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的前背景,1874日本侵台,清政府何故雖勝卻賠?

談本溯源 發佈 2024-01-02T00:37:34.019304+00:00

在大家的印象中,我國與日本似乎只有隋、唐、元、明、清及抗日戰爭六次戰爭,實際上近代以來中日發生的第一次嚴重衝突不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而是1874年的日本侵台戰爭,這場戰爭大清最終勝利,卻仍賠償了日本50萬兩白銀,放眼我國整個歷史也只有檀淵之盟,還只能望其項背,那麼清政府何故雖勝卻賠?

在大家的印象中,我國與日本似乎只有隋、唐、元、明、清及抗日戰爭六次戰爭,實際上近代以來中日發生的第一次嚴重衝突不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而是1874年的日本侵台戰爭,這場戰爭大清最終勝利,卻仍賠償了日本50萬兩白銀,放眼我國整個歷史也只有檀淵之盟,還只能望其項背,那麼清政府何故雖勝卻賠?

特權未果,日本惱怒

1870年時,日本明治政府曾遣使來到我國,與清政府建立了友好關係,雙方簽訂了《中日修好條約》,這是兩國在近代的第一份建交文書。日本方面表面上是和清政府建立外交關係,實際上是眼紅西方列強在我國特權,仗著自身實力的增長,以為清政府會像對待西方列強那樣給予日本在華特權,但是包括後期簽訂的《通商章程: 海關稅則》日本都沒有得到實質性好處,明治政府因此大為不滿,肆意挑釁。

琉台衝突,日本尋隙

琉球群島一直到現在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在清朝末年,琉球在清政府和日本兩大勢力之間,依舊是獨立王朝。從明朝開始,琉球和我國一直是穩定的藩屬關係,每兩年一朝貢。1871年,琉球宮古島民的兩艘進貢船照例向清廷朝貢,不幸中途遇暴風雨,其中66名船員被迫在台灣西南海岸高山族牡丹社的八遙灣登陸,但登陸的琉球人和台灣高山族人發生衝突,54人被高山族殺死,12名逃出,在鳳山縣受到清政府的保護。日本一直以來都想吞併琉球,便以此作為對外侵略的藉口,於1874年派艦隊侵略台灣。

大戰爆發,我方占優

由於清政府先無防備,日本艦隊共3600人順利登陸,但日軍遭遇高山族人迎頭痛擊,雙方爆發「石山之役」、「牡丹社之役」,加之瘧疾流行,日軍疲憊不堪。僵持一段時間後,清政府終於得知日軍入侵的消息,一方面派沈葆楨和潘蔚前往台灣與日本談判周旋,另一方面修築炮台,加強軍備。清政府先後在澎湖諸島建造炮台,在台廈間敷設海底電纜,向德國購置毛瑟槍,向丹麥訂購鐵甲艦,一時間集結上萬名精銳部隊。日本國力當時遠不如清朝,形勢對清政府絕對有利。

清廷軟弱,漸漲寇志

然而清廷的洋人總理李鴻章軟弱不堪、卑躬屈膝,始終報定妥協求和方針,只備戰不開戰,放任日本。日本方面由於疫病加戰事不利,開始主張撤兵。雙方在北京開始正式談判,日本在談判桌上威逼利誘,英國公使威妥瑪又從中哄騙、恫嚇清政府, 1874年中日兩國在北京簽訂《北京專約》,清政府承認日本的出兵是「保民義舉」,這等於變相承認了琉球是日本領土,同時賠償日本撫恤費10萬兩、出兵費40萬兩,總計50萬兩白銀。

清政府本可以一舉殲滅入侵日軍,打疼日本,或許甲午戰爭也可以避免。因勝利而賠償不僅顏面盡失,還留下禍患,日後他國缺錢了是不是都可侵略來獲取賠款?更重要的是琉球被清政府拋棄,直到現在,距台灣108公里的與那國島仍在日本非法掌控之中(本文認定日本主權僅限於四島),家門口便是敵人,何嘗不是人民之痛。清政府不是亡於內憂外患,而是亡於對外軟弱,對內壓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