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憲兵時代」走向落幕,法國為攥緊非洲,只能向中國示好

一往歷史 發佈 2024-01-09T22:48:06.118591+00:00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2023年3月1日,馬克龍訪問剛果(金)時,與該國總統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23年3月1日,馬克龍訪問剛果(金)時,與該國總統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當天馬克龍與剛果(金)總統齊賽迪克一同參加新聞發布會,馬克龍對著記者侃侃而談,齊賽迪克受不了法國高高在上的樣子,直接出言諷刺,稱馬克龍根本沒有將他們當做合作夥伴,而是用家長教育孩子語氣來和他們交談。

聽到這話的馬克龍怒火中燒,他親自訪問非洲,這些國家竟然敢當面指責他,於是他不甘示弱,用語言回擊齊賽迪克,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讓世界人民看了好大一場笑話。

法國身為發達國家,曾經在非洲擁有大量殖民的,為何如今卻被非洲領導人指責?兩人爆發爭吵的原因是什麼?

點個關注,一起揭開法國與非洲的秘密。

殖民的宗主國

理解法國和歐洲的恩怨,那就必須從歐洲國家的殖民潮開始。

17世紀,日漸強大起來的法國在世界各地物色合適的殖民地,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他們發現非洲是一塊好地方。

那裡物產豐富,擁有大量自然資源, 尤其適合大規模種植熱帶作物。這些東西在緯度較高的歐洲非常受歡迎,而歐洲本土氣候完全無法種植這些地方,所以歐洲國家為了謀利就將目光放在了非洲。

法國也是在這時開始對非洲實行殖民統治,歐洲人剛進入非洲時很不理解,這個地方擁有與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什麼人們會依舊以原始部落的形式聚集,根本沒有發展出現代化國家,甚至連封建形式的國家制度沒有萌發。

落後無知也就意味著好騙,法國人拿著各種稀奇又先進的東西,騙取非洲的大塊土地。當然也不是每個非洲人都這麼蠢,一旦遇上不同意的,法國直接出兵干預。

經過法國一系列的巧取豪奪,他們將中非和西非等大部分國家收入囊中,後面又占據了塞內加爾、剛果、尼日等國家。

毫不誇張的說,法國是殖民非洲領土最多的國家,巔峰時期占據了非洲將近一半的土地。

法國占據非洲以後,在非洲土地上建立了很多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你們可不要以為這是法國大發善心,資本家只會將你敲骨吸髓。

因為非洲享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法國便將非洲作為重要的原料生產國,其中也包括野生動物和礦產資源。上世紀歐洲貴族非常喜歡奇珍異寶,什麼象牙雕刻品、犀牛角受到上流社會的追捧。

法國趁著這個機會,讓殖民國大量捕殺野生動物,為自己牟取巨額利益。除此之外,法國在殖民地建立大量種植園,種植各種經濟作物,通過世界市場的航線,賣到各個地方。

憑藉著殖民地人民的流血流汗,法國人民終於過上了胡吃海喝的幸福生活。若只是對殖民國進行經濟壓榨,非洲人民也不至於對法國痛恨至此。

這是每一個宗主國都幹過的事情,那就是向殖民國駐兵,對他們實施政治上的壓迫,然後扶植傀儡政府上台,將這些國家搞得一團亂麻。

法國對殖民國的滲透是全方位的,除了經濟、軍事、政治這些大的板塊,他們也從細節上影響殖民國。

比如現在大量非洲國家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國內仍舊使用著法國的貨幣,甚至於和法國的金融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直到今天,很多非洲國家依然沒有擺脫法國的影響,甚至有部分非洲人以法國人自居。

法國躺在非洲各國領土上吸了幾百年血後,世界格局悄然發生了變化。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不斷走向衰落,其他國家迅速崛起。

世界的變化也影響到了各殖民國家,很多殖民國家開始要求獨立。二戰時期法國雖然沒有遭受大的損失,但其在世界影響力不斷下降。法國在歐洲的殖民國們紛紛響應世界的號召,要求獨立。

非洲可是一塊肥肉,法國怎麼捨得割肉?所以法國開始裝聾作啞,不理會非洲國家的獨立請求,一旦那些國家組織兵力進行獨立戰爭,法國直接進行軍事打壓。法國雖然在德軍面前很慫,但對上非洲這些弱國,他們還是很有信心的。

法國本想繼續吸非洲的血,可其他國家不幹了。他們都放棄了好幾個殖民地,法國竟然還將殖民地牢牢抓在手中,俗話說不患窮而患不均,這些國家更是如此,他們割了肉,法國也必須割肉。

在各國的壓力下,法國答應放棄殖民地,讓他們獲得獨立。法國人嘴上這麼說,可身體上一直磨磨蹭蹭,不肯離開非洲。

直到1947年,美蘇爭霸, 美國不斷在世界培養自己的小弟,他們盯上了肥沃的非洲土地,開始大量向非洲國家援助。這時大家才發現,法國竟然一直賴在非洲沒有離開。

非洲表面上成立了獨立的國家,實際上背後還是法國人在操縱。美國實在受不了,質問法國:「你們不是早就答應離開非洲嗎?怎麼現在還在這?」

法國人當然不會承認自己的野心:「非洲兄弟們不會建立國家,我留再這裡幫助管理國家。」

美國人直接將法國的野心暴露在國際上,最終迫於國際壓力,法國只能真的離開非洲。

哪怕非洲成功獨立,也沒能真正擺脫法國人的影響,國際上甚至調侃非洲是法國的「後花園」,大家還給法國起了個外號:非洲憲兵。

非洲憲兵

法國外號非洲憲兵,這是為何?

首先,我們來了解憲兵這個詞。憲兵其實是軍隊的一個分支,可以將它看作一個兵種,但它與承擔戰爭任務普通的軍隊有很大不同。

憲兵不僅具有一般士兵的戰鬥職能,它還肩負著執法監督等職能。完整來說,憲兵就是軍隊裡的軍事警察。一般來說,在部隊裡的憲兵主要職能就是維護軍隊的紀律以及監督其他軍人行為舉止是否得當,同時也需要處理軍隊內的相關案件。

憲兵這個兵種在西方國家比較常見,比如二戰時期,德國納粹被抓到美國審判時,負責押送監督這些納粹戰犯的便是美國憲兵。

憲兵這個詞與法國本就關係匪淺,正好他起源於拿破崙時期,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拿破崙派出一隊專門處理違反軍紀的士兵和僱傭兵們,憲兵便作為一個新的兵種在各國的部隊中建立起來。

後來法國開始在世界各地殖民,他們派出憲兵隊駐紮在各殖民國。雖然憲兵屬於軍隊,按理來說他只負責軍隊內的一些事件,但法國又將憲兵的責任擴大,以至於法國憲兵能夠在殖民地的國土上扮演控制者的角色,管控著殖民地的全部人民和資源。

殖民地國家獨立後,法國人留下了大量士兵駐紮在這些國家,法國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們並沒有以宗主國的身份將這些軍隊留下,而是以一個老大哥的身份。稱他們在之所以在這裡留下軍隊,是為了幫助這些國家獲得和平,幫助他們成為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

法國長期駐兵在這些非洲國家的土地上,難道他們願意讓別國的軍隊駐紮在自己自己家裡?難道這些非洲國家就沒有反抗法國嗎?

只能說非洲國家對法國的期望比較強烈,他們沒有能力解決好國家獨立後的各項事宜,正巧法國站了出來,他們願意幫助非洲,並且派兵鎮壓國內的反動勢力,所以大部分國家的政府反倒對法國的駐兵挺歡迎的。

為了控制這些國家,法國不僅對這些聽話的非洲小國給予軍事援助,也會在經濟上拉這些小弟一把。不過非洲人的性格大家都懂,法國實在是有些拉不動。

對於法國來說,非洲最大的價值,大概就是他們對國內的工業生產原料以及商品出口的貢獻了。為了不失去這個後花園,法國加強了同非洲的各種合作。除了經濟和軍事上的援助,法國對非洲的各國的財政進行控制。

因為很多非洲國家都是法國的殖民地,在法國來之前,他們都是以原始部落的形式存在,所以法國的到來反而使他們成為了一個整體。

那時他們的官方語言就被定為法語,貨幣也是使用法法郎。即使獨立之後,這些國家與法國之間的聯繫也並沒有斷絕,加上法國對他們的示好,所以他們將法郎沿用下來,這正是法國想看到的場面。

法郎在非洲流通,那就代表一旦法國國內出現了經濟動盪,那他們就可以站在法郎上吸非洲人的血。這和美國利用美元霸權吸全世界的人的血有什麼區別?不過是範圍大小和吸血量的多少罷了。

法國本以為拿捏著非洲就可以徹底躺平了,卻不想半路殺出個中國,近年來中國與非洲的聯繫日益緊密,法國眼看就要失去後花園,當權人坐不住了,立馬來訪問中國。

法國的應對

法國想要重新掌握非洲,只能不斷向中國示好,這是為何?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強大,我們與非洲國家關係愈加親密,同時也花費大量資金對非洲進行援助。

在中國的支持下,許多非洲國家新建了大量基礎設施,國內情況明顯好轉。這時,有些國家便不滿於法國的壓迫,想要徹底離開法國,尤其是中國提出了一個新的貨幣政策,若是在非洲推行,勢必會影響法郎在非洲的應用。甚至會將法國徹底踢出局。

最讓法國警惕的是,已經有非洲國家開始在金融方面進行改革,明顯就是為了收回國家的貨幣主權。

之前法國人站在非洲人腦袋上吸血,充盈了國庫。於是對國內人民大手一揮,頒布了各種高福利制度,法國如今被這些高福利搞得焦頭爛額。

法國本就因為高福利弄得國家負債纍纍,若是再失去非洲這一大市場,國內的經濟狀況只會持續下跌。馬克龍削減了人民的福利就被國民扇大嘴巴,要是再失去非洲這個經濟來源,恐怕會引起國內的民憤。

面對非洲國家存著貨幣改革的心思,法國人終於坐不住了。馬克龍從2017年上任後,先後18次訪問非洲國家,一心想和非洲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但實際作用卻不大。

非洲國家明顯更偏愛於中國,這倒不是因為中國在法國與非洲國家關係上做了什麼,而是中國能夠給到非洲國家實打實的利潤以及足夠的主權和尊重尊。

我們從未想過干涉非洲國家的內政,只是對他們進行基礎性的援建。二者完全處於平等地位,這讓非洲國家領導人有了主人翁的感覺。

同時他們也意識到,只要繼續跟著中國走,他們的國家就會慢慢強大起來,不再需要法國的各方面援建,也不用受制於法國。所以他們向中國表明態度,他們不願再做的附庸。

中國已經在非洲建立了大量的企業,非洲國家的經濟重心明顯向中國偏移。法國總馬克龍觀察國際形勢後,發現與非洲談判作用不大,關鍵源頭還是在於中國。

為了保住法國,同事為了在國際形勢變化中站穩腳跟,法國做出了一個決定,向中國示好,與中國合作。不得不說,法國這一步棋走得十分漂亮。

此時正處在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很多國家開始重新站位。歐洲本來就可以說是美國的附庸,在這群附庸之中,法國算是獨立權較大的一個了。

除了法國等幾個較強大的歐洲國家之外(除了英國,他們已經完全聽美國的吩咐),很多小國都只能屈居於美國之下。此次馬克龍訪華,也能夠為觀望的國家起到一個示範作用。

馬克龍訪華正好也符合我國的利益,法國本就是最早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此時正逢中國與美國的較量時期,若是我國能夠掙得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支持,勢必能夠為我國的發展添磚加瓦。

就整個歐洲地區來說,法國是最合適的突破口。大家別看法國好似牆頭草,但法國實力不弱,在歐洲是數一數二的,是少數沒有被美國駐兵,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

在歐洲的工業體系,法國的工業體系是整個歐洲中最完善的。法國的工業技術在某些方面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為什麼法國現在這麼慘呢?只能說生活太安逸了,人民沒有奮鬥的動力。

英國退出歐盟,法國和德國在歐盟內部完全就是兩個老大哥般的存在,此時我們已經爭取到與法國的合作。這無疑是我國在歐洲地區外交事業的一項重大進步。馬克龍此行雖然並未與中國提及非洲的問題,並不代表他們不關心我國的舉動。

正好相反,他們對我國提出的新貨幣政策非常警惕。因為法國意識到世界的改變是不可逆的。所以法國不要求非洲強行使用法郎,但一定要在我國提出的新的貨幣政之前,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與非洲國家相聯繫。

非洲國家正在悄然躍起,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法國在這時候選擇與中國合作無疑是正確的決定,他們這也是為國家的未來爭取新的可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