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之「胡服騎射」

紅李子666 發佈 2024-01-11T20:17:45.294247+00:00

公元前326年,趙肅侯去世,十五歲的趙武靈王繼承了王位。魏惠王聯合了楚國、秦國、燕國和齊國,以參加葬禮的名義尋找機會侵犯。

公元前326年,趙肅侯去世,十五歲的趙武靈王繼承了王位。魏惠王聯合了楚國、秦國、燕國和齊國,以參加葬禮的名義尋找機會侵犯。趙武靈王採取了聲東擊西的應對措施,他要求五國軍隊不准進入趙國邊境,只許五國的國君帶著禮品前來弔唁,並由趙國大臣專門負責接送。

五國的國君進入趙國後,看到趙國的精英部隊都在那裡,更加不敢有一丁點兒的差錯。安葬完趙肅侯後,便匆匆離開了。各國國君無不被趙武靈王的膽識和魄力所證懾,他們見圖謀不成,便開始致力於彌補與趙國的關係,並在次年帶來禮物,祝賀趙武靈王登基。

兩年後,趙武靈王率領軍隊向北進攻中山國。他們經過房子城,到了代郡,再向北到了數千里的大漠,向西進攻到黃河,登上黃華山頂。他望著腳下的山河說:「中山國在我們腹心,北有燕國,東有東湖,西有林胡、樓煩、秦、韓。這四面八方全是敵人,如果我們不發憤圖強,隨時都有可能被人家消滅。我打算讓老百姓穿胡人那樣的衣服,學習他們騎馬和射箭的本領。

大臣樓緩驚訝地問:「穿胡人那樣的衣服?」

趙武靈王說:「對,你看我們的衣服,袖子太長,腰太肥,領口太寬,下擺又太大了。」

樓緩恍然大悟道:「對對,這多浪費布料啊。」

趙武靈王說:「浪費布料是小事,穿著長袍大褂,不但走起路來搖搖擺擺,而且做起事來也慢慢吞吞的。我打算把它們改成胡人那種小袖的短褂,腰上紮根皮帶,腳上穿上皮靴。我想這樣穿戴,走起路來一定靈活,做起事來也很方便。」

樓緩非常贊同趙武靈王的想法,他高興的說:「咱們穿上那種衣服,就可以像他們那樣騎馬打仗了。咱們打仗只知道用車推、用馬拉、用腳跑,哪兒比得上騎在馬上靈活呢?」

第二天,趙武靈王就向大臣們宣布了這件事情,可大人們聽了紛紛表示反對。

有的說:「我們的長袍大褂不光是為了遮擋身體,更是一種禮節。」

有的說:「這可是咱們古代聖賢流傳下來的,不能隨意改變。」

還有的說:「應該去改變胡人的風俗才對,哪兒能讓胡人的風俗來改變我們的文化呢?」

……

趙武靈王見沒有人支持,他的叔叔公子成更是謊稱自己有病不來上朝。這時他改革的想法就產生了動搖。相國肥義說:「只要是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我們就要下定決心將改革進行到底。反對改革的人看不到未來,如果都照他們這麼頑固,說不定咱們到現在都在山洞裡住著呢,哪兒還有衣服穿呢?」

「愚蠢的人會嘲笑我,但是聰明的人會明白的,即使全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會這麼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領地和中山國都奪過來。」趙武靈王說完就穿上了胡服,他又派人轉告叔叔公子成說:「家事聽從父母,國事聽從國君,現在我要為人民改穿胡服,而叔叔您卻不穿,恐怕別人說我尋私,要我依法治罪。所以我希望叔叔能夠做個榜樣,幫我完成改穿胡服的業績。」

第二天上朝時,趙武靈王、樓緩、肥義和公子都穿著小袖子的短衣出來了,大臣們一看沒了轍,只好也換上了胡服。

沒過幾天,全國的老百姓也都穿起了胡服,他們覺得胡服實在方便很多,反而流行起來了。

接著,趙武靈王親自帶領士兵們學習騎馬、射箭的技術。不到一年時間,一支驍勇善戰的趙國騎兵隊就練成了。

趙武靈王帶領騎兵隊收服了很多地方,他還打算去跟秦國爭個高低,可是他總在外面打仗,國內的事情交給誰呢?趙武靈王見小兒子趙何聰明能幹,就將王位傳給了他,即趙惠文王。他自己作為主父,肥義為相國,李兌為太傅,公子成為司馬,大兒子趙章為安陽軍。他把一切布置妥當後,就扮成一個叫趙招的使臣去秦國訪問了。

他帶著手下的人,一邊沿途查看地形,一邊畫成地圖,一直到了咸陽,他見到秦昭襄王,向他說了很多事情,包括趙武靈王傳位的消息。

秦昭襄王驚奇地問:「你們國王很老了嗎?」

趙使臣趙招說:不,年輕力壯的很呢。」

「那為什麼要傳位呢?」

我們主父想讓趙惠文王先練習,大權仍掌握在主父的手裡。」

秦昭襄王沒什麼要說的了,就跟史臣趙招隨便聊起來。他問:「你們怕不怕秦國?」

使臣趙招說:「怕呀,如果不怕,能這麼努力的進行服裝改革,學習騎馬射箭的技術嘛。不過好在我國的兵力強盛起來,大概跟貴國不相上下了吧。。」

秦昭襄王聽了這話,對使臣趙招立刻敬重起來,並安排他到客館休息。

當天晚上,秦昭襄王想起使臣昭招的言談舉止和態度,越想越覺得他不像一個普通人,第二天一早就請人去請趙招,可趙招的手下卻說:「使臣生病了,過幾天再去見大王吧。」

過了幾天,秦昭襄王又派人去請,可客館的只有一個人了,而這個人自稱是趙國使臣趙招。

他們把他帶到秦昭襄王面前,秦昭襄王問:「既然你是使臣昭招,那上次見我的人是誰呢?」

昭招說:「那是我們的主父,主父一直想見一見大王,特意扮成使臣的樣子,他讓我留在這裡跟大王賠罪。」

「你們主父騙了我!」

秦昭襄王恨得咬牙切齒,他立刻叫晉陽軍帶著三千精兵連夜去追。但武靈王早已走遠了,秦昭襄王沒有辦法,索性大方一點,把這個趙招也放回去了。

公元前295年,由於秦、齊、韓、魏、楚國的連連混戰,他們其時已經不是趙國的對手了。趙武靈王想要做中原霸主的心日益強烈起來。為了實現這一心願,他計劃奪回王位,重做趙王。

同時,他看到大兒子趙章被無辜廢掉後,仍毫無怨言,一如既往地孝順自己,想起她母親韓夫人賢良淑德,心裡更加愧疚。因此,他想讓趙章在代郡為王,來彌補自己對他的虧欠。

趙武靈王八把這個想法對肥義說了,肥義不假思索地拒絕了他。

趙武靈王走後,肥義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對趙惠王講了,並給他分析了事情的嚴重性。為避免引起內亂,肥義做了統籌的安排。他讓李兌和公子成帶著兵符到都城外去,隨時準備起兵。趙豹鎮守邯鄲城,不許外地兵馬入內。

趙武靈王把被拒絕的事情告訴了公子章,公子章十分怨恨趙惠文王和肥義,在父親的默許下,公子章決定採取行動。可趙豹對邯鄲城的防衛非常嚴密,根本無法下手。此時,趙武靈王已經不把趙惠文王看作自己的兒子,而當成最大的對手了。

這天,趙武靈王以在沙丘選看墓的為名,約公子章和趙惠文王一同前去。趙惠文王無法拒絕,只好讓相國肥義和禁衛軍將領信期陪同,到了沙丘,公子章用計將肥義殺死,正要殺趙惠文王時,信期與他們展開了激烈的搏鬥。與此同時,李順和公子章也率軍趕到,他們誅殺了公子張及其黨羽,把趙武靈王圍困在宮中,不許他們出門一步。再對他斷糧三個月後,英武一時的趙武靈王就這樣被活活地餓死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