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杜聿明參加國慶,看見我軍一中將臉色大變:你不是死了嗎

曉山青史 發佈 2024-01-06T09:51:56.076577+00:00

1962年,被特赦的國民黨陸軍中將受邀參加國慶閱兵典禮,當他看到天安門上站著的一名我軍中將後,臉色瞬間煞白:「你不是死了嗎?」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 曉山青

編輯| 曉山青

●—≺ 前言 ≻—●

1962年,被特赦的國民黨陸軍中將受邀參加國慶閱兵典禮,當他看到天安門上站著的一名我軍中將後,臉色瞬間煞白:「你不是死了嗎?」

這個人是誰,與杜聿明有什麼糾葛?又為何會死而復生?

●—≺ 死而復生 ≻—●

杜聿明曾經是國民黨陸軍中將,淮海戰役被俘後被送到了功德林監獄進行改造。他在改造期間思想發生了很大轉變,很快就決定回歸人民的這一方,並在抗美援朝中立下功勞。

所以,當黨中央決定特赦罪犯時,杜聿明被列入到了第一批特赦名單里。

1962年,黨中央邀請杜聿明參加國慶閱兵典禮。

黨中央在杜聿明被俘以來,一直對他很友好。因此,杜聿明對我黨常懷感恩之心。同時,也為自己曾經替國民黨效力的經歷感到不恥。

10月1日當天,杜聿明懷著激動的心情,登上天安門,在看到新中國海晏河清的模樣時,他覺得跟著共產黨果然是跟對了。

他暗自觀察著參加典禮的每一個人,當目光觸及一個身影時,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杜聿明想:這是吳瑞林?可吳瑞林不是早就死了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莫非只是人有相似?

杜聿明嘗試著說服自己,這位嘉賓只是和吳瑞林長得有些像罷了,吳瑞林不可能出現在這裡。

可接下來的一幕,卻打破了他的幻想。

只見那名中將突然轉過身,面帶微笑,一瘸一拐地向他走來:「光亭,你還記得我嗎?」

杜聿明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瞬間崩塌:

這個人不僅樣貌和吳瑞林相似,說話的聲音也一樣,就連受傷的腿,走路的姿態也和吳瑞林一模一樣。

他極力壓制著顫抖的聲音,遲疑地問道:「你是?」

對方笑道:「我是吳瑞林啊,你不記得我啦?」

杜聿明疑惑地問:「可,你不是死了嗎?」

吳瑞林哈哈大笑,等笑夠了,這才拍了拍杜聿明的肩膀:「我沒有死,儀式結束後,我們再好好敘敘舊。」

接下來的閱兵儀式中,杜聿明雖然看得非常認真,但他的腦海里卻一直浮現著當初「剿滅」吳瑞林軍隊的一幕,莫非?

解放戰爭初期,吳瑞林擔任遼南軍區司令員和獨立師師長,率領軍隊在東北地區與國民黨周旋作戰。

此時,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也奉命前往東北,負責消滅東北地區的解放軍,擴張國民黨的地盤。

兩方勢均力敵,但由於我軍武裝力量略遜,所以杜聿明的軍隊在東北地區一直隱隱佔據優勢。

杜聿明來到東北後,日夜操勞,殫精竭慮,竟直接暈倒在自己的辦公室。無奈之下,他只能回到瀋陽休養。

沒了杜聿明的阻擊,我軍在東北的戰爭也越來越順暢,攻城掠地,以少勝多,將大片領土收入囊中,並一路推進到四平。

四平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城鎮,關係到整個東北的戰局。杜聿明再也躺不住了,強撐病體趕到東北親自督戰。

國民黨向四平派出的支援部隊足有5個師,為此黨中央下達了軍令:限遼南軍區在兩天之內趕到鞍山,阻擊國民黨軍隊的支援力量。

此刻,吳瑞林與杜聿明的較量一次拉開帷幕!

●—≺ 虎口脫險 ≻—●

吳瑞林收到命令後,立刻率兵趕往鞍山方向,可這一路上危機重重,稍有不慎就會落得滿盤皆輸。

遼寧已經接連下了幾天的大暴雨,山林中的塌方和泥石流無不阻礙著吳瑞林軍隊的前進路線。

平坦地帶的境況也並不樂觀,堆積的雨水甚至形成了湖泊。

吳瑞林想要趕到鞍山,一路上還要經過5條大河,河流在暴雨接連幾天的侵襲下,變得更加洶湧,這時候想要渡河是難上加難。

吳瑞林一邊趕路,一邊和上級交流己方的情況,在如此惡劣的行軍環境下,想要在兩天內按時趕到鞍山,基本上無法實現。

但吳瑞林並不是不懂得變通的人,在意識到此路難行後,他立馬開始研究起新的作戰方案。

他明白,自己這次任務的最終目的,只是牽制國民黨派往四平支援軍隊的腳步,那麼只要能達成這個目標,任務本身是有轉圜的餘地的。

最後,他將目光放在了不遠處的大石橋。

大石橋地理位置特殊,只要能攻下大石橋,我黨原本在東北還比較分散的領地就能迅速連成片,國民黨絕對不會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吳瑞林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打不下大石橋,但他心裡也清楚,只要做出攻擊的假象,國民黨一定會派出大量兵力,力求此地不容有失。

軍情緊急,吳瑞林匆忙向上級匯報情況後,還不等回復,就帶著不到兩個團的力量,趁著暴雨和夜色,向大石橋方向突襲。

果然,杜聿明在接到大石橋傳來的急報後,大驚失色。他從原本準備支援四平的5個師中,抽調出其中3個,迅速趕往大石橋,一定要守住此地。

吳瑞林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開始生效,己方在四平地區的戰鬥也會變得容易很多。

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只是牽制住地方軍隊,可吳瑞林卻有著更大的目標:消滅駐守在大石橋的國民黨獨立3師。

由於人手有限,吳瑞林準備兵分兩路,他繼續攻打大石橋。與此同時,還抽調出一個營的兵力,和前來支援的3個師進行周旋。

夜色深沉,暴雨傾盆,再加上這裡是地形複雜的山地。因此,解放軍1個營的兵力完全隱匿在了山林中。他們在山林里神出鬼沒,敵軍完全無法判斷我軍究竟又多少人。

直到第二天清晨,國軍的3個師才擺脫吳瑞林的牽制,當他們終於趕到大石橋時,獨立三師已經全軍覆沒。

杜聿明得知獨立三師幾乎被共產黨全殲後,惱羞成怒。他在取得蔣介石的同意後,派出10萬重兵,誓要把這支「攪局」的共產黨軍隊消滅。

這10萬精兵都是國民黨的精英部隊,武器裝備無不先進,為了以最快速度消滅遼南獨立師這支英勇的部隊,杜聿明甚至出動了空軍及大炮。

此時,遼南獨立師只有1.5萬人馬,面對國民黨的10萬大軍如何才能取勝?

吳瑞林進行了多種作戰方案的演練,無一不以失敗告終。他在做了艱難的思想鬥爭後,做出決定:暫時撤退。

吳瑞林給上級傳達此處的情況後,立刻致電獨立師的政委林一山,闡明了自己的想法。

林一山對撤離這件事卻極為牴觸,他表示:我們解放軍從來只有迎難而上,什麼時候畏懼退縮過。將士戰死沙場本來就是最好的歸宿,可如果養成一遇到艱難戰局就逃避退縮的情況,以後又該怎麼作戰。

吳瑞林則不這麼認為,這場兵力極為懸殊的戰役,我軍本身就不占優勢。作戰講究的從來都不是某一場戰爭的輸贏,先進行戰略轉移,還能保住這一整支軍隊的力量。

兩人爭執不休,誰都無法說服對方。

此時,獨立師的電話線已經被敵軍炸毀,兩人再也無法與上級進行聯繫,可是戰還是撤,總歸還要有一個決定。

接下來,吳瑞林的一個理由說服了林一山:

就算所有的將士都死戰到最後一刻,此地還有我軍的許多機密資料和重要設備,一旦淪陷,這些機密可就都落到國民黨手中了。

就這樣,在吳瑞林的指揮下,我軍開始進行戰略布置。

吳瑞林將獨立師一分為三,3團在步雲山進行作戰,打開敵方封鎖線的缺口;師指揮部則帶著重要的資料,在炮兵團和1團的掩護下,迅速通過敵人的封鎖線;最後1團進行斷後。

為了更好地迷惑敵人,吳瑞林還派出兩個連,對國民黨軍隊發起衝鋒,營造一種我們準備決一死戰的假象。

由於國民黨截獲了我黨發給吳瑞林的電報,電報中鄭重要求吳瑞林死戰到底,所以杜聿明對我軍做出的進攻姿態深信不疑。

於是,國民黨加大火力,全力對付遼南獨立師的陣地,佯裝攻擊的兩個連,全然不知我軍的大部分力量已經悄無聲息地脫離包圍圈了。

杜聿明將我軍指揮部摧毀後,擔心有漏網之魚,還命令炮兵用炮彈將指揮部炸了一遍又一遍。

此戰結束後,杜聿明深信自己已經將獨立師徹底消滅,吳瑞林在這場戰役中斃命。

那一刻,杜聿明甚至對吳瑞林產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將領,葬身於戰場中,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歸宿。

殊不知,吳瑞林不僅沒有死,還繼續帶領著我軍打下一場又一場的精彩戰役。

●—≺ 並肩作戰 ≻—●

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率領的軍隊在淮海戰役中不敵解放軍,成為了我軍的戰俘。

杜聿明原本以為自己將會面臨嚴刑拷打,甚至隨時做好了自盡的準備。可接下來的事情卻完全超出了他的想像。

很快,杜聿明被送到功德林監獄進行改造。他不僅沒有遭到暴力對待,相反還受到很好地照顧。

杜聿明在這裡除了接受思想教育外,經常會有醫生為他醫治傷病,在醫生的精心照料下,他的身體恢復得很快。

共產黨竟如此深明大義,這讓杜聿明非常感動,他覺得自己不能辜負這一番善心,於是,在監獄裡積極改造。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彭老總率軍渡過鴨綠江。

杜聿明作為罪犯,當然不會有參戰的機會,但他曾經與美軍打過交道。所以就在獄中將自己知道的美軍作戰特點、武器裝備性能等重要信息寫成材料交給了國家。

此時,東北野戰軍第42軍的軍長吳瑞林,也根據由杜聿明提供的美軍資料的信息,在朝鮮戰場上步步為營。

杜聿明和吳瑞林以不同的方式,為抗美援朝貢獻自己的力量。

1953年,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勝利凱旋。

吳瑞林回國後,擔任海南軍區司令員,繼續致力於我國的國防建設。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杜聿明在獄中表現優異,成為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並擔任文史專員。

兩人職位不同,任職的地點也不同,但他們依然在為新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有趣的是,杜聿明一直都認為吳瑞林早就犧牲在東北戰場上,偶爾回想起時還會為此感嘆惋惜。

直到1962年,杜聿明受邀參觀天安門閱兵典禮,撞見了同樣參加典禮的吳瑞林,這才得知當年的真相。

●—≺ 筆者觀點 ≻—●

吳瑞林13歲加入共青團,17歲正式參加紅軍,接連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一生都在為國而戰。

杜聿明作為愛國將領,在抗日戰爭中全力抗擊日軍。雖然曾經作為國民黨將領,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但他積極接受我黨的思想改造,回歸到人民隊伍中。

他們參加革命的初心都是拯救中國,新中國建立後,兩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建設國家,他們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