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實現統一後,為何立馬與中國翻臉?鄧公「一針見血」道出真相

小小小薛 發佈 2024-01-03T19:46:57.886503+00:00

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可以說是兩大洋兩大洲的「十字路口」,同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人種多樣化的地區之一,其中共包含著十一個國家,但多為零零碎碎的島國或者是聯合部落,所以國土連片的印度尼西亞、越南和馬來西亞便就拔得頭籌。

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可以說是兩大洋兩大洲的「十字路口」,同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人種多樣化的地區之一,其中共包含著十一個國家,但多為零零碎碎的島國或者是聯合部落,所以國土連片的印度尼西亞、越南和馬來西亞便就拔得頭籌。

十一個國家裡,印度尼西亞是國土最大的,馬來西亞是人口最稠密的,新加坡是經濟發展最良好的,但是越南卻是軍事武器最完備也是最強大的,這都得益於越南在經歷殖民地和美國侵襲後,所獲得的巨大軍事支援和軍資儲備,而主要的輸入來源都取自於蘇聯和中國。

事實上,越南和中國也是有著十分深厚的關聯和交集,在古代,越南是中國的附屬國,在近代,越南則是中國的盟友,他們一同反對著美國的霸權主義,並且中國也積極地支援越南,抗擊「越南戰爭」。

可是越南似乎就是一個「人小鬼大」的國家,在解放後,他想聯合中國和蘇聯,憑藉著他們所支援的大量武器和物資,成為東南亞的霸主。

但這樣的霸權、強權的國家思想與中國是背道而馳的,所以鄧公聽聞越南的意圖後,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越南野心不小。」

先年被占,後世心強

其實當初的越南也並非是一個平庸的等閒小國,作為馬來半島最大國土的擁有者,依山傍水建立起了黎朝,並利用著廣袤的土地種植水稻、籌備軍糧,並利用蜿蜒的海岸線,建造一支又一支早期的船隊,可以說當時的越南,在東南亞的勢力不可藐視。

而與越南相鄰的柬埔寨和寮國,便就成了它的兩個附屬小國,它用武力威脅柬埔寨和寮國,向它進貢許多奇珍異寶以及糧食,那是天朝上國的日子,讓越南逐漸陷入了安逸的美夢。

直到後來由於新航路的開闢,法國殖民者來到了越南,他們用密集的炮火和尖利的武器,粉碎了越南固步自封的觀念和舒適的生活,讓越南成為了「法屬印度支N」。

法國向越南索取著廉價的勞動力,以及當地豐富的自然物資,同時利用越南王朝所積累下的財富來打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海上船隊,於法國而言,越南就是一座通往亞洲內陸的橋樑,他們可以利用這個國家索取財富的同時,並把自己的資本勢力打入亞洲內陸。

後來這樣的壓迫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法國的主力軍隊都在歐洲與德國相持,而越南本地的常駐軍人數並不是很多,而且物資和軍資也不能很快地補給,所以越南當地政府聯合柬埔寨和寮國進行了抗法戰爭,並成功把法國殖民者趕出了自己的國土。

但這樣獨立自主的日子又沒有多久,美蘇冷戰期間,美國覬覦印度支N地區的豐富物資,所以借著維和的由頭來攻打侵占越南,越南人民又一度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後來由於國際多方的正義譴責與來自蘇聯和中國的緊急支援,越南才真正的拿回了屬於自己的權益和國家主權。

或許正是由於這樣長期的壓迫和占領,使得越南愈發對權利和制霸的觀念產生追求與嚮往,這也為後期它氣吞山河的狼子野心埋下了隱患。

鄧胡情義,中越互助

其實在中國援助「越南戰爭」抗擊美國之前,鄧公便與越南人民產生了深厚的友情,那時他還在法國留學,為了所謂的國際民主和反霸權主義,他義無反顧地參與了街面上的遊行活動,並高聲呼喊著越南獨立的口號。

而在法國留學的期間,鄧公同樣結識了一個越南的青年才俊,他的名字叫胡志明,二人因為同樣的愛好,並且都反對霸權主義,而成為了摯友。甚至之後二人一起前往黃埔軍校進修學習,一起前往廣西做志願軍,並都成為了共產主義勝利的革命友軍。

但後來,由於國家國籍的原因,二人各奔東西,一個回到了越南,而另一個則回中國,但海角天涯依然隔絕不了二人之間的情誼和來往,所以中國和越南那幾年來,也都保持著互利互助的局面。

特別是在越南擺脫法國殖民統治和對抗美國「越南戰爭」期間,中國為越南軍方提供了充足的物資糧草和大量先進的軍事武器,並且在面對美軍猛烈而輪番的空軍侵襲和轟炸時,中國軍方也主動請纓並指揮駕駛越南北方的防空任務,這不僅保護了越南的大部分軍隊免受侵襲,也宣誓了越南的領空國家主權。

同時,在步兵領兵作戰方面,中方積極派出韋國清這樣極具大規模作戰經驗的將軍,希望能幫助手足無措的越南士兵們走出困境,並抵擋一次又一次敵人的猛烈進攻,最終拿下戰爭的勝利。

而正是以前中越的關係過於黏膩,而鄧公與胡志明又是結拜摯友,所以後面的越南背叛,不免讓中國,讓鄧公心生寒意和遺憾。

國家統一,野心膨脹

中越一切的嫌隙都源自那場日內瓦會議,在那次會議上,越南第一次提出統一國家、支配印度支N的意見和要求,結果它自以為堅實的盟友中國卻並未支持,這不免讓越南對中國在關鍵時期倒打一耙行為,而感到無比失望。

後來,中國與美國又因「桌球外交」而使關係逐漸緩和重歸於好,這讓仇視美國的越南更感不適,而將中國曾經對越南所做所為忘的一乾二淨。

而當時,蘇聯和美國之間關係日漸緊張,而美國又與越南有過節,所以剛剛統一併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越南,把求助的希望投到了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的身上。

它向蘇聯要了大量的兵器和軍隊,想要實現它計劃已久的「東南亞霸主」的宏圖大志,而在此期間,他也向中國要過大量的軍資援助,可卻被鄧公拒絕,因為當時中國正與柬埔寨建立良好的國家關係,而越南卻忘恩負義,忘記初心。

由於先前戰亂,越南得到了中國和蘇聯兩國充足的物資供給和先進技術,於是越南愈發猖獗,想要進行擴張性的侵略。向中國借兵是一種十分聰明的做法,一方面可以緩解蘇聯對本國政局的制約,另一方面又可以讓越南在保全自己的同時,稱霸整個東南亞。

但讓鄧公斷然拒絕出兵援助,甚至出口:「越南野心不小,狼子野心」的原因,並不僅僅在於越南的精密構思,更在於越南對中國的背叛。

根據越南動輒的規劃,越南在侵擾柬埔寨後,便會直接干擾侵占中國邊境及海岸,而越南與蘇聯的聯手,更會在地理方面控制和影響整個中國,讓中國陷入不利和被動的局面。

因為越南不僅僅是忘恩負義,更是個徹頭徹尾的霸權偽裝者,同時它還深刻地觸及了我國的基本利益和國家主權,所以鄧公在越南出兵攻打柬埔寨的時候,不惜與越南背後的支持者——蘇聯為敵,派出大量軍隊對越南加以制裁,並且告誡越南:「越南必須從柬埔寨乾乾淨淨、徹徹底底地撤出軍隊。」

小結:

在鋼鐵的情誼,也會因為物質和利益而侵蝕、鏽跡斑斑。就如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所說的:「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對於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國家為了地位和發展,往往會以國之情誼和人之道義為代價。

而在中越關係由風雨同舟到後來的嫌隙有間的轉變里,我們不免可惜卻又要懂得明白一個永久繁盛且快速進步的國度,往往看重國家的內在品質與是否真誠,而不是一個國家盲目的自大和野蠻的擴張,武力已經不能成為權衡國家地位的唯一標準了,口服心服才是真正的強國形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是從古至今不變的真理和教訓,我們理應銘記並永遠實踐和預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