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刻,福建艦傳來好消息!航母新時代即將開啟

海峽新幹線 發佈 2023-12-31T23:32:15.251262+00:00

據央視新聞消息,4月23日是人民海軍成立74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時刻,福建艦也傳來了好消息,其動力測試、系泊試驗順利展開。

據央視新聞消息,4月23日是人民海軍成立74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時刻,福建艦也傳來了好消息,其動力測試、系泊試驗順利展開。隨著福建艦進一步完成海試,並最終形成戰鬥力,人民海軍將真正邁進「三航母時代」。

但由於我國海洋面積廣闊,光有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三艘航母是無法滿足需求的。所以,未來勢必會建造新的航空母艦。同時,隨著福建艦的服役,與之配套的艦載機也將陸續揭開神秘面紗。電磁彈射的起飛方式決定,福建艦可以搭載固定翼艦載無人機、重型艦載戰鬥機,以及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等多種新型艦載機。這些新機型的亮相值得期待。

新聞報導的兩段話中藏著諸多大新聞!我們一個個來說。

首先,是福建艦的動力測試、系泊試驗順利展開。大型船舶在驗收交付前,都要通過兩道十分重要的試驗程序,一個是系泊試驗,一個是航行試驗,也就是海試。而實際上,福建艦的系泊試驗從去年6月亮相之後就開始了。在今年這個時間點公布動力測試、系泊試驗順利展開的消息,基本上可看做是準備開始海試了。

系泊試驗,顧名思義,就是進行一系列的碼頭試驗,包括檢查船體結構、舵機、錨機、絞纜機等設備的可靠性。因為很多試驗都是靜態的,所以試驗起來並不算複雜。不過,參照「大哥」遼寧艦和「二哥」山東艦的經驗,福建艦可就不簡單了。

遼寧艦開始改造的時間大約在2005年4月,2009年5月開始系泊試驗,2011年8月開始海試,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役;山東艦下水的時間是2017年4月,2018年5月完成系泊試驗,隨後開始海試,2019年12月17日正式入役。

遼寧艦從改造到交付人民海軍用了約7年半的時間,其中從系泊到交付約3年半,算是比較長的,但也不難理解,畢竟是我軍的第一艘航母,帶有試錯和摸索的性質,穩妥一點好,都是需要時間的。山東艦從下水到完成系泊試驗用了13個月,從海試到交付用了1年零7個月,比遼寧艦快了很多。畢竟有了遼寧艦的建造經驗,總體架構與遼寧艦相似,所以山東艦進展神速。

福建艦從下水、開展系泊試驗到現在已用時大約10個月,算是情理之中。因為福建艦較兩位大哥,變動很大,而且排水量更大,電磁彈射的構造更複雜。但有了遼寧艦和山東艦的建造、海試經驗,福建艦的後續海試和交付進度理應更快。

這一幕像極了1955年我國核武器研製計劃啟動,直到1964年首顆原子彈才試爆成功,歷時將近10年;但隨後不到3年的時間,我國的第一顆氫彈便問世。航母領域大致也會是這種進程,中國軍工科研一旦找到方向,後程發力可不是開玩笑的!

其次,是提到了海試的這一部分。這是船舶交付前最重要的階段,試驗內容更多更複雜,包括航速測定、抗風浪能力、最小轉彎半徑、最大橫傾角等,有些甚至得等到大風暴的天氣,鑽進風暴中心才能出結果。

由於福建艦構造和推進系統有別於兩位兄長,所以它的海試就不單單是傳統的試驗了,更多是像遼寧艦那樣一邊試驗一邊總結經驗,進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航母試驗標準。一旦這一套標準形成,今後的航母只管照搬「下餃子」就是了。所以從這一步來說,慢一點也沒事,我們現在在福建艦身上花的工夫越多,今後建造同類型航母就會越輕鬆。

央視報導中還說到了我國的海疆面積廣闊,只有3艘航母是遠遠不夠的。按照我軍「服役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裝備發展規律,大概率下一代航母已經在論證或是研製中了。永遠保留最強底牌,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懂,不多說了。

最後,便是關於艦載機的討論。光是央視明說的三類就已經很不簡單了。就常規戰鬥機型來說,可能是殲-35或殲-15的改進型,殲-15T、殲-15D等,這不稀奇。主要是無人機和預警機的震撼較大。

在海空戰爭中,雙方首要抓的不是對方戰鬥單位,而是偵察單位。因為在現代化戰場上,難的不是怎麼摧毀,而是怎麼發現,以及不被對方發現。所以電子戰變得極為關鍵,最核心的裝備就是預警機,以至於美軍甚至形成了「無電戰不升空」的作戰理念。預警機作為海空戰爭體系的大腦,要是空警-600可以隨航母出征,那可以說這把穩了!

在報導中,最先提到的是艦載無人機,即是最有把握的。畢竟山東艦前甲板上就出現過數架無人機。2021年,中航工業曾公布攻擊-11隱身無人機從兩棲攻擊艦上起飛的宣傳片畫面。當時外界推測,攻擊-11無人機將會部署在下一代的076型兩棲攻擊艦上。但今天再看,說不定猜得還是保守了。攻擊-11無人機既然可以在076型上電磁彈射起飛,登上福建艦豈不更合情合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