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援助50多年,坦尚尼亞一朝反水,援助非洲真的有意義嗎?

hi科普啦 發佈 2023-12-30T05:23:21.031678+00:00

2019年,坦尚尼亞突然與中國翻臉,叫停了援建港口的合作項目,導致我國一下子損失了上百億美元。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變化,別說是我國了,就是其他西方國家也感到非常驚訝。

2019年,坦尚尼亞突然與中國翻臉,叫停了援建港口的合作項目,導致我國一下子損失了上百億美元。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變化,別說是我國了,就是其他西方國家也感到非常驚訝。

「雪中送炭」的中坦友誼

畢竟坦尚尼亞早在1964年就與中國建交了,可以說是中國援助最多,時間最長的兄弟國,彼此之間從未鬧過矛盾,和巴鐵的關係有的一拼。

兩國的關係絕不是簡單的錦上添花,而是在最困難的時期通過雪中送炭建立起來的。早在上世紀60年代,坦尚尼亞要求國家獨立解放,擺脫英國殖民的時候,中國就表現出了強烈的支持。

相同的經歷和立場,讓中坦兩國即使隔著萬里汪洋,也能目光相連,感受到對方眼中的苦難。1963年,坦尚尼亞實現獨立以後,周總理就第一時間前往非洲祝賀。而坦尚尼亞也是投桃報李,對於中國表現出來的善意做出了回應,宣布兩國建交。

做到這一點對於當時的非洲國家來說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即使在政治上擺脫了殖民地的稱號,但是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他們依然依賴西方國家,想要真正做到獨立自主並不容易。

直到今天仍然有31個非洲國家講法語,使用法郎作為本國貨幣,自己沒有印鈔權,全靠法國央行發行,經濟政策也由法國央行制定。

而在軍事和政治上,他們也同樣無法擺脫宗主國的控制。像法國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就對非洲開展了25次以上的武裝干預。尤其是發生在1994年的,至少導致了80萬人死亡。

中國非常清楚非洲兄弟國的壓力,所以當坦尚尼亞想要在國際上尋求幫助修建坦贊鐵路,卻處處碰壁的時候,我國雖然剛剛經歷過3年困難時期,正在為造原子彈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卻還是很快答應了援建請求。

也正因此,在1971年我國重返聯合國的時候,非洲有多達15個國家投下反對票,但是坦尚尼亞卻堅定地投下了贊成票。

中國援建坦尚尼亞

自此以後,中國對於坦尚尼亞的援助就沒有斷過。可誰能想到,坦尚尼亞能夠共苦,卻不能同甘,親手毀掉了兩國之間一個投資高達100億美元的大項目。

這是中國在非洲援建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我國不僅損失了100億美元的投資,更重要的是盟友的背叛讓很多人對於援建非洲失去了信心,認為每年花那麼多錢,最後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切都要從坦尚尼亞的巴加莫約港說起,它曾是非洲黑奴貿易的最大集散地,在廢棄多年以後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因為中國對坦贊鐵路的援建,讓坦尚尼亞能夠靠黃金、鑽石和鐵礦貿易發展起來。

但是由於非洲本土並沒有工業基礎,所以坦尚尼亞為了擴大市場,就只能通過港口把礦產賣給其他工業國家。但是裝卸大宗貨物跟販賣黑奴可不一樣,黑奴不願意上船,可以拿著鞭子把人趕上去;這有色金屬聽不懂人話,更不會聽鞭子的話,要是沒有起重機,光靠手拉肩扛,那效率可就太低了。

而坦尚尼亞不僅僅是沒有起重機的問題,那是要什麼缺什麼。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坦尚尼亞的現實估計已經骨感到只剩下骷髏了,也難怪沒有國家願意來幫他們。

好在中國援建是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為了能夠讓本次項目不吃虧,我國就想到可以增設一條新的航路。因為在過去,我們的商貿一直都依賴馬六甲海峽這一條航線,一旦國際局勢發生變化,馬六甲海峽被切斷就危險了。

所以我們就提出了一帶一路,建設中巴經濟走廊,在巴基斯坦的建一條能到中國的鐵路和油氣管道。這樣一來,坦尚尼亞的礦產就可以通過這條航路輸送到中國了。

一切計劃就緒,我國立刻拿出100億美元準備動工,坦尚尼亞也是非常豪爽,直接承諾港口建成後將為中國提供99年的使用權。

坦尚尼亞反水

然而,到了2015年,坦尚尼亞新總統約翰·馬古富力上台後,卻來了個「新官上任三把火」,多次對已經簽訂的合作條款表達不滿。

一開始是政府需要出錢安置當地的民眾,但在合作條款里沒有寫這一條,按理來說,安置本國人民那就該你自己出錢,結果坦尚尼亞卻是一副「欠錢的是大爺」的態度,讓項目就這樣一拖再拖。為了儘快開工建設,我國只好自己出錢。

後來,這位總統又覺得上一屆政府提出的99年使用權太長了,甚至在西方國家的忽悠下覺得這是一個出賣國家主權的條約,想要縮短租期。為此,他竟然顛倒黑白,不惜詆毀中國,說這是我們提出的霸王條款。

被平白無故潑了一身髒水,估計換成誰都想破口大罵了,可是工程已經修了一半了,100億美元也投進去了。為了能夠完成項目,我們只好坐下來,苦口婆心地談條件。

然而此時,半路又殺出來了日本和英國這兩個「程咬金」,他們提出能以更低的價格修建港口和大橋,而且不需要簽訂任何租借條款。

就這樣,坦尚尼亞總統馬古富力被英國和日本忽悠「瘸」了,果斷叫停了與中國的合作項目,徹底與中國離心離德。

非洲援建值不值得?

很多人說中國援建非洲的戰略是一個錯誤,至少中國人不應該吃虧地讓出各種利益,平白讓非洲國家「欺負」。連坦尚尼亞這個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都敢一言不合撕毀合約,未來保不齊還有多少國家會鬧出么蛾子。

也有人出言冷嘲熱諷,說中國每年用600億美元支援非洲,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反倒不如把這些錢投入我國的西部建設。

他們覺得非洲援建戰略,只是花錢做慈善,賠本賺吆喝,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誤會。首先,有人光聽到「援建」這個詞,就覺得我們支援非洲的錢都是無條件贈與的。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我們所有投入非洲的錢都是以貸款的形式借給非洲國家的,只不過利率比較低,但絕不是免費的。

其次,支援非洲和西部大開發一點也不矛盾,因為投入非洲的錢用的都是外匯儲備,也就是美元。這筆錢平時放在央行裡邊,對我們的內循環沒有任何作用,拋開進口和境外投資,只能用來購買美國國債。

而如果這麼做了,那就等於變相提升了美國政府的舉債能力,還順帶滋養了美國人。所以與其用這些外匯來購買美債,被美元環流,還不如拿來援建非洲更為實際。

最後可能有人擔心,我們幫了非洲國家,結果他們轉頭聽信西方國家的忽悠,一不小心就像坦尚尼亞一樣反水,那我們不是虧大了嗎?

其實,咱們大可看看坦尚尼亞的結局就可以放心了。坦尚尼亞在毀約以後,才發現英國和日本並不打算幫他們修港口。從這件事裡,非洲國家也看明白了,全世界只有中國是真心想要建設非洲的。

事後,坦尚尼亞腸子都悔青了,想要恢復合作,奈何想和我們合作的國家多得是,非洲的港口也不止一個。

當然,很多人還是存在擔心,認為國家之間利益至上,博取非洲國家的好感這種好處,聽上去虛頭八腦的,不夠實在。

那咱們就說點實在的好處。我國援助非洲的貸款大多數都是用來投資基建的,而基建的承包方又都是中國企業,這就意味著投資非洲就是在變相地為我們自己拉訂單。

據統計,目前中國在非洲的企業達到了3000多家,為非洲國家創造了450萬就業崗位,同時還有25萬中國人在非洲工作。而這還只是援建剛開始創造的投資價值,未來非洲10多億人能夠創造出來的需求,絕不僅限於基建。

援助非洲的另一個好處是資源。非洲國家擁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資源,它可以為我們提供經濟發展的動力。你開車加的油、修房子用的鋼材、手機電池的原材料,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從非洲運來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最後,閃電哥想說,非洲戰略是毛主席和周總理定下的基調,而且這麼多年的事實也證明,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非洲都已經成為了我們不可或缺的盟友。

或許其中偶爾會有國家出來添麻煩,但是誰又能保證自己交的每一個朋友都能幫到自己呢?我們很清楚,在大國崛起的路上,需要獲得其他國家的幫助,但是最終能夠完全信賴的其實只有自己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