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恢復錦衣衛?

太宗悅史 發佈 2024-01-06T03:48:36.456411+00:00

朱元璋廢除錦衣衛,明顯是錦衣衛有問題,那為什麼朱棣又要恢復錦衣衛呢?在現如今的人看來,錦衣衛就是一個臭名昭著的特務機構,但原本的錦衣衛卻並非如此。

創建錦衣衛的明朝皇帝是朱元璋,而廢除錦衣衛的明朝皇帝也是朱元璋。朱元璋廢除錦衣衛,明顯是錦衣衛有問題,那為什麼朱棣又要恢復錦衣衛呢?因為逼不得已。

在現如今的人看來,錦衣衛就是一個臭名昭著的特務機構,但原本的錦衣衛卻並非如此。

原本的錦衣衛是皇帝的二十六親衛之一,主管的是皇帝的保衛工作以及文武百官的上朝禮儀。但為什麼後來會變成特務機構呢?因為政治需要。

洪武二十四年,太子朱標去世,接替太子之位的是朱標的兒子朱允炆。

朱允炆的上位,迫使朱元璋不得不想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朱家江山到底穩不穩固?為什麼會想這種問題呢?

因為朱允炆與朱標不同,朱標出生於至正十五年,早在朱元璋開國期間就已經跟隨在朱元璋的身邊,經歷過開國的那一段腥風血雨。

而他的老師更是明朝開國第一大儒宋濂,明朝開國第一文臣李善長,明朝開國第一武將徐達。

在這種環境裡長大的朱標,朱元璋將江山交給他,沒有任何的憂慮,但朱允炆則不一樣。

朱允炆出生於洪武十年,此時的明朝已經開國,他接受的教育也與其他歷朝歷代皇子接受的教育一樣,是傳統的儒家教育。

而他生活的環境,無非就是皇宮。這也就導致朱允炆生性軟弱無知。

軟弱到了什麼程度呢?朱棣拍他的肩膀,他竟然不敢有任何的反抗舉動。

要知道,朱棣雖然身為他的叔叔,但是皇室可不講這一套,畢竟皇室要講這一套的話,每一任新皇帝豈不是都有一大堆要尊敬的人。

因為他的爺爺、父親都是皇帝,妻妾成群,輩分在他之上的肯定不少,這皇帝,他該怎麼當?

要知道,當年還是太子的漢景帝與吳王的世子劉賢下棋時,只是因為與劉賢爆發爭執,當即抄起棋盤,往著劉賢的腦袋就是一擊,要了劉賢的命,我堂堂的太子,豈是你一個世子能夠挑釁的?

就算當時的朱允炆一巴掌扇在朱棣的臉上,他也是對的那一方,但是他卻不敢。

軟弱也就算了,他還無知,從削藩上面就可以看得出來。

其實如果他有先見之明的話,靖難之役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新君繼位,藩王肯定要見一面新君的,如果他在此時將朱棣拿下,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靖難之役。

要知道,從一開始,朱棣就是他唯一的重點關注對象。因為眾多藩王只有朱棣一個人挑釁過他,而且朱棣還有造反的資本。

明朝的藩王大部分都在內地,而朱元璋將藩王分封到各地的目地,是為了防止蒙古南下。

既然在內地,那麼兵馬的數量肯定不會多到哪裡去,最多的也就只有五萬左右的大軍。而身處邊境的九位藩王個個擁兵自重,其中最重的莫過於朱棣。

其他的藩王最多也就是擁兵不到十萬,而他呢?擁兵整整十幾萬,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第一,他駐守的北平太過於重要,正對著蒙古,如果遭遇打擊的話,一定是第一個被打擊對象。

第二,他的軍事能力是眾多兄弟中最突出的,洪武二十三年,不費一兵一卒降伏北元太尉乃耳不花。

為什麼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呢?因為他將乃耳不花包圍。

乃耳不花那麼容易被包圍嗎?不是,因為當時正處寒冬,乃耳不花根本沒有想到朱棣敢冒著寒冬進軍。

而與朱棣一同進軍的晉王只在蒙古繞了幾圈就撤退,沒有任何的成果,要說成果的話,那就是襯托出朱棣的強悍。

送上門的獵物,朱允炆都不懂得抓進籠子裡,要指望他削藩成功,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就以朱允炆的性格而言,朱元璋不設立錦衣衛都不行,因為朱允炆連一個朱棣都壓不住,更何況跟隨朱元璋一同開國的文臣武將。

無論皇帝是否無能,在其他的人看來,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甚至有個別的人見到皇帝還會嚇到腿發軟。因為在傳統的思想里,皇帝僅次於天。

但在開國功臣看來,卻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曾經是皇帝最親近的人,知道皇帝也就是個普通人,皇帝在他們的眼中沒有任何的威嚴。

他們之所以臣服於皇帝,只是因為皇帝手中的權力。

要是皇帝無能的話,他們會幹什麼呢?會造反,畢竟皇帝這個位置是令無數人嚮往的存在。

而朱元璋靠著一個破碗發家,比歷代帝王都清楚江山的來之不易,因此,絕對不允許他的江山有任何的不安定因素。

屠殺功臣最需要的是罪名,總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就對功臣進行屠殺,而罪名要去哪裡找呢?指望三法司,也就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們是公開的司法部門,倘若叫他們栽贓陷害的話,不到一天的時間,滿朝上下,人盡皆知,而自己一個人又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因此,必須要創建一個特務機構,這個特務機構不但負責抓,負責審,還負責栽贓陷害,錦衣衛就是不二之選。

因為錦衣衛原本就是朱元璋的親衛,只對朱元璋負責,保密性相當的好。

而且由於平日裡的主要工作不是保護朱元璋,就是監督群臣的儀容儀表,原本在群臣的心裡就有一定的威嚴。

事實證明,朱元璋是對的,胡惟庸案、藍玉案,都是一個個明顯的例子。

只要抓到錦衣衛,無論朱元璋想要哪一個人死,錦衣衛都能夠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因為到了錦衣衛,可不是說你的骨頭硬就能夠逃過一劫,就算你的骨頭硬,也必須死。因為罪狀口供錦衣衛早已預備好,等待的只是簽字畫押。

一個人按不住你,難道一百個人還按不住你嗎?骨頭硬,反而還會白白受罪。

要不然胡維庸案、藍玉案前後牽扯到的人數也不會高達將近五萬,試問一下,歷朝歷代別說不造反的案件,就算是造反的案件,牽扯的人又可曾高達過一萬?

朱元璋此舉明顯就是在屠殺無辜,而錦衣衛在其中出了大力。

「而上時時有所誅殺,或下鎮撫司雜治,取詔行,得毋徑法曹。其祿秩名號,無以越異諸軍也,乃勢則奕奕,不啻過之。」——《錦衣志》


既然錦衣衛如此好用,朱元璋為什麼要廢除錦衣衛呢?因為錦衣衛作為直屬於皇帝的特務機構,地位在三法司之上,如果持續使用錦衣衛的話,還要法律幹嘛?還要三法司幹嘛?

一個國家要是法律變得如同一張廢紙的話,豈還會有秩序,而沒有秩序,又豈會有和平。

因此,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撤銷錦衣衛作為特務機構的身份,恢復成原樣。

為了表明再也不啟用錦衣衛,還特地在公共場合將錦衣衛的各種刑具全部燒掉,但他千算萬算都沒有想到,他的兒子朱棣又恢復了錦衣衛。

朱棣恢復錦衣衛與朱元璋開創錦衣衛的原因一樣,都是政治需要。

朱棣攻破皇宮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朱允炆,看到的只是一具燒焦的屍體,至於是不是,伺候朱允炆的太監說是。若不是這個太監,朱棣都意識不到這是朱允炆,畢竟已經面目全非。

那麼這到底是不是朱允炆呢?有很大的可能不是:

因為第一,朱允炆有兩個兒子,分別是太子朱文奎以及次子朱文圭,但在火災現場,朱棣僅發現了朱文圭,朱文奎不見蹤跡,連個屍體都沒有。既然朱文奎能夠逃之夭夭,那麼朱允炆自然也能夠逃之夭夭。

「燕師入,七歲矣,莫知所終。」——《明會要》

第二,皇帝都有屬於自己的印章,畢竟要是沒有印章的話,如何發布聖旨?但隨著朱允炆的消失,那顆印章也跟著消失。

要知道,那可是印章,皇宮一發生大火,朱棣就積極進行滅火行動,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燒沒的,但它就是莫名其妙的人間蒸發。

有一定的可能是,朱允炆從皇宮中將其帶走,用作當成證明自己身份的器物。

「朕於宮中遍尋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並寶璽皆毀矣,朕深慟之。」——《明實錄》

第三,朱棣以天子的禮儀安葬朱允許,畢竟他雖然是造反,但打的是「清君側」的名義,如果草草安葬朱允炆的話,那豈不是向天下人說明他是在造反。

但出乎意料的是,僅僅不到兩百年的時間,以天子禮儀安葬朱允炆的那座墳墓,竟然找不出在哪裡。

明顯是負責打掃的太常寺知道其中安葬的不是朱允炆,所以才一代又一代的應付了事,以至於到後來形成墳墓失蹤的現象。

「金陵故老,無能指建文帝葬處。」——《國榷》

正是因為有一定的證據證明,朱允炆未必死於大火,在修《明史》的時候,史官才會爆發爭執,有的說朱允炆死於大火,有的說朱允炆沒有死於大火,以至於在《明史·恭閔帝本紀》留下:「宮中火起,帝不知所蹤」的記載。

既然朱允炆有存活的可能,即代表著他會隨時起兵復國,而他一旦起兵復國的話,對於朱棣而言,一定是慘痛的打擊。

因為永樂一朝的大臣可基本上都是建文一朝遺留下來的,地方上的更不用說,一個個都是。如果朱允炆出現的話,明朝將會再次大亂,而他的皇位保不保得住,也將是一個問題。

錦衣衛恰好能夠解決他的憂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錦衣衛作為特務機構,明面上的工作是抓人審判,但暗地裡還有其他的工作,那就是向皇帝傳遞外界各種皇帝感興趣的消息。

當年的朱元璋就是通過這一點,將群臣變得沒有任何隱私可言。

國子監祭酒宋訥在家裡生悶氣,結果第二天,朱元璋將他生悶氣的畫像拿給他看。要知道,宋訥生悶氣的地方不是在大街上,而是在自己的家裡,想想都覺得恐怖。

怎麼樣才能夠杜絕有能再次造反的可能呢?將人一個個的盯起來,以及物理消滅。

而錦衣衛早在洪武年間就做過這種事情,現如今再做,無非就是重操舊業,已經熟門熟路,形成了又一時期的恐怖政治。

不過,錦衣衛也確實好用,因為在朱棣統治期間並沒有出現官員叛亂的情況。

由於錦衣衛的存在,對皇帝並沒有什麼危害,有危害,那也是在洪武年間以及永樂年間,因為一個需要屠殺功臣,一個需要屠殺建文舊臣。

而其他時期的皇帝都沒有他們兩個的需求,處置犯人的途徑都是通過三法司這三個正常渠道去走,自然也就將錦衣衛的危害減到最小。

反而還有利於皇帝,不但可以監視群臣,還可以得知皇宮外發生的種種事情,打發時間。

有的人可能已經意識到,封建王朝任何一條制度的出現,都是出自於皇帝的需要,不但錦衣衛是如此,內閣也是如此,倘若沒有皇帝的需要,也就沒有存在的可能,因為皇帝是最高統治者,制度是為了什麼?為了統治。

不過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就比如朱元璋,他以為藩王能夠鞏固皇帝的統治,結果藩王反過來統治了皇帝,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一條制度是否合理,必須要通過時間去證明,而一般情況,皇帝都無法看到制度是否合理的那一天。

因為創建制度的皇帝即代表著有足夠的實力摧毀制度,制度有問題,也是在下一任皇帝上位,才會表現出來,因為下一任皇帝未必會有摧毀制度的實力,相反還會反過來被制度摧毀,靖難之役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因此,皇帝頒發一條新制度都會謹慎謹慎再謹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