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風雲丨中日甲午戰爭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

mer86 發佈 2024-01-11T20:31:30.030437+00:00

世易時移,百年過去,東亞三國都在發生巨大改變。如今的中國,已非當年的大清。日本也不再是那時的日本。近些年,中日韓在歷史、領土等問題上,頻頻發生紛爭。

甲午戰爭距今已有129年。

世易時移,百年過去,東亞三國都在發生巨大改變。

如今的中國,已非當年的大清。

日本也不再是那時的日本。

至於朝鮮,更是面目全非。

近些年,中日韓在歷史、領土等問題上,頻頻發生紛爭。如今再來審視甲午戰爭的緣起過程和教訓,就具有很不一樣的意義。

01

1868年,日本開啟明治維新,成功實現轉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最先進的國家之一。

隨著國家實力漸漸強大,一個現實問題就擺在日本領導者面前——日本應該如何定位自己與亞洲各國的關係?

理論而言,日本有三個選項:

一是埋頭發展,以自身的強大,給周邊鄰國做出示範。

二是與鄰國結成某種形式的聯盟,共同抵禦西方侵略。

三是恃強凌弱,通過榨取周邊國家的資源,發展自己。

但理論終究是理論。

事實上,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幾乎是沒有遲疑地選擇了第三條道路。

為何如此呢?

因為日本是後發國家,在很多方面免不了受到先發國家的壓榨。

如此一來,日本就只能是「失之歐美,補之東亞」。

通過壓榨周邊國家,解決自身發展資本主義所需要的原始積累。

另外,由於明治維新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歷史局限。

而這些局限性,又使得當時的日本存在嚴重的內部矛盾。

什麼矛盾呢?

一句話說,就是蛋糕不夠大,中上層吃肉,底層連湯都喝不到。

德川幕府時代,日本的下階層武士長期受到壓迫,生活不如意。

也正是由於這些下層武士對現狀不滿,所以倒幕運動才會成功。

可是扳倒德川幕府後,下階層武士的生活水平依舊很寒酸。

當時的情況是,上階層武士,也就是幕府將軍、高層幕臣、地方大名這一類,被明治政府封為華族,享有特權,混得風生水起。

下階層武士,雖然屬於第三等的士族,名義上比平民高一等。

但他們沒有爵位,也沒有特權。更糟糕的是,他們還沒有錢。

要知道,幕府時期的武士是享有當兵特權的。

而明治維新後,由於不打仗,不需要那麼多常備武裝了。明治政府便縮減了兵力規模。

並且,明治政府還下達《徵兵詔書》,剝奪了武士引以為榮的當兵特權。

就拿薩摩藩來說。

幕府時期,薩摩藩常備軍共計步兵16467人,炮兵511人,輜重、騎兵1190人。

明治時期,薩摩藩僅保留四個大隊的常備軍,兵員4620人。裁撤了將近70%的兵力。

沒錢又沒權,下層武士這下就很尷尬了。

這些人要想生活,只能是各憑本事。

當時,雖然也有不少下層武士靠著本事成功實現轉型,躋身上流。

但大部分人沒有這麼幸運。可謂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也就是說,幕府時期,下層武士儘管俸祿少,但好歹還有個鐵飯碗。而伴隨著明治維新,原來的鐵飯碗被打破,武士們的生活水平反而還不如從前了。

這就是政治最殘酷的地方。雖然社會制度改變了,但被統治者依然被統治。

02

試想,幾十萬失業軍人覺得生活不如意,社會秩序會亂成什麼樣?

在這種大背景下,以西鄉隆盛為代表的一批維新功臣,便大肆鼓吹「征韓論」。

主張侵略朝鮮,讓武士們有事可做,轉移國內矛盾。

這一幕,與昔日的壬辰倭亂可謂如出一轍。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國內蛋糕不夠分。為了避免內戰,只得打朝鮮的主意。

當然,考慮到日本歷史上曾經被大明暴揍的深刻教訓。

面對急於對外動武的征韓派,明治政府還是保持了一定的理智。

畢竟朝鮮是大清屬國,而日本此時還不夠強大,無力挑戰大清。

然而,就在日本當權派極力踩剎車,抑制征韓派時。

清政府卻在一旁屢屢做出錯誤決策。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統治者突然發現原先的宗藩體制,已經無法禦敵於國門之外。

於是從1860年開始,清政府便漸漸放棄了對宗藩體制的維護,選擇了一條只顧自身的孤立主義路徑。

清朝不管藩屬國死活了,這就給了日本試水的機會。

1872年,日本吞併琉球。

事後,日本擔心清朝干涉,於是便借「牡丹社事件」,在台灣挑起爭端。

當時,清軍剛平定內亂,左宗棠正籌備收復新疆,而清朝的水師尚未建立起來。

於是,李鴻章就與日本簽訂了《台事專條》。

根據這個條約,日本軍隊撤出了台灣,而清朝在事實上也承認了日本對琉球的占領,終止了琉球與清朝的宗藩關係。

後來,琉球國君臣派遣使者到清朝求救,但總理衙門不管不問。

成功吞併琉球,讓日本看清了清朝的虛實,紙老虎罷了。

此後十餘年,儘管明治政府依舊執行壓制征韓派的策略。

但需要注意的是,當權派壓制征韓派,並不是反對侵略,而是反對沒做好準備就侵略。

到了1877年,日本國內爆發了內戰。這便是「西南戰爭」。

當年9月,明治政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收拾了國內的舊武士集團。

待平定叛亂後,日本當權者也明白,這蓋子是捂不住了。

若不能儘快對外擴張,轉移矛盾,此類事情以後還會發生。

既然蓋子捂不住,那乾脆不捂了。

隨即,日本便決心向朝鮮動刀子。

明清之際,朝鮮是中國的「模範藩屬」,唯中國馬首是瞻。

如此忠心耿耿的小弟,難道清政府也要放棄嗎?

是的,清政府還真就把朝鮮賣了。

總理衙門當時對日本表示:「朝鮮雖隸中國藩屬,其本處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該國自行專主,清朝從不與聞。今日本國欲與朝鮮修好,亦當由朝鮮自行主持。」

這意思就是說,大清同意朝鮮跟日本建交通商。

至於如何建交通商,大清不參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們兩國自己談去吧,別煩我。

宗主國做成晚清政府這個模樣,說實話,也真的是沒誰了。

03

清政府把朝鮮賣了,朝鮮又是什麼反應呢?

當時朝鮮的情況很複雜。

1873年,朝鮮攝政王大院君退位,其子李熙親政。

這位朝鮮新君,便是歷史上的朝鮮高宗。

高宗即位後,由於性格軟弱,所以朝政大權很快便被以王妃閔氏為首的外戚竊取。

閔氏這個人,號稱是朝鮮版「慈禧」,極度迷戀權力。

見閔氏領導的外戚左右朝政,以大院君為首的「事大派」勢力不幹了。

兩排人鬥來鬥去,朝鮮也陷入無休止的黨爭中。

而恰在此時,日本開始入侵朝鮮。

1875年,日本派遣雲揚號等三艘軍艦侵入朝鮮釜山港,引發「雲揚號事件」。

事發後,日本也沒有瞞著大清,公開遣使與清朝商談。

一番周折下來,結果就是前面說的,清朝把朝鮮賣了,同意朝鮮跟日本建交通商。

大哥不給力,朝鮮很無奈,也只好與日本簽訂《江華條約》。

這個條約第一款特別規定:「朝鮮國自主之邦,保有跟日本國平等之權。」

這等於是承認朝鮮獨立,不再是大清的藩屬國。此後日本可以撇開大清,跟朝鮮自由交往。

日本輕鬆實現了侵朝的戰略目標,為日後對朝鮮的進一步滲透,留下一道伏筆。

《江華條約》簽訂後,掌權的閔妃一派親日,開始招募日本軍事顧問,編練新軍。

清政府此時才後知後覺,發現自己貌似被撇在了一邊。

略懂地緣政治的人都知道,朝鮮半島是東北門戶。一旦朝鮮倒向了日本,東北將永無寧日。

而東北又是清朝的龍興之地。

眼看著走孤立主義路線,惹出了大麻煩,清廷上下十分後悔。

如此一來,這也為後來清朝出兵干涉朝鮮內政,埋下了伏筆。

1882年,駐守漢城的朝鮮舊軍因為待遇問題,發動叛亂。

大院君趁機挑撥離間,鼓動叛軍將矛頭對準閔妃集團和日本。

這一事件,史稱「壬午兵變」。

兵變發生後,叛軍焚燒日本使館,殺死多名日本派駐朝鮮的軍事顧問和外交官,並且還衝入王宮,企圖緝拿閔妃。

外交官被殺,日本自然要報復。

很快,日本海軍的三艘軍艦和兩個陸軍大隊便開赴朝鮮,準備興師問罪。

得知日本出兵,閔妃立即見風使舵,轉頭抱起了清朝大腿。

大清這邊一看,既然是閔妃求救,那咱就可以合法出兵了。

於是,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便也帶著三艘巡洋艦前往朝鮮。

隨後,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又率六營淮軍,進入朝鮮平叛。

那時候誰都想不到,在吳長慶軍中效力的一個小參謀,日後會成為大清駐朝鮮的「太上皇」。

這個小參謀,就是袁世凱。

04

吳長慶率軍進入朝鮮後,速戰速決,趕在日軍動手前,搶先誘捕大院君,隨即又扶持高宗和閔妃。

大院君也是倒霉催的。

他是事大派領袖,也就是標準親中派。

但由於慈禧太后最恨別人說她牝雞司晨,最怕什麼攝政王、太上王分她的權。

而閔妃,前面也說了,是朝鮮版的慈禧太后。

故而,慈禧便以個人喜好,授意前線清軍將大院君逮捕,選擇扶持閔妃。

事後,獲得意外驚喜的閔妃和高宗兩口子對清朝感激涕零。

由此,朝鮮宮廷便又倒向了清朝,而日本勢力則靠邊站,備受冷落。

眼見朝鮮又被清朝控制,日本不甘心失敗,旋即開始暗中操作,迫使朝鮮簽訂了《濟物浦條約》。

按照條約規定,日本可以在朝鮮駐紮一千人的軍隊,負責保護僑民和公使館。

這個條約簽訂後,清朝意見很大。

一些大臣就此開始呼籲:咱大清也得跟朝鮮簽訂不平等條約。

大臣們的呼籲,很快有了回應。

慈禧授意李鴻章具體操辦,與朝鮮簽訂了《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和《仁川華商租界章程》兩個不平等條約。

根據這兩個條約,清朝在仁川、釜山、元山設立「清租界」;在朝鮮的黃海、對馬海峽及日本海海岸,設立軍事據點;清朝在朝鮮享有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權等特權。

很明顯,李鴻章這是把西方列強迫使清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直接複製、粘貼在了朝鮮身上。

另外在簽訂條約時,李鴻章還特別加了一條,就是讓袁世凱常駐朝鮮,幫助朝鮮編練新軍。

為什麼不是別人,偏偏是袁世凱呢?

因為他勇啊。

1882年,正好為鄉試年。

當時在吳長慶軍中擔任幫辦營務處的袁世凱本打算應舉,考取功名。

但「壬午兵變」的爆發,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在鎮壓「壬午兵變」期間,袁世凱一路放槍,帶頭沖在最前面,斬殺了幾十名兵變參與者。

戰後,吳長慶在寫給朝廷的呈報中,毫不吝嗇的將袁世凱讚揚了一番,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 。

李鴻章見到呈報,心想這是個人才啊,於是便讓當時僅有23歲的袁世凱,以幫辦朝鮮軍務的身份,留駐漢城。

當然,僅靠袁世凱一個人,也辦不成什麼大事。

所以李鴻章當時還從國內調來了三千兵馬常駐朝鮮。

這一手操作,等於把朝鮮的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全部控制起來。

見清朝出手比自己還狠,向來不吃虧的日本人又開始暗箱操作了。

1883年,日本政府扶持了一批朝鮮親日派分子,向他們灌輸民族主義思想,鼓動這些人在漢城發動叛亂。

這個藥方很見效,朝鮮國內很快出現一批立志仿效日本改革維新的「開化黨」。

1884年,趁著中法戰爭爆發,清朝陷入戰爭泥潭難以自拔之際,朝鮮「開化黨」藉助日本軍隊,發動政變,挾持高宗。並宣布廢除朝鮮與清朝的宗屬國關係。

這一事件史稱「甲申政變」。

聽聞政變,袁世凱力排眾議,果斷出手,指揮清軍擊退日軍,鎮壓了「開化黨」叛亂。

事後,李鴻章見袁世凱有本事,能搞定日本人,便進一步重用袁世凱,授權他在朝鮮監國。

當然,考慮到要朝鮮王室的顏面,袁世凱的正式職務也不是監國,而是「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

但其實所有人都知道,袁世凱可以隨意出入朝鮮王宮,享有重大事情決策權,這不就是朝鮮王室的太上皇嘛。

05

從1884年開始,在袁世凱的打理下,朝鮮局勢漸漸穩定了下來。

日本政府見撈不著便宜,就派遣伊藤博文到天津與李鴻章商談。

1885年4月,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中日天津條約》。

簽訂條約前,清朝在朝鮮其實擁有絕對主導權。

但李鴻章怕事,極力避免與日本正面衝突。

因而在談判中,李鴻章便做出讓步,同意將來假如朝鮮再發生叛亂,大清向朝鮮出兵時,須事先行文知照日本。

李鴻章做出的這個讓步,等於是又把朝鮮賣了。導致日本和大清對朝鮮擁有「共同宗主權」。

這就為後來的甲午戰爭,日本出兵朝鮮,埋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朝鮮只是大國的角力之地。

中日博弈的關鍵,還在於雙方的軍事實力。

清朝此前奉行孤立主義,主要原因是實力不行。連自保都困難,當然就顧不上小弟。

日本也一樣,試圖吞併朝鮮,卻屢屢受挫,也是因為實力不行。沒有信心打贏清朝。

既然雙方都覺得實力不行,那麼在朝鮮之外,清朝和日本自然就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積蓄實力上。

特別是發展海軍。

1875年,日本拿出90%的海軍預算,從英國訂購了福桑、金剛和比睿三艘軍艦。

別看這三艘軍艦都不到4000噸,用歐洲的標準來看,也就是大號巡洋艦。

但這可是1870年代,日本政府的這筆投資,讓日本海軍至少在東亞這一塊,擁有了10年的海上優勢。

見日本大力發展海軍,清朝不甘落後,也大力發展海軍。

1879年,李鴻章從英國訂購超勇、揚威兩艘撞擊巡洋艦。

1881年,李鴻章又從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購買了排水量超過7300噸的定遠、鎮遠號。

清朝的海防、塞防之爭,雖然以左宗棠獲勝告終。

但慈禧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不等於她就不支持李鴻章發展海軍了。

事實上,清朝是海防、塞防並重,兩頭都在砸錢。

至於你問錢從哪來,這還不簡單,借嘛。

胡雪岩可以幫助左宗棠從洋商手上借到1300萬兩巨款,李鴻章本身就精通洋務,他自然也有能力搞到錢。

而隨著左宗棠去世,塞防的戰略地位下降,海防經費就更寬裕了。

1885年10月,定遠、鎮遠兩艘巨艦正式交付。

當時一同交付給北洋水師的,還有濟遠號穹甲巡洋艦。

隨著艦隊初見規模,在實力上又超過了日本海軍。李鴻章便命令丁汝昌以保養之名,率定遠、鎮遠、濟遠等六艘軍艦前往日本長崎軍港示威。

當時日本還沒有與定遠、鎮遠同級別的鐵甲艦。

而清軍上岸後,又與當地警察械鬥,鬧出了「長崎事件」。

這兩起事件疊加,促使日本開始加緊建設海軍。也造成日本反中情緒嚴重,日本參謀部隨即制定了《征討清國策》。

提出「以五年為期作為準備,抓住時機,準備進攻」,對清朝進行一場「國運相賭」的戰爭。

日本人此時決定與清朝賭國運,並非無腦蠻幹,而是在充分獲取情報後,做出的理智決策。

比如在《策案》中,日本情報人員就對清朝的方方面面進行了事無巨細的闡述:「清國歲入總計一億二千五百萬元有餘,軍備金額大約七千五百萬元,但多用於八旗、綠營者,恰好救助貧民,於軍備之上,不見利益,只是養活海陸軍之防勇、練軍四十萬之兵力而已。」

在日方無孔不入的情報收集下,清朝的虛實一覽無遺,毫無秘密可言。

不過,清朝畢竟體量巨大,所以北洋水師的建設速度也快於日本海軍。

1888年,北洋水師新添四艘巡洋艦,分別是2300噸的穹甲巡洋艦致遠號、靖遠號,2900噸的裝甲巡洋艦經遠號、來遠號。

自此,北洋水師成軍。

但是,從成軍之日到甲午戰爭爆發間的6年時間裡,北洋水師就再未添一艦一船,未購一炮一彈。

而同時期的日本海軍,則是抓緊時間擴軍備戰。

1890年,日本有栖川宮威仁親王在考察了海軍後,向明治天皇提出了一個重要建議:

即日本相對於清朝而言,應該更重視海軍。因為日本是島國,即便陸戰失利,只要海軍能守住防線,本土也依舊是安全的。因此,有栖川宮威仁親王建議明治天皇應該優先考慮發展海軍,而不是優先擴充陸軍。

其後,明治天皇認同其論述,決心專注發展海軍規模和力量,旨在一舉擊潰北洋水師。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預期十年的擴軍計劃,建立起了一支以中國為假想敵的近代陸軍和海軍。

這其中,陸軍擁有常備兵63000人,預備兵23萬人;

海軍擁有各種軍艦31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

06

隨著日本摩拳擦掌,大戰漸漸逼近。

這裡有個問題:如果中國認慫,主動放棄朝鮮,能不能避免這一戰?

答案是不能。

因為從1870年代開始,日本在中日貿易中,就始終處於貿易逆差。

而更要命的是,作為日本經濟支柱的棉紡織工業,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市場,都在中國。

日本商人從中國進口原材料,需要看中國供貨商的臉色。

日本商人把貨物拿到中國賣,也需要看中國海關的臉色。

中國海關若是給日貨加幾個點的稅,日本貨之於歐美貨,將毫無競爭力。

形勢如此,傻子也看得出來。日本國內所謂的「征韓論」,本質上就是「征清論」。

朝鮮才多大啊,日本真正想要的是,其實是中國市場。

而日本要想像西方列強一樣,獲得在華的諸多特權,就得先打敗清政府。

所以說,中日這一戰,無法避免!

其實,作為大清的「裱糊匠」,李鴻章也知道大戰無法避免。

早在《中日天津條約》簽訂時,他就說過:「十年之內,日本必將成為強國,現雖不甚堪虞,但必將為我國之大患。」

然而這時的大清,沒有正常人。

李鴻章的眼界不差,可這位「東方俾斯麥」,從未在外交上展現過鐵血的一面。

他一直都害怕和外國開戰。

就算開戰了,也是儘量避免主動進攻,每每都將先發制人的機會拱手讓人。

而朝中的大臣,則是完全相反。

當時許多大臣認為,以大清的實力,對付小小日本,是穩操勝券。

過分的自信,使得開戰之前的清廷上下,不僅沒有重視對手。反而還有閒工夫為慈禧太后籌辦60歲生日慶典。

1894年3月,就在慈禧挪海軍經費,繕修頤和園,布置點景,廣收貢獻,為自己準備壽辰之際,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

4月,朝鮮政府無力平息起義。不得已,只好請求清政府給予援助。

而日本在獲悉這一消息後,格外積極鼓勵清政府向朝鮮派兵。

這時的清政府,沒有意識到日本的用意。

或者說,沒人用惡意猜測日本人的目的。

清政府自認為只是在履行宗主國責任,向朝鮮派兵平息動盪罷了。

但不料,這個看似簡單的行動,卻中了日本人的奸計。

5月,直隸提督葉志超奉令率軍馳赴朝鮮,清軍駐屯於牙山。

當日本得知清朝向朝鮮派兵後,立即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向朝鮮派出七千陸軍。

6月13日,朝鮮政府洞悉了日本人的不懷好意。立即致信袁世凱,要求清朝撤離,避免日本軍事入侵。

袁世凱收到來信,火速上報。

李鴻章得報,電令葉志超,將入朝清軍集結於牙山,準備回國。

同時命令袁世凱,向駐朝日軍發出照會:我們已經撤兵了,你們也撤兵吧。

日本方面,伊藤博文收到照會後,本打算撤兵。

可軍方此時不同意,又向前線加派了三千兵力。

見內閣已經被軍方架空,自己無力阻止戰爭爆發。伊藤博文索性轉變立場,支持開戰,並提出了「日中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主張,試圖將一場侵略戰爭合法化。

伊藤博文的這一手操作,簡直絕了。

原本日軍是侵略者。但伊藤博文打出「改革朝鮮內政,幫助朝鮮獲得獨立地位」的大旗後,日軍可以借著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騙國際社會。

而清政府此時此刻,顯然不可能同意改革朝鮮內政。

如此一來,日軍搖身一變,竟然變成了解放朝鮮人民的「正義之師」。

07

日本祭出神操作,而清朝這邊則是一步錯,步步錯。

6月底,戰爭已經一觸即發。

可慈禧的「六旬萬壽慶典」活動,依舊按部就班的在籌備中。

主張對日強硬的光緒皇帝認為這時候還把國家重心放在給老佛爺過生日上,未免太離譜了。

於是,光緒便授意戶部尚書翁同龢上書,「請停工程」。

隨後,一些主戰派廷臣亦紛紛上疏,請求停辦「點景」,移作軍費。

然而,慈禧聞言後,卻怒不可遏,聲稱「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

意思就是說,就算天王老子來了,我也要過生日!誰敢讓我不高興,我弄死他!

見慈禧暴怒,光緒不敢背負不孝罵名。只好授意翁同龢改口,表示:「查停工一條,系指以後尋常工程,其業經興辦之工,毋庸停止」。

前線的清軍做夢也想不到,本該用來購買炮彈打小日本的軍費,現如今卻被老佛爺拿去辦壽辰了。

日本咄咄逼人,而朝廷又不干正事。

李鴻章的腦子,被時局搞得有點亂。

不過再怎麼亂,李鴻章心裡也知道,朝鮮局勢危如累卵,總得想辦法解決才好。

怎麼解決呢?李鴻章的辦法是以夷制夷,極力避免開戰。

很快,李鴻章便找到沙俄駐華公使喀西尼,希望沙俄政府能出面調停中日糾紛,迫使日本從朝鮮退兵。

為了調動沙俄參與調停的積極性,李鴻章還抬出了英國政府。

聲稱英國已經主動提出要調停,但大清「認為俄國在此次事件中有優先權」。

從李鴻章和喀西尼的交涉上,不難看出,老李是典型的「戰術黨」。

只是很可惜,他的面對的伊藤博文、陸奧宗光,是「戰略黨」。

古人云,戰略為主,戰術為輔。

戰術和戰略,顯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6月30日,沙俄向日本政府遞交照會,聲稱朝鮮內亂已平,日本應遵從朝鮮政府要求,從朝鮮撤兵。如果日方一意孤行,將負全部責任。

沙俄的照會,措辭強硬。

但日本外相陸奧宗光收到照會後,判斷沙俄只是虛張聲勢,便委婉的拒絕了。

事實證明,陸奧宗光的判斷沒錯,沙俄就是虛張聲勢。

7月13日,見日本拒不退兵,沙俄政府只好自己找台階下,照會日本政府,說什麼大家都是鄰居,俄國對於朝鮮事變自不能袖手旁觀,然今日之事,完全出於希望預防清日兩國之衝突,希為諒解。

俄國慫了,李鴻章又把希望寄托在英國人身上。

英國出面,效果還是有的。日本駐華代理公使小村壽太郎前往總理衙門與慶親王奕劻商談。

可由於雙方分歧太大,日本鐵了心要開戰。因而會談不了了之。

見調停無果,英國政府為了自身利益,向日本攤派:「今後清日兩國若發生戰爭,清國的上海,為英國的利益中心,希望取得日本政府不在該地及附近作戰的保證。」

搞了半天,英國的要求這麼低。

陸奧宗光答覆得很痛快,放心吧,多大個事,保證不打上海。

陸續搞定英俄,陸奧宗光隨即電令駐朝日軍:「調停已告失敗,現在必須斷然處置。」

意思就是說,外交上已無障礙,你們可以動手了。

08

1894年6月至7月,日本無論在外交,還是軍事方面,都有大作為。

而大清這邊,除了李鴻章在6月派兵入朝外,就再也沒什麼動作了。

當然,李鴻章不作為,也有他的道理。

這時候的大清,外強中乾。六年未添一艦一船的北洋水師就不說了。

陸軍方面,雖然清朝號稱擁兵百萬。但沿海的可戰之兵不過兩萬人。

就這麼點兵力,還要分布在直隸、山東、奉天三省。

在兵力本就不夠用的情況下,如果李鴻章再派出大軍援朝抗倭,清朝必然是處處空虛,隨時有被日軍偷家的可能。

所以,李鴻章才一直主張不要輕啟邊釁,不打無把握之仗。如果一定與日本開戰,也該在籌集足夠經費,添置必備裝備,大規模擴充軍力後再打。

然而,人家都已經準備到位,李鴻章還在盤算積蓄實力。

早幹嘛去了?

見清朝不增兵,而駐朝清軍既不進漢城,又不守仁川,把所有軍事要地都拱手相讓。日本決定動手。

7月20日,日本向朝鮮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朝鮮政府在3天內,廢除與清政府簽訂的所有條約。

此時的朝鮮政府是親中的,所以便選擇繼續敷衍日本。

7月23日凌晨,最後通牒到期,侵朝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推翻閔妃集團,並挾持高宗,將朝鮮國家大權轉交給大院君。

隨後,日本還成立了以金弘集為首的親日內閣,並唆使金弘集政府廢除與清政府簽訂的一切條約,委託日本驅逐清軍。

清朝得知此事後,光緒命令李鴻章派兵入朝。

李鴻章不敢抗旨,只得調總兵衛汝貴、提督馬玉崑等人,率軍火速由大東溝登陸,進駐於平壤。

與之同時,李鴻章又另調北洋陸軍十餘營,分梯次渡海馳援朝鮮。

命令下達後,北洋水師的濟遠和廣乙兩艦前往朝鮮,掩護運送清軍的運兵船在朝鮮牙山登陸。

7月25日拂曉,兩艦完成任務,由牙山返航。

但在返航途中,突然在朝鮮豐島海面遭遇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及秋津洲等三艦的伏擊。

日軍不宣而戰,濟遠和廣乙兩艦被打得措手不及。

經過一番激烈後,廣乙受到重創,船身傾斜,無力再戰。

濟遠以一敵三,無力堅持,只能逃跑。

恰在此時,載有增援朝鮮清軍1200餘人的英國高升號商輪和滿載軍械的操江艦先後駛來,日艦浪速及秋津洲見狀,改為攻擊高升和操江兩艦。

高升和操江沒有戰鬥力,但在面對日本海軍威脅時,決絕投降。

最終,高升號被浪速擊沉,一千多名清軍官兵命喪大海;操江號則被日艦俘虜。

此役,史稱「豐島海戰」。

戰後,清政府一面炮製戰果,吹噓擊沉日艦、擊斃日本司令;一面通過總理衙門,照會世界各國,說日本首先開釁,宣布與日本斷交。

可是,就在清政府還在自欺欺人時,日本陸軍也在朝鮮動武了。

7月28日夜,日軍進攻駐守牙山的清軍。

這一戰,清軍本來是以逸待勞,握有主動權。

但糟糕的戰鬥力,讓五五開的戰鬥,變成了一邊倒的潰敗。

由於無法抵禦日軍攻擊,牙山清軍只得放棄陣地,退向平壤。

7月31日,見時機成熟,日本向各國公使遞交交戰通告書,向清朝宣戰。

不過由於宣戰詔書的措辭有問題,日本內閣前後修改六次了才通過,所以直到8月2日,日本天皇才正式簽發宣戰詔書。

就在日本正式宣戰的前一天,光緒皇帝也下發聖旨,向日本宣戰。

但讓人無語的是,由於情報滯後,光緒在宣戰時,竟然還不知道牙山之戰的消息。

因而在詔文中,光緒特別強調,說日本不守國際法,擊沉英國商船高升號,希望藉此能引起歐洲各國同情大清。

正所謂,不看廣告看療效,戰場上的勝利者,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槍桿子說話,是最有說服力的。

臨戰之前,清政府上下不務正業。慈禧為了不影響過生日,求和心切。

光緒雖然主戰,但也不敢亮劍,竟然還在幻想列強調停。

如此荒唐之舉,無疑是給即將爆發的大戰,蒙上了一層陰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