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2000美元就能買81件畢卡索,大都會博物館竟然拒絕?

芭莎藝術 發佈 2024-01-10T14:19:55.786750+00:00

而作為市場常青樹,畢卡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在2015年於佳士得紐約以超過1.79億美元售出,成為藝術家最貴作品。

畢卡索《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在佳士得紐約拍賣現場,2015年

在畢卡索逝世50周年之際,世界各地紀念慶祝活動層出不窮。而作為市場常青樹,畢卡索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在2015年於佳士得紐約以超過1.79億美元售出,成為藝術家最貴作品。然而你一定想不到,百年前,其在美國備受冷遇——81件作品賣2000美元竟也無人問津。這一僵局如何打破?現代藝術如何進入美國市場?今天,時尚芭莎藝術為你解答。

01 破碎的「美國夢」

1911年7月初,畢卡索正焦急等待遠方的消息——自己在美國的首場畫廊個展已閉幕兩個多月了,作品賣得如何?為何音信全無?彼時,他與藝術家布拉克(Georges Braque)對立體主義的研究已成果頗豐,距離他畫出名作《亞維農少女》也過去四年。這顆冉冉升起的藝術新星期待能打開美國市場,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畢卡索《Portrait of Wilhelm Uhde》,布面油畫,81×60cm,1910年,曾被約翰·奎因收藏

然而事與願違,畫廊合伙人帶來了壞消息。對方小心翼翼且委婉地表示:您的作品在紐約引發了熱議!只是畫作幾乎一件都沒賣掉,而且在短時間內無法運回……這讓畢卡索怒不可遏:當初你們信誓旦旦給我「畫大餅」,結果就這?

布拉克《Violin and Candlestick》,布面油畫,60.96×50.17cm,1910年,曾被約翰·奎因收藏

這位合伙人沒有告訴畢卡索的是:他們曾提議大都會博物館以2000美元收購藝術家的81件作品,但慘遭拒絕:「這些瘋狂的畫,對美國將永遠一文不值。

這邊,畢卡索的「美國夢」被無情打破。另一邊,一位參觀了這場個展的律師「雖看不懂卻大受震撼」,為現代藝術在美國破冰拉開了序幕。

約翰·奎因肖像,由詩人葉芝的兒子John Butler Yeats創作。

此人名叫約翰·奎因(John Quinn),是一位你在藝術史書中難以找到的人物。但他並非普通律師,看看其朋友圈就知道了:美國總統羅斯福、愛爾蘭詩人葉芝、英國政壇新星邱吉爾……

作為一位「時間管理大師」,奎因每天除了十多個小時忙於律師工作之外,他還充分利用晚餐時間與文藝界交流。在和紐約出版商Alfred Knopf的合作中,他將艾略特、喬伊斯等英國文學巨匠引入美國。也正是與這些現代主義作家的來往,他了解到歐洲藝術正經歷著劇變。

約翰·奎因與詩人葉芝

作為藏家,奎因絕對是一位「奇人」。當時,美國甚至連印象派的展覽都極少,人們的審美品位相當保守。富豪們寧意出幾十萬美元買一幅倫勃朗、維米爾的作品,也不願將幾十美元花在現代藝術上。

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Jeune femme se poudrant (La Poudreuse)》,布面油畫,94.2×79.5cm,1889-1890年,曾被奎因收藏,現藏於英國考陶爾德美術館

在這種情況下,奎因通過朋友們寫信寄來的展覽黑白圖錄,憑著一股神奇的直覺和自信「盲買」,迅速積攢了一批質量頂級的後印象派作品。儘管立體主義對奎因的眼睛和心靈來說仍太過超前,但創立「美國首個博物館級別的現代藝術藏品」這一藍圖已在其心中勾勒出來。向這一雄心邁進之前,他做了兩件事。

喬治·修拉《Les Poseuses, ensemble》,布面油畫,39.4×48.7cm,1888年,曾被奎因收藏,現藏於美國巴恩斯基金會(Barnes Foundation)

喬治·修拉《Le Cirque (The Circus)》,布面油畫,185×152cm,1891年,曾被奎因收藏,現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

02 第一場現代藝術展

今天,當人們回看1913年第一屆紐約軍械庫展覽時,都將這場史無前例、規模最大的美國第一場現代藝術展視作里程碑般的存在。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背後的最大推動者是奎因。

1912年,奎因與幾位美國藝術家朋友一起創立了美國畫家與雕塑家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ainters and Sculptors),開始醞釀一場震驚世人的大展。他則是其中最大的借展方和購買者——借展近80件作品,並花費6000美元購入20多件參展的油畫和雕塑。

首屆軍械庫展,奎因曾邀請羅斯福等政要看展,1913年

梵·高《Self-Portrait》,布面油畫,41×33.5cm,1887年,展出於軍械庫展,曾被奎因收藏。

震驚觀眾的效果確實達到了,奎因也由此結識了後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創始人之一的Lillie Bliss等一眾現代藝術愛好者。然而,評論界一片噓聲,願意掏錢的藏家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在第二大城市芝加哥巡展時,還有藝術生將最受爭議的馬蒂斯作品複製畫當場燒毀,以示抗議。

就當現代藝術在美國舉步維艱時,德國與前蘇聯成為先鋒派在巴黎之外的最大市場。要知道,軍械庫展上的三件畢卡索作品全部未能賣出,而莫斯科藏家已願意花3000美元購入其一件作品。

亨利·馬蒂斯《藍色裸女圖》(Blue Nude 「Souvenir de Biskra」),布面油畫,92.1×140.3cm,1907年,在軍械庫展遭襲擊,後被奎因收藏。

對於現狀,奎因轉向了更加務實且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向:遊說政要來看展,並利用自己的專業,憑藉一己之力推翻了1909年的《佩恩-埃爾德里奇關稅法》(Payne–Aldrich Tariff Act)。

該稅法對於完成年限不足20年的藝術品徵收高昂關稅,而老大師作品則可以免稅。這背後無疑牽涉了美國新錢與老錢的角逐。畢竟,大都會博物館的主席、金融家J. P. 摩根就是老大師作品的忠實擁躉,也是這一稅法的主要推動者。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Portrait of Mlle Pogany》,1912年,曾被奎因收藏

在奎因的暗中操作下,這一稅法改革成功避開了老錢勢力,最終讓美國對現代藝術敞開了大門。同時,他還激動地表示:這次改革將讓紐約成為下一個世界藝術中心。雖然距離這個預言實現還有三四十年的時間,但這一歷史性舉措的確為美國現代畫廊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也為其本人的收藏提供了極大便利。

羅伯特·德勞內(Robert Delaunay)《Saint-Séverin no.2》,99.37×73.9cm,1909年,曾被奎因收藏

在完成軍械庫展、推翻稅收壁壘這兩件事後,奎因開始了瘋狂地「買買買」:每周去畫廊掃貨,其九層樓的公寓幾乎沒有家具,全都是畫……他也成為後印象派、立體主義、野獸派、美國本土的垃圾箱派,以及雕塑家布朗庫西、藝術家杜尚等人在美國的最重要贊助人。

其中,他獨具慧眼,對畢卡索的興趣愈發濃厚,在一次畫廊展上花費3800美元購入了六件其作品。一戰期間,儘管相隔萬里、素未謀面,他仍設法為遠在巴黎的多位藝術家提供贊助。其博物館級別藏品的遠大目標也初具規模。然而,就在戰爭快結束的1917年,奎因被診斷出癌症,留給他的時間大約只有六年。

雷蒙德·杜尚-維隆(Raymond Duchamp-Villon)《Femme assise》,石膏,1914年,曾被奎因收藏

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Portrait of Chess Players》,布面油畫,100.6×100.5 cm,1911年,曾被奎因收藏,現藏於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

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Joueur d'échecs (The Chess Game)》,布面油畫,114×146.5cm,1910年,曾被奎因收藏,現藏於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

03 最後一搏

奎因是一個精力極度旺盛的人。他終生未婚,但緋聞不斷,「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之女就對他窮追不捨。而與各路名流人士來往、收藏現代藝術都來自其業餘時間。不僅如此,據說他一年能看上千本書,對許多段落都能熟記背誦。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設計的圖案,1883年

或許就像梵·高,生命濃度太高,以至於長度有限,奎因被確診癌症時才40多歲。時間的緊迫更讓其意識到:遠渡重洋而來的作品還是差點兒意思,他需要一位「私人顧問」作為耳目,為其在巴黎挖掘最一流的作品。

而他選中的正是人脈廣泛的法國畫商——亨利-皮埃爾·羅謝(Henri-Pierre Roche)。由於羅謝本人也收藏作品,且兩人品位高度相似,於是奎因向羅謝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當你遇到自己喜歡的作品時,請忍痛割愛,先推薦給我買。

亨利-皮埃爾·羅謝(Henri-Pierre Roche),他曾將贊助人斯泰因(Stein)兄妹介紹給畢卡索,肖像由曼·雷拍攝

畢卡索《Three women at the Spring》,布面油畫,203.9×174cm,1921年,曾被奎因收藏,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這一趟下來少說也得一兩個月,本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但或許是報酬豐厚,或許被奎因的藏品與熱情打動,羅謝答應了。

從1919年開始,奎因的收藏速度顯然放緩,這也與當時的經濟大蕭條有關。不過,其藏品質量卻更上一層樓——巴黎先鋒派藝術生涯的標誌性作品大都被其收入囊中。尤其是兩件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的大畫,奎因在畢卡索的大力推薦下購入。

亨利·盧梭《The Sleeping Gypsy》,布面油畫,130×201cm,1897年,曾被奎因收藏,現藏於MoMA

亨利·盧梭《Fight Between a Tiger and a Buffalo (The Jungle)》,布面油畫,170×189.5cm,1908年,曾被奎因收藏,現藏於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

至20年代初,在現代藝術收藏領域,他已是美國當之無愧的第一人。而其生命也將走向盡頭。彼時,由於經濟衰退、三K黨猖獗、排外情緒高漲,美國對現代藝術的拒斥仍十分強烈。以至於他在1924年去世後,沒有博物館接收他的作品,只能訴諸拍賣。如今,其藏品四散於世界各地,奎因的聲名也逐漸被眾人忘卻。

約翰·奎因藏品拍賣現場

距離打造最頂尖現代藝術藏品的壯志,奎因似乎只差臨門一腳,但故事並沒有結束。在藏品拍賣前,其收藏精選展在他曾經的公寓舉辦。其中,有一位觀眾是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藝術史學生,就像奎因最初看到畢卡索個展一樣大受震撼。

巴勃羅·畢卡索《亞維農少女》,布面油畫,243.9×233.7cm,1907年,現藏於MoMA

不同的是,他看懂了奎因的藏品,也看懂了其野心。這位學生的名字叫做阿爾弗雷德·H·巴爾(Alfred H. Barr)。作為MoMA第一任館長,其職業生涯最大成就即為畢卡索舉辦了美國首次回顧展,並促成《亞維農少女》的收購。紐約也成為了戰後當之無愧的藝術中心。從奎因手中,巴爾接過了現代藝術的火炬。而命運就如草蛇灰線般,早在暗中埋下了伏筆……你覺得奎因的藏品如何?歡迎留言分享。

編輯、文張劍蕾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