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16年,難忘「四版右上角」

最可愛的人之友 發佈 2024-01-11T22:43:37.147501+00:00

尤其作為宣傳工作者,「第一篇」發表在《濰坊晚報》四版右上角,就像一個人的初戀一樣,刻骨銘心,格外甜蜜。

老兵與山東省濰坊市有著不解之緣,濰坊女婿,濰坊當兵8年。可以說,濰坊是老兵的第二故鄉。尤其作為宣傳工作者,「第一篇」發表在《濰坊晚報》四版右上角,就像一個人的初戀一樣,刻骨銘心,格外甜蜜。


老兵帶著「記者夢」等「心比天高」的夢想入伍。當兵第二年,分到駐濰坊某部衛生隊當衛生員。後工作需要,學過廚師的老兵,改當炊事員兼飼養員。業餘時間,當有的戰友會老鄉時,有的打撲克時,有的看電視時……老兵在埋頭寫稿、投稿,追逐夢想。但都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有的戰友看老兵寫了這麼長時間稿,投了這麼多,連個簡訊也沒有發表,勸老兵放棄走這條路。


老兵冷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文化基礎薄弱。數學是「天書」,英語是「洋鬼子看戲」,物理和化學是「門外漢」。這些課目,如沒有選擇題,有「猜」的機會,很可能得零分。所幸老兵酷愛學習語文和歷史,成績在求學時名列前茅。

但老兵堅信:勤能補拙;有付出必有回報;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老兵每天宛如一塊橡皮,寫了擦,擦了寫。「寫」出頸椎病,「寫」出指繭(長期握筆磨),「寫」出胃病,「寫」出「魔鬼身材」,「寫」出神經衰弱,「寫」出「不正常」(看問題角度不一樣,顯得人「怪」)。


一天,部隊駐地大山失火,官兵及時撲滅。老兵幹完做飯、餵豬的本職工作後,及時采寫。為了提高命中率,老兵抱著試試看看的態度,專門請假到濰坊市區的《濰坊晚報》送稿。接待老兵的是王編輯,一番自我介紹後,把稿件鄭重交給他。王編輯被老兵的誠心打動,表示儘量採用。

到《濰坊晚報》送稿後,老兵似乎有預感,注意每天看報,從頭到尾,先看署名,再逐篇看。四版右上角,加框的消息《五圖山林起火,七百官兵撲滅》,老兵看到那個再熟悉不過的名字。老兵使勁掐了下大腿,確信不是做夢。幸福來得如此突然,頓時,沒有心理準備的老兵喜極而泣,拿著這張報紙,在部隊營區跑來跑去,大喊大叫,不少戰友向老兵投來不解的目光。


要知道,老兵從學生喜歡「爬格子」,到發表「四版右上角」,花了5年多時間。

老兵像呵護嬰兒一樣,小心翼翼地剪下這篇發表的稿件,鄭重地貼在剪報本,珍藏至今。

過後,老兵收到10元稿費,沉甸甸,人生「第一桶金」。

與王編輯一別,至今20多年,如果老兵沒有記錯的話,王編輯應該戴副眼鏡。即使見面,他也肯定不會認識老兵,更不會想到,舉手之勞給老兵編發的一篇稿件,鼓勵老兵走到今天,改變了老兵的人生軌跡。

通過采寫,老兵越發覺得自己基礎差,底子薄,很想到原濟南軍區前衛報社學習。


機會來了,按照上級要求,部隊組織實施某專題教育,師李副政委帶隊蹲點指導。得知他分管新聞報導工作,十分重視培養報導骨幹,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老兵,拿著發表的「四版右上角」,也是唯一篇文章,毛遂自薦,提出迫切想到原前衛報社學習的願望。李副政委對老兵一番鼓勵,要老兵先安心工作。蹲點結束前,他特意讓隨行的師宣傳科李幹事前去指導老兵。當李幹事來到衛生隊時,卻聽說老兵到連隊採訪。一個做飯養豬的,竟然去採訪。李副政委和李幹事都很感動。

回到師部,李副政委與時任原前衛報社孫副社長聯繫,大力推薦老兵。老兵隨後順利接到赴報社學習的通知。


機會難得,老兵倍惜這次學習機會。為多發稿,幾個月學習時間,老兵每每加班到深夜。一天深夜,老兵餓得發慌,找遍報社附近飯店,但都關門。幸好一位學員有支香蕉,讓老兵支撐到天亮。因過度疲勞,節奏緊張,飲食無規律,老兵患上胃病。疼痛發作就吃片止痛藥,絲毫沒有影響老兵寫稿的熱情。為第一時間看到樣報,老兵常常一大早就在印刷廠候門。一位職工煩了,向老兵指導老師「告狀」,說老兵不正常。指導老師是「過來人」,理解老兵上稿的迫切心情。一天午飯前,忽下滂沱大雨。細心的老兵想到,好多編輯沒有帶傘,耽誤回家吃飯。於是,老兵向指導老師請假,冒雨到編輯家取傘,而老兵全身濕透。劉主編將個「紙包」誤丟入垃圾簍,老兵打掃衛生時,無意發現內包不少現金,完璧歸趙。有位單身編輯發高燒住院,學過醫的老兵主動護理,使他儘早康復。老兵積極發揮一級廚師特長,到編輯家做菜,與家屬交流經驗……


由於學習刻苦、老實厚道、助人為樂,老兵的表現受到編輯老師的肯定,也得到指點。學習期滿,老兵發稿30餘篇,是上稿最多的學員。消息《某團百名支農官兵被群眾「攆」回訓練場》,榮獲山東省好新聞二等獎。

歸隊後,老兵被團政治處秦主任調到宣傳股當報導員,成了「兵記者」。當年,團被師評為「新聞報導先進單位」,老兵在師新聞報導大會介紹經驗。

師政治部組建報導組後,老兵幸運成為一員。進入上級機關工作,更覺本領恐慌感。老兵虛心向「筆桿子」請教,堅持寫日記練筆,自費報名《解放軍報》某期新聞函授,系統學習新聞理論。


在師旅機關工作的幾個年頭,令老兵最難忘、最自豪的是,曾在6任主任和6任科長領導下工作,得到關心,得到賞識,得到情誼。如今,他們都走上部隊或地方更重要的領導崗位。有的還晉升上將軍銜。

「四版右上角」給老兵自信和鼓勵,堅持吃「新聞飯」至今。在部隊,搞新聞讓戰友和領導「高看一眼」,成長進步的「關鍵時刻」,總能「優先照顧」。當兵16年,老兵榮立三等功3次,5次被評為優秀士兵,榮獲解放軍士官優秀人才獎章和國防服役銅質紀念章,出版新聞集《圓夢》。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榮譽篇」,收入現看稚嫩、意義非同尋常的「四版右上角」。


特別是面臨留隊,在保留特殊人才的報告上,旅政委批示:「某某屬旅新聞報導骨幹,要保留。請參謀長協調。」至今,老兵還珍藏著這份報告。此後,新單位領導又厚待老兵,在名額很緊張的情況下,優先留隊。

當兵16年退役後,老兵憑藉特長,與時俱進學習,很快在單位站穩腳跟,有口飯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