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科研之星閃耀科學殿堂 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全名單來啦!

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發佈 2024-01-04T21:52:26.633161+00:00

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基本情況(以姓氏筆劃為序)於 曉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教授於曉,1979年1月出生,安徽阜陽人,博士學位,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獲得者基本情況

(以姓氏筆劃為序)

於 曉

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教授

於曉,1979年1月出生,安徽阜陽人,博士學位,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長期從事胰島環路和胰島穩態的研究,在G蛋白偶聯受體(GPCR)偏好性信號轉導和篩選GPCR特異性配體方面擁有豐富研究經驗,發現了跨膜信號轉導對胰島功能及胰島穩態的精確調控機制,開發了應用化學小分子誘導和三維培養的方法實現體外胰島組織的增殖,為糖尿病再生醫學提供了新思路。帶領山東大學研究團隊在胰島δ-β細胞環路對胰島穩態調控和GPCR在胰島中的功能研究目前居於國際前沿水平。共發表SCI論文91篇。

車 靜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車靜,1977年1月出生,山東煙臺人,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入選美國魚類和兩棲爬行動物聯合學會(ASIH)終身外籍榮譽會員。長期紮根西部,帶領團隊立足中國西南及東南亞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圍繞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形成、演化及其適應的科學前沿和瀕危物種保護的國家需求開展工作。建立了具國際影響的兩爬動物遺傳資源庫,創建首個中國兩棲類信息系統。牽頭出版專著1部《西藏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與進化》,被國際同行譽為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的「里程碑」工作;發表SCI論文120餘篇。現任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動物分庫執行主任。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國際合作夥伴獎」、「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中國動物學會青年科技獎、長隆獎「新星獎」等榮譽。

毛方園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毛方園,1984年8月出生,湖南常德人,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項目獲得者。致力於早期哺乳動物研究,在早期哺乳動物的起源和分化方面,報導了影響哺乳動物起源和相關定義的多個重要門類,極大擴展了早期哺乳動物的多樣性,構建了現階段主流哺乳動物高階系統發育框架和生命樹,估算了哺乳動物主要類群可能的分異時間,發現了達爾文時代提出的哺乳動物中耳漸進演化的關鍵證據鏈,提出哺乳動物脊柱有限彈性發育機制的演化模式,為確定哺乳動物原始類群的起源分化和深入理解生物演化發育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成果連續領銜2020、2021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入選中國科學院青年促進會會員。共發表學術論文近四十篇。

吉興香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輕工學部黨委副書記、主任,生物基材料與綠色造紙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教授

吉興香,1976年8月出生,山東濰坊人,博士學位,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輕工學部黨委副書記、主任,生物基材料與綠色造紙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負責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主要從事農林固廢資源化利用、生物技術與綠色化學、生物基材料與綠色造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6項。解決了傳統製漿造紙過程含氯漂白的共性技術難題,創新了無元素氯漂白技術,構建了含臭氧漂白的100萬噸/年超大規模短流程漂白技術體系;創新了廢紙替代物清潔生產工藝及固廢源頭減量集成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教育部等省部級一等獎4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1部,授權發明專利65件。

劉 娟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

劉娟,1978年12月出生,湖北武漢人,博士學位,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以地表環境中常見的含鐵礦物為研究對象,構建了精細刻畫含鐵礦物-微生物界面過程的高分辨原位表徵方法體系,從關鍵蛋白質-單菌-共生體系不同層面立體地刻畫了微生物利用胞外鐵氧化物礦物促進呼吸代謝、驅動元素循環的微觀機制,揭示了極端環境中微生物依賴礦物獲取能量的新機制,為認識礦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資源環境效應提供了新的視角。共發表SCI論文五十餘篇。主持面上項目3項,擔任國家基金委重大項目課題負責人,榮獲侯德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擔任國際地學高影響力專業期刊GCA、GPL、Mineralogical Magazine副主編,國際礦物協會(IMA)納米礦物學專業委員會主席和評獎委員會委員。

李方方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李方方,1988年3月出生,安徽蒙城人,博士學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從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兩個方面探索解決植物病毒病害防控的難題。首次發現雙生病毒額外編碼多個具備特殊定位的小蛋白,更新了科學界對「雙生病毒編碼4-8個蛋白」的認知;發現SUMO化修飾的Pelota通過識別植物病毒RNA上保守的GA基序進行廣譜抗Potyviruses的機制;發現植物細胞自噬基因Beclin1通過結合RNA病毒複製酶核心結構域GDD,利用自噬和非自噬途徑抑制RNA病毒複製,介導對RNA病毒的廣譜抗性;率先揭示RNA沉默與RNA降解協同防禦植物病毒的抗病機制,解析植物病毒反防禦促進感染的新策略;鑑定多個新型感病因子,揭示其感病機理;開發高效的抗病毒基因編輯體系,創製多種抗病毒遺傳材料。榮獲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青年英才」,中國農業科學院巾幗建功標兵,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培養計劃。先後主持國家重點研發青年科學家項目、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8項,發表SCI收錄論文48篇,授權專利8項,參編專著4部。

肖淑敏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肖淑敏,1980年12月出生,廣東汕頭人,博士學位,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項目、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組部青年千人和新世紀優秀人才。一直從事光學超構表面的研究,突破了二氧化鈦(TiO₂)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兼容加工工藝瓶頸,並開發了鈣鈦礦大規模加工的新工藝,實現了大面積、小尺寸、高精度、高深寬比的TiO₂和鈣鈦礦納米結構,解決了有源/無源光學超構表面效率低和難以批量加工的難題。結合微納結構對光場的精確調控和材料本身的光電特性,探索並成功實現了光學波段介質超構表面在納米結構色顯示、光化學、AR/VR和非線性信息加密等方面的應用,獲得一系列新型器件,實現了成果與華為等公司的技術對接。發表SCI論文97篇。

張 凡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

張凡,1976年5月出生,山東臨沂人,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等項目。立足高原開展水沙與水環境研究十餘年,在高海拔冰凍圈流域開展徑流-泥沙-水質多要素觀測,為認識高寒資料匱乏區的水沙與水環境過程提供了關鍵科學數據。作為研究骨幹有力支撐了國家第二次青藏科考中「亞洲水塔動態變化」關鍵任務的順利實施。從河流輸沙的角度解析高寒流域土壤侵蝕,明晰了江河源區冰川主導型和降雨主導型兩類侵蝕輸沙主控機制,並創建了適用於高寒流域的經驗性輸沙模型,為青藏高原數據匱乏區輸沙量估算提供了有效途徑。擔任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聯合主編。榮獲「青藏高原青年科技獎」、「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二等獎」等獎勵。主持編撰英文專著1部,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0餘篇、SCI論文100餘篇。

張 蕾

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人工智慧系主任、教授

張蕾,1980年4月出生,河南南陽人,博士學位,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人工智慧系主任、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帶頭人。長期圍繞人工神經網絡的記憶機制開展研究,在人工神經網絡記憶的基礎理論方面,發現了記憶的局部抑制不變集原理。在人工神經網絡記憶與網絡結構的關係方面,發現了記憶的群神經元聯結機制。基於以上理論研究成果,發展出了新的人工神經網絡模型並應用於醫學大數據的智能分析。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餘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張建華

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張建華,1976年9月出生,河北遷安人,博士學位,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獲得者,擔任國際電信聯盟(ITU)5G信道模型起草組主席。投身於移動通信信道模型的建模理論、標準制定和儀表研製的工作,解決了測量原理、平台搭建、數據採集、核心算法、建模理論和模擬仿真等系列難題,在多維信道建模理論、大帶寬多頻段特性規律發現等取得了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建立了反應我國地貌的高精度多維信道模型,首次成為5G國際標準的必選模型。實現了全球5G研究中有我國模型可依據、各國5G技術優劣篩選中有我國模型做標尺的徹底轉變,為我國移動通信創新發展爭取了先機。獲2013和2008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通信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無線電協會無線電管理科學技術一等獎。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4篇獲獎,授權專利59項,1項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范淑琴

北京信息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

范淑琴,1978年1月出生,江西宜春人,博士學位,北京信息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獲得者。長期從事密碼基礎理論及應用技術研究,提出「Fan-Han」方法解決了密碼基礎理論中多個國際著名猜想和公開問題,在抗量子密碼基礎理論、算法設計和分析評估全流程取得系列重大創新,相關成果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年度項目成果巡禮,部分成果在國家重要領域信息安全中發揮重大作用。在ACM CCS、IEEE彙刊等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40餘篇,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中國數學會鍾家慶數學獎、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全國密碼算法設計競賽」一等獎2項等。

趙 凌

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研究員

趙凌,1980年6月出生,四川成都人,博士學位,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組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專項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以偏頭痛、慢性穩定性心絞痛、慢性頸痛等為對象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確證了針刺治療的有效性,為回答「穴位效應特異性是否存在」的國際學術爭議提供了高質量臨床證據。為偏頭痛、月經性頭痛等慢性疼痛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從腦結構到腦功能,從局部到全局腦網絡的神經影像學依據,促進了慢性疼痛臨床診療水平的提升。主持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等國家級、部省級項目10餘項,發表SCI論文80餘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

趙 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趙瑾,1976年4月出生,河南南陽人,博士學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教授。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致力於凝聚態體系激發態動力學的研究,發展了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並自主可控的激發態動力學第一性原理計算軟體Hefei-NAMD, 構建了可以同時從時間、空間、動量、能量、自旋等多個維度研究凝聚態體系激發態動力學的理論和程序框架,率先實現了自旋分辨的GW+realtimeBSE激子動力學,突破GW+BSE方法在含時動力學上的瓶頸,使固體激發態動力學可以準確包含多體效應。與國際上同類軟體相比,Hefei-NAMD是唯一能夠同時包含多體效應、自旋軌道耦合、電聲耦合的第一性原理計算軟體,已逐步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第一性原理激發態動力學計算軟體。發表SCI論文160餘篇。榮獲中科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姚 雯

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某中心研究員

姚雯,1982年4月出生,四川綿陽人,博士學位,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某中心研究員。長期從事飛行器系統智能設計優化與應用研究,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系統發展了飛行器不確定性多學科設計優化方法(UMDO),積極探索人工智慧與複雜系統設計優化的交叉融合前沿,面向飛行器設計數位化發展和重大型號研製實際需求,大力推動智能賦能先進設計優化的基礎理論創新、自主軟體攻關與工程應用落地。獲授權專利4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秦瑩瑩

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黨委書記、教授

秦瑩瑩,1977年11月出生,山東棗莊人,博士學位,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黨委書記、教授。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等。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項目。長期致力於提高女性生殖健康與防治出生缺陷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創性成果,為臨床精準診療提供科學依據。揭示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致病新機制,建立中國女性卵巢儲備評估體系,創新卵泡體內、體外激活干預策略,開展高水平多中心臨床研究,提供胚胎植入前非整倍體檢測臨床應用的循證醫學I級證據。先後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樹蘭醫學青年獎等。發表SCI論文近70篇。

徐文淵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

徐文淵,1976年5月出生,浙江杭州人,博士學位,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物聯網安全領域研究,揭示「傳感器換能超限」脆弱性機理,構建了聲、光、電、磁等多物理場信號干擾換能過程模型,提出覆蓋攻擊信號多維信息的超限信號分析方法和檢測防護方法,研製了首套物聯網傳感器脆弱性檢測和防護工具箱,成果應用於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終端、自動駕駛汽車、智慧型手機等,覆蓋數億終端設備。發表論文120餘篇,合作出版網絡安全中英文專著2部。獲得中國電子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等獎勵。擔任網絡安全頂級會議NDSS 2022,2023年,USENIX Security 2024年大會聯合主席。

黃芊芊

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研究員

黃芊芊,1989年9月出生,江西峽江人,博士學位,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研究員。長期從事後摩爾時代集成電路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及其應用研究,連續多年在微電子器件領域頂級國際會議IEDM和VLSI上發表論文,相關成果被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指南引用,並與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和創新平台合作研製了世界上首個基於12英寸CMOS大生產線的超低功耗互補隧穿器件集成技術,在同一矽晶圓片上同時實現了性能優異的新型隧穿器件和標準CMOS器件的製備,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低功耗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榮獲科學探索獎、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IEEE電子器件學會青年成就獎等。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成電路 3~5 納米節點器件基礎問題研究」應急管理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擔任IEDM等國際會議TPC委員、《中國科學:信息科學》等期刊編委、IEEE EDS VLSI Technology & Circuits等技術委員會委員。已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已獲得國內授權專利50餘項、國際授權專利10餘項。

覃小紅

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覃小紅,1977年4月出生,湖北赤壁人,博士學位,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長期從事多維度微納米纖維集合體介質誘導成型理論與技術產業化的研究,突破了高品質微納米纖維宏量製備核心技術,創建了高品質靜電紡非織造材料從紡絲、鋪網到成型的產業化技術體系。以第一完成人獲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上海市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中國紡織學術大獎,中國紡聯科學技術獎特別貢獻獎-桑麻學者等。發表學術論文264篇,連續多年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5項,為合作企業新增經濟效益42億元。

焦麗芳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

焦麗芳,1976年10月出生,河北保定人,博士學位,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等項目。為應對日益加劇的能源和環境問題,面向國家雙碳戰略,長期致力於可再生清潔能源的高效儲存與催化轉化研究。設計高安全、長壽命、低成本鈉離子電池儲能體系,助力「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化學規模儲能」模式快速發展。質子交換膜電解水適配可再生能源波動性,開發低貴金屬載量、高活性、高穩定性酸性條件下性能優異的國產催化劑,實現可再生能源催化轉化,推動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發表SCI論文280餘篇,已獲得國內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獲得2019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擔任eScience、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編委,中產協靜電紡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科協代表,天津市十二次黨代會代表。

鄢俊敏

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鄢俊敏,1977年7月出生,四川簡陽人,博士學位,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與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科技部十四五「氫能技術」科技專項項目指南規劃專家。長期從事氫燃料電池車用儲氫材料的貴金屬高效利用及替代催化材料的研究。提出了高活性電催化合成氨催化材料設計原則,通過構建富含低配位Au原子的催化表面,實現了常溫常壓水溶液條件下電催化氮氣還原合成氨及Au的高效利用。初步闡明了甲酸放氫/CO2 轉換為甲酸催化材料活性低的制約因素和構效關係的內在本質,建立了普適性的材料設計新策略,獲得了系列高性能低金屬含量催化材料。發表SCI論文120篇。

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團隊獎獲得者基本情況

(以團隊名稱筆劃為序)

寧 淼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所副所長、研究員,大氣複合污染協同防控技術研究團隊負責人

該團隊以支撐國家藍天保衛戰決策為核心,重點研究「空氣品質預報預警-大氣污染精準溯源-管控效果快速評估」系統技術;動態高時空解析度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和快速量化響應技術、大氣環境容量核算技術、多領域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技術及政策工具;國家和重點區域中長期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路徑、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技術。研究成果直接應用於2項國家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轉化為40餘項國家規劃、方案、政策文件以及9項標準規範;產出論文150餘篇、榮獲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為我國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29微克/立方米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陳三桂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首艘自研特大型艦船結構研製設計團隊負責人

該團隊負責我國首艘自研特大型艦船船體結構的研製工作。先後創新突破了近百項船體結構設計關鍵技術,解決了數十項新研和特殊重大型設備的裝艦技術難題,設計的船體結構既輕又堅固,且形成了一整套特大型艦船船體結構設計方法和準則,為我國海軍武器裝備戰鬥力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獲得授權專利30餘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集團公司、工信部等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8項,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等。

胡新央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心臟功能重建團隊負責人

賀玉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產品首席專家、研究員,星載高精度時頻技術團隊負責人

該團隊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台星載銣原子鐘,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後續十餘年接力耕耘,持續攻關,先後完成高精度星載銣鍾、甚高精度星載銣鐘的研發並在軌批量應用。同時在導航信號生成、衛星時頻管理、星間時頻同步等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形成了技術先進、自主可控的星載時頻系統,有力支撐了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導航系統的建成。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總裝備部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一等獎、航天科技集團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十餘項獎勵,形成5項國家標準、航天行業標準及五院標準,獲得二十餘項技術發明專利。

董煥麗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創新團隊負責人

該團隊圍繞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開展研究,通過交叉融合和協同創新,致力於開發新材料、發現新功能與新機制、構建高性能有機光電器件,推動新應用和相關學科的發展。開發了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性能優異的有機光電材料體系,實現了有機光電材料的電荷輸運機制研究及功能調控的新突破,推動了高性能有機光電器件構築及相關產業化應用研究。團隊主持國家傑青、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中科院戰略性B類先導、中科院國際合作重點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40餘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科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等獎勵和榮譽。

「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者基本情況

(以姓氏筆劃為序)

於 彤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於 彤,1993年12月出生,吉林長春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是六元環無機能源材料的理論預測與智能化設計。結合模型、物理與化學驅動方法,預測了兼具高電子態密度和高載流子遷移率的六元環磷碳單層材料;闡明碳六元環對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電化學性能的調控規律,設計了高性能六元環鈦碳單層電極材料;提出並驗證了篩選高比能鋰硫電池催化材料的新判據。為電化學儲能材料的發展提供了新材料、新原理和新思路。發表SCI論文29篇,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博士後創新人才計劃、博士後面上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獲得吉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

帥惠萍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部門助理研究教授

帥惠萍,1990年1月出生,廣東廣州人,香港大學微生物學部門助理研究教授。研究領域是新發傳染病。長期專注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冠狀病毒1型及2型(SARSCoV-1,SARS-CoV-2)、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病毒(MERS-CoV)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烈性呼吸道病原體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自然》(Nature)雜誌首先報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複製能力以及致病性均弱於其他關注變異株,為奧密克戎變異株針對性的疫苗和治療藥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此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致病力逐漸減弱的演化路徑,警示全球仍需加強對新冠病毒的監測與防控。在國內及國際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6篇。

劉思聰

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

劉思聰,1992年3月出生,陝西西安人,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是移動嵌入式智能,人機物融合群智計算。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科學解決泛在終端資源受限異構與應用高性能需求矛盾。提出邊端情境自適應深度模型壓縮算法框架;間歇性循環感知與輕量化深度計算一體的移動聲音感知方法;基於隱私對抗深度模型的移動數據隱私保護機制,有效提高數據特徵編碼可用性與隱私性綜合性能。出版專著/教材2部。曾獲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A類會議ACM UbiComp傑出論文獎、國際計算機學會嵌入式系統專業委員會(ACM SIGBED)中國優博、ACM西安優博、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特等獎、一等獎。

李雪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研究員

李雪梅,1989年9月出生,安徽阜陽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研究員。研究領域是二維材料表界面物理力學。開發了大面積高質量原子層厚氮化硼的可控制備及干法轉移技術,將減摩、抗氧、耐高溫塗層推至了單原子層極限;揭示了原子層厚材料對固液界面相互作用的屏蔽作用,釐清了其潤濕性與基底材料的關聯規律;發現了系列基於二維材料固液界面相互作用的能量轉換效應,實現了輸出電壓從毫伏到千伏六個量級的提升,賦予原子層厚塗層智能特性,協作提出了「水伏效應」的概念。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基金等項目。獲力學學科優博、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宋 哲

北京理工大學在讀博士

宋 哲,1987年8月出生,湖南株洲人,北京理工大學在讀博士。研究領域是衛星通信、數據鏈。主持研製衛星通信陣列並行測量儀、衛星通信陣列時延測量儀等裝置,滿足了天通、北斗等多個國家重大型號的研製急需。參與空軍某數據鏈端機研製和飛行驗證試驗,兩次試飛均取得圓滿成功,參與我國火箭軍數據鏈體制論證工作,提出多項關鍵技術應用於我軍第一款某型飛行器數據鏈端機中,火箭軍裝備部出具應用證明,參與陸軍某型無人平台數據鏈端機研製,在「跨越險阻2018」第三屆路上無人系統挑戰賽和陸軍某重大演習活動中發揮關鍵作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張 茜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張 茜,1994年1月出生,重慶永川人,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領域是線粒體應激與衰老。首次發現Wnt信號通路介導組織間線粒體應激反應的交流,首次發現線粒體DNA拷貝數增加的跨代遺傳效應及機制。為線粒體功能的組織間調控,及其對於個體和群體響應環境的適應性變化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證據。相關工作發表在細胞(Cell)、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細胞報告(Cell Reports)等雜誌。獲評中國科學院優秀畢業生,入選2021年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博士後面上項目。

暢 丹

浙江大學博士後

暢 丹,1994年3月出生,山西運城人,浙江大學博士後。研究領域是納米碳材料的可逆組裝及應用。從氧化石墨烯二維大分子的基本物化性質出發,首次發現了氧化石墨烯宏觀材料的精確可逆融合與分裂性質,提出了組裝過程中的變形機理,發展了可逆組裝在高性能結構材料設計、可控釋放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重要的原創性突破。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等發表論文,獲得中國、美國發明專利授權2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結構功能一體化石墨烯纖維基礎研究等。曾獲浙江省化學會創新獎、竺可楨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

秦旻華

復旦大學博士後

秦旻華,1993年8月出生,江蘇南通人,復旦大學博士後。研究領域是年代際氣候變化,一直從事海溫年代際變化的機理和氣候影響的研究工作。揭示了氣候系統內部變率和外強迫對北大西洋海溫多年代際變化的影響,認識了全球變暖背景下北大西洋海溫多年代際變化特徵及其與全球氣候的聯繫,發現了太平洋年代際振盪對中國北方降水的影響。入選2022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榮獲2022年中國氣象學會大氣科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22年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多項科研項目。

高 群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後

高 群,1992年3月出生,山東淄博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後。研究領域是土壤微生物。所開發的基於微生物功能基因的新型碳庫模型分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推動了微觀微生物組學與宏觀氣候變化生態學的融合,作為骨幹成員完成了多項土壤微生物學相關課題,包括我國典型農田土壤微生物分布格局、溫帶草原土壤微生物對多氣候變化因子的響應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青年托舉人才項目資助、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後面上項目共5項,作為項目骨幹參與國際合作項目、中科院戰略先導專項等共計10餘項。發表SCI論文25篇。入選中國科協第六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韓 露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博士後

韓 露,1994年1月出生,江蘇無錫人,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博士後。研究領域是氧化物薄膜與界面的量子現象及其調控。在矽基片上集成高密度極性拓撲疇並實現其可逆阻態調控,將鈣鈦礦氧化物鐵電/介電自支撐雙層結構與矽基片進行集成,獲得了高密度的鐵電拓撲納米疇,並實現其阻態在外電場下的可逆調控,展示了製備鈣鈦礦氧化物二維功能單元並以此進行堆疊以獲得人工設計新材料與新性能的可行性。

來源/全國婦聯宣傳部

編輯/廖芸卿

2023年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