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營造 | 須彌座的形制與歷史

古建家園浙 發佈 2024-01-03T13:17:41.019811+00:00

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壇」,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薩像的台座。不同時期的須彌座有著不同的特點,中國最早的須彌座出現於山西大同北魏孝文帝時期的雲岡石窟。這個時期的須彌座造型簡單,只有一些簡單的紋樣裝飾。隨著當時佛教建築的發展需要,須彌座漸漸演變成後來高級建築物的基座。

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壇」,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薩像的台座。不同時期的須彌座有著不同的特點,中國最早的須彌座出現於山西大同北魏孝文帝時期的雲岡石窟。

這個時期的須彌座造型簡單,只有一些簡單的紋樣裝飾。隨著當時佛教建築的發展需要,須彌座漸漸演變成後來高級建築物的基座。

唐宋時期,須彌座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成為一種常見的建築物底座形式,尤其是在壁畫中的建築物下更為突出,它的造型和裝飾構圖開始變得複雜多樣。須彌座已從神聖之物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建築裝飾形式。

須彌座發展到明清,造型和裝飾不再飽滿豐富,但技巧手藝卻達到一定的境界。須彌座漸漸流傳到民間,廣泛地用來作為建築及裝飾構件,如牌坊、石獅、香爐等的基座。

須彌座的形制

北宋《營造法式》中明確說到須彌座壘砌制度。由上至下,各式各樣的磚鑲嵌其中,雖然實際過程中可能會有略微不同,但總體一致。

《營造法式》「殿階基」條記載,「四周併疊澀坐數,令高五尺,下施土襯石,其疊澀每層露棱五寸,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板柱。」

在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也對須彌座製造有規定,雖然形式有各異,但可歸納為三種:勾欄須彌座、帶龍頭須彌座、多層須彌座。最高級台基由3個須彌座相疊而成,從而使建築物顯得更為宏偉高大,常用於最高級建築。

須彌座一般為1/4到1/5柱高,清式須彌座可以分為上下枋、上下梟、束腰和圭角。《營造則例》也規定了它們之間的比例關係和裝飾等級。

在須彌座上雕刻花活,按照繁簡程度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僅僅在束腰雕刻,這種形式最常見;在束腰和上枋上雕刻;在所有部分均進行雕刻。而且無論那種等級,圭角部分一般都要雕刻成如意雲紋式樣。

束腰是須彌座的中間部位構件,它的厚度一般都較枋梟要厚,以顯示出妖嬈多姿的形態,在講究的束腰上,最外層還要雕刻成瑪瑙柱子(馬蹄柱子)的形狀,其餘部分雕刻成「椀花結帶」,也可以不做雕刻。

須彌座台基的一大功能是防潮隔濕,阻止地下水分的上升,減少地面水侵入室內的可能性,而如果須彌座寬於檐出,再加上一些建築須彌座層層累加,需要做好排水工作。

須彌座是中國古典建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古代匠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它不僅是建築裝飾的元素,同時也是烘托建築物等級與氣勢的重要組成部分。

(註:文章僅作知識分享,部分圖源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以古建築傳統優秀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建築網際網路創新平台!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