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理科學院、國家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三院院士哪個更厲害

檳蒺 發佈 2024-01-06T07:51:54.228972+00:00

最近,市委躺書記的輕輕一躺火遍全網,我和眾多瓜民一樣,也覺得他親切太過而鄭重不足,要知道施先生可不是一般人物,光院士頭銜就戴了三個,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外籍院士,再加上一個中國科學院院士,妥妥的超高級知識分子,躺著接見施先生確實不妥。

最近,市委躺書記的輕輕一躺火遍全網,我和眾多瓜民一樣,也覺得他親切太過而鄭重不足,要知道施先生可不是一般人物,光院士頭銜就戴了三個,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又稱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再加上一個中國科學院院士,妥妥的超高級知識分子,躺著接見施先生確實不妥。不過在腹誹躺書記的同時,我很不應景地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不單就某個院士評價,只從這三個科學院總體角度上看,哪個院的院士更厲害呢?

入選難度

美國文理和國家科學院都是民間學術組織,相當於咱們的某種民間學會,只不過比學會要嚴謹和嚴格得多。只要有在任院士推薦,科學院內部的美國籍院士再有三分之二的人同意,備選人就可以入選。當然,備選人必須有相當高的、世界公認的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比方說要有12份以上的國際學術出版物或論文。而中國科學院是國務院直屬科研機構,是純官方的。儘管也採用推薦制和選舉制,但入選難度相當大。下圖是中科院(中國籍)院士章程節選,請注意這幾個關鍵詞:系統、創造、重大貢獻、愛國。

簡單地說,美國文理和國家科學院(自然科學)院士的入選條件是一維的,較純粹地關注學術水平,尤其偏重於基礎理論研究。而中國科學院是二維的,不僅關注於學術水平、創造能力,還注重科研的應用情況,另外就是評選有一定的政治要求。按現在的國際形勢,只強調學術的純粹性是不可取的,起碼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時候』的當下是不可取的,一個不愛國的科學家對國家是很危險的。

科技貢獻

說到科學貢獻,似乎不太容易找到完美的標準,大概只能用諾貝爾獎獲獎人數來評判吧。

截止到2021年,三個科學院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是:美國文理科學院253人,美國國家科學院207人,中國科學院81人。因為這三個科學院都有外籍院士,並且很多院士又是一身跨多院,所以諾獎人數是重疊的。如果單從本國國籍上計算,美國文理和國家科學院的諾獎人數加起來是361人,而中國科學院是1人,這個人就是楊振寧。
1957年楊振寧獲諾獎時是台灣籍,現在他是中國國籍,所以這個諾獎歸屬中科院一點兒也不勉強。

純正中國人獲諾獎的還有屠呦呦和莫言,很可惜,屠呦呦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因為中科院的6個學部全部面向自然科學,所以莫言跟中科院沒緣分。話又說回來了,即便中科院設立了人文藝術學部,莫言能不能當選也很難說。

從獲諾獎人數上看,咱們確實遠遠不如他們,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美國文理科學院設立於178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設立於1863年,中國科學院設立於1949年,大家都是多大歲數?美國在二戰以後又從全世界網羅了多少知名科學家?另外,即便中國科學家很厲害,能不能公平公正地拿到諾貝爾獎?所以,儘管我的心裡很不服氣,但也只能咬著牙說:美國文理和國家科學院對科技的貢獻比中國科學院厲害得多。

科研機制

美國文理和國家科學院是諮詢機構,美國政府不會給院士提供一文錢,院士們的科研活動通常是由某些企業提供資金、研發團隊和實驗室,研發什麼和由誰研發全由企業說了算,科研成果也理所當然地歸出資的企業擁有。而作為官方科研機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不僅有工資,還有數量可觀的崗位津貼。在科研項目上,不管是資金、團隊資源,還是組織管理等方面都是國家行為,所以支持力度也是國家層面的。舉個例子,比亞迪組織新能源研發活動時,可能重點關注局部技術的研發,比方說電池。而中科院的同類團隊則會囊括大量的院所、學校、實驗室,研發也具有相當高的系統性,不僅要研發像太陽能、風能、核聚變之類的技術和裝備,還要關注大到電力傳輸,小到充電裝置鋪設等多個方面,這種力度和效率不是一個企業可比的。


就本質而言,三個科學院中只有中國科學院是科研機構,而美國的科研機構主要在大學裡,難怪世界主要科研機構排行榜里沒有美國文理和國家科學院,而中科院的排名是第一位。哈哈,沒辦法,他們是大學搞科研,我們是國家搞科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