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輝煌的一生,絕不僅是世間流傳的「三板斧」#歷史人物

西安凌菲菲 發佈 2024-01-03T13:54:16.439159+00:00

程咬金,我不用板斧。一說起程咬金,大家首先想到的必定是那句俗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作為《隋唐演義》當中重要的武將,他手持板斧勇猛無敵。所到之處必先揮舞手中的利斧祭出三招。難道他真的僅憑三板斧的功夫,就能夠成為後來唐朝的開國功勳嗎?

程咬金,我不用板斧。

一說起程咬金,大家首先想到的必定是那句俗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作為《隋唐演義》當中重要的武將,他手持板斧勇猛無敵。所到之處必先揮舞手中的利斧祭出三招。難道他真的僅憑三板斧的功夫,就能夠成為後來唐朝的開國功勳嗎?

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的程咬金墓,他後來改名為程知節。

我們來說一說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這座墓在考古專家發現的時候已經被盜掘一空了,但當時的墓志銘卻保留了下來。盜洞上面詳細的記述了程咬金的生平。給我們還原了一個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

祖父身居晉州大司馬之位,其父為瀛州刺史。可謂是出身高貴,家門三代顯赫。從墓志銘上還得知,程咬金不僅出身官宦人家,而且有勇有謀,能於亂世之中審時度勢。可見他不僅是一位武將,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同時墓志銘中也記載了他使用的武器不叫斧頭,而是一種叫做"槊"的兵刃。塑是一種類似於長矛的兵器。而程咬金作戰的時候他騎在馬上,因此稱為"馬槊。這馬槊比普通的長矛更長而且更重,使用難度也很大。

可見程咬金身強體壯驍勇善戰。

這位擅使長矛的程咬金又是怎樣成為唐朝開國功勳的呢?要說起他跟唐王朝的關係,還得先從唐之前的隋說起。程咬金原本是隋朝人,他生於隋開皇九年,22歲那年為了保護自己家鄉的百姓,免受惡霸土匪的侵害,他就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團體,而就是這支武裝力量得到了瓦崗軍李密的重用,將其編入瓦崗軍體系。而程咬金也被任命為是內軍驃騎。

後來李密被王世充擊敗,程咬金也被王世充部下俘虜。王世充看程咬金勇猛過人,很是喜愛於是將其收入麾下。在王世充的軍中,程咬金認識了秦瓊(就是秦叔寶)。兩人交往逐漸深厚起來。

唐武德二年,王世充與唐軍李淵交戰,而程咬金與秦瓊發現,王世充本人是氣度狹隘難成大事,因此兩人趁機一起投降了唐軍。

自此程咬金和秦瓊,正式開始成為了唐軍的主將。得到程咬金和秦瓊的李淵,簡直是如虎添翼。每逢作戰,程咬金總是一馬當先橫衝直撞,所到之處無不順降。

後來李淵命程咬金跟隨秦王李世民,在李世民身邊程咬金更是得到尊重。他被封為左三統軍,在多年的征戰中,程咬金先後擊敗了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等地方武裝力量為唐朝政權的最終穩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唐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忌憚程咬金等人的勢力,因此他向李淵進讒言說,程咬金等人日漸強大,如果不除必生後患,無奈李淵只好將他派往康州做刺史。臨行前程咬金咽不下這口氣,因此悄悄地告訴李世民說,大王要被減去左膀右臂了,日後必然被太子陷害。既然如此何不早日打算以求自保。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程咬金等人也參與其中,事成之後作為功臣的程咬金,官拜太子右位率,不久又升為右武衛大將軍,統領唐朝大軍。可以說唐大宗李世民能夠剷除異己,成為新一代的唐王,程咬金功不可沒。

從此以後在唐王李世民的心中,程咬金這個人是絕對值得信任的。只要有他程咬金在唐朝上下一切都將,穩如泰山不可撼動。難怪貞觀十八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時,還專門安排程咬金,留守長安以固後方。甚至在李世民彌留之際,專門將皇太子李治託付給他,讓他親力輔佐。作為託孤重臣的程咬金,也確實是不負使命。親率飛騎軍,護送李治回朝並宿衛多年,可謂是忠心耿耿盡職盡責。

在李治朝內,程咬金依然被重用,不僅讓他整治御林軍,而且還委派他西征突厥。可見如果他僅有三板斧的功力,是絕對做不到輔佐三皇威震四方的。

問題來了,既然程咬金如此的功高蓋世勇猛無敵,為什麼給他扣上了三板斧的帽子呢?原來這三板斧,是後人給他的一種隱偷,表示做事情要像他在戰場作戰一般,聲勢浩大勇猛無常。只要程咬金三板斧一到,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即使不能夠馬到並不是告訴世人使用哪種武器,而是象徵著他為唐王朝的開創。揮舞出的那股所向披靡的氣勢。

作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程咬金,在死後被後葬於唐太宗的昭陵。程咬金墓與其他功臣主將見證了一代王朝的建立和輝煌。在歷史的浪潮中他猶如滄海一粟,但他的功績和威名卻被譽為"三板斧"世代流傳。

關注我不迷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