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智立丨日韓「和解」與日本社會的朝鮮半島情結丨

趙全勝談國際 發佈 2024-01-12T14:57:07.670788+00:00

為此我們邀請了在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的18位學者從日韓關係,美國因素,中國應對 等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白智立丨日韓「和解」與日本社會的朝鮮半島情結丨

18學者評【日韓「和解」和亞太變局】系列第8篇


編者按

趙全勝《海外看世界》主編:

「不是冤家不聚頭」,日本和韓國這兩個恩怨情仇多年的鄰國最近出現了引人注目的和解,為亞太地區和中美兩大國各自的利益增添了變數。為此我們邀請了在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的18位學者從日韓關係,美國因素(及亞太小北約),中國應對 等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參與本次快評的學者及所在單位:


鄭繼永 復旦大學

董向榮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

庚欣 亞太海洋戰略研究會

張雲 日本國立新瀉大學

王俊生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

張望 日本早稻田大學

孫麗 遼寧大學

白智立 北京大學

孫太一 美國克里斯多夫紐波特大學

羅歡鎮 日本東京經濟大學

林曉光 北京世界政治研究中心

張曉剛 長春師範大學

殷燕軍 日本關東學院大學

賀凱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國際關係系

陳淑英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

高梓菁 山東大學

王星星 上海外國語大學

劉江永 清華大學



日韓「和解」與日本社會的朝鮮半島情結

白智立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18學者評【日韓「和解」和亞太變局】系列第8篇




日本社會的朝鮮半島情結,是與生俱來的。


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要追溯到二十年前。一次研討會上,筆者向日本朝鮮半島問題專家發問,為什麼日本總是對當時無影響力的朝鮮反應過度?得到的回答是,日本的朝鮮半島情結,源於日本的DNA


看似半開玩笑的話語,也道出了日本社會的部分真情。此次日韓在勞工問題上的和解,以及朴錫悅總統訪日,都收穫到了日本的積極反響。之前日本社會對韓國應對日韓勞工問題的過程,表現出極大反感,甚至影響到兩國關係的維繫。這一方面看似是基於日本「一根筋」的「國民性」,針對「出爾反爾」「反覆無常」等「不信守承諾」「不誠實」的韓國所表現出的「厭韓」情緒,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勞工問題本來就是日韓間的歷史認識問題,其本源在於如何看待日本的殖民地統治。

圖片源自網絡


可見,日本的朝鮮半島情結絕非由於近年地緣政治的變化才形成的,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和地理淵源以及文化淵源,這些要素相互交纏,變得異常複雜,甚至讓我們看不清廬山真面目。但從當前的國際政治變遷來看,無疑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地位被進一步提升,這當然更厚植了日本「與生俱來」的朝鮮半島情結。朝韓可以說是日本真正的、最近的鄰國。戰後的日本與朝鮮半島基本維持了和平狀態,與此同時,切不可忘記的是朝鮮半島歷史上長期是東亞的「火藥庫」。


當然,日本社會的朝鮮半島情結還具有「現代性」。這一方面體現在近些年來日本社會出現的對定居日本的朝鮮半島群體的排外運動上,就此,日本社會的市民力量也做出反擊,成為日本社會內部的一大矛盾。與此同時,韓國學者還將日韓的治理與現代化發展進程分別歸納為官僚中心的治理現代化模式和市民社會中心的治理現代化模式。實際上,根據筆者的觀察,日本社會的朝鮮半島情結中,還部分包含了對該地區社會發展的稱羨,這應該也是日本社會朝鮮半島情結的一種體現。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台獨家首發,文字僅代表作者觀點。

關鍵字: