跌一跤就會把記錄的事忘記。

《子不語》:杭州望仙橋許姓家的樓上相傳有縊鬼,屠戶某素不怕鬼,逞膽氣持刀登樓臥。三更後燭火變成青綠色,一個披髮老太婆手持繩子而來。屠戶用刀砍去,老太婆用繩子抵擋。繩子被幾次砍斷,隨斷隨續。繩子纏到刀上,似乎是一道青煙。

格鬥好久,老太婆漸落下風,她罵道:「某某,我不是怕你,你尚有兩萬錢沒有花費,我先饒你。過後再讓你看老娘手段。」說完拖著繩子走掉。

次日,屠戶向眾人炫耀,大家看他的刀上有黑紫色的血跡,散發出一股腥臭味。

不久,屠戶賣房子得到兩萬文錢,一年多後花盡,不久死掉。

婁真人說看到鬼不要害怕,用氣去吹勝過刀劍,道理是以無形對無形。張豈石先生說:「遇到鬼儘管搏鬥就是,打贏了更好,打不贏大不了也變成鬼。」

我(滄海)認為不能一概而論,鬼魅之所以稱為鬼魅,詭譎難以用常理揣度。有個姓江的塾師在鄉間開書館,收了五個村童,大的十一二歲,小的七八歲。一日講完認字的功課,先生忽然手持木棍把五個孩子打死。自己又用頭觸牆,滿臉鮮血昏倒。家長們聽聞,哭喊趕來。

先生醒來後自訴:「正安排學生寫字,忽見窗外五六個奇鬼,紅髮藍面,穿著五色的衣服,破門而入直向學生們撲來。我惶急之下打鬼救人,鬼怪消失,我尚自喜,卻見五個學生被全部打死。自思無法交代,因此撞牆尋死。」

官府審訊後,認為鬼怪之說荒誕,繼續調查。各個家長都說,平日和這塾師毫無讎隙,先生為人謙遜,愛惜學生,平日也沒有癲狂的症狀,出現慘案實在出乎意料,連猜測都無處著手。

官府也沒有辦法,暫時把塾師收監,找醫生治療,等痊癒後進一步審訊。半個月後,江先生傷重不治死在獄中。這件事發生在乾隆二十一年五月,青陽縣。

上面的故事出自同樣出自《子不語》,搜神記里有個故事,也是人沒斗過鬼。琅琊人秦老漢,年六十歲,他曾酒後行夜路,看到兩個孫子來迎接。攙扶走了幾十步,兩個孫子忽然掐著他的脖子罵:「老奴才,前日打我,今天一定殺了你。」秦老漢想起前天的確打過,於是倒地裝死,二人離去。

秦老漢回到家,要重罰兩個孫子,二人驚懼叩頭道:「祖父打孫子是天經地義,我們怎麼會懷恨在心?定是鬼魅戲弄。」老漢調查家人,兩個孫子的確沒有出門,於是明白,真是遭到了鬼的戲弄。

一個月後,他沒通知家人,懷揣利刃裝醉夜行,在遇到鬼的地段徘徊。兩個孫子看他夜深了還沒回來,出門尋找,竟被秦老漢誤當作鬼殺死了。

《廣異記》:辰州麻陽村有個農人,莊稼被豬啃食。農人大怒,帶著弓箭守護。一日豬又至,他拉弓射箭,豬帶箭逃走。

農人隨後追趕,來到一個恢弘的大院子中。豬不見了,一個白須老人持杖出迎,後跟一青年僕從。

老翁問農人為何來到這裡,農人說:「有豬吃莊稼被我射中,跟蹤到此。」老人說:「有人牽牛踐踏了很少的田地,主人把牛奪下來據為己有,這有些過分吧?」(原句出自史記,老人借比方責備農人射豬。)

老人讓青年領農人到大廳喝酒。大廳里坐著好多羽衣烏巾的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飲酒。青年大聲說:「上公有令,給此人一杯酒。」農人喝酒後,不飢不渴,又走到一個大房間參觀,裡面也有好多人,都坐在凳子上看書。

轉了一圈,最後來到老人的房間,老人對青年說:「你為什麼隨便開門,讓豬跑了出去?」青年說:「那不是豬,而且到了應該出去的時辰。」老人點點頭說:「嗯,送這個人出去吧!」

青年領著農人向外走,農人小聲問:「老人是誰?」答曰:「河上公,受天帝之命給群仙講道。」農人又問:「你是哪位?」青年人說:「我是王輔嗣,已經跟著上公學道五百年,但是沒什麼進展,因此被罰看門。」

農人出門,青年人搬了一塊石頭擋在門口,宅院不見了。

河上公:古代隱士,方仙道的開山祖師。

王弼:曹魏時期哲學家,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曾給《老子》作註解,二十三歲早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