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史達林頭疼的「南斯拉夫」,有多厲害?為何走向解體?

竹記歷史 發佈 2024-01-04T09:31:47.302467+00:00

電影中《橋》的一首《啊,朋友再見》,或許對於經歷過70年代的朋友們來說,是再也熟悉不過的旋律。然而,鮮為人知的是——20世紀70年代的南斯拉夫,是一個實行了8年義務教育,汽車普及率達到36%,每1.8個家庭擁有一台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擁有一台冰箱,是當時社會主義陣營中首屈一指的富裕國家。

電影中《橋》的一首《啊,朋友再見》,或許對於經歷過70年代的朋友們來說,是再也熟悉不過的旋律。然而,誕生了這部膾炙人口作品的國家,卻在上世紀90年代永遠消逝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便是昔日坐落在南歐地區的領土第三大國:南斯拉夫。

今天的中國人,在提到南斯拉夫時,總會想到漫長而殘酷的波赫戰爭,南聯盟大使館遭到北約轟炸的昔日屈辱,以及時常語驚四座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然而,鮮為人知的是——20世紀70年代的南斯拉夫,是一個實行了8年義務教育,汽車普及率達到36%,每1.8個家庭擁有一台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擁有一台冰箱,是當時社會主義陣營中首屈一指的富裕國家。

那麼,南斯拉夫這個昔日的南歐大國,究竟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昔日裡社會主義陣營首屈一指的富國,如今為何變成了歐洲最為貧瘠和動盪的地區?今天的中國,究竟又能夠從南斯拉夫的故事中獲得怎樣的經驗和啟示?

如果您對這個故事感興趣,還請一鍵三連,點個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們為您講述的最大動力!

坐落於南歐地區的南斯拉夫,其領土面積為25.58萬平方公里,是20世紀次於西班牙、義大利的南歐第三領土大國。一直以來,南斯拉夫在國內外都流傳著一段十分有趣的逸聞,那就是:一個國家,兩種文字,三種語言,四種宗教,五個民族,六個加盟國,七個鄰國和八個政治實體。

那麼,這段逸聞中的一連串數字,分別都有著怎樣的特殊含義呢?

首先來說「一個國家」: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南斯拉夫,實際上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關係體制上,南斯拉夫與蘇聯、美國相同,都是由「加盟邦」或者「加盟州」作為地方行政區的基本單元。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黑山和波赫六個加盟國,共同組成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那麼,歷史上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究竟是如何將如此多的加盟國統合在一起的?——其實,早在公元前14世紀,南斯拉夫疆域內就曾出現過一個強大的國家:塞爾維亞王國,這個國家信仰東正教,採用宗教祭祀使用的拉丁文和日常生活的斯拉夫文兩套語言系統。塞爾維亞後來也成為了南斯拉夫國家的主體。

然而,塞爾維亞在15世紀被於西亞崛起,實力更加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征服,從此經歷了長達近500餘年的屈辱亡國奴生活。奧斯曼土耳其入主巴爾幹後,將他們信仰的伊斯蘭教帶到了這片土地,造成了日後巴爾幹半島天主教、新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四種不同宗教鼎立的局面。

時間進入19世紀,隨著奧斯曼土耳其的逐漸衰落,位於巴爾幹地區昔日被征服的東南歐各民族國家開始興起獨立運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羅埃西亞知識分子發起的「伊利里亞」獨立運動,該獨立運動呼籲被奧斯曼征服的巴爾幹地區各族人民,都是古「伊里伊亞」民族的後裔,各族人民應當團結起來,推翻奧斯曼土耳其的暴政,建立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而這構成了近代南斯拉夫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由來。

在「伊利里亞」運動的旗幟下,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的巴爾幹地區各族人民奮起反抗。1878年,在巴爾幹各個民族中實力最為強勁的塞爾維亞、黑山率先宣告獨立,並且繼續鼓勵和支持奧斯曼土耳其境內的其他地區民族獨立運動。

然而,塞爾維亞、黑山等昔日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的國家和民族,與日薄西山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間的微妙關係,已然讓昔日平靜的巴爾幹地區成為了歐洲的火藥桶。而毗鄰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更是對立足未穩的塞爾維亞垂涎三尺。新獨立的塞爾維亞國家,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在意識到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野心後,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開槍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史稱「塞拉耶佛事件」,而這成為了日後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導火索。

塞拉耶佛事件爆發後,奧匈帝國立刻部署重兵,入侵塞爾維亞。而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的俄羅斯,與同樣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的塞爾維亞有著諸多的共同利益。因此,在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後,俄羅斯隨之對奧匈帝國開戰。德國則作為奧匈帝國的盟友,對俄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在經歷長達4年的血雨腥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最終以德國、奧匈帝國的失敗而告終,塞爾維亞、黑山等巴爾幹地區的新興民族國家其獨立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在塞爾維亞周邊的兩個鄰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相繼宣告解體後,影響塞爾維亞組建南斯拉夫國家的統一夢想再無鄰國外力阻礙——1918年,在塞爾維亞的倡導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組成聯合王國,這三個南斯拉夫原始加盟國的語言,外加後來加盟的馬其頓,也成為了南斯拉夫國家後來採用的主要語言。

1929年,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聯合王國正式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這是世界歷史上,「南斯拉夫」四字第一次以國家名字的形式登上舞台。好景不長的是,南斯拉夫昔日的對手——德國,並沒有忘記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恥辱。1938年,在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的推動下,德國衝破了凡爾賽條約的束縛,德國和奧地利合併,昔日裡大國的陰影重新籠罩在南斯拉夫的上空。1941年4月,納粹德國、義大利和匈牙利、保加利亞等軸心國大舉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土地從此被軸心國一分為四地占領。

但南斯拉夫人民並沒有從此低頭——在德國占領南斯拉夫後,南斯拉夫共產黨的領導人狄托挺身而出,帶領南斯拉夫人民在本國境內對德國、義大利占領軍隊開展了長達近4年的游擊戰,南斯拉夫電影《橋》的故事,正取材於這一歷史時期。到1945年,納粹德國的軍隊基本被南斯拉夫游擊隊驅逐出境,南斯拉夫成為了歐洲地區國家中為數不多僅憑藉著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靠同盟國或蘇聯獲得獨立的國家,這也為南斯拉夫日後登上世界歷史舞台的中央奠定了基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斯拉夫成立了由狄托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於南斯拉夫是憑藉著自己的力量,驅逐納粹德國侵略者,實現了自己的獨立,因此南斯拉夫的內政和外交很少受到蘇聯的影響。在內政方面,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建立了一套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並且給予了南斯拉夫加盟國和工廠工人自治的權利;在外交方面,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奉行不結盟政策,拒絕加入蘇聯領導的華約軍事集團,而是與印度、埃及一起領導「不結盟運動」,並且和西方保持著緊密的外交聯繫。

南斯拉夫在內政外交上的獨立自主,使它成為了社會主義陣營中不受蘇聯控制,獨樹一幟的力量。然而,這也引發了史達林領導下蘇聯的不滿。20世紀40年代末,蘇聯下令東歐國家隊南斯拉夫開展聯合經濟封鎖,而狄托領導的南斯拉夫也毫不客氣地對蘇聯採取了反制措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蘇南決裂」。

事實證明,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創造的一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具有先見之明——1953年史達林因病逝世後,蘇聯重視工業,輕視農業,注重計劃,輕視市場的經濟模式弊端逐漸顯露,有意改革蘇聯模式的領導人赫魯雪夫,推動蘇南兩國關係的正常化,這更進一步增強了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的實際地位。

然而,在南斯拉夫繁榮發展的景象之下,也孕育著潛在的危機: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創立的一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方面讓南斯拉夫一躍成為了南歐地區最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另一方面卻讓南斯拉夫不同加盟國的貧富差距更進一步被拉大,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模式下:馬其頓和科索沃成為了全歐洲最欠發達的地區之一,而經濟的凋敝也為日後馬其頓、科索沃的分裂主義傾向提供了土壤。

而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雖然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自治政治」,氛圍十分開明,但自治的權利始終都需要經濟的基礎作為奠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南斯拉夫的一批工廠紛紛破產,而被賦予了「自治權利」的南斯拉夫工人自然也就沒有了實現「自治」的空間,這就好比一個端著金飯碗,卻四處行乞的流浪漢。

由於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帶領南斯拉夫邁向獨立的功勳和他個人的獨特魅力,南斯拉夫這些快速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在狄托執政時期還能夠被遮蔽或者壓制。然而,隨著1980年狄托的病逝,南斯拉夫的發展問題和矛盾逐漸暴露了出來,走上了下坡路。

1991年——1992年,在經濟凋敝和民族矛盾的雙重壓力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分裂出了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和波赫四個國家,而繼續保留在南斯拉夫聯邦內的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則放棄了社會主義道路,改稱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然而,放棄社會主義道路更進一步消弭了南斯拉夫的歷史認同,讓南斯拉夫陷入了更大的困境——1999年,北約干預的科索沃戰爭全面爆發,經歷過北約殘酷轟炸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從此一蹶不振,徹底分裂成了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兩個國家。

今天的南斯拉夫加盟國,僅給我們留下了殘破和凋敝的印象,是歐洲最貧瘠和落後的地區之一——現今的人們,還有誰能想到在這片土地上曾佇立著一個開放、包容、繁榮發展的社會主義聯邦國家?南斯拉夫經歷的繁榮和衰敗,更加警醒我們注重民生和社會公平分配機制的重要性,既不走封閉自守的老路,也絕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唯有如此才能讓我們的國家走向繁榮富強,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