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阿坎德邦:印度人眼中的「諸神之地」,中國人心中的爭議領土

維達說 發佈 2023-12-29T06:52:15.408456+00:00

一邊是聖潔的廟宇,一邊是雜亂的街市,一邊是擁有21世紀的現代化,一邊是中世紀的窮困潦倒,印度似乎將世界的兩個極端融為了一體,但有一個地方,幾乎集合了印度所有的美,它就是北阿坎德邦。

每當與別人談及到印度的旅行時,常常會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喜歡的人,大談那裡的奇妙,諸如眾多的歷史建築,豐富的人文積澱等;而厭惡的人,也會舉出諸多例子,比如骯髒的河流,混亂的交通等。一邊是聖潔的廟宇,一邊是雜亂的街市,一邊是擁有21世紀的現代化,一邊是中世紀的窮困潦倒,印度似乎將世界的兩個極端融為了一體,但有一個地方,幾乎集合了印度所有的美,它就是北阿坎德邦。

喜馬拉雅山上的神聖之地

北阿坎德邦,也譯為北阿肯德邦,位於印度北部,北接中國西藏,東臨尼泊爾,西與喜馬偕爾邦為鄰,南面為印度北方邦,面積5.34萬平方公里,人口1011萬(2011年),是印度唯一將梵語作為其官方語言的邦。北阿坎德邦,原名「北安查爾邦」,2000年從北方邦分置出來,成為印度的第27個邦聯。首府是德拉敦,同時也是北阿坎德邦最大的城市。

但對中國人來說,北阿坎德邦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網上能找到的中文資料非常有限,畢竟有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作為屏障與阻隔,交往深受影響。但有一點完全可以確定,北阿坎德邦的景色肯定讓人著迷,因為它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之上。事實也的確如此,北阿坎德邦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宏偉的冰川,威嚴的雪峰,高大雄偉的山脈,滿是鮮花的山谷,滑雪坡以及繁茂的森林。

可以說,北阿坎德邦這個多山的邦,是印度第一個能夠近距離真實感受喜馬拉雅山的地方。但這種感受並不局限在秀美的山河,還有神秘的精神世界,因為古老的印度傳統一向對雄偉壯觀的喜馬拉雅山給予了最高的尊重,即被認為是得維霍米,意思是神靈的土地。所以北阿坎德邦有著數不清的印度教寺廟,很多印度教的傳說都是從這個「眾神之地」出發的。

在瑪哈哈拉塔的敘事詩里,1500多年前的北阿坎德邦朝聖之旅都有明確記錄,如今北阿坎德邦仍然吸引著數百萬虔誠的人們帶著精神解放和啟示的純潔目標來到這裡。比如在喜馬拉雅山深處的邊境小城焦希默特,四面雪山環繞,舉目可見高聳的卡美特峰。焦希默特建在海拔僅有2000米的河谷陡坡上,高寒氣候常年陰晴不定,時常細雨紛飛,時常艷陽高照,即便如此,常住人口也將近1萬人。

恆河源頭上的伯德利納寺

卡美特峰(海拔7756米)排世界第29高峰,為印度境內第二高峰,周圍簇擁著108座雪山,雪山群綿延上百公里,其北側的依比崗麥峰(7355米)是中印界山,北面屬中國,南面屬印度。站在西藏札達土林向南望,會看到卡美特峰頂猶如一座圓頂的巨大金字塔。所以卡美特峰山腳下有一座古老的伯德里納特寺,是印度教徒的四大朝聖地之一。

不過,伯德里納特寺的造型迥異於典型的印度教寺廟,據說它最初是一座早期佛教精舍風格的佛教寺廟,公元8世紀時隨著佛教在印度衰落後,伯德里納特寺才成為印度教寺廟,廟中供奉著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傳說毗濕奴曾在此苦修冥想,他的妻子拉克希米(Lakshmi)化身成為一棵棗樹為他遮風擋雨,而伯德里納特寺名字中的Badri正是梵語中一種棗樹的名字。

在印度教三相神中,梵天主「生」(創造)、濕婆主「滅」(毀滅)、毗濕奴主「住」(護持),其性格溫和,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所以毗濕奴的信眾頗多,每年有數十萬人前往朝聖,以至於寺前催生了一個季節性的村落。

伯德利納特寺之所以香火鼎盛,很大程度上跟卡美特峰冰川是恆河源頭之一的阿拉卡南達河的發源地有關。恆河作為印度最長的河流,是印度教徒眼中最神聖的聖河,被稱為「甘伽」。根據傳說:聖者拜基拉達終年風餐露宿修行於喜馬拉雅山,他的虔誠和毅力感動了天上的甘伽女神,女神便降臨到濕婆大神頭上,順著大神的頭髮流到了人間,變成了恆河。

所以千百年來,恆河像血脈一樣流淌在印度教徒心中,接受他們的頂禮膜拜。據說每個印度教徒,一生的最大願望就是在恆河邊沐浴,洗滌身上的罪孽。他們在恆河岸邊接受洗禮、朝拜沐浴和迎接死亡。恆河既是他們溫柔的搖籃,也是他們冰冷的墓地。這些對我們而言,或許感覺不可思議,但正是這種精神領域的宗教情結,讓印度人不畏艱險地深入到喜馬拉雅山脈深處,卻意外成就了印度蠶食中印邊界的人數優勢。

畢竟在伯德利納特寺繼續向北深入十幾公里就是馬納山口,而翻過馬納山口就是我國西藏的扎達縣,相比伯德利納特寺附近的小鎮—焦希默特就擁有近1萬人口,一山之隔的扎達縣一側則是上百里的無人區,而且整個扎達縣也才8500人左右,可想而知,在中印邊界上,我們抵邊固邊會面臨最大的困難。當然扎達縣人口少,也跟所在的喜馬拉雅山北坡的雨影區效應造成的惡劣環境密切相關。

迎風坡上的北阿坎德邦與背風坡上的扎達縣

正是由於這種錯綜複雜的地理環境和印度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優勢存在,所以當英國人全面殖民印度後,也隨之帶來了西式的劃界標準,於是鑑於中印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習慣線被屢屢打破,便有了中印在2000公里長的邊界線上的爭端問題,甚至在上世紀60年代初還爆發了一場影響至今的邊境戰爭。

目前中印邊界中段有四塊爭議地區,自北向南分別是面積332平方公里的巨哇、曲惹地區,位於阿里地區札達縣楚魯松傑鄉西南;面積35平方公里的什布奇山口地區,屬札達縣底雅鄉什布奇村;面積1451平方公里的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位於札達縣城西偏南;面積855平方公里的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屬札達縣達巴鄉。不過均由印度實控,而且後兩者歸入北阿坎德邦。

不過隨著中國2018年起在邊境發起的脫貧攻堅戰,從最東邊的察隅縣到噶爾縣全線各邊境鄉都熱火朝天地提升生活設施,遷入人口,穩邊固邊已經得到很大夯實。而為了抗衡,印度也推進在北阿坎德邦和喜馬偕爾邦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沒想到的是,印度在中印邊境重鎮大搞基建後,卻意外導致當地每年以6厘米的速度下沉,這種案例最明顯的就是北阿坎德邦的約希馬斯市。

約希馬斯是臨近中印邊界的北阿坎德邦北部重鎮,是通往伯德利納特等著名朝聖地的重要門戶,每年都有大量遊客和朝聖者途經此地,印度便在約希馬斯周邊大搞基建,公路、隧道、水壩、纜車項目相繼上馬,結果卻忽視了約希馬斯本身依山而建、城市坡地多系過往山崩堆積而成的事實,造成地面沉降,760間房屋出現裂縫,589人被轉移...。當然這只是印度基建開發北阿坎德邦的一個小插曲。

這就是北阿坎德邦,一個因喜馬拉雅山脈和恆河源頭而疊滿了神聖屬性的土地,也是一個可以開展從登山、徒步旅行,到山地自行車、攀岩等冒險活動的避暑勝地。這裡集合了白雪皚皚的冰川、高聳入雲的山峰、綠意盎然的密林、神秘莊嚴的神廟,它們在平靜安寧的環境下,組成了印度最美的一幅油畫,令人神往。

上期回顧:喜馬偕爾邦:印度在喜馬拉雅山上的戰略高地,蠶食中印邊界的前沿

備註:本文是《未定國界》系列的第8章,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轉發。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微博1002什麼,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