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醫學成就與進展發布,下一個中國諾獎或出現?

大河健康報 發佈 2024-01-05T17:25:03.870768+00:00

2023年4月1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在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和《中國2022年度重要醫學進展》。

2023年4月1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在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和《中國2022年度重要醫學進展》(名單附後)。
梳理發現,今年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連續第三年發布《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連續第四年發布《中國年度重要醫學進展》

《中國2022年度重要醫學進展》的評選將基於期刊的學科分類細化至基於論文進行學科分類,實現對文獻更準確的歸類;創新性提出基於分學部(領域)拐點計算的量化遴選方法,儘可能在量化計算階段充分體現各領域差異。
根據成就榜單,入選《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的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發明的血漿DNA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王辰院士、詹慶元、商鳴宇等的創立序貫通氣新療法及急性肺損傷干預新策略以及胡盛壽院士、陳琛、余順周等的創建第三代全磁懸浮式人工心

31項中國2022年度重要醫學進展臨床醫學領域7項

• 晚期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接受特瑞普利單抗聯合紫杉醇+順鉑治療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 證實機械取栓術後標準降壓治療優於強化降壓治療• 口服甲基潑尼松龍可改善高進展風險IgA腎病患者預後• 證實信迪利單抗聯合一線治療可改善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預後• 證實體外循環心血管手術圍術期氨甲環酸高劑量給藥優於低劑量• 證實症狀性重度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使用支架聯合藥物治療不優於單純藥物治療• 證實比伐蘆定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中優於肝素

口腔醫學領域4項

• 揭示通過氧離子注入增加纖連蛋白結構域吸引力提高鈦表面的細胞粘附力機制

• 通過製備新型納米顆粒預防種植體周圍炎• 構建頭頸部鱗狀細胞癌藥物基因組圖譜• 揭示pH敏感納米粒子對抑制口腔生物膜的影響

基礎醫學與生物學領域8項

• 通過化學小分子誘導實現人成體細胞轉變為多潛能幹細胞

• 揭示抑鬱症「單胺假說」新藥物靶點機制• 揭示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1(ASGR1)高效外排膽固醇的機制• 揭示並解析了機械力感知過程及生物電信號轉化機制• 研發全新一代CAR-T技術提升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緩解率• 構建首個人類早期胚胎發育時空翻譯圖譜揭示合子基因組激活新機制• 揭示奧密克戎突變株對9種中和抗體藥物的影響• 揭示皮膚共生菌代謝產生的苯乙酮在促進蚊媒病毒感染宿主中的關鍵作用

藥學領域2項

• 我國自主研發的重組人源抗狂犬病毒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

• 原創天然藥物淫羊藿素軟膠囊獲批上市

衛生健康與環境領域5項

• 基於隨訪數據揭示新冠病毒病住院患者遠期免疫特徵及臨床結局

• 更新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和血管內治療率數據• 證實吸菸和使用固體燃料烹飪是肝癌獨立危險因素• 大規模隊列研究證實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肝癌風險• 大規模隊列研究揭示一次性低劑量CT肺癌篩查的有效性

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領域5項

• 超導磁體5.0T磁共振成像系統獲批

• 首台國產質子治療系統獲批• 雙通道可充電植入式腦深部電刺激脈衝發生器套件獲批• 血管內成像設備獲批• 利用AI提升時間分辨冷凍電鏡分析精度

繼屠呦呦後

他或是下一個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人?

本年度入選《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的第一項成就,是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盧煜明發明的血漿DNA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
此前,2022年9月,盧煜明憑該項技術獲得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2022年度拉斯克醫學獎。


這個前沿領域,幾乎完全是由一個人開拓出來的。1997年,盧煜明作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頂刊《柳葉刀》(Lancet)發表論文《Presence of fetal DNA in maternal plasma and serum(在孕婦血漿中檢測到胎兒DNA》。
這篇論文至今被引用超過了2200次。


被譽為「無創產前診斷之父」的盧煜明,其研發的產前無創DNA技術是基於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DNA的發現。從此,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僅需採取孕婦靜脈血,利用新一代DNA測序技術對母體外周血漿中的游離DNA片段(包含胎兒游離DNA)進行測序,並將測序結果進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從中得到胎兒的遺傳信息,從而檢測胎兒是否患三大染色體疾病。

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之前,主要依靠羊水穿刺獲取胎兒的遺傳信息,而羊水穿刺會造成將近的1%孕婦流產

相比於羊水穿刺技術,產前無創DNA技術使數百萬婦女及其胎兒的產前檢查更加安全,且準確率超99%。

拉斯克醫學獎是醫學界中僅次於諾貝爾獎的一項大獎,至今有95位拉斯克醫學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比例占25%,單是過去4年的諾貝爾獎獲獎者中,就有7位曾獲拉斯克醫學獎。
此獎項成立75年來以來,盧煜明是第五位獲獎的華人。此前的幾位華人獲獎者分別是1962年獲獎的李卓皓、1972年的李敏求、1991年的「基因診斷之父」簡悅威及2011年的中國首位諾貝爾獎獲獎者屠呦呦。
其中,盧煜明是2015年後繼屠呦呦以外,唯一以中國為研究基地的拉斯克醫學獎得獎者。
盧煜明1963年出生於香港,祖籍潮州,媽媽是一名音樂老師,爸爸是一名精神科醫師。
2016年,湯森路透將在科學界頗有知名度的「引文桂冠獎」授予了盧煜明,他由此也被廣泛認為是諾貝爾化學獎的熱門人物。業界人士刁博由此分析,盧煜明已經獲得了未來科學大獎、突破獎、復旦-中植科學獎等大獎,近幾年來一直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熱門人選。


刁博由此預測:五年之內,盧煜明會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我是懷著十分謙卑的心態來接受這個獎項。」盧煜明曾表示。

盧煜明說,他是土生土長的香港科學家,在香港本地做了25年的研究工作。這次獲獎也證明了,我們基於本土做的科研成果是能影響世界的。
我就像是一個科學旅途中的旅人,去一些我從未去過的地方,才有可能成為第一個看到 『某些風景』 的那個人。」盧煜明曾經這樣說。「成為第二名,就意味著成為失敗者中的第一名。」
他總是想成為第一個看見的那個人。
「很幸運我很早便開始了這項研究工作,且在完成該項科研任務時我也仍未退休。」盧煜明坦言,研究過程大概需要20年的時間,上世紀80年代中,他進入牛津大學進行臨床醫學的修讀。當時,盧煜明思考能否將PCR技術應用到產前檢測。


在前8年研究中,「我試圖找到來自循環胎兒有核細胞的遺傳信號。」盧煜明回憶當年的情況時說,「然而,由於這種胎兒細胞太稀少了,我無法獲得可靠和一貫的信號。」
這是一個始終困擾著他的巨大問題。1997年,他接受香港中文大學的邀請回到香港授課,並打算將此前的研究推翻重做。
1996年9月,盧煜明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看到兩篇文章,發現癌細胞會把DNA釋放到癌症病人的血漿和血清中。
這個發現讓盧煜明眼前一亮:我就在想了,這個胎兒其實同癌細胞也有一點相似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切入性」。還有我想,我做了醫生那麼多年,我還沒見過一個癌症有胎兒那麼大,因為胎兒出生的時候,可能很大,沒見過癌症有那麼大。因此我就在想,如果一個很小的腫瘤可以釋放DNA,我們看得見。那麼,這個大的胎兒釋放的DNA應該更能看見了。
在血液中,50% 的體積是血細胞,另外的 50% 是則是血漿,這一研究的關鍵突破就是將焦點從血細胞轉移到了血漿,所需要的診斷信息就藏在孕婦血液中在細胞外浮游的胎兒 DNA 里。
胎兒的 DNA 片段就如同無線電聊天的片段一樣,會在母體的血液中循環。
儘管在分娩之後短短的兩個小時內,母體血液中此前存在的胎兒 DNA 便會立刻消失,但這並不對產前診斷有影響。
之後,盧煜明開始在游離的母親血漿里尋找胚胎DNA。在一次加熱泡麵的過程中,熱量給予了他靈感。

在我第一次操作檢測游離的胎兒DNA時,我把血漿煮了煮,然後取用很少量的 『湯』 來做PCR。這跟我煮泡麵的過程是相似的。」盧煜明說。

他開始嘗試加熱血漿,期間滅活了可能會影響DNA檢測的蛋白質,再通過離心和吸取上清,提取出最終的DNA樣本,成功地在母體血漿中檢測到了胎兒DNA。
2011年後,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正式進入臨床應用,主要用於檢測唐氏綜合徵和其他染色體異常。

王辰院士和胡盛壽院士領銜的項目

入選《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

另兩項本年度入選《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的,是來自於王辰院士、詹慶元、商鳴宇等的創立序貫通氣新療法及急性肺損傷干預新策略,以及胡盛壽院士、陳琛、余順周等的創建第三代全磁懸浮式人工心臟。

他們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小第三代全磁懸浮式人工心臟,填補了國內人工心臟產品領域空白,攻克高端醫療器械技術行業卡脖子難題,被國內外譽為「全球最佳臨床實績」。

主要完成單位除了胡盛壽院士任院長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之外,還有兩家企業:蘇州同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深圳核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而在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領域2022年度的重要醫學進展中,也出現多家企業的身影,體現了醫工結合的新趨勢:
超導磁體5.0T磁共振成像系統獲批註冊人名稱: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 磁共振成像系統,國械注准20223061141
首台國產質子治療系統獲批註冊人名稱:上海艾普強粒子設備有限公司。產品:質子治療系統,國械注准20223051290。

雙通道可充電植入式腦深部電刺激脈衝發生器套件獲批

註冊人名稱: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產品:雙通道可充電植入式腦深部電刺激脈衝發生器套件,國械注准20223120085。
血管內成像設備獲批註冊人名稱:全景恆升 (北京) 科學技術有限公司產品:血管內成像設備,國械注准20223060642。


來源 健康界 中國醫院院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