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o僅剩一家店

齊魯壹點 發佈 2024-01-08T16:55:30.816048+00:00

快時尚日子不好過,Mango在中國的門店量從200家縮水至1家。4月17日,記者走訪發現,西班牙快時尚品牌Mango已關閉了位於北京金地廣場和薈聚的兩家門店,至此該品牌在中國僅剩煙臺大悅城內的一家門店。

快時尚日子不好過,Mango在中國的門店量從200家縮水至1家。

4月17日,記者走訪發現,西班牙快時尚品牌Mango已關閉了位於北京金地廣場和薈聚的兩家門店,至此該品牌在中國僅剩煙臺大悅城內的一家門店。

相較於同行的開店快、上新快,Mango的速度始終跟不上,相應的策略調整也總是搖擺不定。業內人士指出,Mango並沒有將門店流量持續轉化,在社交媒體和電商時代運營方面,其開拓渠道以及營銷都有些遲緩,難以籠絡住消費者。

圖片來源:Mango官方微博

北京已無店

比Zara進入中國市場還早的快時尚品牌Mango,其在中國門店數量驟減。Mango關閉了位於金地廣場的門店,原位置已圍上藍蛙的圍擋。據北京薈聚的官方信息顯示,此前位於商場一層的Mango門店也早已關閉,由一家電車體驗中心替代,北京薈聚相關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證實了上述信息。Mango官網門店清單列表顯示,目前品牌在中國僅剩位於煙臺大悅城的一家門店。

Mango於2002年進軍中國市場,與優衣庫近乎同期,比Zara早了四年。2013年,Mango在中國內地門店數量達到了200家,但截至2015年三季度,門店數量卻僅有50多家。當Mango門店量開始走下坡路時,「Zara們」卻在快速擴張。據Zara母公司Inditex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Zara單品牌的門店已有160多家,集團在中國整體門店數量更是達到了500多家;截至2015年8月底,優衣庫在中國也有387家門店。

大面積關店也與品牌方在中國的經營策略調整有關。2019年Mango曾與杭州驚蟄服飾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希望通過與本土公司合作來加速擴張步伐,並預計在未來數年內開設約16家新店。但到了2021年,Mango又再度調整中國策略,宣布在暫緩線下開店計劃的同時,將會投入更多資源發展線上電商平台。

對於在中國市場的未來規劃等問題,記者向Mango總部發送了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復。

門店數量驟減,但Mango在中國的供應鏈仍十分暢通和便利。據其2022年財報數據顯示,Mango在土耳其與663家工廠合作,其次就是中國的651家。Mango目前有6個衛星配送中心,分別位於中國、西班牙巴塞隆納以及美國等地。

節奏慢半拍

作為快時尚品牌,Mango在發展歷程中的多個重要階段有點「慢半拍」。在更新速度方面,根據Mango自己的表述,「與其他快時尚相比,我們的上新周期稍長一些」。

Mango曾表示在2016年2月春季系列推出後,新產品將會每隔兩周就上架。據Mango過往的新品發布信息來看,品牌的上新速度不定時,一般在兩周左右。這個速度相比於同類品牌Zara卻還是慢出了不少。據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世界各地的Zara零售店,每周會收到兩次新產品,這樣的更新頻率延續至今,Zara目前在每周二和每周五會進行不定時上新。

除了上新頻率跟不上,Mango也錯失了中國電商發展的紅利期。近年來,快時尚品牌們正在大促節中打得火熱,2019年天貓「雙11」期間,優衣庫迎來了歷史銷售額最快突破10億元的高光時刻;2020年天貓「雙11」期間,全品類TOP 50榜單中,優衣庫位居第一,Zara和H&M分別位列第10和第16,但這其中卻並不見Mango的身影。

也是在2020年,Mango線上業務和客戶總監Elena Carasso在接受《女裝日報》採訪時表示,「Mango不是一家以促銷為商業戰略基礎的公司。我們每一季的目的是能夠『捍衛』我們為服裝設定的價格」。

但很快Mango就開始做出調整。2021年品牌方宣布將會投入更多資源發展線上電商平台,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卻並未取得突破。目前,在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幾乎都開設了微信小程序渠道時,Mango仍舊未涉足。Mango天貓旗艦店的粉絲量也僅有359萬,而目前優衣庫和Zara天貓旗艦店的粉絲量已分別達到了2646萬和2374萬,是Mango的6倍不止。

策略有偏差

中國的快時尚市場正飛速變化,老牌的快時尚品牌尋求多品牌布局,新銳的快時尚如同網紅一般快速籠絡年輕人。

今年初,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宣布正試圖改變公司的快時尚形象,在往高端時裝方向發展。根據瑞銀的一份報告,從2022年開始,Zara產品每月的初始價格都較一年前上漲10%或更多;2022年Inditex集團旗下Massimo Dutti品牌的一款大衣售價高達2000美元,價格直逼奢侈品牌。此外,Chuu、Nerdy等品牌也在中國市場加速擴張。

「面對中國時尚消費市場的競爭加劇,Mango在更新頻率等方面並沒有展現出足夠的競爭力。」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指出,Mango與能夠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快速應變的線上品牌相比,它也沒有快速響應的能力和相應的價格優勢;在線下,如果Mango不能給購物中心帶來更好的客流,租金價格的談判上也缺乏優勢。

時尚領域專家張培英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Mango在中國缺乏整體規劃,並沒有完全承接起曾經的門店規模帶來的流量。有信息差時,開更多店有時可能比做更多營銷重要,進入社交媒體和電商時代後,Mango開拓新渠道以及渠道營銷方面都有些遲緩。

張培英還直言,Mango在中國市場雖然具備良好的供應鏈基礎,但從發展品牌的角度來說更重要的是設計、研發等後期的運營,「在這個過程中,Mango的品牌策略卻是有偏差的,在失去了幾個發展的關鍵點後,就很有可能一直慢於競爭對手們,在應對市場風險方面的反應能力也可能會變弱」。

( 記者 藺雨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