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改名了?新名稱不僅高級還好聽,也可能會享受五險一金.

隴南網信 發佈 2024-01-10T12:03:13.753394+00:00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使得城市的環境有了明顯的變化。在城市的建設中農民工做出的貢獻是無法磨滅的,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城市的面貌。由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湧入到城市打工,使得農民工的隊伍不斷的擴大,為了保障農民工的利益,我國有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使得城市的環境有了明顯的變化。在城市的建設中農民工做出的貢獻是無法磨滅的,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城市的面貌。

由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湧入到城市打工,使得農民工的隊伍不斷的擴大,為了保障農民工的利益,我國有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今又傳來一個關於農民工的好消息,那就是改名,新名字不僅高級還很好聽,還可能會享受五險一金的待遇,這個消息是真的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一、「農民工」名字的由來

據有關資料記錄「農民工」一詞最早是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這個詞是對20世紀80年代來城市裡打工的農民的稱呼,其實早在建國初期就已經有農民選擇離開家鄉來城市裡賺錢養家了,只不過當時的人數比較少。

1952年時我國有關部門提出限制大量農民流向城市中發展。如果農民需要遷入城市裡,要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戶口登記部門的證明,當時這項規定標誌著我國「二元結構」的形成,直到1975年這項規定才被取消。

1978年後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許多農民湧入到城市中打工。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農民與城市居民發生了很多矛盾,這個時期「盲流」一詞開始流行。1991年我國有關部門對於沒有身份證、暫住證、務工證的農民進行勸返。2003年我國取消了遣送制度,「盲流」一詞終於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打工仔」、「打工妹」的稱呼開始在南方地區流行起來。因為這些來自農村的打工者大部分學歷不高,他們在城市中幹著最苦、最累、最髒、最差的活,主要以建築業和製造業為主,可以說他們當時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

後來農民進城務工的人數越來越多,於是他們的稱呼又變為「農民工」。

2016年我國有關部門在經過多方的研究和討論後,第一次將「農民工」寫入到相關行法規定中。其實在我國農民工不僅數量眾多,還折射出很多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成為各界關注的對象。

於是就有人提議將「農民工」重新定義,因為這個群體也應該受到尊重與重視。經過多次的討論終於決定了「農民工」的新稱呼,那就是「新產業工人」。那麼為什麼要改為這個名字?有什麼意義?

二、「新產業工人」稱呼的意義

新產業工人這個詞早在90年代時就提出過,是指1980年以後出生來城市從事非農業生產半年以上的人群,他們的常住地在城市裡,可是戶口卻在農村,屬於新時代的產業工人。

由於當時社會對「新產業工人」這個稱呼反映一般,所以人們還是一直使用「農民工」這個詞。那麼為什麼如今又要再一次確定將「農民工」改名為「新產業工人」?

首先就是「農民工」三個字有著濃重的等級和身份的色彩。比如一提起「農民工」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底層、粗糙、全身灰塵,讓城市居民對人們產生一種排斥的心理。為了消除這種影響,所以將名字進行更改。

其次就是「農民工」在工資待遇、保險待遇等各方面與工廠里的工人相比要少一些,而且部分單位還對他們存在另類管理的現象,使他們不能與其他工人一樣享受到相應的福利。

最後就是「農民工」子女存在上學難的問題。由於他們的戶籍在農村,所以無法進入到城市中的好學校,只能選擇私立學校或農村學校進行學習,從而限制了他們子女未來的發展。

所以將「農民工」改為「新產業工人」後,他們將享受到與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與勞動保障,也就是說可能會享受五險一金的福利,同時他們還將獲得培訓、升職的機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的發展建設中來,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歸屬感。

三、結語

其實這個稱謂的改變體現了我國社會的進步和對各行勞動者的尊重,畢竟勞動從來都沒有貴賤之分。目前新產業工人已經成為我國製造業和建築業的主要生力軍,他們活躍在生產一線,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你是如何看待「新產業工人」這個稱呼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