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可以做什麼?湘大學子作品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優秀創新案例

三湘都市報 發佈 2024-01-01T09:36:35.761122+00:00

三湘都市報4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 黃京)展示竹子在中國世界遺產地和竹鄉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廣泛潛力,4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竹鄉碳計——2022年世界遺產地減碳和低碳發展創意與實踐入選案例集」,15份案例入選。

三湘都市報4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 黃京)展示竹子在中國世界遺產地和竹鄉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廣泛潛力,4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竹鄉碳計——2022年世界遺產地減碳和低碳發展創意與實踐入選案例集」,15份案例入選。湘潭大學藝術學院劉孟昀、賀俊霖、宋鑫同學(指導老師左迎穎)創作的《駐竹湘西:你的一站式湘西竹編體驗館》獲得「優秀創新類」案例獎。

據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竹藤組織於2022年8月至10月共同發起「竹鄉碳計——世界遺產地減碳和低碳發展創意與實踐案例徵集」活動。徵集活動獲得了廣大公眾的參與,提交的案例包含了與「在世界遺產地創設低碳和可持續的環境」「低碳文化旅遊產品和概念的開發」「針對年輕人的世界遺產地可持續管理和低碳發展教育計劃」「世界遺產地的文化及其價值的傳播4個主題相關的文字性研究與建議、視覺設計作品、行動裝置應用程式、創意產品設計、影音作品、繪畫等內容。

而湘潭大學藝術學院利用藝術專業優勢,長期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湖南省湘西保靖縣比耳鎮竹編等一系列非遺事項,注入了現代元素和現代活力,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價值。《駐竹湘西:你的一站式湘西竹編體驗館》的學生團隊,在接受專業系統學習的同時,依託學院工作室及「非遺品牌化創新創業基地」參與實踐創新。項目開展過程中,學院研究生、本科生組成的團隊多次深入湘西各個竹編傳承村落,調研、訪談各類代表性傳承人和自然傳承人,提出有針對性的可行方案,用實際行動參與非遺項目的創造力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記者了解到,「駐竹湘西」是一款手機應用程式,集合了湘西竹編器物、口述史等內容,設定線上竹編AR教學、趣味編竹編遊戲模塊,讓用戶更全面、直觀了解詳細竹編文化脈絡,並製作出虛擬的竹編產品。在此過程中,程序後台會使用大數據分析用戶的個性化創作作品特徵,並連結各傳承人經營的傳習所、合作社,將製作的虛擬作品轉換為實物,通過商城板塊購買,有效發揮非遺項目對鄉村振興、文旅產業發展的作用。

「湘西竹編是中國竹編的一個流派,這次創作基於工作室導師《湘西竹編非遺傳承人口述史記錄、整理與研究》的科研項目成果,希望用所學的品牌設計手段參與非遺項目品牌的創新傳播。」團隊負責人劉孟昀說。

「一個品牌就是一種文化。湘西竹編是省級非遺項目,承載著竹編師傅們的人生歷程、精妙手藝以及當下的產業發展期待。通過現代設計,我們可以幫助非遺項目提升文化的知名度,打造優秀的文化商業品牌,帶動當地老百姓就業。同時,作為高校創作團隊,可以讓學生發揮鄉村振興的生力軍作用,在創新過程提升參與感和責任感。」指導老師左迎穎表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