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光返照的《灌籃高手》,告別舊時代的Last Dance

蹦迪班長 發佈 2024-01-04T22:43:36.012908+00:00

4月20日,《灌籃高手》大電影開始在全國各地上映,地推力度可以說「史無前例」。在杭州,核心商區的巨大電子屏,閃現這部動畫電影的宣傳視頻,氣勢磅礴。

4月20日,《灌籃高手》大電影開始在全國各地上映,地推力度可以說「史無前例」。


在杭州,核心商區的巨大電子屏,閃現這部動畫電影的宣傳視頻,氣勢磅礴。不少路人為之駐足,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刻。



從90年代開始追《灌籃高手》的一代人,迎來一個專屬於他們的狂歡節。


這部完結於少年時期的動漫,在他們人到中年或是准中年的時候,終於再次相見。而這次重逢,跨越了二十多年——《灌籃高手》漫畫完結,已經是1996年的事了。


然而為之動容的同時,我又隱隱覺得眼前的場景有些突兀,有些不合時宜。


乍一想這種感受的來由,或許是因為「過了26年,除了櫻木花道依然16歲,其他的全變了」。


最明顯的當然是當年追動畫的人,自身的人生狀態已然巨變。一位當媽多年的好友就感嘆「我五六年級看的,現在要帶親生的五六年級小學生去看了.....」



一代人面臨的外部境遇,也是天翻地覆。20多年前,我們這些獨生子女是主流報導中「溫室里的花朵」「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如今,在職場歷經十幾年毒打,甚至落下一些慢性疾病的我們,卻陷入「35歲以上人士被拒絕聘用」的職業危機。


不過細想更深層的原因,更在於時代氛圍的劇變。


一部開始於90年代的日本動畫,怎麼就在2023年的中國街頭做起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我懷疑每一個能感受到時代大潮變化的人,此時的觀感都會帶有幾分突兀,覺得它不合時宜——在民族主義屢屢主導集體情緒的這些年裡,眼前的一切,太像是舊時代的迴光返照。



它當然絢爛至極,卻更像是一場遲來的告別典禮,在已經不屬於自己的場地里,獻上曲終人散之後的Last Dance。


如果說《阿童木》在70年代末的引進,標誌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那當年的「新時代」經歷四十多年的歷程後,已然變舊。


而《灌籃高手》大電影在2023年的上映,則讓我有和舊時代重逢再作別的感覺。


判斷一個時代有沒有變舊的關鍵,不在於時間流逝,而在於集體觀念的變化:對於同樣一件事,給出的評價已經完全不同。


當年被年輕人嫌棄的「廳局風穿搭」,如今成了靠譜、安心的存在;曾經的「睜眼看世界」,眼下怕是會被定性成「文化入侵」;就連性取向的不同,都已經被扣上「生活西化」的帽子。一度被推崇的諸多現代觀念,更是早已被諧音字污名得骯髒無比。


不願「與時俱進」的人,比如我,自然也就成了舊時代的遺老。而曾經讓一個遺老喜愛得不行,甚至影響了他人生觀念的動畫,在新新時代里突然引發了集體狂歡,怎能不讓他覺得穿越、覺得突兀呢?


可以肯定,已經和新時期相處甚歡的人,不僅不會和我有一樣的感覺,還會覺得我矯情。這並不奇怪,適應新環境的人,痛感自然會消失。我為他們感到高興,他們成功戰勝了自己,愛上了新新年代。


倒是柯南大電影因為CP之爭而遭遇舉報這種事,會讓我覺得很自然——


這才是2023年的簡中,一個美麗新世界該有的、必然會上演的事件嘛!



當然,舊時代在我眼裡也不全是美麗。


壓抑人性的頑固勢力,在那些年裡依然強大。只不過那個時代總是會出現裂縫,湧現幫助我們對抗、消解他們,讓他們顯得無聊無趣的美好事物,繼而沒有讓那個時代的孩子被保守觀念所支配,並沉澱下諸多帶有人文色彩的集體情結。


在90年代不避諱乃至展現中學生美好愛情的《灌籃高手》,便是其中之一。


當年它曾消解著「老封建」們對少年們的壓制與規訓,如今它又成為舊時代的迴響,提醒我們曾擁有過的一切。


1.


成長於九十年代的一代人,看過的動畫為數眾多,但不是每部動畫都能成為集體情懷。時間流逝,很多動畫不過是成了一個名字,而一些動畫則沉澱為情結。



其中和青春「勾結」得最為緊密的,毫無疑問是《灌籃高手》。這種勾結會讓主題曲《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一響,很多人內心的DNA就會隨之一動,熟悉的一切全都回來了。


可這樣的獨特存在,也恰恰是因為當年講愛情、友情和成長的青春題材動畫實在稀缺。


2004年,14歲的少年作家吳子尤寫到:「很少有人給我們這種兒童到青年過渡時期的人準備什麼,聽歌我們得和大學生們擠,看書看電視就更缺乏針對我們這一年齡段的作品。少兒頻道該改名叫幼兒頻道。」


這番話,道破了「前青春題材」作品在國內的長時間缺失。特別是適合前青少年期,也就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學生看的國產動畫,更是寥寥無幾。



而《灌籃高手》恰好彌補了少年們的精神娛樂空白。即便在當時大火的日本動漫,比如《龍珠》《聖鬥士》《幽游白書》,也都帶有強烈的奇幻性質。相比之下,它的故事是最可能發生在現實的。它的舞台不是天下第一武道會,也不是黃道十二宮,而是每個少年都會經歷的高中校園,主角也是一群十六七歲的高中生,足夠有代入感。


更難得的是,它可以幫助少年們感知何為真正的成長,並多多少少消解一些外部環境的壓抑。



在它講述的故事裡,「中學時代的愛情」不再是老師和家長嘴中的禁忌,而是一切故事的開端,是主角得以從不靠譜變得成熟的關鍵。




對於被期待成為「做題家」的少年們,它展示了青春主題的豐富多彩,遠遠不只有考試成績。那裡有鐵男和三井的真摯友情,有湘北差生軍團憑藉籃球收穫的蛻變。而三井壽浪子回頭的劇情,更是有著展現青春期成長困境的寶貴意義。



此外,赤木剛憲未能進入體育大學,湘北沒有進入全國八強等等不圓滿,也讓少年們知道,成長的關鍵不在於結果,而在於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的過程中。


總之,它通過精彩故事傳達出的對青春、情感、成長的理解,和主流教育對少年們的規訓截然不同。



這樣的獨特存在,很難不成為一代人的青春情懷。


但這樣的「獨特」,也凸顯青春題材動畫的極度稀缺。想獲得更深入的青春情感啟蒙,一部《灌籃高手》遠遠不夠。


特別是對於男孩們來說,單一的男性視角故事,無法彌補他們對於異性心理的認知空白。櫻木花道這個莽撞直男的50次表白,更像是井上雄彥隨意開的玩笑。



何況我們這些十二三歲的小直男,正處於內心沒有盔甲也沒有軟肋的年齡,不會把重點話題放到劇中的情感線上,倒是格外羨慕鐵男和三井的兄弟情,並且會為各個角色的武力值誰高討論小半天。這種直男氣息濃重的認知,會給我們的成長留下很多缺失。



所以從「青春啟蒙」這個角度講,我當然羨慕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少年們,只要他們願意探索,就會擁有豐富得多的選擇。而能夠助力他們青春期成長的作品也多得多。


比如在2019年大火的《想見你》,就是一部涉及中學生情感和成長的佳作。編劇提供了女性視角,讓想跳脫「直男思維」的男生也可以獲益匪淺。男二莫俊傑敢於表達自己的愛,告訴對方「我想成為那個懂你的人,那個能在乎你心裡在想什麼的人」,同時又不急於結果,而是把一切交給時間。寥寥幾句台詞,就傳達出了更為成熟的情感觀念。



相比之下,90年代,很多直男的青春里只有一部《灌籃高手》,這便是時代造成的局限。


2.


然而,成長於90年代以及世紀初,又有著時代帶來的獨特幸運。


那就是時代潮流會帶來諸多外部的新事物,以及內部誕生的敢為天下先的人和事。它們的湧現,未必都在主流的計劃里,流行的速度也往往超過主流的反應,因此有機會給很多人烙印下寶貴的價值取向。比如相信人性不是非黑即白,堅信開放和多元是人類文明的前行方向。


以痞子口語寫小說的王朔,專播西方電影電視劇的正大劇場,「不好好唱歌」的搖滾歌手,拿領導開涮的《我愛我家》,揭露型報導占比過半的新聞節目和報紙,挑戰應試教育的「新概念」作家,塑造鬼靈精怪女孩形象的《還珠格格》,殺馬特的啟蒙者HOT,「口齒不清」的周杰倫,帶來全新史觀的《走向共和》,揭露戒網癮學校黑幕的柴靜,大聊同性戀的《鏘鏘三人行》......太多事物出現的時候,都衝擊著當時的保守觀念,卻格外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而在如今這個新新年代,部分上述事物已經成為被批判的對象,是要被打倒的存在了。所以「舊時代的孩子」,也必然不合時宜,格格不入。


而《灌籃高手》的熱播時期,也是在韓流來襲之前,日本流行文化在國內的高峰期。這個高峰不只體現在現象級作品眾多,更在於它們深深影響了一代人的人生態度——這也是為什麼多年之後,這些作品會成為時代標誌。


情竇未開的小學生們追《灌籃高手》,試圖理解赤木晴子對流川楓和櫻木花道的不同情感時,比他們大幾歲的中學生們,則在整個90年代不斷在地方台重播的《東京愛情故事》裡,獲得了更觸及靈魂的情感啟蒙,決定在未來尋找自己的赤名莉香,或者乾脆成為赤名莉香。



不論他們是否最後做到,但一個人在內心「相信什麼」,會對他的人生觀產生重要影響——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只要心底想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90年代或是世紀初,我們就還是那個年代的孩子。


而當年追逐這些作品的過程,也讓我生長出濃重的「普羅米修斯」情結。


1998年夏天,小學五年級即將結束前,我和幾個同學在家裡一起看了《灌籃高手》的動畫大結局。


結束的畫面,是赤木帶著湘北全隊,在JR車站高喊「稱霸全國」的熱血口號。



由於這個大結局挖了一個全國大賽的坑,以至於我在想第二天的同一時間,會不會播《灌籃高手》續集。


於是第二天的同一時間,我坐在電視機前痴痴地等,結果沒有奇蹟。


不過這並未影響我續上全國大賽的劇情。班裡一個好友,對我的文娛生活扮演著百年孤獨里吉普賽人一樣的角色,他告訴我,全國大賽的劇情,在《灌籃高手》漫畫裡可以看到。


此後,縣城裡的小書店、小書攤,經常閃現我的身影。我特意搜集《灌籃高手》的全國大賽卷。由於小書攤上的漫畫多為二手,所以能不能碰見我想要的,基本看人品。



當年,正是這些售賣二手書刊,漫畫的書攤、報刊亭的老闆,在我所在的縣城裡,扮演著普羅米修斯一樣的「盜火者」角色。我們格外珍惜他們的存在,對於我和大多數同齡人來說,縣城可以沒有領導,但不能沒有這些老闆。他們往往也是愛好者,會給我們介紹更為小眾的作品,我們之間形成了一個默契的亞文化聯盟,超越了單純的買賣關係。


如今,這種攜手避開主流,營造另一方天地的情結也成了舊時代的存在。洶湧澎湃著的,是敢於吞噬一切的後浪。



《灌籃高手》大電影上映前幾天,「大學生『偷盤哥』白嫖《生化危機4重置版》」的事件,再次宣示著全新力量的存在。電影上映後,柯南大電影又因CP粉之間的糾紛而遭遇舉報。



兩個事件,都足以告訴我們這些老頑固,「大人,時代變了」。


但這一次,保守的,壓抑他人的,不再是年長的一代。


媒體人「新聞哥」就感嘆:小時候和老封建作鬥爭,老了和小封建做鬥爭,一輩子都在和封建作鬥爭。


二十多年前所有中國少年都在追《灌籃高手》的日子,當時只道是尋常。再回首,才發現那或許是在一個特別的年代裡,偶然得之的幸運。



所以,如果你也感覺到內心的諸多想法不合時宜,和時代的新變化經常發生碰撞,還與後浪們互相看不順眼,那麼我想恭喜你,這就對了——


當年那個追《灌籃高手》的少年,並未離你遠去。舊時代饋贈給你的幸運禮物,依然沒有過期。


和它好好道個別,祝我們後會有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