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間,朝鮮憑什麼能先後掌握洲際、高超音速、潛射、巡航飛彈?

尋史微鑑 發佈 2024-01-01T02:14:04.798077+00:00

2022年3月24日,朝鮮軍方在金委員長的親自指揮下,進行了一次「火星炮-17」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試射結果顯示,「火星-17」飛彈的最大射高達到了6248公里,飛躍1090公里,僅用了4052秒,最後精準落在了日本海附近。

2022年3月24日,朝鮮軍方在金委員長的親自指揮下,進行了一次「火星炮-17」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試射結果顯示,「火星-17」飛彈的最大射高達到了6248公里,飛躍1090公里,僅用了4052秒,最後精準落在了日本海附近。

按照這些數據來推測,「火星-17」飛彈的最大射程或已經達到15000公里,而平壤到華盛頓的距離僅為11000公里,這也就意味著,「火星-17」基本上能覆蓋美國本土大部分地區,這讓美國不得不高度重視。

而朝鮮的軍工奇蹟還遠不止於此,在最近5年的時間內,朝鮮除了試射了「火星-14」、「火星-15」、「火星-17」這幾款洲際彈道飛彈,還有陸基巡航飛彈、潛射戰略巡航飛彈和高超音速飛彈,如此速度,足以讓朝鮮躋身世界軍工第一梯隊。

那麼,朝鮮是如何掌握這些先進的軍工科技的呢?朝鮮軍工發展突飛猛進的背後,又得到了哪些人的幫助?

位於東亞怪物房的朝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非常不幸的,朝鮮擁有不弱於歐洲大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但歷史上的朝鮮不僅沒有獲得大國地位,反而還淪為人盡可欺的小國,尤其是在結束中原王朝千年的藩屬國地位之後,朝鮮更是被美、日等列強輪番蹂躪。

即便是進入21世紀的今天,朝鮮所處的環境依舊不容樂觀,朝鮮半島被一分為二以後,朝鮮民眾深感生存在大國夾縫中的艱難,於是便開啟了窮兵黷武的軍事發展,試圖朝著夢寐以求的大國方向努力奮鬥。

那麼,如何成為一個大國呢?很顯然,軍事力量的強大,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地位。

朝鮮的強軍之路其實和我國有著很多相似之處,那就是先從簡單的飛彈研究開始做起,眾所周知,現代先進的坦克、飛機以及各類戰艦,都是由技術和資金不斷堆疊,最終演變出來的綜合體,想要製造出一輛先進的坦克,火炮、彈藥、發動機、裝甲、火控等技術缺一不可,飛機和戰艦則更加複雜。

而這些對於小國來說很難實現,小國沒資金也沒技術,僅第一步就很難跨越,就算研發出來,日後的技術人才培養以及裝備的後期維護都足以讓一個國家入不敷出,所以相比之下飛彈就要簡單很多,只要在成熟的推進技術基礎之上,配以簡易的制導方式,就能將飛彈發射出去,這自然而然就成了很多小國或弱國的「保命王牌」。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朝鮮就開始大力發展飛彈,一開始朝鮮方面也是沒有任何頭緒,因為幾百年來,朝鮮從未有過造飛彈的經驗,不過正所謂「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就在朝鮮一臉茫然的時候,埃及給朝鮮送來兩枚飛彈。

1977年,隨著蘇聯撤出中東,埃及在與以色列的對陣中陷入了困境,為了找到能提供援助的國家,埃及將目光投向了朝鮮,當時朝鮮剛在1968年扣留了美國「普韋布洛」號偵察船,又在次年擊落美國EC-121偵察機,這些驕人的戰績讓埃及方面欽佩不已。

而更關鍵的是,朝鮮有很多從蘇聯進口的先進武器,埃及軍方認為,如果能得到朝鮮空軍的援助,埃及在面對以色列軍隊時的壓力將會大幅減少,於是在雙方共同的協商下,一支由1500人組成的朝鮮軍事顧問團秘密開赴埃及。

雖然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最終結果不是那麼令人滿意,埃及還倒向了美國,但朝鮮和埃及的盟友關係卻並沒有受到影響,為了感謝朝鮮對埃及不遺餘力的援助,戰事結束後,埃及隨即向朝鮮轉讓了兩枚蘇制R-17E(飛毛腿-B)飛彈和至少一輛9P117發射車。

這兩枚飛彈對朝鮮來說至關重要,將飛彈運回南浦港後,朝鮮技術人員立即對這兩枚飛彈進行了逆向研製和仿製,並最終製造出了與原版極為相似的「化城-5號」飛彈,1984年朝鮮操作演習,成功和失敗各為三次。

有了第一種飛彈的成功經驗,1990年,朝鮮又在此基礎上推出了改良版的「化城-6」飛彈,其威力和精準度大大提升,後來朝鮮還將「化城-6」飛彈出口伊朗、蘇丹等國家,實現了飛彈外交。

而在改良「化城-5」飛彈的同時,朝鮮也不忘自力更生研發第二代飛彈,1990年5月,朝鮮又成功試射「勞動一號」彈道飛彈,對比「化城」系列飛彈,勞動彈道飛彈的射程達到了1300公里,能將日本的絕大部分領土覆蓋,甚至可以車載作戰。

在「勞動」系列彈道飛彈之後,朝鮮的飛彈殼體和彈頭防熱技術取得極大的進步,此後,朝鮮又相繼推出單級液體飛彈「舞水端」和「大浦洞」多級飛彈,前者射程達到了3000公里,不僅可以在國內任何地點覆蓋日本全境,甚至還能瞄準美國關島基地。

而後者經過改良升級,射程更是達到了6700公里,可輕鬆威脅到美國夏威夷甚至是阿拉斯加,後期若經過改良,射程覆蓋美國西海岸也並非沒有可能。

截止今天,朝鮮在飛彈技術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新高度,「火星-14」、「火星-15」、「火星-17」的相繼問世,讓朝鮮一躍成為繼中美俄之後的第四個洲際飛彈射程達15000公里的國家,「飛彈強國」由此聞名世界。

那麼,朝鮮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內就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成為聞名世界的軍事強國的呢?其實原因也並不複雜。

朝鮮能在短時間內積蓄到發展軍工體系的力量,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益於蘇聯,蘇聯時代結束後,朝鮮所面臨的外部環境雖然變得愈加嚴峻,但也為朝鮮的軍工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會,由於前蘇聯遺留的軍工技術專家成堆失業,朝鮮順勢通過各種途徑聘請這些專家到朝鮮工作。

這些前蘇聯遺留的軍工技術專家抵達朝鮮後,不僅為朝鮮解決了飛彈技術研發問題,還為朝鮮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這為朝鮮日後的軍工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雖然期間朝鮮承受了很多來自美國的壓力,但朝鮮政府卻始終沒有放棄。

而在此期間,朝鮮還積極謀求與其他國家的軍事合作,這其中很有可能還有俄羅斯的身影,因為美國自本世紀初就已經開始研究高超音速武器,但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但朝鮮卻能在短時間內掌握高超音速武器的相關技術,若非沒有大國在背後相助,朝鮮幾乎沒有可能做到。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朝鮮研發核武器時,朝鮮就已經與「巴基斯坦核彈之父」阿卜杜勒·卡迪爾·汗取得了聯繫,當時巴基斯坦的科學家不僅對朝鮮的核設施建造給予了改良建議,還向朝鮮出售了20多個能夠用於濃縮鈾的離心分離機。

正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朝鮮的軍工產業發展才能實現質的跨越,當然,朝鮮自身對軍工產業的重視程度,也是朝鮮能夠在軍事領域快速崛起的先決條件之一,自誕生於東亞怪物房以後,朝鮮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的大國雄心而努力。

朝鮮人口僅2500餘萬,但朝鮮軍隊的人數卻能達到百萬之眾,這種軍隊的占比在全世界都是極為少見的,這主要是受朝鮮的「先軍政治」所影響,朝鮮人普遍信奉子彈是生存的唯一標準,在這種風氣的帶領下,朝鮮對軍工產業的投入逐漸攀升,如此投入,朝鮮能有如今的發展也在情理之中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