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紀錄!神舟十五號完成第四次太空行走,遺憾的是鄧清明

文學科技社 發佈 2024-01-07T23:29:38.366444+00:00

不知不覺,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乘組三人:費俊龍、張陸、鄧清明,已經在太空飛行將近五個月了,飛行任務即將完成。

文/文學科技社

不知不覺,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乘組三人:費俊龍、張陸、鄧清明,已經在太空飛行將近五個月了,飛行任務即將完成。據新華社最新消息,4月15日,神十五航天組已完成了第四次出艙活動,刷新中國航天史上單個航天組出艙記錄,令人振奮,遺憾的是四次出艙任務,老將鄧清明都在艙內配合,未能出艙

神舟十五號航天組出艙畫面

不同於此前的飛天任務是建造中國的天宮空間站,而隨著夢天和問天實驗艙的組合完畢,天宮空間站建造基本完成,從「建造階段」轉入「運營階段」。從去年的11月29日發射神舟十五號,順利進入我國的天宮空間站,至今已經五個多月的時間,神十五航天組擔任的飛天任務核心不是建造,而是驗證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常態化運行模式。

中國天宮空間站

天宮空間站建成不是目的,順利常態化運營才是重點。此次神十五航天組,在太空工作生活6個月,主要就是要完成幾個任務:包括首次實現航天員在軌輪換,驗證空間站支持乘組輪換的能力;開展艙內艙外各項設備的安裝與調試,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實驗;三是進行空間站日常的維護維修。

神舟十五號航天組出艙畫面

四次出艙活動期間,神州十五號航天組3名航天員分工明確,四次出艙人員都是費俊龍和張陸,鄧清明在艙內進行幫助和配合,先後圓滿完成了夢天載荷迴路擴展泵組安裝、艙外擴展泵組安裝、跨艙線纜安裝接通、艙外載荷暴露平台支撐杆安裝等任務,奠定了後續能夠開展大規模艙外科學與技術實驗的基礎。

新華社報導四次出艙圓滿完成任務

中國的航天事業向來一絲不苟,精益求精,通過三艙組合體常態化運行模式對天宮空間站進行綜合性驗證驗收,這也是我們的航天事業能夠發展迅猛,日益千里的原因之一。

至此,神十五發射成功後在新聞發布會中提及的3-4次出艙計劃已全部順利完成!

這裡還有個小插曲,美國似乎對中國是患上了紅眼病,在地上瘋狂咬中國還不夠,還咬到了太空中。和之前有所不同,除了首次出艙直播,神十五後面三次的出艙都是在任務完成之後才對媒體公開信息,而美國抓住這點不放,在第二次出艙時就朝中國「瘋咬」,指責中國不遵守國際規則,沒有向美國通報,就偷偷地進行太空行走任務。

美國指責中國航天不透明

翻譯過來就是,你出艙這麼保密,我什麼數據也撈不到,這不行!看到這裡,真的是不禁要笑掉大牙,美國在地球上管這管那還不夠,還要管天上的事情。網友嘲諷美國,中國的太空出艙,就跟自己平時打開家門,在房子周圍轉一圈,這個行為也要向誰先匯報嗎?這和國際規則一點都不沾邊的事情,到了美國的嘴裡,就成了扯虎皮裝大旗,嚇唬誰呢?真是好大一張臉!

神十五航天組的四次出艙任務圓滿完成,,航天員們不斷創造中國航天史上的新奇蹟,不得不說,神十五三人組實在是太牛了!

神十五航天組:張陸、費俊龍、鄧清明

此外,接下來還要發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神州十六號、神州十七號,相信中國的航天事業會越來越強大!

再說回大家非常關注的鄧清明四次均未出艙的事情。

要成為航天強國,建設太空站,執行太空行走,是必須要經歷的,也是必須要掌握的核心技術。然而看著太空出艙行走可能就幾十米,卻不像在地上行走那樣簡單。太空的環境太過極端,航天必須要克服真空環境沒有空氣和水的困境,正負兩百攝氏度的極限變動溫差,輻射、太陽風和高速塵埃等可以對人體造成巨大傷害的高危因素。

這對航天員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出艙任務都會綜合考慮當時人員的情況以及任務,鄧清明未能出艙,大概率就是條件不成熟或基於更加穩妥的考慮。

總結:

鄧清明是新中國第一批航天員之一,和他同一批的航天員,楊利偉、聶海勝、費俊龍、翟志剛、劉旺、劉伯明、張曉光、景海鵬,都已經執行過飛天任務,而李慶龍退役、吳傑、陳全、潘占春、趙傳東都已經退役。

中國首批航天員合照

從1998年成為首批航天員,到2022年執行神州十五號飛天任務,鄧清明也是這批人里最後一個飛天的,此時的鄧清明已經57歲了,24年10個月的堅守,老益彌堅。

在新中國叩問蒼穹,強國飛天夢裡,有許許多多個「鄧清明」,雖未能披堅執銳,為國爭光,但依然捨生忘死,鞠躬盡瘁。從錦瑟年華到鬢髮蒼蒼,將自己的一輩子都奉獻給了中國的航天事業,也正是因為有無數個這樣默默無聞的英雄,在背後默默付出,才支撐起了中國的飛天夢想。

鄧清明

鄧清明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真實寫照,不一定要耀眼奪目,但耀眼奪目必定有他的一份功勞,也正是甘心這樣「備份」,使得中國的航天事業後繼有人,有備無患。

我可以無名,但中國航天必定舉世聞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