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年,瓦崗寨給大唐輸送的10位人才

歷史影視小迷弟 發佈 2024-01-03T08:40:48.455340+00:00

隋末天下大亂,各地烽煙四起,最終由大唐統一天下。在唐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世民麾下出現了不少的人才,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瓦崗寨過來的。

隋末天下大亂,各地烽煙四起,最終由大唐統一天下。在唐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世民麾下出現了不少的人才,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瓦崗寨過來的。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瓦崗出身的唐朝文武大臣們。

1、魏徵

在演義中,魏徵是瓦崗寨46友中的老大。大業十三年(617年),魏徵在在武陽郡丞元寶藏帳下為官,而元寶藏響應李密起義,期間與李密的書信往來都是出自魏徵之手。李密發現魏徵是個人才就把他召到自己麾下任職。

李密到了瓦崗後就獻上了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可是一條也沒有被李密採納。次年李密與王世充大戰以上,戰敗後投降了唐朝,魏徵也跟著李密投降了唐朝。然而當時李績還掌管著瓦崗大片的土地,魏徵自請前去說服李績,不料在河北被竇建德俘虜,竇建德見他是個人才,就啟用他為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打敗竇建德和王世充後,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聽聞了魏徵的名聲,請他擔任太子冼馬,禮遇甚厚。魏徵在太子麾下出謀劃策,是太子的重要幕僚。玄武門之變後,魏徵被李世民任用。

貞觀年間,魏徵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諫臣,他的諫言對李世民的行動及施政給以極有益的影響。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終年64歲,同年他位列凌煙閣第四位。然而由於受到太子的牽連,魏徵死後,李世民下令推倒了他的墓碑。

2、秦瓊

在《隋唐演義》中,秦瓊是絕對的第一主角,也為廣大百姓所熟知,然而歷史上的秦瓊卻與演義中有所不同。

秦瓊是山東濟南人,早年在隋將來護兒帳下任職,後來又先後跟隨張須陀、裴仁基,大業十三年(617年),秦瓊跟著裴仁基投奔了瓦崗寨,對於他們的到來,李密非常高興,封秦瓊為帳內驃騎,與程咬金等一起統領八千內軍。

公元618年,李密與王世充在洛陽大戰一場,被王世充打敗,李密轉而投奔了大唐,而秦瓊等人則被王世充俘虜。王世充認為秦瓊是個人才,就封他為龍驤將軍。

武德二年(619年)二月,秦瓊因不恥王世充奸詐的為人,與程咬金等人乘唐鄭兩軍於九曲對陣之時投奔了李唐,在秦王李世民麾下任職。

加入唐朝後,秦瓊跟隨李世民參加了討伐宋金剛、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人,因功被李淵封為上柱國,翼國公。武德九年(626年),秦瓊參加了玄武門之變,事後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

因當初在戰場上流血過多,貞觀年間秦瓊長期處於休養狀態,貞觀十二年(638年)病逝,貞觀十七年,圖形繪於凌煙閣,排名第二十四位。

3、程咬金

有秦瓊必然就有程咬金,在唐初的眾多名將中,程咬金算是一個福將。

程咬金是山東東阿人,早年曾在家鄉組織了一支百人的隊伍護衛鄉里,後來投靠了瓦崗李密,成為李密的心腹大將之一。洛陽大戰後,李密戰敗,程咬金與秦瓊一同成為王世充的俘虜,被王世充封為將軍。

公元619年,程咬金與秦瓊一同投靠了唐朝,在秦王李世民麾下任職。同樣,程咬金也參加了唐初的統一之戰,參與了平定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等戰爭,因功被封為宿國公。武德九年,程咬金也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事後被封為右武衛大將軍。

貞觀年間,程咬金的職位是一路高升,貞觀十七年,他的畫像也被懸掛於凌煙閣,位列第十九位。

高宗時期,程咬金在顯慶元年(656年)以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的身份領兵討伐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因約束部下不力,戰後被免官。公元665年,程咬金在長安家中去世,享年77歲。

4、李勣

李勣原名徐世勣,降唐後被李淵賜姓「李」。所以又叫李世勣,李世民繼位後為避諱改名為李勣。

李勣比秦瓊和程咬金到瓦崗的時間都要早。隋朝末年他參加了翟讓領導的瓦崗起義軍,後來他認為李密是個英雄,於是就勸翟讓讓李密成為瓦崗之主。公元617年,李密稱魏公後,封李勣為右武侯大將軍,統領本部兵馬。

洛陽一戰,李密戰敗降唐後,因為李勣沒有跟他在一起,所以李密的地盤大部分都被李勣接管了。次年李勣率部歸降唐朝,李淵非常高興,下詔封他為黎陽總管、上柱國,封萊國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並被賜姓李氏,「附宗正屬籍」。

歸降唐朝後,李勣參加了唐統一天下之戰,貞觀年間李勣又參與了唐滅東突厥之戰和遠征高句麗之戰,貞觀十七年,他的畫像被懸掛於凌煙閣,位列第二十三位。

唐高宗時期,李勣被任命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部滅掉高句麗。公元669年,李勣在家中病逝,終年76歲。

5、羅士信

羅士信也是山東濟南人,早年曾在隋將張須陀麾下任職,他勇猛無敵,是個衝鋒陷陣的猛將。張須陀戰死後,羅士信歸降了裴仁基,後又跟著裴仁基一同歸降了李密。洛陽大戰時,羅士信身中數箭,受傷被俘。王世充知道羅士信驍勇善戰,對他封賞深厚,還與他同吃同睡。

武德二年(619年),羅士信趁著王世充派他攻打谷州之際率部投降了唐朝,李淵非常高興,封他為陝州道行軍總管。武德三年,羅士信跟著李世民攻打洛陽王世充,打敗王世充後羅士信被封為絳州總管、剡國公。

武德五年(622年),在與劉黑闥作戰時,羅士信城破被俘,面對劉黑闥的招降,羅士信寧死不屈,因而被殺,時年23歲。李世民得知後非常悲傷,以重金贖回他的遺體,將他安葬。

6、張亮

張亮是河南滎陽人,出身寒微,隋朝末年,李密率領瓦崗軍在滎陽、開封一帶徵戰,張亮前去投奔,但是沒有得到重用。後來,瓦崗軍中有人密謀反叛,張亮向李密告密。李密認為張亮是忠誠之人,便任命他為驃騎將軍,隸屬於黎陽徐世績麾下。後來跟著徐世勣一同歸降唐朝。

降唐後,張亮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玄武門之變後,張亮因功被封為右衛將軍、懷州總管、長平郡公。貞觀年間,張亮歷任要職,貞觀十七年,他的畫像被懸掛於凌煙閣,位列第十六位,排名在他的老領導李績之上。

貞觀二十年(646年),張亮因私養義子五百人,被人告發謀反,處死於西市。

7、李君羨

在唐初的眾多名將中,李君羨確實不算出名,不過一部《至尊紅顏》卻讓李君羨名聲大噪。

李君羨早年也在瓦崗李密麾下任職,洛陽大戰之後成為王世充的俘虜,後來因不齒王世充的為人就投靠了唐朝。武德年間他參與了平定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統一戰爭。

貞觀初年,李君羨因功被封為左武衛將軍,掌管玄武門宿衛,並封他為武連縣公。貞觀年間,民間廣傳「「唐朝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李世民對此非常反感,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因他的官職、封號、字號、小名中都有「武」字,因而被李世民革去軍職,外放華州。不久被御史羅織罪名彈劾,以「欺君壓民」的罪名被唐太宗李世民下令處決。

8、王君廓

王君廓是山西平定人,早年聚眾為盜,四處劫掠,占據井陘關,後投靠瓦崗。武德元年(618年),王君廓因在瓦崗軍沒有受到李密的重用,於是投降唐朝,被封為上柱國,常山郡公。

之後王君廓跟隨李世民參加了唐統一天下之戰,先後參與了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之戰。武德九年(626年),廬江王李瑗出任幽州大都督。唐高祖認為他不是將帥之才,便命王君廓輔佐他。

玄武門之變後,王君廓挑撥廬江王李瑗謀反,然後再將其誅殺,以平叛英雄自居,被任命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左光祿大夫。

貞觀元年(627年),王君廓入朝,因在職驕縱越法,心中不安,便在渭南殺死驛吏,準備叛逃突厥,途中被鄉民所殺。

9、牛進達

牛進達是甘肅臨洮人,早年跟隨李密,參加瓦崗起義,洛陽一戰李密戰敗後,牛進達與秦瓊、程咬金等人一同成為王世充的俘虜,因不滿王世充的為人,於是與秦瓊、程咬金等人一同投靠了大唐。

貞觀年間,牛進達參與了擊退吐蕃、攻打吐谷渾、平定高昌、討伐遼東高麗,頗有軍功,累授左武衛大將軍,冊封琅琊郡公。永徽二年(651年),牛進達去世,終年57歲,追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諡號為 壯,並陪葬於昭陵。

10、郭孝恪

郭孝恪是河南禹州人,年少之時便有大志,率領鄉里數百人投靠瓦崗軍首領李密。李密大喜,讓他和徐世勣一同駐守黎陽。李密被王世充打敗後,郭孝恪與李績一同歸降了唐朝,與眾多的瓦崗將軍一樣,郭孝恪也參加了唐初統一天下之戰。

貞觀年間,郭孝恪長期在外任職,先後擔任過涼州都督,遷安西都護、西州刺史等職。貞觀十八年(644年),郭孝恪以安西道行軍總管的身份率軍討伐焉耆王龍突騎支。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拜昆丘道副大總管,跟隨阿史那社爾進討龜茲。留守延城時,遭到龜茲國相那利的襲擊,以身殉國。

小結:

這10位來自瓦崗的文武大臣,降唐後都為唐朝初年的統一戰爭和朝政建設做出貢獻,貞觀年間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又為唐朝開疆拓土。可以說這10人都是大唐的功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