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外郭城:十八座城門位置探究(上)

雲淡風輕輕談風雲 發佈 2024-01-07T00:33:29.420969+00:00

前文說到,南京明外郭城門數量有多種說法,但以十八座的說法最為流行,也為更多人所接受。具體是哪十八座,依據朱明娥所著《南京明外郭》一書中所得結論,即,從最北的觀音門起,按順時針方向,從北到東、到南、到西再到北,依次為姚坊門、仙鶴門、麒麟門、滄波門、高橋門、上坊門、雙橋門、夾崗門、鳳台門、大安德門、小安德門、馴象門、江東門、石城關、外金川門、上元門和佛寧門。

前文(用腳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牆:外郭城概貌和特徵)說到,南京明外郭城門數量有多種說法,但以十八座的說法最為流行,也為更多人所接受。

具體是哪十八座,依據朱明娥所著《南京明外郭》一書中所得結論,即,從最北的觀音門起,按順時針方向,從北到東、到南、到西再到北,依次為姚坊門、仙鶴門、麒麟門、滄波門、高橋門、上坊門、雙橋門(位於丁字牆上)、夾崗門、鳳台門、大安德門、小安德門、馴象門、江東門、石城關(又稱柵欄門)、外金川門、上元門和佛寧門。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城市的變遷,十八座城門先後消失,如今均已不存,且已時隔多年,因此對於其確切位置存在不同的說法,有的甚至已無從查考。

明外郭城牆建成600多年後的今天,當初的十八座城門的準確位置能否確定,主要受下列幾個因素的影響。

  • 外郭城門消失年代的遠近;
  • 前人對外郭城門位置的記述(或所繪製地圖)的詳略及其精準性;
  • 外郭城垣遺蹟的留存程度。

筆者在進行「用腳步丈量明外郭城牆」的行走過程中,依據前人資料、專家論述和實地探訪,對十八座城門的具體位置做了一些分析和探究,並分別記述在前面發表的「用腳步丈量明外郭城」的系列文章中,本文則以此為主題,將所得結果摘取並歸納、整理於後。

1. 觀音門

如果近似地將外郭城看成一個菱形,那麼,觀音門就位於最北端,在這個菱形最上面的角上。它消失得比較晚,而且是唯一留下影像資料的外郭城門。

觀音門大概位於燕子磯中學門前(或略偏北)與其東側山頭之間的和燕路上。主要依據如下:

  • 外郭城在西北方向的長江邊藉助幕府山體而建,幾座城門均位於山體的豁口或山坳之中;
  • 當年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出,觀音門建在山坳里,嵌在兩側的山體中;
  • 民國時期建有一條起自和平門(即內城的神策門,民國時改稱和平門)止於燕子磯的和燕路,要去燕子磯必出外郭城,也就必然穿燕子磯南的觀音門而過,因此觀音門必然位於和燕路上;
  • 照片中還可看出,觀音門正好處於坡頂之上,如今「門坡」的地名還在,也間接說明了城門的位置。

當年,有長江第一磯之稱的燕子磯是很受遊客喜愛的風景名勝,民國後期,為了改善這一要道的交通狀況,拓寬了和燕路,觀音門因此被遺憾地拆除。如今,經過多次改擴建,和燕路上的坡道已經被削平,但門坡的地名尚在。

詳情請參看拙文:

用腳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牆:觀音門,緊鄰堪稱長江第一磯的燕子磯

用腳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牆:從觀音門到姚坊門,回到徒步的起始點

2. 姚坊門

有專家考證後,姚坊門的位置基本確定在仙堯路與堯化門街(太龍路)的交叉路口東南角附近,大概在新建的姚坊門遺址公園內的「城門記憶」處。其主要依據:

  • 附近殘留的3、4米高的城牆斷垣;
  • 周邊散落的明城磚
  • 那一帶拆遷前其西側有村名「門裡」;
  • 當地老人胡漢林手繪的姚坊門段簡圖。

從老人手繪簡圖可以看出,姚坊門原有外瓮城一座,瓮城的內外城門分別面向東和西。

詳情請參看拙文:

用腳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牆:堯化門實為姚坊門之誤

用腳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牆:民國時借土城頭修建了一條首都環線

3. 仙鶴門

仙鶴門位於燕西線與文樞西路的交叉口附近,主要依據:

  • 仙鶴門外坡下原有自然村,亦名「門坡」,如今,雖已被拆遷,但在地圖上還可以查到「門坡」的地名;
  • 門坡村於本世紀初被亞東集團徵用而拆遷,如今在燕西線東側文樞西路右側有亞東住宅區和亞東商業區;
  • 此處的左前方有仙鶴山一座,明代時山上曾有駐軍,可拱衛仙鶴門,相互為犄角之勢。

詳情請參看拙文:用腳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牆:仙鶴門附近有南朝梁蕭宏墓石刻

4. 麒麟門

麒麟門位處菱形的外郭城的最東面,它的位置比較容易確定,為燕西線與S122(寧杭公路)的交叉口(S122北、南兩側的一段燕西線分別改名為宣義路和文薈路)。

依據是,原地有穿麒麟門而過的麒西路和麒東路,而這兩條路的連接點正是在燕西線上,自然也就是麒麟門的位置。

雖然民國時期修建的寧杭公路已將麒西路和麒東路覆蓋,但如今有些電子地圖上還可以查到麒西路和麒東路路名,附近也散落著一些標有該路名門牌的建築。

詳情請參看拙文:用腳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牆:麒麟門得名於宋武帝劉裕墓前的石麒麟

5. 滄波門

滄波門的位置是雙拜崗路與外郭城牆(燕西線)交界處的西南側,「麒麟郭台」的北面,其主要依據如下所列。

  • 當地老人的回憶足可採信,因為,抗日戰爭時期滄波門仍在,解放戰爭時期因當地村民取磚自用被逐漸拆毀,而且,城門原址上還建起了民房,解放後的門牌是五百戶村一號和二號
  • 有專業人士現場調查發現這一帶民居內散落有大量帶有銘文的城磚;
  • 雖然那一帶已變為公園綠地和荔枝廣場的建築,但電子地圖上依然標出了「大門西」和「小門西」的原地名,而這兩個村名都是因位於滄波門西而得名,與所推測滄波門位置相吻合。

在最近一次的城市擴建高潮中,五百戶村已被拆遷,變成了大片的綠地和公園,但消失的時間並不久,所推定的城門位置應該比較準確。

詳情請參看拙文:用腳步丈量南京明外郭城牆:當年的滄波門前曾滄波浩蕩,糧舟爭流

南京外郭城十八座城門中的其餘十三座具體位置如何,容待後文再敘。

我是@雲淡風輕輕談風雲,在這裡談天說地,沒有主題;拉東扯西,漫無邊際,然皆有感而發,力求言之有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