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作用在於如何認識自己和這個社會

當代文學評論 發佈 2023-12-30T14:31:03.734180+00:00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吳謝宇這個人,我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我看網上說什麼的都有。電視劇《底線》裡面,有兩三集是以吳謝宇為原型,另外編了一個關於一個大學生被母親各種精神虐待的故事。我在某抖上看到,很多人都對吳喊打喊殺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生活只有對與錯,沒有為什麼。

吳謝宇這個人,我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我看網上說什麼的都有。電視劇《底線》裡面,有兩三集是以吳謝宇為原型,另外編了一個關於一個大學生被母親各種精神虐待的故事。

我在某抖上看到,很多人都對吳喊打喊殺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生活只有對與錯,沒有為什麼。你看有些人總說這樣的話:這個世界上只有三種人是神聖的,不能被說三道四。這三種分別是,軍人,老師和醫生。我們只說老師和醫生。老師和醫生當然也有好的和壞的。我們的文學當然不是要告訴別人,老師也有壞的——這等於廢話。至於文學應該告訴大家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這裡不提供什麼唯一的答案。

你看,很多人都沒看過《底線》這部電視劇,即便看了,也無法分辨是非。這部電視劇,除了極個別劇情有那麼點新意,其他的大多數都是試圖給大家講道理,告訴觀眾,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然而這樣做是不對的。

文藝作品的作用是什麼?當然是讓大家重新認識自己和這個社會。有人認為文藝作品沒用。可是,你對某些事情只有對錯之分,不問為什麼,那這個社會會變得非常糟糕。比如《底線》裡面一個男人殺了自己的母親,從法律層面上講,這個男人應該死,他是故意殺人。從社會層面上來說,你得問他為什麼要殺自己的母親。這個男人從小就被母親嚴格教育,連吃什麼不吃什麼都得嚴格培養。他不想吃什麼了,母親就用懲罰自己的方式逼自己的兒子吃。

某些人不問什麼,因此在錯誤的道路上一再摔跟頭,遇到什麼意外死了,臨死也是稀里糊塗的。

我有個非常不實際的建議,我建議某些工作單位,把看文藝作品(主要是文學,影視劇為輔)作為考核目標。一年必須要看一部文學作品,幾部影視劇。現在大家一談到文學,說「大家都忙著掙錢,誰有閒工夫看這個呀」。可是呢,你忙著掙錢,不就是為了活得更好嗎?哪一天你被自己的子女殺了,你都不知道為什麼。

影視劇只是在表達正義感,然而正義感沒什麼意義。有人跟我提過什麼「詩性正義」。我大概看了一下詩性正義的解釋,覺得詩性正義仍然是想教育大家應該怎麼做。然而文學的目標不是教育大家應該怎麼做,而是在你重新認識了自身和社會之後,再去選擇怎麼做。

現在文壇上,鐵西三劍客風頭正盛,陳春成的名氣也與日俱增。然而未來的鐵西三劍客和現在的陳春成,就好像歌手一樣,他們只是為藝術而存在。他們的作品對於當下的社會沒有什麼意義。從藝術角度來說,他們沒準真的能成為文學大師,從生活角度來說,他們的作品對於社會沒有太多意義。

文學作品不僅僅需要藝術價值,還需要社會價值。這個社會價值絕不是教育大家應該怎麼做,而是讓大家重新認識社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