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藏族先民至少在8000年前,就稱黃河為「媽媽的河」

路生觀史 發佈 2024-01-07T13:38:58.085327+00:00

河源是我們的生態之源,也是我們的文化之源。青藏高原的先民至少在8000年前,就稱黃河為「媽媽的河」。瑪曲是黃河源頭河道。黃河源頭卡日曲匯口以下幹流稱瑪曲,入扎陵湖後,從湖的南部流出,東行26km入鄂陵湖,出鄂陵湖後轉東向南流約65km為黃河沿,黃河沿以下幹流稱黃河。

河源是我們的生態之源,也是我們的文化之源。青藏高原的先民至少在8000年前,就稱黃河為「媽媽的河」。

瑪曲是黃河源頭河道。

黃河源頭卡日曲匯口以下幹流稱瑪曲,入扎陵湖後,從湖的南部流出,東行26km入鄂陵湖,出鄂陵湖後轉東向南流約65km為黃河沿,黃河沿以下幹流稱黃河。過去許多藏族群眾因此認為瑪曲是黃河的源頭。至清朝時,一旦發生洪水災害或是旱情,當地藏族群眾就會聚攏在瑪曲,祭拜河神。

1952 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趕赴三江源查勘,由於技術條件限制,未能進入黃河源頭。於是決定聽取當地藏族群眾的建議,確定瑪曲為黃河正源。

2008年由青海省政府組織的「三江源頭科學考察」中測定,瑪曲寬度為43米,而南面的卡日曲河寬有84米,減去中央沙洲26 米,等於河寬58 米。同時卡日曲最長的支流——那扎隴查河長度為362.63千米,比瑪曲最長的支流約古宗列曲長36.54 千米。依照「河源唯長」的原則,此次科考確定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

今天,人們說,藏語中「瑪曲」的意思就是黃河,這話沒有錯,但並不深入。「曲」是藏族語言河流的漢譯名,在康巴藏區、安多藏區江河一般讀音為曲。而「瑪」比「曲」更有意味。

藏族人對母親,一般稱呼為阿媽,還有些叫媽啦、阿吉,稱呼自己的媽媽為姆媽。「媽媽」的發音全世界基本相同,藏族人也沒有成為例外。更有意味的是,藏族人稱母親為「姆媽」,還是漢語的一個方言詞,即「媽媽」,主要流行在南方的吳語、贛語、湘語、淮語等地區。在南方個別地區,姆媽則指祖母,如湖南婁底湄江、湖南常德石門的方言。這一詞彙不僅說明漢藏語系的親近血緣,暗示著中華民族在很久以前的遷徙與互動,也說明「瑪曲」的「瑪」也有「媽媽」的意思。

瑪曲古稱羌區析支河流域。今天,我們說的瑪曲一般指瑪曲縣,隸屬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東端,甘、青、川三省交界處,黃河第一彎曲部。《後漢書》記載:西周穆王時,西征犬戎獲其五王,又獲四白鹿。《安多政教史》、《西藏王統記》亦稱:占據高原三峰者藏族六大姓之一,以白鹿為圖騰的董氏(党項羌)印迷所屬瑪柯(河曲)部繁衍於此。春秋戰國時,董氏後裔在瑪曲已發展成許多部落。秦時仍屬董氏控制。漢時,嶺王國天子(自稱)屬地,按姓氏仍屬董,按地區屬滇零之「鍾存部」。

不難看到,這裡的「鍾存部」依然有「董」的諧音。據藏文典籍記載,阿波·董氏為遠古藏族四大氏族之一,在一些藏文史書中又稱坡窩董,漢文史書中稱「党項羌」。因為党項乃「董向」之轉音。

大約在公元六世紀,董氏部落主要活動在今青海南部,隨著其勢力範圍的擴大,到唐初已經擴展到東至川西北,西達新疆,南抵青海南部,北連土谷渾。主要從事畜牧業,逐水草而居,部落眾多,名稱各異,分布廣泛。《安多政教史》稱:「四氏中的董氏居住在多康地區,(今青海、四川等藏區)繁衍成十八種支系」。

《西夏書事》稱:党項人自稱「嵬名」也寫作「威名」、「烏密」、「吾密」。其實,在安多藏語中為「藏人」之意。公元七世紀,董氏大部從屬於吐蕃王朝,吐蕃稱其為「弭藥」。彌藥為党項羌一支,即「析支」(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稱鮮支、賜支、河曲羌)隋唐之際分布於今青海東南部,其地東距松州,西接葉護,南近舂桑、迷桑等羌,北鄰吐谷渾。地處山谷崎嶇,廣袤約3千里。

公元7世紀,吐蕃盛,党項首領拓拔赤辭因畏吐蕃請內徙,遂以慶州(範圍大致在今甘肅省慶陽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一帶)為駐地。党項原有之地入吐蕃,為吐蕃役屬。至宋則為西夏的主體部族之一。元至清稱「木雅」。今甘孜州仍有其族人稱木雅者。

党項役屬吐蕃後與吐蕃松贊干布聯姻,其王女入吐蕃為妃。其工藝及醫學頗為發達,曾為吐蕃所吸取,許多彌藥人成為吐蕃名醫。其王藏文作「彌藥咱米王」。其人講雙語,對外講藏語或漢語,內部講木雅語。信仰藏傳佛教。有藏文《木雅五賢者傳》記其史事。

瑪曲以藏語稱黃河為瑪曲得名,黃河幹流從青海省久治縣境入瑪曲縣內,又因黃河首曲將縣境圍繞在內,縣名由此而得。今天人們說,「瑪曲」意為「源自瑪卿神山的河」,但很顯然地,這裡仍然沒有將「瑪」的意思說明白。

阿尼@瑪卿山,又稱瑪積雪山在青海省東南部,延伸至甘肅省南部邊境。為崑崙山脈東段中支。西北—東南走向。黃河繞流東南側。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m,終年積雪,多冰川。「阿尼」是安多藏語的譯音,意為先祖老翁,並含有美麗幸福或博大無畏之意;「瑪卿」藏語意為黃河源頭最大的山,也有雄偉壯觀之意。有人說,阿尼@瑪卿山藏語意為「祖父大瑪神之山」,是祖父名叫大瑪嗎?顯然不是,聯繫到「阿尼」和「瑪卿」的意思,阿尼@瑪卿山似乎可以被理解為父親和母親的山。「瑪」在這裡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即「媽媽」、「母親」,而「瑪曲」就是母親的河。

能說明這一點還有瑪多,隸屬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地處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北依積石山支脈布青山,與都蘭縣相接,東部與興海縣、瑪沁縣毗鄰,南與達日縣、石渠縣接壤,西靠曲麻萊縣,西南以巴顏喀拉山為界,與稱多縣相連。瑪多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黃河發源於此,素有「黃河之源」、「千湖之縣」、「中華水塔」的美譽。瑪多藏語意為「黃河源頭」,若將它與瑪曲的「瑪」聯繫在一起,當然可以理解為母親河的源頭。

今天,就人類到底何時登上青藏高原依然是一個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但考古學工作者曾在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區、東部橫斷山、北部崑崙山、南部喜馬拉雅山區,採集到打制石器,為舊石器時代的遺物。這說明青藏高原自古以來居住著以遊牧為主的西羌諸族部,在商代他們被泛稱為「羌方」,周代被泛稱為「戎人」,秦、漢之際,他們被稱為為亞羌人,並在其後與中國內地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聯繫。

切熱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是一處全新世早期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202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連續的文化層堆積,出土石製品為主的遺物5000餘件,發現火塘、灰坑等人類活動遺蹟。一處石製品密集分布區出土遺物超過2000件,推測為古人製作石器並原地埋藏的遺蹟,發現石片工業、細石葉工業兩種石器技術類型,推測為兩個不同時期人類活動的遺存,顯示古人類在此地至少經歷了兩次反覆的占領過程,填補了青藏高原腹地距今8000年至10000年史前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康馬縣瑪不錯遺址(海拔4410米)是一處距今約4000年的史前聚落遺址,考古發現火塘、墓葬等人類生活遺蹟,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蚌飾品、滑石珠、玉管珠等遺物。墓葬形制有石棺墓、豎穴土坑墓兩類,陶器裝飾紋樣以刻劃紋為主,技術風格與橫斷山區同期遺存類似。瑪不錯遺址代表了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類型,對建立西藏史前考古學文化的序列、探索人類適應高寒缺氧的極端環境過程及策略等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札達縣格布賽魯遺址是一處青銅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早期的遺址。發現早、晚兩期墓葬,第一期距今3600年至3000年,以石室墓為主,反映出畜牧、狩獵的經濟特徵。第二期距今2700年至2100年,以洞室墓為主,出土陶器以夾砂紅褐圜底器為主,多裝飾粗繩紋和刻劃紋、戳印紋,該類型遺存廣泛見於象泉河中游地區。格布賽魯遺址對研究象泉河流域人群的交流與遷徙、區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當雄縣當雄墓地是一處吐蕃時期的墓地,年代為公元7至9世紀。考古發現封土墓52座,包括石室墓和土坑墓兩大類,墓室外圍有塋牆,葬式主要為揀骨二次葬,動物殉牲較為普遍。出土金銀器、珠飾、陶器、圍棋子等各類器物300餘件(套)。當雄墓地的考古工作進一步揭示了吐蕃文化的喪葬習俗與制度,出土石質黑白圍棋子、漆器殘片、紡織物等表現出與中原文化的密切聯繫,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實證。(代睿《填補青藏高原腹地史前考古學空白!國家文物局發布4項重要考古發現》,封面新聞,2022-01-13)

這些遺址進一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史前文化發展的複雜進程,實證了西藏地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另外,在西藏切熱遺址發現的細石葉(首先出現在華北地區),有望揭開華北人遷徙進藏史。考古專家認為,至少在10000年前,史前人類已經登上了青藏高原腹地,在青藏高原使用的石制工具,生息繁衍,而他們絕大部分來自華北地區。(《切熱遺址有望揭開華北人遷徙進藏歷史》,央視網,2022年01月13日)。

這些考古發現也將青藏高原的遊牧歷史推到了至少8000年前,同時說明,在那個年代裡青藏高原先民已經將黃河稱為母親河了。黃河從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發源後,一路蜿蜒東流,從青海久治縣門堂鄉進入甘肅瑪曲縣木西合鄉境內後,在阿尼@瑪卿山與西傾山之間的瑪曲草原上左衝右突,到了四川若爾蓋草原的唐克鄉,突遇川北高山阻擋,不得不改變走向,來了個180度的大拐彎,就如同一隻臂膀,將瑪曲攬入懷中,逆流向西400多公里,重返青海。這神奇的逆流一拐,便是著名的黃河九曲中的首曲倒流奇觀。在這個彎里,黃河通過瑪曲草原和濕地吸收了20多條一級支流及300多條二、三級支流,已經具備了大河浩蕩的氣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