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公國的別樣崛起:軟實力硬實力不如舔實力,還拿親戚來獻祭

底層史觀 發佈 2024-01-10T19:54:24.668516+00:00

世界歷史的常識告訴我們:中世紀的歐洲是黑暗的,然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同一時期的基輔羅斯卻是輝煌的。在文學上,他們發展出了各種令人面紅耳赤的讚美文學,靠舔以取悅他們的大汗。

世界歷史的常識告訴我們:中世紀的歐洲是黑暗的,然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同一時期的基輔羅斯卻是輝煌的。

在文學上,他們發展出了各種令人面紅耳赤的讚美文學,靠舔以取悅他們的大汗。

在旅遊業上,他們雖然距離汗國的首都非常遙遠,但還是樂此不疲地在自己的公國和汗國之間往返,只為見一面自己的大汗,順帶進一兩句自己鄰居或親戚的讒言。

在那時候的基輔羅斯的大公們眼裡,禮義廉恥什麼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怎樣才能取悅自己的大汗,多搞死幾個親戚,擴大自己地盤。

基輔羅斯的大公們之所以這麼「卷」,倒不是他們對蒙古大汗有多麼熱愛。而是因為那時候的蒙古人由於自己的文化底蘊不足,所以在征服一個地方之後,很少干涉當地的文化傳統,通常都是在當地委任一個代理人,由這個代理人幫忙收稅管理,蒙古人自己只等著代理人來送錢就行了。

當時蒙古人在基輔羅斯的代理人是弗拉基米爾大公,基輔羅斯哪個大公被蒙古人提拔做了弗拉基米爾大公,那就成了蒙古人在基輔羅斯的全權代表,只要把蒙古人要的稅款交足,自己想在基輔羅斯怎麼搞,就怎麼搞。

為了爭這個弗拉基米爾大公的位置,基輔羅斯著名的大英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不惜出賣了自己的親弟弟安德烈,為基輔羅斯的眾大公們進讒言害親戚開了先河。

從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之後,基輔羅斯的大公們開始少兒不宜的內訌時代,蒙古大汗都時常被他們的卑微和卑鄙搞得不好意思起來。

而在基輔羅斯各個公國中,競爭最激烈的公國有兩個:特維爾公國和莫斯科公國。

兄弟一定要難為兄弟

從血緣關係上來說,特維爾公國和莫斯科公國還真不是外人,他們都跟大名鼎鼎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有關係。

特維爾公國本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父親,專門為他分出來的一塊地盤。

不過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稱「涅瓦河第一好漢」會打仗,有出息,先是做了諾夫哥羅德公國的大公,後來又靠弟弟安德烈的腦袋當上了弗拉基米爾大公,所以特維爾公國就又被封給了他的另一個弟弟雅羅斯拉夫·雅羅斯拉維奇。

而莫斯科公國的第一位大公,就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小兒子丹尼爾。所以論輩分算起來的話,特維爾公國的大公大概是莫斯科公國大公的叔叔。

只不過官場無父子,更何況是基輔羅斯的大公們從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時候,就領悟出了「要成大器,背刺兄弟」的訣竅。

所以莫斯科公國和特維爾公國雖然有叔侄之名,但為了爭奪弗拉基米爾大公之位,一樣是斗的你死我活。

前面說了,蒙古人統治基輔羅斯只要代理人弗拉基米爾大公聽話,能為蒙古人搞錢搞人搞物資,他們基本不管基輔羅斯內部的事情。

所以特維爾公國和莫斯科公國為了能當弗拉基米爾大公,不約而同的選擇兩種令人眼界大開的競爭方式:行賄和進讒言!

雙方的大公都想盡辦法在國內搜刮民脂民膏,然後在去汗國的首都時送給大汗左右近臣,博取他們的好感,同時也不能忘了多說點其他公國大公們的壞話。

比如什麼「我那叔叔對大汗不忠心,不肯進獻我美麗的嬸嬸」,「我那侄子不想著大汗,他那美麗的媳婦自己單幹」之類的東西。

搞得蒙古人都覺得這幫人忒特麼噁心,收了錢都不想多看他們一眼。

莫斯科公國自丹尼爾開始,就瘋狂搞錢買地搶地發展自己,到了他的兒子尤里的時候,好不容易攢下了一筆錢,就迫不及待的前往汗國首都送禮打點買官。

但是尤里的野心,卻被特維爾公國以更多的禮物,更高明的讚美文學截了胡,搞得莫斯科公國兩代人的積蓄打了水漂。

玩過紅警的人都知道,尤里是要復仇的!

尤里在第一次進京競拍弗拉基米爾大公失敗之後痛定思痛,下了死力氣去搜刮10年公國的民眾,終於攢下了一筆巨款。

這一次尤里有了上一次失敗的經驗,他不但大把撒錢,還深修讚美文學,把大汗拍的那是心花怒放,眉開眼笑,大喜之下不但提拔他做了弗拉基米爾大公,甚至還把汗國的一位公主嫁給了他。

尤里如願以償的當上了大公,還娶了汗國的公主,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不小心就失蹄……

原來特維爾公國的大公被尤里搶走了弗拉基米爾大公之位,看著尤里得意的樣子實在氣不過,竟然在尤裡帶著公主媳婦回家的路上派人攻擊他們,並且在混亂中殺死了汗國的公主。

這一下特維爾公國固然是闖下了大禍,被尤里請來蒙古老闆照死里打了一頓,並且追究責任砍了特維爾公國的老大公。

但是特維爾公國明顯也是老謀深算:如果尤里真的順利娶了汗國公主生下子嗣,那麼以後特維爾公國想搶回弗拉基米爾大公的位置,希望無疑會變得十分渺茫。所以他們的老大公寧可犧牲自己,也要阻止莫斯科公國和金帳汗國聯姻。

所以你看,這人一沾親,鬥起來那真是不要命的狠。

特維爾公國的老大公因汗國公主被殺而被處死,但尤里也沒能高興多久。

你想尤里為了買這個弗拉基米爾大公的位置花了那麼多錢,為了自己的地位穩固,逢年過節的還得給汗國的權貴們送禮巴結。

這麼大的投資和支出,他總不會是為了一心一意,兩袖清風地為蒙古人服務吧?所以尤里在替汗國收稅的時候,大搞中飽私囊那一套。

按說吧,這一套歷代的弗拉基米爾大公都搞,畢竟送錢又送臉的上了位,不上下其手弄倆錢補貼一下自己怎麼說的過去?只不過這個尤里年輕,沒有經驗,知道偷吃卻不知道偷吃完得擦嘴。

特維爾公國的新大公在經過詳細調查之後,搞到了充足證據,不但自己拒絕向尤里納稅,還帶著證據告到了汗國的京城,說尤里這小子對大汗不忠,竟然敢偷您的稅款。

蒙古大汗一看尤里貪污腐敗證據確鑿,倒也沒有深究的意思,不過是免了尤里的弗拉基米爾大公的位置,把告發有功的特維爾公國的新大公提拔為弗拉基米爾大公。

這個特維爾公國的新大公當了弗拉基米爾大公之後,對老大公因為尤里被殺一事耿耿於懷,而尤里也因為他搶了自己的大公之位對他恨之入骨。

兩人在一次會面的時候,一人一句「蘇卡不列」,就動上了手,結國尤里慘遭特維爾大公殺害。

尤里的弟弟伊凡一看哥哥死了,大喜之下趕緊跑到汗國首都去告狀,聲淚俱下的控訴自己忠誠的哥哥被特維爾大公殺害的慘狀,想藉機奪回弗拉基米爾大公之位。

但是汗國的權貴們一番衡量之後,只是處死了殺人的特維爾大公,卻把弗拉基米爾大公的位置給了特維爾大公的弟弟。

伊凡本來頗為失望,覺得奪回弗拉基米爾大公位置的事情難搞了。

然而特維爾公國的這個新大公卻是個有血性的人,蒙古人不過是增加點賦稅,多要點東西他就受不了了,居然起兵反抗蒙古人。

伊凡一看,那叫一個喜笑顏開,快馬加鞭趕到汗國首都,對特維爾公國的不識好歹,竟然反抗蒙古義憤填膺狀地大加痛斥,同時表示自己願為汗國出生入死,討伐特維爾公國那幫好戰挑釁的叛賊。

大汗被伊凡的忠誠打動,調撥兵馬給伊凡讓他去鎮壓特維爾公國的起義。

莫斯科公國和特維爾公國本有舊怨,伊凡此次統兵鎮壓他們的起義,安有不趁機報仇之理?

伊凡帶著蒙古大軍對著特維爾公國一通亂砍亂殺,打的特維爾公國徹底沒了跟莫斯科公國叫板的本錢,而伊凡也此得了夢寐以求的弗拉基米爾大公的頭銜。莫斯科公國終於搞掉了叔叔特維爾公國,但是好不好過,還得看大汗的臉色。

這又該怎麼破呢?

德米特里的崛起

伊凡搞掉了特維爾公國之後,充分吸取了哥哥尤里的慘痛經驗,他一邊改變搞錢的手法,一邊加大給汗國的權貴們送禮的額度。

憑藉高超的貪腐手段和讚美文學功底,憑藉這種堅決靠舔的能力,伊凡一方面讓汗國的權貴們覺得他老實可靠,另一方面又獲得「錢袋子」的外號。

正因為伊凡如此優秀,汗國的權貴們在他死後讓他的兒子接了他的班,做了弗拉基米爾大公。

然而伊凡雖然自己很優秀,但他兩個兒子運氣卻不太好,倆人加一塊兒弗拉基米爾大公也沒幹滿20年。

更麻煩的是伊凡最後一個兒子死的時候,繼承人德米特里才9歲,根本擔當不了大任,所以汗國的權貴們就想換人。

莫斯科公國的貴族們見過伊凡的手段,知道這弗拉基米爾大公的頭銜有多值錢,要是真丟了再想買回來可就難了。

好在這個時候金帳汗國也已經亂做一團了,莫斯科公國的貴族們一合計,乾脆大家捐一筆巨款出來,送給汗國的權貴們保住德米特里的弗拉基米爾大公之位。

你還別說,這一招還真好使。

金帳汗國的權貴們看在錢的面子上,真答應了莫斯科公國貴族們的請求,同意讓未成年的德米特里擔任弗拉基米爾大公。

然而德米特里雖然買回來了弗拉基米爾大公的頭銜,卻躲不過西北強敵的覬覦。

公元1362年立陶宛擊敗金帳汗國,開始對羅斯諸國起了善意入侵的心思。

還好莫斯科公國的貴族們有遠見,為了應對立陶宛的善意,趕緊加固了莫斯科的城防。

後來立陶宛雖然打到了莫斯科的城下,但是莫斯科公國據城堅守,立陶宛人見攻不破城防便撤軍而去。然而經此一事之後,德米特里和莫斯科公國的貴族們也感覺到了壓力和機遇。

德米特里一邊給金帳汗國的權臣和寵妾們送禮巴結,一邊開始加快征服周圍公國的腳步。德米特里先是進攻宿敵特維爾公國,逼他們表示臣服,不久後又開始進攻梁贊公國。

蒙古人為了約束胃口漸大的莫斯科公國,於公元1378年派兵進攻莫斯科,想給莫斯科公國一點教訓。

然而這些蒙古部隊,卻被德米特里給揍了。蒙古人雖然被立陶宛揍過了,但是看到自己的老牌腿子莫斯科公國不聽話,還是挺生氣的。於是蒙古人匆忙與立陶宛人議和, 約定大家一起進攻莫斯科公國。

1380年,金帳汗國的權臣馬麥統領號稱20萬的大軍,準備在頓合與立陶宛會師,一起進攻莫斯科公國。

德米特里聽說消息之後,經過偵查之後決定率先發難,趕在馬麥的大軍和立陶宛大軍會和之前打敗馬麥的部隊。

這一戰德米特里為了振奮人心,自己披堅執銳沖在一線,在戰場上被人打的昏死過去,還好被忠心的衛士們從死人堆里拖了回來。

這一仗蒙古和羅斯人都拼盡全力,數十萬人在頓河邊上的庫里科沃原野上拼個你死我活。

由於蒙古騎兵早已不復當年之勇,當地的地形又多河道密林,不利於騎兵展開,再加上德米特里使用了伏擊戰術,這一戰最終德米特里以戰死6000人的代價慘勝。

然而即使是慘勝,德米特里也打破了蒙古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獲贈了頓河第一好漢「頓斯科伊」的名號。

結語

莫斯科公國從丹尼爾的兒子尤里開始,就不斷鑽研送禮術和讚美文學,及至德米特里時期,已經鑽研此道百多年。

德米特里在頓河之戰中打敗蒙古人之後,雖然莫斯科公國沒能掙脫蒙古人的統治,但是卻讓蒙古人意識到羅斯人羽翼已豐,再不敢輕視他們。

莫斯科公國的崛起,不唯是軟實力和硬實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有金實力和親戚獻祭。

如此大國崛起,著實不易!著實不易啊!

參考文獻:《俄羅斯簡史》《金帳汗國興衰史》《俄羅斯通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