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408:封裕的進諫內容與慕容皝的回答,值得思考

花言大帥 發佈 2023-12-29T06:35:28.366639+00:00

學習內容:【原文】征西將軍庾翼使梁州刺史桓宣擊趙將李羆于丹水,為羆所敗。翼貶宣為建威將軍。宣慚憤成疾,秋八月庚辰,卒。翼以長子方之為義城太守,代領宣眾;又以司馬應誕為襄陽太守,參軍司馬勛為梁州刺史,戍西城。

學習內容:

【原文】

征西將軍庾翼使梁州刺史桓宣擊趙將李羆于丹水,為羆所敗。翼貶宣為建威將軍。宣慚憤成疾,秋八月庚辰,卒。翼以長子方之為義城太守,代領宣眾;又以司馬應誕為襄陽太守,參軍司馬勛為梁州刺史,戍西城。

中書令褚裒固辭樞要;閏月丁巳,以裒為左將軍、都督兗州、徐州之琅邪諸軍事、兗州刺史,鎮金城。

帝疾篤,庾冰、庾翼欲立會稽王昱為嗣;中書監何充建議立皇子聃,帝從之。九月丙申,立聃為皇太子。戊戌,帝崩於式乾殿。己亥,何充以遺旨奉太子即位,大赦。由是冰、翼深恨充。尊皇后褚氏為皇太后。時穆帝方二歲,太后臨朝稱制。何充加中書監,錄尚書事。充自陳既錄尚書,不宜復監中書;許之,復加侍中。

充以左將軍褚裒,太后之父,宜綜朝政,上疏薦裒參錄尚書;乃以裒為侍中、衛將軍、錄尚書事,持節、督、刺史如故。裒以近戚,懼獲譏嫌,上疏固請居籓。改授都督徐、兗、青三州,揚州之二郡諸軍事,衛將軍,徐、兗二州刺史,鎮京口。尚書奏:「裒見太后,在公庭則如臣禮,私覿則嚴父。」從之。

冬十月乙丑,葬康帝於崇平陵。

江州刺史庾冰有疾;太后征冰輔政,冰辭。十一月庚辰,卒。庾翼以家國情事,留子方之為建武將軍,戍襄陽。方之年少,以參軍毛穆之為建武司馬以輔之。穆之,寶之子也。翼還鎮夏口。詔翼復督江州,又領豫州刺史。翼辭豫州,復欲移鎮樂鄉,詔不許。翼仍繕修軍器,大佃積穀,以圖後舉。

趙王虎作河橋於靈昌津,採石為中濟,石下,輒隨流,用功五百餘萬而橋不成。虎怒,斬匠而罷。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

永和元年(乙巳,公元345年)

春正月甲戌朔,皇太后設白紗帷於太極殿,抱帝臨軒。

趙義陽公鑒鎮關中,役煩賦重。文武有長發者,輒拔為冠纓,余以給宮人。長史取發白趙王虎,虎征鑒還鄴,以樂平公苞代鎮長安。發雍、洛、秦、并州十六萬人治長安未央宮。

虎好獵,晚歲,體重不能跨馬,乃造獵車千乘,刻期校獵。自靈昌津南至滎陽東極陽都為獵場,使御史監察其中禽獸,有犯者罪至大辟。民有美女,佳牛馬,御史求之不得,皆誣以犯獸,論死者百餘人。

發諸州二十六萬人修洛陽宮,發百姓牛二萬頭,配朔州牧官。增置女官二十四等,東宮十二等,公侯七十餘國皆九等,大發民女三萬餘人,料為三等以配之;太子、諸公私令采發者又將萬人。郡縣務求美色,多強奪人妻,殺其夫及夫自殺者三千餘人。至鄴,虎臨軒簡第,以使者為能,封侯者十二人。

荊楚、揚、徐之民流叛略盡;守令坐不能綏懷,下獄誅者五十餘人。金紫光祿大夫逯明因侍切諫,虎大怒,使龍騰拉殺之。

燕王皝以牛假貧民,使佃苑中,稅其什之八,自有牛者稅其七。

記室參軍封裕上書諫,以為:「古者什一而稅,天下之中正也。降及魏、晉,仁政衰薄,假官田官牛者不過稅其什六,自有牛者中分之,猶不取其七八也。自永嘉以來,海內盪析,武宣王綏之以德,華夷之民,萬里輻湊,襁負而歸之者,若赤子之歸父母。是以戶口十倍於舊,無田者什有三四。

及殿下繼統,南摧強趙,東兼高句麗,北取宇文,拓地三千里,增民十萬戶。是宜悉罷苑囿以賦新民,無牛者官賜之牛,不當更收重稅也。且以殿下之民用殿下之牛,牛非殿下之有,將何在哉!如此,則戎旗南指之日,民誰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石虎誰與處矣?

川瀆溝渠有廢塞者,皆應通利,旱則灌溉,潦則疏泄。一夫不耕,或受之飢,況游食數萬,何以得家給人足乎?

今官司猥多,虛費廩祿,苟才不周用,皆宜澄汰。工商末利,宜立常員。學生三年無成,徒塞英俊之路,皆當歸之於農。

殿下聖德寬明,博察芻蕘。參軍王憲、大夫劉明並以言事忤旨,主者處以大辟,殿下雖恕其死,猶免官禁錮。夫求諫諍而罪直言,是猶適越而北行,必不獲其所志矣。右長史宋該等阿媚苟容,輕劾諫士,己無骨鯁,嫉人有之,掩蔽耳目,不忠之甚者也。」

皝乃下令,稱:

「覽封記室之諫,孤實懼焉。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可悉罷苑囿以給民之無田者。實貧者,官與之牛;力有餘願得官牛者,並依魏、晉舊法。溝瀆各有益者,令以時修治。今戎事方興,勛伐既多,官未可減,俟中原平一,徐更議之。工商、學生皆當裁擇。

夫人臣關言於人主,至難也,雖有狂妄,當擇其善者而從之。王憲、劉明,雖罪應廢黜,亦由孤之無大量也,可悉複本官,仍居諫司。封生蹇蹇,深得王臣之體,其賜錢五萬。宣示內外,有欲陳孤過者,不拘貴賤,勿有所諱!」

皝雅好文學,常親臨庠序講授,考校學徒至千餘人,頗有妄濫者,故封裕及之。

詔征衛將軍褚裒,欲以為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吏部尚書劉遐、長史王胡之說裒曰:「會稽王令德雅望,國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授之。」裒乃固辭,歸籓。壬戌,以會稽王昱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六條事。

昱清虛寡慾,尤善玄言,常以劉惔、王濛及潁川韓伯為談客,又辟郗超為撫軍掾,謝萬為從事中郎。超,鑒之孫也,少卓犖不羈。父愔,簡默沖退而嗇於財,積錢至數千萬,嘗開庫任超所取。超散施親故,一日都盡。萬,安之弟也,清曠秀邁,亦有時名。


【原文華譯】

1 征西將軍庾翼派梁州刺史桓宣攻擊後趙將領李羆于丹水,被李羆擊敗,庾翼貶桓宣為建威將軍。桓宣羞憤成疾,秋,八月初七,去世。庾翼任命長子庾方之為義城太守,代領桓宣部眾;又任命司馬應誕為襄陽太守,參軍司馬勛為梁州刺史,鎮守西城。

2 中書令褚裒堅決推辭朝廷樞機職務。閏八月十四日,任命褚裒為左將軍、都督兗州、徐州的琅邪郡諸軍事、兗州刺史,鎮守金城。

3 皇帝病重,庾冰、庾翼想要立會稽王司馬昱為嗣(司馬紹的弟弟),中書監何充建議立皇子司馬聃,皇帝聽從。九月二十四日,立司馬聃為皇太子。二十六日,皇帝崩逝於式乾殿(得年二十三歲)。二十七日,何充以遺詔奉太子即位,大赦。由此庾冰、庾翼深恨何充。尊皇后褚氏為皇太后。當時穆帝年方二歲,太后臨朝稱制。何充加授中書監,錄尚書事。何充自陳說,自己既已錄尚書,不宜再監中書,太后聽從,再加授為侍中。

何充認為左將軍褚裒,是太后之父,應該總攬朝政,上疏舉薦褚裒參錄尚書。於是任命褚裒為侍中、衛將軍、錄尚書事,原來的持節、督、刺史職務不變。褚裒認為自己是皇帝近親,懼怕被猜忌和攻擊,上疏堅決要求就在地方上鎮守,於是改授都督徐州、兗州、青州三州及揚州之二郡諸軍事、衛將軍、徐州、兗州二州刺史,鎮守京口。尚書上奏說:「褚裒見太后,在公庭則行君臣之禮,私下見則以父女之禮。」太后聽從。

4 冬,十月二十三日,葬康帝於崇平陵。

5 江州刺史庾冰生病。太后徵召庾冰入朝輔政,庾冰推辭,十一月初九,庾冰去世(得年四十九歲)。庾翼為兄長奔喪,留兒子庾方之為建武將軍,鎮守襄陽。庾方之年少,任命參軍毛穆之為建武司馬,輔佐他。毛穆之,是毛寶之子。庾翼還鎮夏口,太后下詔,任命庾翼督江州,又兼領豫州刺史。庾翼辭去豫州刺史職務,又想移鎮樂鄉,太后下詔不許。庾翼仍繕修軍器,大舉開荒種田,積蓄糧食,以圖後舉。

6 後趙王石虎在靈昌津建造黃河大橋,將石頭投入中流,準備築橋。但是,石頭投下之後,就被水流沖走,用了五百多萬人工,橋樑仍然不能建成,石虎怒,斬工匠後作罷。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

永和元年(公元345年)

7 春,正月初十,皇太后設白紗帷於太極殿,抱著小皇帝,臨朝聽政。

8 後趙義陽公石鑒鎮守關中,徭役繁多,賦稅沉重,文武官員有頭髮長的,就拔下來做成帽穗,還有剩餘,就發給宮女們。長史將拔下來的頭髮送到京師向後趙王石虎報告,石虎徵召石鑒回鄴城,以樂平公石苞替代石鑒鎮守長安。徵發雍州、洛州、秦州、并州十六萬人修建長安未央宮。

石虎喜好打獵,晚年,體胖不能跨馬,於是製造獵車一千乘,定期校獵。自靈昌津南至滎陽東極陽都為獵場,使御史監察其中禽獸,百姓有在皇家獵場侵犯禽獸的,可以處以死刑。於是,民間有美女,或者好牛好馬,御史索取不給的,就誣告他侵犯獵場野獸,處以死刑的有一百餘人。

徵發諸州二十六萬人修建洛陽宮殿。徵發百姓牛兩萬頭,配發給朔州牧官。增置女官二十四等,太子宮女官十二等,七十多個公侯封國九等,大肆徵發民女三萬多人,分為三個等級,配發到皇宮、太子宮及各公侯處。太子、諸公侯私自下令采發的,又將近一萬人。各郡縣務求美色,多強奪人妻,殺其夫及夫自殺者三千多人。美女送到鄴城,石虎檢閱,親自評定她們的容貌等級,認為辦事官員非常能幹。因採辦美女而封侯的官員有十二人。

荊楚、揚州、徐州之民全部流亡或叛變,郡守和縣令因為不能安撫懷柔,下獄被誅殺者五十多人。金紫光祿大夫逯明趁著侍奉石虎的機會,懇切進諫,石虎大怒,命龍騰衛士將他拉出去處死。

9 燕王慕容皝把耕牛借給貧民,讓他們在王室園囿中耕種,王室收取收成的十分之八,百姓自己有牛耕種的,收稅十分之七。

記室參軍封裕上書進諫說:「古代收取十分之一的稅,是天下最公平合理的。到了魏、晉,仁政衰薄,租用官田官牛者,也不過收取十分之六的稅,自己有牛的,收十分之五,都不至於收到十分之七八。自永嘉以來,海內動盪,武宣王(慕容廆)綏之以德,華夷之民,像輪輻向著輪軸一樣,扶老攜幼來歸附,就像赤子之歸父母。所以戶口增加了十倍,其中十分之三四的人,沒有自己的田產。

「殿下繼統以來,南摧強趙,東兼高句麗,北取宇文,拓地三千里,又增加人民十萬戶,現在正應該撤銷全部王室苑囿,把土地分配給新歸附的人民,沒有牛的,官府賜給他牛,不應當再收重稅。況且,以殿下之民的身份使用殿下之牛,那牛不還是殿下所有嗎!不是殿下的,又是誰的呢?如此,則旌旗南指之日,人民誰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誰還會跟石虎!

「河川溝渠有堵塞的,都應該疏通,天旱時用於灌溉,水災時用於泄洪。一人不耕種,就有人挨餓。更何況遊手好閒的人多達數萬,怎麼能做到家給人足?

「如今,官員太多,虛費糧食俸祿,凡是才能不能勝任的,都應該淘汰。從事工商業的,應限制名額。學生三年無成,就是白白在那裡堵塞英才上進之路,都應當退學回家務農。

「殿下聖德寬明,博採眾議。參軍王憲、大夫劉明都因為進諫忤逆殿下旨意,被主事官員判處死刑,殿下雖然寬恕免死,但還是將他們罷官坐牢。殿下要求臣下諫諍,又將直言之臣治罪,這就好比要去越國,卻向北而行,必定不能達到目的!右長史宋該等阿媚苟且,輕率彈劾直諫之士,自己沒有骨頭,嫉妒別人有,掩蔽君王耳目,他們才是不忠之至。」

慕容皝於是下令,稱:

「看了封記室的奏章,孤實在是懼怕!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可撤銷全部苑囿,把土地分配給無田的百姓。實在貧困的,官府再撥付耕牛;財力有餘、願租用官牛的,按照魏、晉舊法,河川溝渠對灌溉及泄洪有益的,令及時修治。如今戰事方興,徵發既多,官員數額還不能減少,等中原平定,再慢慢商議。工商業者、學生,都應當裁減。

「以人臣進言於人主,這是最難的事,雖有狂妄之言,也應當擇其善者而從之。王憲、劉明,雖罪應廢黜,但也因為我的氣量還不夠大,可以都恢復原職,仍居諫司。封先生忠心耿耿,深得王臣之體,賜錢五萬宣示內外,有能陳述我的過失的,不拘貴賤,不必避諱!」

慕容皝雅好文學,經常親臨學校講授,學生多至一千多人,頗有濫竽充數的,所以封裕說到此事。

10 皇帝下詔,徵召衛將軍褚裒,想要任命他為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吏部尚書劉遐、長史王胡之對褚裒說:「會稽王(司馬昱)令德雅望,是當世周公,足下應將大政授給他。」褚裒於是堅決推辭,回自己藩國。

四月二十三日,任命會稽王司馬昱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六條事。司馬昱清虛寡慾,尤其善於談論玄虛,常以劉惔、王濛及潁川韓伯為談客,又延聘郗超為撫軍掾,謝萬為從事中郎。郗超,是郗鑒之孫,少年時卓爾不羈。父親郗愔,沉默寡言,與世無爭,但是非常吝嗇,積錢至數千萬,曾經打開庫房,讓郗超任意拿取,郗超散財施捨給親朋故友,一日散盡。謝萬,是謝安之弟,清曠秀邁,當時也很有聲名。



【學以致用】

01,如此,則戎旗南指之日,民誰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石虎誰與處矣?

後趙與前燕,哪個更強大?

目前開起來是後趙更強一些,後趙屬於進攻的一方

但是呢,此消彼長,後趙最後被前燕所滅

這其中的道理,封裕是講的很好的,同時

後趙的老大石虎,在大興土木,殺人如麻,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當中,而前燕的老大慕容皝能聽得進去意見,能為老百姓謀劃生存之路....

不管是漢族,還是其他少數民族,首先都是人,而老百姓真的是很好的,當權者只要對他們好一點,他們的心就歸附過來了

所以,一個國家能不能發展的好,要看老大有沒有仁義之心,要看內部的各項機制是不是讓老百姓生活的越來越好

前幾天與一個哥們聊天,5月份他在修正公司裡面的分配機制,把80%的利益分配出去。他是做廠務工程的,員工原來是日結的農民工,現在都轉正成為內部人員辦理社保等各種基本保障

他的企業規模不大,但是不需要超心公司內部的事情,

因為他把利益分下去了,操心的人自然多了,並且經營意識立馬上來,有些該節約的地方他這個老闆自己都想不到(他不經常去工地),員工自己列出來,當天晚上就自動自發的去搞定,

華為任老說過,把錢分好了,管理的問題解決的一大半。 確實如此

那麼,從這段歷史中聯想到朋友這個事情,說明了什麼呢?

1,一個公司,小的可以變大的,大的也可以變成小的,所以,規模只是表現,背後的機制,老闆的理念,胸懷,組織,價值觀,員工的向心力....這些才是實相

後趙,前燕都可以簡單的當作一家公司來看,看老大的理念,看幹部,看機制,看對員工的態度...

從李雄第一個在成都建國開始,再到趙漢,前趙,後趙,前燕.....到目前為止,個人覺得真正值得創業者們看一看的也就是後趙的石勒了, 只是最後在傳承問題上出了問題...

至於其它的國家,都會在相同的問題上出現問題

比如後趙石虎的行為,與當年趙漢劉聰的行為在本質上有啥區別? 公司倒閉都是時間的問題

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

慕容皝講的這句話,站在公司層面同樣用的通

文中提到的,以農民工兄弟組成的公司,能要的了多高深的管理呢?

他就抓住了一條,以同理心換位思考,把錢分好,多分

這次方案都是員工參與,比例都是員工提出來的,最後只不過由他簽字確認而已。他就用這一招,前三年(疫)過的還行,相信後三年更是如此。


02,一個組織更需要「明士」,而不是「名士」

東晉就是所謂的「名士」太多了,空談誤國

昨天想了一個問題

東晉皇帝壽命不長的原因,是不是跟這些空談「玄虛」的風氣有關?

比如吃「仙丹」吃壞了身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