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學者共話科學人生:讀懂土木工程師卡爾·太沙基的一生,我們可以得到這些……

文匯網 發佈 2024-01-02T02:43:34.802754+00:00

「卡爾·太沙基在1963年的工作日記中首次寫出了個人墓志銘上,『從1883年到1963年--我在黑暗中摸索了25年,努力奮鬥了55年。

「卡爾·太沙基在1963年的工作日記中首次寫出了個人墓志銘上,『從1883年到1963年--我在黑暗中摸索了25年,努力奮鬥了55年。我在這個領域有了許多發現,但這個領域仍然有許多未知需要探索。』同學們,當下,土木工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土木學是很有前途的學科,但我們需要跟信息技術、數位化技術結合起來。作為一名土木工程師,太沙基活著時從不妥協,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所選的職業做貢獻,死後永無遺憾。這是我們的榜樣。」昨天(4月23日),在同濟大學舉辦的「走近大師——共話《工程藝術大師:卡爾·太沙基》」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工程藝術大師:卡爾·太沙基》譯者朱合華分享了他對學科發展和治學精神的感受。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們應當如何弘揚科學精神、創新精神? 當日,來自岩石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三大學科方向的近百位全球華人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青年學子共話科學人生,共同感悟大師風範和科學精神。

卡爾·太沙基(Karl Terzaghi,1883—1963)是現代土力學的創始人,常被學界稱為「土力學之父」。他在土木工程領域取得了許多開創性的成就,1925年出版的第一本土力學專著《土力學》,是土力學作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學科形成的重要標誌。太沙基在專業領域精耕細作,開拓了土力學的發展圖景。同時,他的人生經歷、學識見解、科學思想與藝術直覺等也對後輩學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工程藝術大師:卡爾·太沙基》一書原著作者理察·古德曼經過五年的研究,閱讀和翻譯了 82 卷太沙基的日記,採訪了太沙基的親朋好友,並閱讀了15000封信件、大量的文章、出版物以及報告之後,創作了這部傳記。這本書既是一部記錄作品,也是一部文學作品。書中分時期記錄了太沙基的生平,涵蓋他的日記、信件、手稿、出版的論文書籍,還有一些便條、草圖、工作手冊、備忘錄、剪報等。從中不僅可以生動、真實地理解卡爾創立土力學的初衷和設想,還可以體會到卡爾謹慎、敬畏、恭敬、精進、純樸、廣大和包容的品格。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龔曉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何滿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理事長張建民,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李傑,國際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學會前主席、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吳宏偉,國際工程地質學會秘書長、紹興文理學院教授伍法權等學者從不同側面介紹了太沙基,分享了該書的閱讀心得,勉勵同濟學子多讀書、讀好書,深入學習了解大師的學術歷程,勇攀科技高峰,為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龔曉南談到,太沙基不僅對岩土工程貢獻很大,對於力學的發展也有多項開創性成就。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學科發展和研究內容應當來自社會發展和工程建設的需求,他解決了一系列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並通過這些工程項目不斷取得創新和突破。

何滿潮談到,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需要各學科的工作者攜起手來,強化基礎研究。而加強基礎研究首先是讀書,希望大家善讀書、讀好書。太沙基用他的一生詮釋了工程地質的重要性,這樣的科研精神值得今天的學生學習。

張建民介紹了太沙基與中國學界的淵源,他談到,太沙基一生的貢獻與我們每個人的研究工作是聯繫在一起的,今天閱讀太沙基,是要學習他的探索精神、科學精神,特別是他把工程科學、工程技術與工程實踐深度融合起來的才華智慧。

李傑談到,太沙基的可貴之處在於他躬身實踐,有真正的科學信仰和從0到1的科學創新精神。希望今天的學生不僅要讀土力學的經典著作,更要讀土力學的歷史,讀像太沙基這樣的人物,期待會有一批新的學術新貴、學術精英、學術貴族誕生。

朱合華在導讀中介紹了組織翻譯本書的緣起和出版過程,他談到,太沙基成功的訣竅是他能夠隨時隨地學習、向每個人學習,並將他人的專業知識和人際關係處理技能緊密結合,他在專業和科學研究方向上的選擇能給今天的學生帶來很多啟發。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彭震偉談到,順應「新工科」的發展,更需要培養綜合性的人才。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大師如何治學、成長、成才,對教師來講,從中學習如何培養人才,對學生來說,從中看到如何成為一名傑出的、優秀的人才。

本次活動由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同濟大學主辦,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同濟大學出版社、共青團同濟大學委員會、同濟大學新生院同舟學堂、Underground Space期刊、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承辦,並得到華東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鐵一局集團第三工程分公司等單位的支持。

作者:吳金嬌

編輯:儲舒婷

圖片:主辦方供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