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會選餐具嗎?一文看懂家用餐具的種類,選餐具不再難!請收藏

辣爸生活資訊 發佈 2024-01-01T12:01:20.593095+00:00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吃飯,鍋碗瓢盆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廚具和餐具,哪怕有人不會做飯不接觸廚具,但他總要吃飯,而吃飯就離不開盤子、飯碗等餐具。

給您帶來最新的資訊,家庭最實用的烹飪技巧,關注「辣爸食堂」幸福每一天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吃飯,鍋碗瓢盆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廚具和餐具,哪怕有人不會做飯不接觸廚具,但他總要吃飯,而吃飯就離不開盤子、飯碗等餐具。

一提起餐具,我們會發現市面上琳琅滿目的餐具很多,什麼瓷質餐具、不鏽鋼餐具、密胺樹脂餐具等等。我們中國家庭用的最多的,就是我們祖先發明的陶瓷餐具。

幾乎家家戶戶都在使用陶瓷餐具,而且會不定期的更換新的餐具。那麼家用常見的瓷質餐具都有哪些分類,有哪些特點、該如何選購呢?

一、瓷質餐具的分類

瓷質餐具分兩種,一種是陶瓷餐具,一種是骨瓷餐具。陶瓷餐具是我國發明的,而骨瓷則始創於英國。

1、鎂質瓷餐具

鎂質瓷是由富含鎂的矽酸鹽礦物的滑石,作為主要原料,並經過1380攝氏度高溫燒制而成。具有、強度高、熱穩定性高、顏色潔白、耐酸鹼、無鉛毒、易洗滌、耐顛簸碰撞等優點。鎂質強化瓷餐具是一種高檔餐具,很多五星級酒店都在採用,也是國宴用的陶瓷餐具。

2、強化瓷餐具:強化瓷是高質的瓷泥中加上鋁鎂燒制而成,凡是用高強度陶瓷質製成的日用陶瓷器皿均可稱為強化瓷,有高鋁質、高矽質、鎂質或引入白雲母、磷灰石、氧化鈦等原料補強的強化瓷。具有耐碰耐撞、手感細膩的特點。市場上以高鋁強化瓷為主的強化瓷,色澤偏暗,不是很美觀,已逐步被鎂質瓷代替。

3、貝質瓷餐具

貝質瓷採用高白泥高白釉和貝殼粉經科學的配方,經過1200多攝氏度的高溫燒制而成,然後再彩繪,再上一次釉,經過第二次高溫燒制而而成。貝質瓷餐具的釉面白中帶藍,具有無毒、無鉛、無害、不易破碎並永不褪色等特點。

4、骨瓷餐具

骨瓷,是於1794年由英國人發明的。在黏土中加入牛、羊等動物骨灰(以牛骨粉為佳)而得名。製作骨質瓷主要依靠動物骨粉中的氧化鈣,氧化鈣含量越高、成色越好,國際公認骨粉含量要高於40%以上才是合格的骨瓷。骨瓷比起一般的傳統瓷器,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呈現高雅亮潔,如玉石般溫潤的質感,非常輕薄。屬高檔餐具,一般價格較高。

二、色彩工藝

陶瓷餐具造型多樣、色彩斑斕。「釉」作為瓷器的必要組成部分,實際上是一種附著在陶瓷胎體上的玻璃質薄層,色彩工藝分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種。

①、釉上彩

釉上彩是陶瓷的主要裝飾技法之一,創始於宋金時期,明代走向成熟。用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白釉瓷或單色瓷釉面上繪製各種紋飾,後經二次入窖,低溫(600~900℃)固化彩料而成。有釉上單彩、釉上五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結合的鬥彩、琺瑯彩、粉彩等豐富的瓷器品種。

優點:其彩料應用廣泛,釉色鮮艷,品種豐富、價格不貴且藝術性較強。

缺點:手感不夠光滑,摸上去花紋有凸起感,因彩繪施於釉上,因而易磨損,易受酸鹼等腐蝕。

②、釉下彩

釉下彩出現的比較早,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至唐代釉下彩裝飾普遍流行。釉下彩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坯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罩以透明釉或者其他面釉,入窯經高溫(1200~1400℃)燒成。成品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表面光亮平滑、晶瑩透亮。我們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紅瓷、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都是釉下彩。

優點:色彩保存良好,紋飾不易脫落、對人體無害,且經久不退。

缺點:對顏料要求較高,色彩種類較釉上彩少,價格相對也比較貴。

③、釉中彩

釉中彩是一種現代才有的新技術,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亦稱高溫快燒顏料。工藝為按照釉上彩方法施於器物釉面之上,通過1100~1260℃的高溫快燒,使顏料滲入釉內,冷卻後釉面封閉。製作出來的瓷器細膩晶瑩、色彩豐富、抗腐蝕、耐磨損,結合了「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優點。

優點:花色繁多,色彩怡人,

缺點:因色彩豐富,易出現重金屬超標。

目前家用的瓷質餐具中,以陶瓷、骨瓷和高溫釉下彩工藝最受人們歡迎。著名的產地有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山東淄博等地。作為餐桌上最重要的器皿,你喜歡什麼樣的餐具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