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山東」艦挺進關島400海里!網友:讓美軍也嘗嘗滋味!

軍武次位面 發佈 2024-01-07T04:29:52.699460+00:00

根據中國青年網等援引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監部4月17日報告,以「山東」號航母為核心的中國南部戰區海軍遠洋訓練編隊,在4月8日到10日參加東部戰區在台灣本島周邊海空實施的「聯合利劍」軍事演習後,並未按照以往的慣例調頭西返,而是一路向東向西太平洋深處、向關島方向挺進。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根據中國青年網等援引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監部4月17日報告,以「山東」號航母為核心的中國南部戰區海軍遠洋訓練編隊,在4月8日到10日參加東部戰區在台灣本島周邊海空實施的「聯合利劍」軍事演習後,並未按照以往的慣例調頭西返,而是一路向東向西太平洋深處、向關島方向挺進。


「山東」艦的航跡


根據自衛隊統合幕僚監部的通報,「山東」號的航位大概是這樣的:



4月10日到12日期間,「山東」艦依舊停留在台灣本島以東、宮古島以南的海域,其中12日午後8時許,「山東」艦確定位於宮古島以南220千米的海域;但到13日同一時段,「山東」艦的位置被確定為宮古島東南方向460千米海域;14日、15日和16日同一時段則位於日本所謂的沖之鳥礁以南520千米、370千米和710千米海域;17日到19日的通報目前還沒有出現。但是4月16日的通報顯示,「山東」艦離美軍第二島鏈重要軍事基地的關島僅有400海里的距離。


你進南海,我取關島!(圖源:牧星觀海天)


這也是繼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北部戰區海軍「遼寧」號航母逼近關島後,中國海軍航空母艦再度逼近關島。兩次逼近的距離旗鼓相當,都在300到400海里左右,以航母的態勢感知和打擊能力而言,這一數據事實上已經將關島納入了中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態勢感知範圍。



與此同時,「山東」艦的艦載機起降和演訓活動也在正常實施中。根據日本海上自衛隊跟蹤群的報告,「山東」艦在4月7日到9日間實施了80餘架次殲-15型艦載機和40餘架次艦載直升機的起降後,在4月10日到16日又實施了超過140個架次的殲-15和70個架次的直升機起降。從起降數據來看,「山東」艦4月7日到9日,每天平均出動架次數40個左右,其中艦載戰鬥機和艦載輔助機型之比為2:1;4月10日到16日每天平均出動架次數30個左右,其中艦載戰鬥機和艦載輔助機型之比還是2:1。這個起降數據,大伊萬認為還是比較好看的。



從美國海軍一個CVW(航母艦載機聯隊)的出動數據看,美國海軍在遂行打擊航母任務時,一艘「尼米茲」級航母首日出動架次數可以堆到150個以上,戰鬥機和輔助機型架次數之比是4.2:1;後續持續出動架次數可以維持在100個左右,首日出動架次數和後續持續出動架次數之比大概是3:2。



與之對比,「山東」號航空母艦的日持續出動架次數(總架次、戰鬥機架次、輔助機型架次)和「尼米茲」級之比,分別占到「尼米茲」級的30%-40%、20%到30%、30%到40%。考慮到二者之間的艦載機部隊規模,以及美國海軍和中國海軍在航母兵力運用的差異,這個艦載機出動數據不能說多好看,但起碼符合我們的需要。


裝備與戰術意義


不得不說,此次「山東」號航母穿航巴士海峽、參加「聯合利劍」軍事演習、現在又演兵西太平洋逼近關島附近海域,證明了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裝備方面來講,毋庸置疑我們的「山東」號航母在經過了三年的戰鬥力生成周期後,隨著連續參加軍事演習和逼近關島,已經正式形成完全作戰能力。而且不僅是本艦形成戰鬥力,預計全編隊也已經形成戰鬥力。此次「聯合利劍」演習和前出西太就是「山東」艦在經過了三年全訓後形成戰鬥力的一次「大考」,估計在「山東」號航空母艦歸來後,咱們就會在公開渠道正式官宣「山東」艦形成戰鬥力的消息了。



二是從戰術方面來講,「山東」號的行動,再一次證明了航空母艦的強大戰鬥力:首先是從航母戰鬥群的機動能力上來說,根據日本海上自衛隊統合幕僚監部的消息,「山東」艦從4月12日午後離開宮古島附近海域,到4月15日出現在沖之鳥礁東南約370千米海域,三天時間平均每天機動距離都在600千米以上。即使考慮到「山東」艦以直線前進、不進行防潛Z字機動等,其平均航渡速度也在14節左右,這一速度和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航渡速度相當。


去年年底,「遼寧」號航母編隊在琉球群島東部、台島東部以及關島以西海域進行長時間訓練活動(圖源:牧星觀海天)


對於航空母艦來說,戰役機動能力本身就是它的最大優勢之一。試想一艘航母今天可以部署在台灣近海海域,後天就可以威脅到關島,再過兩天後又可以將日本本土的目標納入其態勢感知範圍。這對於在西太平洋海區本身監視力量就不算很足,水面艦艇執勤能力尤其是遠洋勤務最近幾年下降嚴重的美國海軍來講,其威脅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



其次從航母戰鬥群的防空能力上來說,「山東」號航母向東前出關島,對於我軍建立防空攔截線就越為重要。大伊萬之前的估計,是我軍在台灣本島以東建立由兩到三艘航空母艦組成的防空攔截線,分別使用2組、16架殲-15型戰鬥機形成寬度約1000千米的攔截扇面。用「笨辦法」來控制台灣本島以東北到日本九州島、南到菲律賓群島的廣闊海空,阻滯美軍使用運輸機或戰略轟炸機向台灣本島實施突防、或者火力投送。



這種攔截方案只能說差強人意,尤其是考慮到美軍可能會使用隱身轟炸機、以及不久的將來B-21型戰略轟炸機裝備部隊後,這一由4個殲-15戰機4機梯隊組成的防空攔截線本身必然存在大量突防漏洞。



所以,取而代之的策略,似乎是前出防空。考慮到對於美軍來說,關島基地是位於西太后方戰略地帶的最重要軍事基地,也是唯一具備運作戰略轟炸機能力的大型軍事基地。除非美軍使用本土部署、空中加油的模式,一架轟炸機塞上三個機組從本土一路飛過來,否則,我們只要盯住關島,基本上就盯住了美軍在西太平洋最為重要的空軍作戰基地。



相比使用「蠻力」組建的防空攔截線,似乎直接抵近到關島周邊、監控美軍在關島基地的活動更為方便。在進入關島周邊海空域後,我軍航母戰鬥群的態勢感知系統本身就可以對關島上美國海空軍的飛行活動進行有效的跟蹤監視。一旦有美軍出動戰略轟炸機或空中加油機的跡象,則可以進行前置性的預警甚至直接攔截,這樣就能夠擋住相當大一部分美軍航空制海火力投送了。



在戰略轟炸機這個關鍵目標被我軍牢牢掌握之後,美軍即使能夠依託快速部署模式,在第一島鏈機場部署戰鬥機;或者使用接續部署模式,用空中加油機把戰鬥機從第二島鏈跟螞蟻搬家一樣一架一架送到第一島鏈去。但是,戰鬥機的航空制海火力投送能力,也是遠遠無法和戰略轟炸機相比的。總而言之,「山東」號航母抵近關島周邊海域,似乎給關鍵時刻,我軍實施前出防空,在戰術上提供了一條全新的作戰思路。


戰略意義


最後,從戰略角度來說,隨著「山東」艦正式形成戰鬥力,而且在作戰能力上一開始就達到了極高的、相當於「遼寧」艦裝備部隊後7到8年的水平。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中國海軍已經正式進入了「雙航母」時代。以「遼寧」號每年的活動規律來看,基本上可以一年有兩次遠洋部署的機會,每次一個月左右,無疑「山東」號也將具備同樣的遠洋部署水平。這意味著中國海軍每年可以保持三分之一左右的時間,有一艘航空母艦處於遠洋部署狀態,長遠來看甚至可以有二分之一的時間有航母在遠洋部署。



對於美軍的關島基地來說,每年有一半的時間有一艘航空母艦在自己的基地旁轉悠,這造成的壓力可想而知。畢竟,美國現在不就是每年始終有一艘航空母艦在東亞大陸周邊轉悠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也讓美國人體會體會,始終有一艘航空母艦在自己的旁邊轉悠,到底是個什麼感覺。



甚至更有可能,這艘航空母艦可以在海上搞搞蛇皮走位,今天在關島基地附近,下星期跑到夏威夷附近,然後跑到阿留申群島附近,甚至還可以跑到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吹吹暖風……彰顯一下中國海軍遂行遠洋護衛任務的能力,給我們的假想敵一點小小的中國震撼。



2023年,對於中國海軍航母艦隊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大年。一艘航母在維護;一艘航母歷經三年磨礪、如今正式形成戰鬥力;還有一艘航母正在舾裝、預計今年能夠開始首航;後續的航母建造則有更多的消息傳出,各種我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系統技術,預計會在不久的將來陸續裝艦運用。



不知道在今年,我們還能聽到多少關於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的好消息,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