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計劃生育到鼓勵生育,我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津門百曉生v 發佈 2024-01-12T00:50:04.419213+00:00

作為80年代出生的一份子,對於曾經的計劃生育和獨生子女政策到現在鼓勵生育的二胎三胎政策,真的可謂是感觸頗深。想當初,很多親戚為了多生一個孩子,都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磨難和艱辛。村裡有的人家因為交不起超生的罰款,豬被抓走了,雞鴨鵝被抓走了,牛羊也被趕走了。


作為80年代出生的一份子,對於曾經的計劃生育和獨生子女政策到現在鼓勵生育的二胎三胎政策,真的可謂是感觸頗深。想當初,很多親戚為了多生一個孩子,都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磨難和艱辛。村裡有的人家因為交不起超生的罰款,豬被抓走了,雞鴨鵝被抓走了,牛羊也被趕走了。有的家裡唯一的家用電器電視機被搬走了。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有的人家超生了,交不起罰款,家裡也搜不出值錢的東西,最後被「上房揭瓦」,真的把瓦都揭走了。還有的育齡婦女被拉走強制進行結紮。手段之殘忍,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都很難相信。

過去是越窮越生,三胎以上的家庭大部分都以低收入人群為主。而現在,一胎是「小康」,二胎是「中產」,三胎是「土豪」。

而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的80後、90後更是吐槽道:80後、90後兩代人,一對夫妻,養4個老人,拉扯3個娃,可能還要帶9個孫輩。


為什麼在計劃生育最嚴厲的年代,即使是傾家蕩產也要偷偷摸摸地生二胎甚至三胎、四胎,到如今國家開放三胎政策之後,卻把三胎政策調侃成「土豪」標配,沒人再願意多生。這背後究竟是怎樣的環境和條件在引導人們的行為發生著如此顛覆的變化。也許得從計劃生育政策的前世今生開始說起。

我國人口生育政策發展階段可以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階段1:1949年-1969年 鼓勵(放任)生育

階段2:1969年-1979年 提倡計劃生育

階段3:1979年-2000年 嚴格控制生育

階段4:2000年-2014年 放寬生育

階段5:2016年-至今 開放(鼓勵)生育

面對越來越寬鬆的政策,年輕人為什麼反而沒那麼積極了,我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1.高房價催生的生存的壓力增大

2.工資水平未隨著生活成本的提高而提高,育兒成本上升

3.全民「內卷」導致全民焦慮


隨著貧富差距的加大,教育行業的內卷顯得尤為突出。各種興趣班、輔導班應運而生,甚至早教班、孕媽班等等,總之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孩子能夠接受更良好的教育,家長們也是拼命地工作賺錢,以此讓孩子能夠在各個階段都能夠領先於別人。」雞娃「」虎媽「」狼爸「層出不窮,焦慮的心理在每個人身上都體現的淋漓盡致。一個孩子就足以讓當代家長精疲力盡,就沒人會再去多想二胎甚至三胎了。

總結:我們當今社會面臨著比當年實行計劃生育更加嚴重的問題和更加窘迫的局面,那時候可以通過這種強制性手段進行出生率控制,優化人口結構。

現在我們面臨的鼓勵生育可太難了,無論你怎麼鼓勵,年輕人就是不吃這一套,生育意願很低,國家又不能強制年輕人生孩子。所以說,現在的局面更難,如何說服當代年輕人自願多生孩子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