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區小孟鎮:生薑合作社帶領群眾致富

大衆日報 發佈 2024-01-05T02:34:50.669342+00:00

臨近穀雨時節,濟寧市兗州區小孟鎮北門村生薑田裡,村民在忙碌著栽種生薑。「去年生薑大豐收,畝產達到12000多斤,我在合作社託管了8畝,賣了20多萬元。今年準備多種幾畝。」北門村村民吳宗華樂得合不攏嘴。

臨近穀雨時節,濟寧市兗州區小孟鎮北門村生薑田裡,村民在忙碌著栽種生薑。

「去年生薑大豐收,畝產達到12000多斤,我在合作社託管了8畝,賣了20多萬元。今年準備多種幾畝。」北門村村民吳宗華樂得合不攏嘴。

近年來,兗州區小孟鎮創新構建「黨組織牽頭、合作社主導、群眾廣泛參與」的生薑全產業鏈託管種植新模式,激活土地、產業等關鍵要素,走出了一條強村富農新路子。

村民王秀芳以前種過生薑,苦於沒技術,不會管理,沒有銷路,一直沒什麼起色,「單打獨鬥,幹什麼都難。」2019年,北門村成立北盛農業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卞傳芹帶頭流轉土地100餘畝,發展王秀芳在內的社員56戶,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薑種植模式,為農戶提供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服務,制定《生薑標準化高產技術操作流程》,實現品種、育苗、田管、加工、銷售「五個統一」。

合作社負責人於連松介紹:「我們與實力強的進出口貿易公司開展深度合作,與外地倉儲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本地商超簽訂長期購銷合同,建成冷藏地窖和冷庫,配套購置洗姜生產線,打造了集『種植、加工、銷售、倉儲、出口』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合作社提供「村集體集中流轉+集中託管」「個人耕種+技術託管」「合作社培育+定點託管」「訂單農業+定量託管」4種託管服務模式,充分滿足農民需求。

「接受全程託管的種植戶,成本降低的同時,畝均增產達到8%,綜合效益提升15%。」於連松說,合作社與中化集團大成特肥達成合作,定期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組建「姜託管」專家團,通過「姜田課堂」、視頻連線等方式,提供技術指導和智力服務;對接山東農業大學、省農技推廣中心等科研機構,對質量控制、病蟲害防治等環節開展研究,為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生薑種植模式提供技術支持。

目前,北盛農業專業合作社託管土地500餘畝,2022年實現經營收入350餘萬元,帶動村集體和村民致富增收140餘萬元。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呂光社 通訊員 李海波 吳子秀 報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